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可以帮介绍下么?
每每与人聊到江苏省,不少人会在第一时间内想到南京、苏州这几年江苏、南京、苏州的发展不管哪个方面,都是可以说在网络上的争议比较热烈,尤其是在南京、苏州争夺“省内一哥”地位的时候,无锡却是一直很低调。
江苏GDP破万亿的城市有三座,其中除了南京、苏州剩下的就是无锡,很多人说无锡特别的低调,在南京、苏哥的光芒照射下,有一点不显眼,虽然GDP的总量比不上这两座城市,但是要说到人均GDP,在2019年中国内地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14个城市,无锡排名第二即为18.277万,而苏州仅仅排在无锡之后。所以它毫无悬念地在江苏省内名列第一,全国也在仅仅深圳之后的第二名。江苏省内的居民,对比富裕程度,必须要是无锡了。
在很多外地游客的心目当中,无锡是一座很知名的旅游城市,不管是当地的灵山大佛、也或者是梵宫、也或者是拈花湾都给游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实际上,无锡的实力一直是被大家无形当中低估了,其实无锡是国内靠前的经济强市,在这里则是更拥有着“天下第一村”的美称。
说道无锡,就要谈起江阴市(属于县级市)了,它有“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最美的称呼,而且人们总是用土豪来形容它。据说江阴的经济总量,都比国内很多的地级要好。在各现场的排比当中,江阴更是连续近14年夺得全国第一名的头衔,以至于在国内很多人每每的谈到江阴,都会误以为它是地级市,实际上江阴是无锡的一个县级市。
无锡不但是经济抢先,在这里有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这几年华西村几乎成了土豪、富裕的代名词。当让人们对农村印象仍然是破旧、贫穷的时候,华西村率先改变自身面貌家家盖起宽敞的大别墅,为了出行方便每家都购买了汽车,这确实是惹人关注的。而且据悉这里每年最热闹的时候几乎有百万人来这里游玩参观,不得不说华西村确实有着农村代表的榜样。
其实,无锡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的经济非常的发达,旅游资源也特别的丰富,在以前人们更是将它叫做“小上海”,只是江苏、南京、苏州的名气太强大了,这么比较起来,无锡就会略显低调,很多人都说南京、苏州的名气是“高高在上的”,正是因为这样无锡的就很低调了。
这里有着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而且人均GDP又很高,甚至几乎高过广州等一些二线城市,这样的一个地方更应该受到很多的关注,正是这样,无锡的发展非常的强劲,它的实力让人无比向往,你是不是也认同呢?
江苏“最低调”城市,知名度不如苏州,锋芒不露还坐拥天下第一村
太湖有什么好玩的?消费怎么样
1.无锡寄畅园座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位于锡惠公园旁,别名秦园,是著名的明朝园林建筑。此园元朝时曾为僧舍,名“风谷行窝”,明朝时扩建。全园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西部以假山树木为主,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乃是仿寄畅园的建筑艺术。
寄畅园大门正对着惠山寺的香花桥,其门匾为乾隆皇帝亲笔所题。穿过门厅后,是一个大天井,尽头一间敞厅,四壁挂满了名家字画。从敞厅左转,又是一组造型别致的庭院。西侧一个小天井,一株老藤,一段曲廊,颇负江南园林的风味。再过含贞斋左行,不远处,可见一巨大的由黄石堆砌的谷道.
2.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立像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这尊宏伟庄严的大佛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最大的一件盛事,同时也将成为太湖明珠——无锡的标志之一,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佛经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经过开光,其神圣意义方始具备。灵山大佛开光盛典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现场由万盆鲜花、千米黄绢妆点。五百米朝圣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级登云道满植金菊、千棵乔木黄布裹身、万羽信鸽绕佛飞翔。梵音袅袅,鼓乐交鸣,再现佛佗住世之景;信众云集,焚香顶礼
3.梅园位于西郊浒山南坡,江南著名赏梅胜地。园林布局以梅饰山,倚山植梅,别具一格。园内有天心台、香雪海、清芬阁、楠木厅、招鹤亭、小罗浮、念劬塔、豁然洞、松鹤园等胜景。
4.“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确是此园写照。游览最佳季节是早春梅花怒放之时三国景区“三国城”位于无锡市西南郊,西靠青龙山,北临太湖,与著名旅游胜地鼋头渚、三山隔湖相望。“三国城”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三国演义”命名兴建,占地三十五公顷,1994年8月20日作为无锡太湖影视城影视旅游新景点正式对外开放“三国城”内建造了具有汉代风格、建筑面积八万五千平方米的“吴王宫”、“甘露寺”、“曹营水寨”、“七星坛”、“烽火台”、“辕门”等大型景点,还配套建造了二十多条古战船,三国剧组在此拍摄了全剧最精彩的“刘备招亲”、“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诸葛亮祭风”等重头戏。此外,景区内还增添了“桃园三结义”场景、竞技场、八卦阵,开发了草船“太湖尤佳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座落在无锡市以西南约十公里的太湖充山半岛,因其形如鼋头突入湖中而得名,有“太湖第一胜景”美称。明代以前,鼋头渚已为人们所向往。茂林修竹、悬崖峭壁、摩崖石刻、同太湖水辉映成趣,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
5.鼋头渚公园以水景取胜,加以明秀的园林建筑,园内更是花影招展,林木扶疏,湖岸怪石横陈,青波白浪。较为著名的建筑有长春桥、澄澜堂、飞云阁、劲松楼、万浪桥、万方楼、光福寺、陶朱阁、光明亭等等。公园现有太湖仙岛、具区胜景、鼋渚春涛、万浪卷雪、鹿顶迎辉、充山隐秀等景区。
收费情况: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105元(包括游三山船票)灵山大佛门票150元
锡惠名胜区 40元
蠡园公园 30元
宜兴陶瓷博物馆 20元
三国水浒城景区 90元
唐城 40 元
梅园横山风景区 35元
薛福成故居 25元
东林书院 16 元
如果再过十年,无锡能不能超过南京?
江苏一直都是富裕的省份,众多城市的GDP让大家羡慕不已,不过江苏最富有的并不是省会南京,而是苏州,南京只能坐老二的位置,距离第一还有一段时间,不过有人说,南京恐怕连第二都难保了,因为还有一座城市也有希望超过它,这座城市就是无锡市。
无锡市位于江苏南部,地理条件非常好,2018年无锡GDP总量高达1.1万亿,距离南京的1.2万亿只有一步之遥了,再加把劲,或许无锡就能超过南京,到时候南京就从老二变成老三了,还有一个数据是无锡的人均GDP,无锡人均GDP高达17万,江苏省排名第一,甚至比苏州和南京还要厉害,这样一座优秀的城市,未来真能超过无锡吗?
一、经济增速
从数据上面看,无锡的确和南京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根据2018年的增速情况,南京GDP高达9.4%,而无锡只有8.8%,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未来无锡恐怕都无法追平南京,而且差距也会越拉越大,除非有奇迹发生。
有人可能要说了,无锡GDP少只是因为人口太少了,无锡常住人口655万,而南京人口833万,差距近200万的人口,现在能追平GDP就已经很厉害了,而且无锡人口再增长的话,超过南京不在话下。
但南京好歹也是省会城市,经济、教育、人文等综合实力肯定要高于无锡的,无锡的人口增长超不过南京的,所以无锡人口增长这基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我查了一下2018年江苏各省的人口变化,2018年南京人口增长了10万,增加比例1.2%,而无锡只有2万,增长比例0.33%,由此可以看出来,无锡想在人口这个方面突破,基本上不存在的。
二、自身优势
说到无锡,那不得不提的必然就是无锡的交通优势了,作为华为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无锡坐拥长江、太湖、京杭大运河,交通优势非常的明显,正是因为交通便捷,所以无锡一直是中国的工业大市。
不管在铁路、航运、还是水陆交通,无锡的交通在全国都数一数二,苏州人要坐飞机都必须来无锡。
虽然无锡优秀,但这也不妨碍南京,南京作为副省级、省会城市,其交通优势也非常的明显,中国东部的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可以说南京的战略地位肯定要是高于无锡的,而这只是一部分,带动的教育资源,科教研发才是南京这座城市的主力。
三、旅游资源
从历史底蕴上看,南京和无锡都非常的优秀,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无锡的吴越文化,人文建筑都非常优秀,由此旅游业也发展的特别好,拥有3家5A级景区,2018年就接待了1.3亿的国内外游客,如果去看无锡各景区数据,你也会发展无锡实在太优秀了。
而在旅游业上,南京也丝毫不落后,拿某网站的排名数据看,南京排名第二,超过无锡,综合实力肯定是强国无锡的,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而在2018年,南京接待了1.34亿的国内外游客,要比无锡稍微强那么一点。
无锡在江苏的地位怎么样?
江苏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程度排名:(参照小康水平)
1苏州 2无锡 3常州 4南京 5镇江 6扬州 7南通 8泰州9徐州 10盐城 11连云港 12淮安 13宿迁
江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参照国家统计局城市综合实力)
1南京 2无锡 3苏州 4常州 5徐州 6扬州 7镇江 8南通 9泰州 10连云港 11盐城 12淮安 13宿迁
江苏城市民间富裕度排名:(参照人均消费额、富豪数量、人均可支配利润、人均经营性收入等)
1常州 2无锡 3苏州 4镇江 5南京 6南通 7扬州 8泰州9盐城 10徐州 11淮安 12连云港 13宿迁
江苏城市文明程度排名:
1苏州 2常州 3无锡 4镇江 5扬州 6泰州 7淮安 8南通 9盐城 10连云港 11宿迁 12南京 13徐州
无锡在中国的地位?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邻上海,西望南京,南接浙皖,北临长江,中抱太湖,全市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人口近440万,其中市区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215.9万。现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和崇安、南长、北塘、锡山、惠山、滨湖、新区七个区。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C,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 小时左右,水美土肥,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无锡的市树香樟,市花梅花、杜鹃,市歌《太湖美》。
无锡是江南历史名城
无锡,别称梁溪,是中国八大古文化区之一,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南奔,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镇),建“勾吴”国。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封于吴,都邑设无锡。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正式设无锡县。1951年,分设无锡市和无锡县,无锡市由江苏省辖,无锡县属苏州地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2001年,锡山市(原无锡县)撤市建锡山、惠山两区。无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和艺术巨匠,有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唐代大诗人李绅、元代大画家倪瓒、明代旅游家徐霞客,近代有外交家、思想家薛福成,科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现代有科学家周培源、钱伟长,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国学大师钱钟书,美术大师徐悲鸿,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等。目前无锡籍两院院士有近70名,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无锡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市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人的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今后几年,无锡将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市文化综合实力居于全省前列。
无锡是经济中心城市
19世纪中期无锡已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也是闻名遐迩的“丝市”、“布码头”。20世纪初,无锡诞生了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一批工商业巨子,成为我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获得了“小上海”的美称。七十年代初,无锡的乡镇工业在全国率先崛起。改革开放后,无锡的经济总量始终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13个较大城市之一。目前,无锡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五的土地、千分之四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6%的经济总量。
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900亿元,同比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200美元,跃上了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新台阶;财政收入265亿元,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3亿元,增长66%;其中工业投入520亿元,增长91%。近年来,私营个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增加值593.1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到31.2%。无锡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高档纺织、特色冶金、机电、汽车零部件等为重点的五大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在工业总量中的比重超过50%;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形成了以无锡小天鹅、锡柴、阳光、威孚、红豆等为重点的规模企业。上市公司已达21家,全市上市公司总数和融资总额均列全国地级市首位。形成了以小天鹅洗衣机、协新呢绒、红豆服装等为重点的名牌产品,全市41只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无锡是对外开放的先行区
1985年无锡就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起步早、进展快,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无锡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一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无锡投资兴业。 “日资高地”、“韩资板块”、 “台资团队”、“港资群体”竞相涌现。2003年,全市协议注册外资50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27亿美元,新批超亿美元项目15个,城市建设、服务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倍以上。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3亿美元,增长47.6%,其中出口73.2亿美元,增长42.4%,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59.8%和33.9%。全市已形成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5个省级开发区,利用外资约占全市总量的3/4以上,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龙头。据权威机构认定,无锡是“中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城市之一。
无锡是著名旅游胜地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集江、河、湖、泉、洞之美于一体,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是全国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无锡加快构筑大旅游格局,努力打响“太湖”品牌。目前无锡、江阴、宜兴都进入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有5个四A级景区和2个三A级景区。2003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180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
无锡犹如太湖之滨一颗璀灿的明珠,著名的旅游胜地美不胜收。碧波荡漾太湖水,悠悠流淌古运河,太湖佳绝、人文荟萃,浓缩成“无锡旅游十八景”: 鼋渚春涛、寄畅清韵、灵山胜境、锡山晴云、中视影城、运河古风、二泉映月、泰伯遗迹、善卷洞天、霞客故里、蠡湖烟绿、鹅鼻揽江、梅园香雪、宜兴竹海、薛家花园、太湖仙岛、东林书院、龙头马迹等。
2003年,无锡获“国家园林城市”光荣称号。
无锡是区域性交通枢纽
境内京沪铁路、新长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沪宜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等纵横交错,是上海到成都、黑龙江至海南、上海到北京三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节点。京杭大运河在无锡穿城而过。江阴港是长江出海口的重要换装港之一。随着无锡机场的通航,宁杭、沿江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无锡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为明显。近年来,无锡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城市化推进力度,全市城市化水平2003年已超过60%。自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的特大城市之后,无锡市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200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了锡山市,进行了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了城区面积,并构画了由主城、副城、卫星城组成的开放型、组团式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力争三年内投入200亿元资金,实施十大建设工程,使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形成现代化特大城市、山水城市、湖滨城市的基本框架和形象风貌。
无锡的明天更美好
新世纪初,是无锡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无锡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已经明确。主要设想是,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净增1000亿元,达到26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左右;财政收入翻一番,达4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和6%以上。到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程度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省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无锡建设成为一个“大而强、富而美”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