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州临海有那些小吃??在什么地方???

临海白塔桥头的麦虾 临海的,白塔桥饭店的蛋清羊尾,火烧饼.在白塔桥饭店北边回浦上路的几家麦虾店的麦虾都很不错. 还有,回浦中学的学生想必对学校旁边卖油炸小吃的小店印象不错吧.大前天特地跑去老校区吃了,果然还是记忆中的那么好吃^(oo)^ 临海劳动路有家卖牛肉面的,味道不错,还经营四十年代小馄饨呢,不过好几年没去过了。 杜桥电影院门口的炒磨糍。 劳动南路往城关中学方向的豆浆。 临海耀达商场正门口的菜干饼。 临海红烧鸭血,味道特棒,鲜美润滑,爽的很,一般的排挡都有 白水羊狗肉,大家有机会去临海的话千万别错过哦。 临海紫阳街的白塔桥钣店,那里的火烧饼,酒酿汤圆是台州数一数二的. 临海巾山路上的老婆饼味道好极了。

二、临海有什么特色小吃?

临海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可谓人杰地灵。在浓厚的历史人文氛围和平和散淡的临海性格的双重浸润下,临海产生了许许多多小吃,多的让人数不过来。临海的小吃是朴实的,是平民化的,在白塔桥头的饮食店,你可以看到西装革履的食客,也可以看到光着膀子的民工,男女老少,坐在热气腾腾的一碗碗小吃前,聊天说笑。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各种地方风味浓郁的小吃,十五羹、清明青团、四月初八乌饭麻糍、六月六漾糕、九月九重阳糕、冬至滚圆等等,一年一年,就在这样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中度过。作为一个生在临海长在临海的人,也算吃了十多年的临海小吃了,吃了那么多,不写点东西出来确实对不起这许多临海小吃,搜肠刮肚把我知道的小吃全列出来,也算是没白吃那么多。

一、 麦饼此物算是临海的看家小吃了,原来数台州酒楼做的最好,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台州酒楼已经不存在了。原来的几个师傅散到各处,但他们似乎再也做不出原来那种令人怀念的风味了。不过麦饼在临海街头随处可见,是不难吃到的。麦饼看起来像普通的煎饼,但往往难以做好,关键就在和面的软硬上,那是接近于面糊而又不是面糊的程度,没点功夫是掌握不好的。抓一团面,包入肉馅,擀成饼,上锅煎,然后用筷子在饼上跳出一个洞,倒入打好的鸡蛋,把洞合上,翻面再煎。这里就见和面的功夫了,太软,挑不起来,搞不好就成了面疙瘩炒肉末了;太硬,合不回去,就等着吃豁嘴的饼吧。同时面还要劲到,皮可以做的很薄,加上里面的鸡蛋,整张饼的口感就是滑嫩爽口、葱香四溢。

炎热的夏天,一碗清粥、一碟麦饼、一盆番茄,无疑是顿可口的午餐了。小时候,妈妈难得不在家,爸爸自然是懒得做饭的,于是带我往台州酒楼的大厅一坐,就这么吃起来,翘着腿,看着外面烈日下排队买麦饼的人们。

据传,戚继光在临海抗倭的时候,临海百姓家家户户做麦饼给戚家军作军粮。但麦饼薄,不耐饿,又容易坏,于是诞生了麦饼的“改进型”:加厚,中间穿孔,用麻绳串起,一串就顶几天的干粮,战士们吃着这种麦饼打跑了倭寇,这种饼也就被亲切地称为“光饼”。光饼我没见过,但让我联 想起了我老爸下乡时的一则趣事:老爸的室友从家返回,乐呵呵的说:“我带回一袋麦饼,大家都尝尝吧,自家做的。”老爸巴不得:“麦饼好东西啊,那就拿一个来尝尝味道吧。”“一个?!还尝尝味道?!”待他取出个饼来,老爸呆了,哪里是饼啊,分明是个磨盘嘛!老爸后来说,那饼味道也不怎么样。我怀疑,那种磨盘麦饼就是光饼的一种。

另外提一句,还有以咸菜冷饭作馅的麦饼,也算是临海一怪吧。

二、 蛋清羊尾

蛋清羊尾是上《中国菜谱》的道地临海菜,在上海一些大饭店也能吃到,是少数上得台面的临海风味小吃之一。三、 姜汁四、 麦油脂五、 羹八、 大饼九、 青团十、 炒米糖

十一、 豆面炒沙蚕

十二、 麦虾

十三、 白水洋豆腐、白水洋狗肉

十四、 麻糍

十五、 豆腐干煮镬

十七、 漾糕、酒盏糕、红糖馒头

十八、 豆腐圆

十九、 敲梆馄饨

二十、 糯米圆

二十一、 扁食

牛肉碎、大米面、炒面干、灰尘糕、蜜汁番薯、水晶番薯、番薯圆、吉鸿糕、油泡酥、核桃调蛋、桂圆调蛋、糯米油条、锅块、糖糕、厨面、重阳糕、蜂蜜炒栗等等等等,据说有百余种,我也只能列举这些了,余下的,有待大家一起挖掘了。

三、30人 来临海旅游 求助 有临海当地特色 性价比高的饭店 人均50-80

还有紫阳街的白塔桥饭店。临海特色倒是蛮特色的。就是坏境不咋地!

四、临海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临海小吃诸多,初来临海的朋友可能都想了解临海到底有哪些可口的小吃。当然能亲口尝尝那就更是不旺来此一趟了。

现推荐几种临海传统小吃,看客请准备好餐巾纸,细细品尝。

麦饼:灌蛋麦饼(猪肉麦饼加蛋,其味道可以跟比萨相媲美)、冷饭咸菜加肉麦饼(家家户户能做出的传统美食,一家做麦饼,隔巷闻其香)、梅菜干麦饼(家庭式麦饼,大街上及少能买到),包心菜加肉麦饼(价廉物美,口感爽脆)、红塘白糖麦饼(以农村居多,制作简易味浓,甜麦饼)、萝卜丝麦饼(萝卜丝干浸泡后加猪油加工而成,香味独特,农家风味)、洋芋头麦饼(口感柔软,越吃越有味)。。。

麦油脂:麦油脂(临海人过年时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主餐,以一张薄面皮裹以10种以上做好的菜肴卷成筒状,比上海的春卷要大10倍,麦油脂可以做好就吃,也可以放于冰箱,食时煎炸,通常年三十做好的麦油脂可以吃到年十四。要注意的是,吃的时候要双手捧着吃,吃完麦油脂最重要的是别忘了用舌头舔手指)。豆腐麦油脂(以豆腐,虾米,肉末,小葱为料,用一张薄面皮包成长方形状,口感细腻,老人尤其喜好此食物)。

糟羹:分为甜羹、咸羹,通常在年十四家家户户必吃此羹。咸羹主要以10多种蔬菜,肉类,海鲜为主,切成颗粒状,炒半成熟后加米粉浆或淀粉浆制成,此美食起源于戚继光抗寇时老百姓答谢将士的食物。甜羹主要以年糕、川豆瓣、橘脯、葡萄干、小汤圆等制成。老临海人吃羹一般不用调羹,用的是筷子,更绝的是手捧一碗糟羹蹲于家门口不用筷子不用调羹,顺着碗沿,转一圈,一口下来,一碗糟羹已入腹内。。。

酒酿蛋:甜品,白酒酿加水煮开后加蛋。临海大街小巷上能经常吃到,生酒酿尤以早期沿街叫卖的为上品。酒酿是以糯米蒸熟后加酒酿药盖三条大棉被捂住发酵制成。通常被捂过的棉被其香味一周散不尽。

豆面碎:临海最经典的小吃,与其他城市的粉条不同,佐以小肉圆、面结、口味及佳,吃了一碗想吃第二碗。。。小肉圆为猪肉泥炸成微焦圆形状,香脆口可,面结以豆腐皮裹肉末、冬笋蒸熟。。。

麦虾:说穿了就是面疙瘩,临海60年代闹饥荒时,很多人家以此物度日。以面粉加水搅拌至糨糊状,用菜刀或筷子划成条状入锅内沸水中,熟后形同虾状称为麦虾。目前临海有萝卜丝麦虾、三鲜麦虾、牛肉麦虾等。

手打面:全手工制作。擀面丈上的功夫活,没一定好手劲者做不出好的手打面。临海的手打面在全国也是闻名的。可以加工成大排面,小排面,三鲜面,姜汤面、碱水面,非常传统之美食。在这里要推荐的是碱水面,非常传统,值得一吃。老临海人最喜欢吃的是自家做的:萝卜丝芋头面。你就是走遍大江南北也吃不到此面。

炒磨埘:此小吃目前不是很多,不过喜好糯米食的朋友应该还能找到比较正宗的磨埘店。

炒磨埘最有意思的是,想吃此物你必须知道“两”这个字的含义,通常根据自己的口味决定肉丝几两,磨埘几两,豆腐干几块,鸡蛋几只。如果你掌握的不好,那就吃不到好吃的炒磨埘。

汤包:皮薄肉多形同小笼包,其馅可分为鸡肉、猪肉、牛肉加熬好的猪皮冻制成,吃时当心烫到舌头,随包赠送的骨头汤、鸡汤也是非常鲜美,以前正宗的老汤包为罗家汤包,目前好象已失传,不过,相信会有后起之秀能辟出这项临海的传统美食。

咸饭:萝卜丝芋头咸饭、洋芋头咸饭。主要以咸肉、萝卜丝、芋头、洋芋头、包菜等为主,一般点心店里很少能吃到,不过,临海本地人会经常做着吃,如果你有临海本地的朋友不妨上他们家去吃,一般吃白饭一碗就差不多了,吃咸饭就麻烦你准备口大碗,一碗吃了保你还要去盛一碗。

扁食:街上卖的不如自家做的。扁食也是临海人家家户户经常做的主食,每当周末,会象北方人一样围在一起包扁食吃,其状也形同饺子,不过其馅为小块正方形状,通常馅为茭白、豆腐干、炊皮、肉丁、或,萝卜丁、咸菜等。扁食可汤吃蒸吃,煎炸吃。小吃店上能随时吃到。

除面饭:正宗的除面饭现在估计在临海大石能吃到,不过,我也没吃过,只听说很好吃,面本身是咸的,制作时不能放盐,加萝卜丝,肉丝,鸡蛋丝这些吧,味道特别,很香很好吃。

姜汁:姜汁在临海早些年只有坐月子的,家里干体力活的能吃到。其主要以老姜榨汁、里脊肉、核桃、鸡蛋、加大量黄酒炖成,地道的姜汁在蒸的时候是用小火,隔水放在瓦片上的蒸3小时左右,在没有滋补品的年代,姜汁就是最具代表的补品。吃姜汁最过瘾的是经常把舌头也一起吃下去,只因太好吃了。不过,现在夜宵上卖的姜汁本人实在不敢恭维,这样的姜汁不如不吃。

临海的传统小吃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火烧饼、牛肉碎、蛋青羊尾、白水洋狗肉、大米面、炒面干、酒粘糕、灰青糕、蜜汁番薯、羊脚蹄,马蹄酥,吉鸿糕,黄豆粉做的雷圆,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油泡酥,核桃调蛋、桂圆调蛋、番薯圆、糯米油条、白洋糕红糖洋糕、锅块、糖糕。

五、临海那里有特色环境又不错的餐馆?

半岛会啊,拉芳舍啊,都还好的,要不就有特色一点的,韩国料理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