一、求九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餐饮美食,风景名胜和宗教信仰

九江古称江州、浔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门之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14平方公里。九江还有其他的行政区域,全市通行赣语,九江为江西北部门户。北隔长江、幕阜山与与安徽、湖北相邻。

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9078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城区规划面积1400平方公里(撤县设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2010年),城区人常住人口86万。是长江沿岸经济重镇和江西省副中心城市,江西省工业第二城,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和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南昌,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

九江(浔阳城),山拥千嶂,江环九派,“士高气清,富有佳境”。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九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后据《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西汉,九江始建县,称柴桑,即现在的九江城,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车骑大将军-灌婴在此凿井筑城戍守,称位城,又称灌婴城。三国时属东吴,隶武昌郡。唐时,改九江郡为江洲,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河阳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江洲,五代十国时,江洲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浔阳为德化,废江洲,宋时,复置江洲。元代改为路,元末陈有谅自称皇帝,以江洲为都,明代,改路为九江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废除帝制,1914年设道领县,将九江府改为河阳道,共领二十县,其中德化县因与福建省的德化县同名,于1914年改为九江县。 1917年设九江市,1921年3月,设九江行政厅,次年改设市政府。1932年2月,设立行政区制。1936年又改为九江县,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原九江县的农村划九江县,原九江县的市区划分为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九江地处江南古陆成矿带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交汇地段,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三大类80种,已探明储量的有44种,其中金、锑、锡、萤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铜居第二,钨居第三,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花岗石、瓷土等蕴藏丰富,矿产潜在价值在千亿元以上。1990年起跨进全国"万两黄金市"之列,最高年产量达1.7万两,主要生产基地有瑞昌洋鸡山,修水土龙山金矿。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九岭,幕阜山脉,面积达8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3%,活立木蓄积量2538万立方米,毛竹6196万株,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7种;动物资源有候鸟类115种,两栖类11种,哺乳类20种。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有越冬候鸟126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白鹤有840只,天鹅3000多只,占世界首位,被外国专家誉为中国的"第二长城"。彭泽县桃红岭是稀有野生动物梅花鹿栖息之地,现有梅花鹿150只以上。 九江有鱼类109种,名贵鱼类有中华鲟、鲥鱼、彭泽鲫、虾虎鱼等,中华绒鳌蟹也是特产之一。九江水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136.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1.8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2.9万千瓦。长江过境长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亿立方米,直入长江的河流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有修河、博阳河、长河三大水系,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千亩以上31个,全省最大的柘林水库库容达79.2亿立方米。鄱阳湖是省内诸河入长江的总通道,又是长江水量的调节器,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内,面积近300万亩,沿湖12个县区,其中九江有6个。

九江雄蟠赣北,濒江扼湖,山水得天独厚。匡庐奇秀,天下闻名,佳境美景奇诡瑰丽。其襟江带湖之势、悬泉云瀑之胜、登临旅居之便、中西合璧之风情集于一身,观光旅游与休养避暑的总体优势雄冠诸山。鄱阳湖纳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而注长江,浩浩荡荡,烟波万顷,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向以鱼米之利、舟楫之便、风光之秀而著称于世。千里湖山之观,美不胜收;或淼淼然横无际涯,或欣欣然归帆渔歌。石钟山、鞋山、落星墩、军山、印山、扁担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态;冬季,吴城沙岸湖洲,万只候鸟云集,白鹤天鹅群蔚为稀世奇观,尤其令人叹为观止,曾被海外客人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都昌老爷庙是朱元璋所建定名为定江王爷庙附近的鄱阳湖水域是著名的鄱阳湖百慕大三角所在地。九江不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别开。彭泽的龙宫洞、沙河的狮子洞与涌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千奇百怪、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置身其中,如梦似幻,扑朔迷离,恍如隔世而仙游。九江城北面长江,南屏匡庐,东临湖口而西望幕阜,得尽山傍水抱之宠;城内甘棠湖水光潋滟,岸柳成荫;薄暮、轻烟漫笼,画舫涟漪,可谓优雅之至。烟水亭、琵琶亭、浔阳楼、能仁寺、天花宫、九江长江大桥、在建的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锁江楼,98抗洪广场等景点可发思古之幽情,可观今日之成就。诚如古人诗云: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

九江特产

01. 武宁棍子鱼 武宁棍子鱼又叫马头鱼,是一种头大、吻扁、唇厚、有一对胡须的小型鱼类,最大的个体也只能长到20多厘米长。它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下层,虽杂食,但偏重觅食动物性食物,如底栖水生物、幼虫等。这种鱼腹腔较小,肠道短,内脏部分比例小,俗话说“只有一根肠”,易于清洁,可食部分比例大。肉质坚实,肌间刺少,味道鲜美,红烧、辣烩都可,是武宁湖区一道特色菜。 02.庐山鲜笋 产自江西省庐山生态保护区的食用鲜笋,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被公认为是无污当的保健美容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选择绿色食品,首当庐山鲜笋。鲜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多纤维的保健食品,在其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此外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以及钙、磷、锌、镁等微量元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鲜笋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并含有大量富有活性的粗纤维素,常吃鲜笋,不仅能促进肠壁的蠕动,增进消化腺的分泌,支积食,防便秘,促进排泄,而且把胃肠中有毒物质吸附带走,减少胃肠中毒症和胃肠癌的发生,对肥胖症起到减肥作用。 03.羽绒制品 国家大型企业江西共青羽绒厂位于共青城内,是共青城的支柱产业。共青羽绒厂现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的羽绒制品专业厂家,享有自营进出口权并建立了保税仓库。拥有各类管理、设计人员及熟练技术员工6000余名,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6000多台(套)。共青羽绒厂现已形成以羽绒制品为主导产品,兼营多种产品生产格局。该厂年产各类服装500多万件(条),喷胶棉800万平方米,电脑绣花300万件,羽毛加工2000吨,共青羽绒厂生产的鸭鸭牌系列产品以其高雅的设计,新颖的款式、上乘的质量,成为高品质的象征。屡获省、部优质产品奖。鸭鸭牌荣登江西省著名商标榜首,1999年入选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覆盖国内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畅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04.大理石 武宁船滩镇有着丰富的大理石资源,探明储量为202.5万立方米,可开采几千年.品种有玫瑰红,网状粉红,黄灰,美玉,藕白,金花,米黄等,年生产能力可加工大理石板材25万立方米。该产品花纹清晰,结构紧密,光洁度高,光滑平整,细腻,色泽鲜艳,质地纯红,耐酸,耐磨,耐腐。产品广泛用于国内外的建筑安装。 05.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历史悠久,始于汉代,宋代列为贡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一雨百瀑匡庐水,一峰千态匡庐云”,湿润、飘逸、变幻多姿的云雾和充沛的雨水,使庐山云雾茶的生产环境得天独厚。故所产茶叶品味兼优,素以"香馨、味厚、色翠、汤清"等特色而享誉国内外,独具益思、明目、止渴、利尿、消食、防病等功效,是茶中不可多得之珍品。庐山大寺脑,孤山突兀,土质肥沃,终年云雾缭绕,过去曾为高僧道士修身养性之所。“高山蕴云雾,云雾蓄好茶”,大寺脑茶叶别具风味,君之一品,回味无穷,茶香四溢,会使你爱不释杯,喝了还想喝。 06.湖口豆豉 "豆豉"是一种传统的大豆制品,它不仅是极好的菜肴佐料,而且还有许多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煮,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止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治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湖口豆豉"分甜豆豉、汁豆豉、五香豆豉三种,其中五香豆豉最为人们喜爱。它以上等黑豆为原料,并用清澈见底的鄱阳湖水洗去黑豆霉衣,加上传统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其色、香、味俱佳。它是餐厅、家庭必备的调味品之一。 07.鄱湖珍品--银鱼 鄱阳湖银鱼形公似簪,色如玉,通体透明,肉昧鲜美,蛋白质丰富,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尤富含不饱和也油脂。既可鲜食,也可晒制干品,干品冷水浸泡,烩炒煮均可。 08.特色产业-小山竹 小山竹是瑞昌传统产品,资源极为丰富,总面积14万亩,连片3000亩以上的山竹地块有八处。特别是淡竹林,面积达11.4万亩,占九江地区淡竹总面积的84%,居全省之首,堪称"淡竹之乡"。 09.瑞昌山药 山药为瑞昌的特产,味甘,性温平,蕴含十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耐冬令时节滋补养颜之保健佳品,男女老幼皆宜。其性可入脾肺肾三经,具有滋阴壮阳美容等功效,伴以鱼、肉烹制的菜肴,其色白、味鲜、爽嫩可口,常食之,可令您永葆青春魅力,焕发生命光彩。实乃纯正天然绿色食品。 10.湖口糟鱼 据史学家考证,传统糟鱼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鄱阳湖口与长江交汇地区,故称"湖口糟鱼"。湖口糟鱼, 自明朝万历年间,曾是湖口地方贡品被选送朝廷。产品选用亚洲第一大无污染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产鲜鱼为源料,经传统工艺糟醉而成。滋味醇和,咸鲜适口是旅游休闲,居家迎宾馈赠朋之佳品。 11.云山云雾茶 云山云雾茶系江西省优质茶之一,是云居山脉最具代表性的名特产品,因生长于高山中,茶圆终年云雾缭绕,饱尝云雾,具有香馨、味厚、色翠、汤清之特色,清热解毒,醒脑提神,抗衰延年等功能,对咽喉痛、高血压等疾病有奇特辅助功效,无副作用,属纯天然绿色饮品。 12.庐山石鱼 庐山石鱼是我国非常珍稀的最小的野生淡水鱼,生长在庐山溪流岩石间,属天然绿色食品。富有人体必需的10种氨基酸和钙、锌等物质。具有提高人体机能,增强智力、记忆力和美容养颜的功效。 13.彭泽鲫 彭泽鲫原产于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等水域,属于杂食性鱼类,曾以捕获重达13斤的个体而闻名全国。经过江西省水产工作者历时7年的辛勤工作,该鱼种的优良性状愈加显著,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性、适应性强,养殖环境要求不高等特点,池塘主养彭泽鲫,单产1000公斤,养殖效益十分明显,被农业部确定为向全国重点推广的淡水优良品种,曾获农业部科学进步二等奖、江西省星火计划一等奖。彭泽鲫肉味鲜美,肉质嫩爽,营养丰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儿童食用健脑益智、促进生长,成人食用体质健壮,老人食用益寿延年,尤其是对产妇催乳和产后体质保健食品,正走俏国内外市场。 14.桂花酥糖 与桂花茶饼同称"桂花双壁"。采用白芝麻仁、食油、富强粉、白砂糖、饴糖和桂花等精制而成。此传统名产呈乳白色,质地细嫩酥脆绵软,具有润肺、建胃、止咳等功效。 15.桂花茶饼 以优质茶油、芝麻、桂花和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等特点,历史悠久。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说。 16.星子金星砚 金星砚是星子县传统工艺品,迄今有1600余年的历史,据传第一方金星砚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亲手刻琢而成。南唐中主李景隐读秀峰,专用此砚,收为珍藏。宋朝徽宗皇帝酷爱丹青,得此砚大悦,称为"砚中之魁"而闻名天下,故又名金星宋砚。此砚石质坚韧,刚柔兼备,石色清莹,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17.黄老门生姜 九江县黄老门乡种植生姜可谓历史修悠久,相传在明朝年间就有人种姜,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如今当地群众还流传着"陈友琼的薯,朱元璋的姜"的口瑶。黄老门生姜的具体名称无从考证,一般都称"黄老门姜"。黄老门姜与外地姜相比除具有生姜本身属性外,还有它的独特之处:一是味道鲜辣,回味时间长;二是含干物质多,水份含量较少;三是耐贮藏,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切口后短期内不易变黑腐烂。因此黄老门姜年历古以来在本省及长江中下游一带享有盛名,所产鲜姜大部分销往南昌,九江,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18. 修水哨子 哨子,为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特产,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种传统已久而富有特色的美味食品。凡到修水的人无不想美餐一顿哨子,而好客的修水人常以哨子佳肴来礼待自己的客人。只要是亲口尝过哨子的人,又无不为其皮嫩、馅香、爽口而称赞不绝。 19、陈年封缸酒 20. 都昌鄱阳湖银鱼 21 . 都昌鄱阳湖淡水珍珠

二、江西九江有哪些人文风俗及习惯?

板龙灯

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节花灯组成,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舞灯时,前宜制作精巧的“子母灯”引路,后有“龙尾鼓乐”伴奏,有“巨龙漫游”、“龙头钻阵”、“绳蟒脱壳”、“穿花打旋”和“飞龙跳跃”等动作阵势。如几条龙相聚时,其盘旋翻腾、圆直曲伸,配以大小爆竹,锣鼓唢呐,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

祭窑神

祭“窑神”的习俗来自古代万历年间发生在瓷都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公元1599年,主持景德镇窑务的太监潘相为给皇帝烧造青花大龙缸,瓷工日夜赶制,备受煎熬,随着期限的临近,龙缸迟迟未烧成功,此时一位名叫童宾的窑工不忍众瓷工再受鞭笞,愤而投身窑内熊熊烈火,火熄之后,龙缸奇迹般地烧制成功,神宗皇帝据此封童宾为“风火仙师”,并立祠。

后代窑工为纪念这位舍己救人的先辈,把童宾称为“窑神”,遇上窑上盛事都要祭拜这位“窑神”,祈求“窑神”保佑窑火兴旺,窑工生活富庶。

徽剧

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阳腔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该剧种,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昆剧的一定影响。

其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初,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清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风靡全国。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

本世纪30年代初期,徽州有徽剧戏班约20个。解放以后,江西各路采茶戏经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孙成打酒》,抚州采茶戏《秧》等,曾在全国性地方戏汇演中获奖并拍成电影上映。

九江采茶戏

采茶戏是江西地方小戏的总称,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

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恢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九江春牛习俗

春牛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九江的 春帖子

春帖子,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九江的鱼文化

九江的鱼文化,在“鱼肴”一面,也有自己的特点。九江人会捕鱼,会养鱼,爱吃鱼,也会吃鱼。九江的厨师特别会做鱼是有名的,精湛的烹鱼手艺代代相传,形成了一批著名鱼菜,像九江雄鱼头、九江鱼片、糖醋鳜鱼、红烧鲤鱼、清蒸鲫鱼、黄丫头煮豆腐、泥鳅钻豆腐、银鱼炒蛋、炒乌鱼片等都是具有九江风味的鱼肴。最讲究的是著名的“浔阳鱼席”。相传宋代江州“浔阳楼”酒家便以“浔阳鱼席”著称。《水浒传》中有宋江等梁山好汉登楼饮酒、品赏鱼席情景的文学描写。浔阳鱼席全部以九江水产为原料,用传统的烧、蒸、炒、炖、焖、溜等多种方法烹制而成,品种五花八门。更具本地文化特色的是,浔阳鱼席菜谱的雅名,往往取自古浔阳的人文趣事或美景胜迹,如“浔阳遗韵”、“烟水映波”、“浪井涛涌”、“宝塔锁江”、“能仁佛手”、“琵琶古亭”、“周瑜点将”、“陶公五柳”等。

由于鱼文化的长期浸润,九江的民风民俗也有许多打上了鱼文化的烙印。九江人鱼肉并重,过年过节,婚丧嫁娶,请客办酒,讲究“无鱼不成席”,怎么也得上盘鱼以示“加敬”,不仅因为“鲫鳜鲤鲂,美如牛羊”,更因为有“鱼(余)”就意味着福禄有余,年年有余,吉祥完美。因此,传统摆宴席,鱼是最重要的一道菜,主人奉上一盘鱼,鱼头必定对着席面上最重要的人物,以示尊敬与祝福。九江与鱼文化有关的风俗很多,打造渔船作兴吉祥的口彩,贩鱼苗有业内的行话,开湖撒网讲究禁忌,等等。它们从各自不同的方面,体现着九江渔民与鱼紧密相联的生命追求、心理动态,乃至语言习惯。

九江的鱼文化,还体现在九江人特别是渔民的审美活动中。渔歌、渔鼓、鱼灯,以及彩龙船、蚌壳精表演等,是九江常见的、男女老少都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

三、九江有什么历史文化?

九江,简称 “浔”,古称 “浔阳、柴桑、江州”,是中国江西省下辖地级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商业次中心城市,江西省双核城市,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著名优秀旅游城市,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地处长江与京九两大经济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皆位其境内。

先秦

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春秋时分别属吴国、楚国,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多有变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1]

商代设艾侯国,建都于修河上游,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一带;武王克商后,除艾侯国,设艾监。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在分封诸侯国之外,出现了县邑,江西境内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辖区范围大致与艾侯国、艾监相等。

秦汉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以其地设3郡,其中九江郡辖区范围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汉高帝六年(前201),设豫章郡,治南昌;领县十八,九江境内有五,依次为:第三彭泽(治今彭泽西南,包括湖口、彭泽、都昌及安徽东流一部);第五历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区及九江、星子、瑞昌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铜鼓2县);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东,包括永修、武宁、靖安、安义、奉新5县);第十六鄡阳(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县和波阳县各一部)。同时,设立寻阳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其江南辖区一部在今九江境内。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设建昌县。中平年间(184~189),分艾县置西平县;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吴(今奉新)2县。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设西安县。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属孙吴,柴桑隶武昌郡,寻阳隶庐江郡。各县分属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吴、西安、彭泽)、鄱阳(鄡阳、历陵)、庐江(寻阳)4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西安县为豫章县。元康元年(291),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10郡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寻阳县、武昌郡柴桑县合立寻阳郡,治寻阳县(江北),属江州。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先后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至此,州、郡、县三级政权同治寻阳。义熙八年(412),寻阳郡改名为江州郡;省寻阳县,并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鄡阳,并入彭泽县。元嘉元年(424),废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425),废海昏,并入建昌县。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泽置太原侨郡,辖晋阳、和城、天水3侨县及彭泽;分柴桑置汝南侨县;寻阳郡治迁入湓城(今九江市区)。太平二年(557),分江州为二,立西江州,领寻阳及太原、高唐、齐昌、新蔡4侨郡。陈永定三年(559),置豫宁郡,治豫宁县,辖艾、建昌、永修、新吴、豫宁5县。天嘉六年(565),罢西江州,寻阳郡还隶江州。

隋唐五代十国

隋开皇三年(583),彭泽易名龙城县。九年(589),废除梁、陈二代所设的侨郡、侨县:废太原郡,并晋阳、和城、天水、彭泽4县为龙城县;废豫宁郡,并永修、豫宁、新吴、艾4县入建昌;废寻阳郡,并柴桑、汝南2县立寻阳县;十八年(598),改寻阳县为彭蠡县;龙城复名彭泽县。大业二年(606),废州设郡,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建制;废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为彭城县,随后又改为湓城县。三年(607),江州郡改为九江郡;复设豫宁县。九江

唐初,江西地区属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浔阳县;废郡复州,江州领湓城、浔阳、彭泽3县。五年(622),分湓城县置楚城县;割鄱阳县雁子桥之南境置都昌县;复置西平县,与豫宁县并存;设置浩州,辖彭泽、都昌、乐城、广晋4县;复置永修县;析建昌设龙安县(今安义境内);八年(625),废浩州,省乐城并入彭泽县;废湓城入浔阳县。贞观八年(634),废楚城并浔阳县。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复设新吴县。长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宁县。景云元年(710),改武宁为豫宁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江南西道,辖洪、饶、虔、吉、江、袁、信、信、抚8州、37县,其中江州辖浔阳、彭泽、都昌3县。天宝元年(742),改江州为浔阳郡。乾元元年(758),确立州、县两级建制,改浔阳郡为江州。宝应元年(762),豫宁复名武宁县。贞元十六年(800)分武宁建分宁县。

五代南唐顺义七年(927)升蒲塘场为德安县。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宁、奉新置靖安县;二年(938),升湖口戍为湖口县。三年(939),江州设奉化军;升赤乌场为瑞昌县;改浔阳县为德化县。

宋元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星子镇为星子县;七年(982),设南康军,治星子,辖星子、都昌、建昌3县。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江州属江南东路,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改分宁县为宁县。开宝八年(975),江州降为军事;宁县复称分宁县。大观三年(1109),江州升为望郡。

南宋绍兴二年(1132),江州改属江南西路;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属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属南康军;分宁、武宁属洪州。建炎二年(1128),合江、池、饶,信4州为江州路。四年(1130),升分宁县为义宁军。隆兴元年(1163),废义宁军,复为分宁县。

元代行省下设路、州、县。至元十二年(1275),于江州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1276),改为江西大都督府,隶扬州行省;十四年(1277),罢江西大都督府升江州路,改南康军为南康路,辖县未变;十六年(1279),江州路改隶黄蕲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复隶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于武宁县置宁州,辖分宁、武宁2县。元贞元年(1295),升建昌为州,属南康路。大德八年(1304),升分宁县为宁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为九江府;改南康路为西宁府,次年改称南康府。

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宁州为县;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辖九江、南康、饶州3府;九江府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南康府辖星子、都昌、建昌3县;宁县、武宁则属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复升宁县为宁州。正德十三年(1518),分建昌置安义县,隶南康府。

清代,九江境内各县隶属仍承明制。嘉庆六年(1801),改宁州为义宁州。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改湖口为九江郡,以九江府为江西省;太平天国失利后,清复原制。

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1912年改义宁州为义宁县。1914年,全省设4道,辖81县,其中浔阳道辖20县。同年,为避免道、县同名,改德化为九江县、义宁为修水县、建昌为永修县。1926年废道,各县均直属省政府。1927年设九江市政厅,次年改称市政府,1930年撤销,并入九江县。

1932年以后,江西省设行政督察区,其区划变更频繁,数量时有增减。以1935年全省设8个行政督察区,今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关系为:武宁、修水、永修属第一行政督察区;都昌、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庐山(3)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析九江县城厢设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浔阳、庐山两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代管县级瑞昌市、共青城市,另设有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九江是文学家陶渊明、黄庭坚、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以及建筑家雷发达的故乡;东晋时,荆、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浔阳人。同时代的周访、周楚、周抚一家两代,为保卫晋室屡建功勋。北宋将领王韶(德安人),南宋将领余玠(修水人),曾率部与吐蕃部落和蒙古军作战有功,分别官至枢密副使和兵部侍郎。

近代化运动中,九江涌现了维新志士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孙陈衡恪、陈寅恪。武宁人李烈钧湖口起兵,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还有余庆鳌、蔡公时、蒋彝、许德珩、吴征镒、袁隆平、潘际銮、杨叔子、杜宣、毕必成 、黄远生、陈邦柱、徐宝璜、陶博吾、蔡若虹、万昊、沈德咏、樊友山等。

四、九江十大特产九江特产有哪些方便带

;     九江,古称浔阳,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它现在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当我们来到美丽的九江游玩时,我们一定要带一些特别的产品,那么九江有什么特别的产品方便带呢?接下来,跟随边肖参观九江的十大特色。

10.庐山鲜笋

      庐山鲜笋是生长在庐山生态保护区的一种食用鲜笋。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生长环境,它被公认为世界上安全无污染的保健食品。庐山鲜竹笋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保健食品。经常食用新鲜竹笋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人体更快地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9.湖口豆豉

      壶口豆豉是九江的特产。壶口豆豉分为四种类型:干豆豉、混合豆豉、淡豆豉和风味豆豉。这种豆豉和黑豆肉松软可口,回味悠长。这是陪餐的好伙伴。

8.修水宁红茶

      秀水宁红茶是中国功夫红茶的瑰宝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红茶外形紧实,色泽深红,香气持久,滋味甘甜醇厚,是宁红功夫茶中的佼佼者。

7.九江陈年封缸酒

      九江陈酿凤岗酒是我国传统名酒。它是由优质糯米和先进的酿造技术相结合。酿造的葡萄酒颜色清澈明亮,呈浅琥珀色。葡萄酒的香气也很浓郁,令人耳目一新。此外,葡萄酒还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需要但不能独立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密封酒也有“液体蛋糕”的美誉。

6.都江豆参

      江豆斗神是九江的传统特色食品。它由大豆和进口原料制成,采用传统工艺加工。最终形成的杜江豆参口味独特,含有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口感柔软,是老少皆宜的佳品。

5.九江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是九江的特色名点。口感酥脆、香醇,并被芝麻油润湿。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小吃,还具有健胃消食、润肺止咳的功效。因此,它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4.九江茶饼

      九江茶饼是九江的特色小吃。它起源于唐代,被誉为“江西四大糕点之一”。九江茶饼,又名庐山茶饼,色泽金黄,薄而脆,脆而甜,易于消化。这是老少皆宜的美味小吃。

3.庐山石鱼

      庐山石头鱼是中国最稀有、最小的野生淡水鱼。它生长在庐山溪的石缝中,是一种安全、绿色、无污染的食品。别看它个头小,但它的营养非常丰富。它富含人体必需的10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它不仅能增强人的记忆力,还具有美容的功效。

2.鄱阳湖银鱼

      鄱阳湖银鱼是鄱阳湖的瑰宝。它体积小,体透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它可以新鲜食用,也可以做成干小鱼,非常美味。

1.庐山云雾茶

      庐山吴韵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它属于绿茶的一种,在宋代被列为贡茶。由于庐山常年笼罩在雾霭之中,阳光直射时间短,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茶叶具有叶厚、耐乙二醇浸泡等特点,冲泡出来的云茶清绿、淡绿、均匀,口感非常独特。

五、什么是九江文化?九江文化又包括了什么?它又有怎样的特点?

要了解九江文化,就得了解九江的人文历史,九江古代名浔阳,现名九江,为江西的一个港口城市,其著名庐山坐落于此,九江在历史上享有名望,其中出现不少历史文人,如陶渊明,其中庐山在中国文化上享有很高声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庐山留有佳句,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同时庐山在现代历史中也很有分量,如庐山会议就是在庐山大厦举行,揭露了那个特定年代的历史。所以九江文化更多的是历史人文统一的特点,谈其文化涉及人物,特定历史事件及山水诗歌等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