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6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旅游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

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与2004年相比,逐渐趋于稳定,2005年前10名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以及天津与2004年10强名单完全一致,仅仅是座次略有变化。10强中,大致可以分为四档来看,具体来说:前两名北京与上海的超群地位仍然没有城市可以撼动,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档;3-5名中,广州逐渐下滑,跌出三甲位列第五,杭州、深圳稳中有升,各自前进一位;6-8名排位非常有意思,2004年的南京、武汉、成都变成了2005年的成都、武汉、南京;更有巧合意味的是,9-10名的青岛、天津也来凑趣,2004年这一排名刚好是天津、青岛。 此次排名主要根据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e 龙酒店预订产生的各个城市的订房间夜总量统计,并参考2005年e 龙度假产品的预订数据。

作为我国最大的旅游产品分销商之一,e龙可以提供国内280个城市的近3100多家星级酒店2-7折的预订服务,及全球720个目的地的全套度假产品服务等,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支持系统。为了能为我国各地区及城市发展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e龙已连续五年发布年度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并于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定时发布“中国热点旅游目的地调查报告”。

看点一:若即若离的杭州

杭州:每次看到杭州杀入三甲,都令人不禁想问:什么时候,杭州才能真正坐稳探花的位置,而不是如定期访问一般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近几年,随着杭州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杭州正逐渐由一个单纯的旅游城市向商务、旅游齐头并进的城市转变。除去“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等一堆名头再来看杭州,很多“硬指标”的良好表现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飞速发展中的杭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城市竞争力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吸引了众多500强企业落户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杭州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强的显现,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6条“产业链”初具规模的杭州正憧憬着一个“天堂硅谷”的诞生。而杭州赖以成名的旅游产业,也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驾轻就熟的发挥着系统开发、整体规划的作用,无论是名景点的修葺、维护,还是新景点的引入、开发,都显得自然、顺畅且成效卓著。但始终未能稳固停留在探花位置的事实,似乎总在提醒杭州,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与深刻底蕴,不但需要提升,还需要沉淀。

北京、上海:永远把持第一、第二的北京、上海永远没有惊喜留给看榜人,如果真的有一天,榜单最靠前的位置中少了一个北京,或是少了一个上海,不知道我们是应感到遗憾,还是应为之庆幸。

看点二:迂回前进的成都

成都:作为旅游城市的成都向来不缺旅游资源,历代的名胜古迹,周边醉人的自然风光,乃至名扬天下的成都美食,均让人神往。但近年来,令成都声誉不坠且稳中有升的,似乎是“休闲之都”的雅号。众多城市白领与小资们总是把成都人的那一份悠闲奉为誓死追随的无上境界,似乎只要一到了成都,空气与时光瞬间即可变得柔软。同时,更具说服力、更直接的一个数据是:2005年,成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36%,旅游外汇收入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5%;接待国内旅游者36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旅游总收入28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如此宠爱一方面得益于“天府之国”的正宗传承,也得益于成都悄然迈进的综合实力。不声不响中,落户成都的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00家,“2005年是落户500强最多的一年,而500强企业达到100,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这标志着成都市在跨国企业的战略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都市外经局有关负责人这样形容了“满百”的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成都仍有望继续以西部城市代表乃至第四城的身份再领风骚。而“前进,并稳固自己的位置”也仍然将作为未来几年中的重要课题继续考验成都的耐心。

深圳、广州:排名在成都之前的深圳、广州,不乏雄厚的实力,但作为老牌南部城市代表的他们总让人感觉有点风光不复往日之盛的“低调”,很难说这是被动的无奈还是主观动力的缺失。无论是广州还是深圳,似乎总可以轻而易举的在10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又似乎总没有抢眼的表现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城市。配合南部城市的务实,保持关注,也许是对广州与深圳最恰当的态度。

武汉、南京:排名紧随成都的武汉与南京,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以南京为例,无论是十运会的成功召开还是新南京火车站的落成,都为南京的城市魅力加分不少。

看点三:底气十足的青岛

青岛: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青岛可以用“美丽”二字来形容,青天、碧海的纯美画面完全符合人们对一个海滨城市的想象。这里有最好的海滨浴场,有中国最早的海洋馆,更有著名的“海上名山——崂山”。同样,与青岛的海之魅力同样著名的是扎根于此的中国名牌企业们,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青岛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中国名牌产品44种(数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个、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青岛,无论是在商务方面,还是在旅游方面,都显得底气十足。青岛以第29届“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奥帆赛为契机,从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和旅游推介等层面展开城市品牌环球推介所取得的成功,极具代表性的彰显了青岛商务、旅游和谐互动的整合能力。

天津:不缺乏历史的积淀,也不缺乏旺盛的经济活力,天津需要为自己打造的,是一张个性与特点更为鲜明的城市名片。

十强之外:西安、重庆以及厦门等城市,正逐步向10强接近,大连、苏州的排名则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10强之外,没有成色十足令人耳目全新的黑马,但绝对不乏有足够能力杀入前十名的实力派。相对于10强中的城市,10强外城市相互间的争夺似乎更为激烈。

统观2005年度中国十大旅行目的地城市排名,稳定的格局压倒了一切,但杭州、成都、青岛等城市的表现仍不失亮色。经济活力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城市的魅力或者说综合实力往往是多方元素的集合,稳中微调的2005细看来颇耐人回味。

附:最近两年中国各城市订房间夜量排名比较(TOP10)

2004年 2005年

1 北京 北京

2 上海 上海

3 广州 杭州

4 杭州 深圳

5 深圳 广州

6 南京 成都

7 武汉 武汉

8 成都 南京

9 天津 青岛

10 青岛 天津

下面的旅游网站是标准啊!有学习的价值哦!

中国旅游网

旅游网 e龙旅行网

世博国旅 旅游网

二、全国旅游城市排行前十名

中国热门旅游城市top10:

No1.厦门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岛、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衬,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融为一体,四季如春的气候为厦门的魅力锦上添花。

No2.北京

北京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传统的老北京情怀,加上一口地道的京片子,纯正地道;皇城遗迹主要集中在整个城市的中心区域,顺延中轴线的还有天坛、故宫、前门大街等景点;西郊除了历史悠久的清华和北大学府,还有香山和各种古寺隐没其间,绝对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好奇。

No3.香港

每一个去香港的人都会带上些目的,拎着大包小包,从铜锣湾一路北上到尖沙咀、旺角仍不过瘾的血拼族,从旺角的街边美食,到深藏于五星酒店的米其林餐厅,足以让舌尖颤抖;由庙街寻访到中环半山扶梯,并不宽敞的街道、茶餐厅的生活气息和街头随时都可碰上的阿Sir,恍惚间,港剧情节在游走中得到了最大程度地满足。

No4.丽江

丽江曾是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有着近900年的历史,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宋、元历史风貌。丽江的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让这里多了几分南方水乡的韵味。

这里还有神秘的东方女儿国,巍峨雄伟的雪山,无边绚烂的花海,波澜壮阔的江河山川。在丽江,你可以做一个任性的孩子,抛开生活的烦扰,尽情的幻想、玩乐,肆意的享受这里温暖的阳光。

No5.三亚

三亚,地处北纬18℃,位于中国海南岛最南端,有着地球上最迷人的风景,四季如夏,鲜花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这是一个向世界出口阳光与空气的地方,一座用碧海蓝天融化人心的城市。

No6.成都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地处全川中心,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依仗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自古以来富足丰饶,拥“天府之国”之美誉。

No7.上海

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都市。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徐家汇大教堂圣诗声声,玉佛寺香烟袅袅;过街楼下的麻将老人,弄堂里的足球少年;群众小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

No8.大理

大理四季如春,是云南最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大理的风光是一幅“风花雪月”的图画,你可以洱海泛舟,感悟天地之苍茫;拜访圣地鸡足山,聆听梵音低吟,看佛光普照;在石宝山石窟中,寻找凝固的历史;用一颗柔软的心融入古城中的浪漫,在夕阳下,感受大理的优雅,在美丽的夜晚,追寻现代的浮华。

No9.杭州

这个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地方,山、泉、湖、桥、塔、寺样样俱全,风景中的色彩开始多样化起来。西湖沿岸,城市和公园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茂盛的植被与各色小店融为一体,这正是杭州有趣的地方,到处被大自然的绿意包围,却也没有远离城市的空旷感。

No10.西安

如果中国是一棵参天大树,北京会是树冠,而西安则是这棵树深扎地下的根系。有人说在西安,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现出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

三、中国旅游十大城市排行榜

以什么标准来评价呢?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以下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排名:

一、最受欧洲游客欢迎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

珠海、西安、杭州、拉萨、北京、丽江、昆明、成都、洛阳、威海;

二、2008年福布斯发布的中国旅游城市前十名

广州、杭州、金华、深圳、青岛、福州、宁波、长沙、苏州、无锡;

三、2008年中国城市旅游收入前十名: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京、西安、武汉、青岛、厦门;

四、中国最美十大旅游城市:

北京、香港、深圳、上海、杭州、重庆、西安、昆明、青岛、澳门;

五、中国旅游城市网誉指数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城市:

北京、西安、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重庆、成都、苏州;

…………。

四、中国旅游大省排行。

截至9月26日城市(前50名)

成都54593 — 杭州53169 — 丽江40561 — 桂林36499 — 大连35972 ↑

青岛32768 ↓ 北京30839 ↑ 香港28641 ↑ 昆明28578 ↓ 苏州24856 ↑

西安24340 ↓ 厦门23975 ↓ 南京21441 — 泰安20954 — 拉萨20155 ↑

重庆18890 ↓ 宁波17318 — 大理17283 — 上海15874 ↑ 秦皇岛15339 ↓

威海14597 ↑ 北海13905 ↓ 珠海12756 ↑ 扬州12465 ↑ 洛阳12351 ↑

天水11885 ↓ 哈尔滨11873 ↓ 绵阳10107 ↑ 乌鲁木齐9701↑ 深圳9438 ↓

南宁9301 ↓ 绍兴9059 — 雅安8543 — 焦作8322 — 烟台8126 —

芜湖7251 — 承德7112 ↑ 郑州6525 — 无锡6497 ↓ 开封5945 ↓

九江5766 ↑ 济南5515 ↑ 宜昌5514 ↑ 延安5478 ↓ 长春4385 ↑

银川4235 ↓ 石家庄4041— 泉州3764 — 常德3403 ↑ 南昌3347 ↓

截至9月26日景区景点(前50名)

九寨沟87632 — 黄山78318 — 峨眉山29546 ↑ 布达拉宫29402↓ 亚龙湾28851 ↓

张家界28754 — 泰山26376 ↑ 云台山26298 ↓ 香格里拉25675↓ 西湖23796 ↓

鼓浪屿22542 ↑ 西双版纳22139— 长城22115 ↓ 中山陵20581 ↑ 凤凰古城20125↓

阳朔19721 ↑ 故宫19703 — 喀纳斯19568 ↓ 北戴河18217 ↓ 麦积山17823 —

秦始皇兵马俑16405— 黄果树15351 ↑ 玉龙雪山15293↓ 避暑山庄14214— 漓江14073 ↑

神农架13313 ↑ 崂山13076 ↓ 九华山12679 ↑ 乌镇12522 ↓ 庐山12352 ↑

苏州园林12154↑ 青海湖12110 ↓ 龙门石窟12045↓ 三峡10947 ↑ 乐山大佛10895↓

武夷山10573 ↓ 少林寺10459 ↓ 华山9752 ↑ 颐和园9368↓ 瘦西湖9349—

青城山9201↓ 成山头8334↑ 欢乐谷8274↓ 石林8107 ↓ 蓬莱阁7791↓

老虎滩7004— 腾冲火山热海6310— 雁荡山6017— 五大连池5829— 青秀山风景区3078—

五、全国所有城市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各省旅游收入排名请告知?

2011年全国各省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统计中)

名次 省区市 接待游客总人数(人次) 同比增长 旅游总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1 江苏 4.1亿 14.10% 5580 19.10%

2 广东 4860 26.00%

3 浙江 3.36亿 3900 18.00%

4 山东 4.15亿 3700 21.00%

5 北京 2亿 15.00% 3210 16.00%

6 上海 2亿 3000

详见

六、中国旅游最发达的省是哪个?要详细答案,

中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十大省市依次分别为: (1)广东 在中国旅游行业广东最发达的地区,广州、深圳、珠海等多个广东城市,均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城市,客商云集。2009年上半年广东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增长18%,出国旅游增长超过10%,在接待方面,6月全省接待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0.47%。去年仅广东一省旅游总收入达2641亿元,占全国份额的1/5,外汇旅游收入达92亿美元,占全国份额的1/4。所以广东是中国旅游业最发达的省。 (2) 上海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最发达的旅游城市,是以人民广场和浦江两岸为中心的城市观光、商务、购物旅游圈;以公共活动中心和社区为主的环城都市文化旅游圈上海旅游可以用“都市”两个字作为上海旅游特色的缩写:“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商业”,以佘山、淀山湖、深水港、崇明岛等为重点的远郊休闲度假旅游圈。 主要旅游景点:上海东方明珠塔 上海城隍庙 上海外滩 上海人民广场 上海海洋水族馆 南京路步行街 (3) 浙江 2009年浙江以积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项目,推动生态旅游的良好市场氛围。预计到2012年,未来浙江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将比2007年翻一番,实现浙江全省旅游业总收入4300亿元,入境旅游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3%;实现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实现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 (4)江苏 2009年 江苏旅游业经历了旅游高峰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有了新的收获:全省共接待旅游者达1721万人次,同比增长25.8%;实现旅游总收入158.32亿元,增长29.8%。全省列入统计的212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182.23万人次,门票收入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2.1%。全省旅游饭店客房出租率达到75.5%,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全省旅行社组织公民出境旅游8937人次,增长38.71%。 (5)四川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最强劲的省份之一。目前四川不断加强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转化的进程,加快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的步伐。四川文化积淀深厚,巴蜀自然风光雄奇秀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类型全、品位高等特点。九寨沟、峨眉山、黄龙、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一系列优秀的旅游景点,令人乐不思蜀,流连忘返。1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处国家级地质公园,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9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整体开发的前景广阔。其单体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6)云南 云南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历史悠久,少数民族风情浓郁,这些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立体分布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云南旅游业呈现出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地新局面。2008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达25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1亿美元,同时,随着旅游市场多元化促销战略和旅游促销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施行,云南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也在不断增强。 (7)海南 繁荣的旅游业激活了海南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交通、通讯、餐饮、商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海南旅游房地产的迅速崛起,旅游和房地产已成为海南的重要产业。海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极富特色, 海岸带景观在海南岛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8)福建 旅游业大省福建,多年一直保持旅游业较快的发展,旅游景点丰富多才,全省有1个“双世遗”、1个世界地质公园、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4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旅游业,不乏迷人的武夷仙境、浪漫的鼓浪琴岛、神奇的客家土楼、神圣的妈祖朝觐等等闻名遐迩的“金字招牌”。福建东临台湾海峡,素有“东南山国”和“东海仙境”之美誉,以“山海一体,闽台同根,民俗奇异,宗教多元”等特色,一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 (9)山东 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山东历史悠久,文化昌达,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资源规模大、种类全、品位高、分布广。山东省正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发展国内旅游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刺激旅游消费,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2009年是山东启动旅游强省建设的第一年,山东计划200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00亿元,争取到2010年初步建成旅游强省,到2013年实现旅游强省的奋斗目标。 (10)湖南 湖南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体现湖湘的文化底蕴。 一为资源铺设文化基石要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二出台有关政策与措施切实做好传统湖湘文化文物的保护工作; 三树立湖南旅游业的高品质形象,旅游宣传要与文化营销结合;四,是要为现代湖湘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湖湘文化;五是以湖南省几个大型的现代旅游节庆活动(国际龙舟节、国际烟花节、国际森林保护节、桃花源游园会、南岳庙会、猛洞河国际漂流月等)为契机,发展湖南旅游业。 感受文化旅游推荐:北京、西安、苏州、杭州。体验大都市旅游推荐上海、香港、广州、深圳. 感受生活推荐:成都、重庆、巴蜀一带。享受美景推荐丽江、昆明、桂林、三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