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家乡特产的诗句

1. 关于特产的诗句

关于特产的诗句 1. 关于特产的古诗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白居易

奇果标南土, 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 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 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 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 朝惊树点妆.

深于红踯躅, 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 珠排耀眼房.

紫罗裁衬壳, 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 今朝始摘尝.

嚼疑天上味, 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 鲜逾橘得霜.

燕脂掌中颗, 甘露舌头浆.

物少尤珍重, 天高苦渺茫.

已教生暑月, 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 妍姿嫩易伤.

近南光景热, 向北道路长.

不得充王赋, 无由寄帝乡.

唯君堪掷赠, 面白似潘郎.

“浮红”起始于清代末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浮红”以色、香、味皆优而受到人们的称道,一向被视为茶中珍品。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里,就有“商人重得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在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荣获金质奖章。

2. 寻有关于特产的诗词歌赋

1、<<;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特产:武昌鱼

2、《惠州一绝》·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

特产:荔枝

3、《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特产:鳜鱼

4、《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特产:汾酒

5、《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特产:杜康酒

6、《咏茶》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特产:武夷山安溪铁观音

3. 关于家乡特产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家乡特产的古诗有:

1. 《葡萄》

——唐·唐彦谦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2.《赋枣》

——宋·王安石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3.《白樱桃》

——唐·于邺(一作韦庄诗)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4.《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岐下)》

——唐·韩偓

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

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俱有乱离终日恨,贵将滋味片时同。

霜威食檗应难近,宜在纱窗绣户中。

5.樱桃》

——宋·陈与义

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

赤瑛盘里虽殊遇,何似筠笼相发挥。

6.《和裴杰秀才新樱桃》

——唐·杜牧

新果真琼液,未应宴紫兰。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繁星历历看。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难。忍用烹騂酪,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

7.《樱桃》

——唐·张祜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8.《谢杨尚书惠樱桃》

——唐·卢延让

满合虚红怕动摇,尚书知重赐樱桃。

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

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

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

4. 形容“土特产”的语句有什么

陆良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土特产很多。

最出名的有:又酥又甜的麻依馓子;汁多味香甜的蜜香梨、小黄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鲇鱼、金线鱼;营养丰富的乳饼等。只有修好路,才能把山里的土特产卖出去。

这是家乡带来的土特产,东西不值钱,聊表寸心,请笑纳。河南旅游好去处,黄河三门峡大坝,气候宜人温暖至,土特产品种类多。

灵宝苹果与大枣,牛心柿饼味道美,核桃蘑菇营养足,天然药材多又多。他一谈到家乡的土特产就津津乐道。

竹荪是我国高档出口土特产品,人们比喻用一两黄金换一市斤竹荪。抚松县露水河天祥土特产有限公司,位于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镇,地处长白山腹地。

土特产:绵竹年画,剑南春,天府咸干花生,什邡板鸭。土特产:龙眼,荔枝,泸州老窖,纸伞。

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具有加工增值、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能。马勃、蕨菜、台蘑驰名中外,是五台山的主要土特产品。

土特产品有元明粉、羊毛、驼毛、蚕豆、花海瓜等。沿溪山白毛茶:白毛茶是乐昌又一大宗名优土特产。

购物区备有各种民族日用纪念品、珍宝奇石、名人字画、仿古瓷器,以及赤峰产各种农畜土特产品及旅游纪念品等。临西特产手工挂面,礼品装,工艺传统,制作精良,是邢台地区名优土特产之一,深受当地百姓喜欢。

5. 形容土特产的句子有哪些

1、家乡的馄饨个儿小、皮儿薄、馅儿多,很讲究做汤,汤内佐料齐全,除猪油、酱油、味精、胡椒粉外,还要有葱花、蒜汁、榨菜丁等,五花八门,合在一块和,百味同尝。

2、小城这样的馄饨摊其实很多,往往是一副担子挑着走:一头架子上放一只炉子,上面再坐上一只隔成两格的锅,一边下馄饨,一边用虾皮做成汤汁(若讲究些,放些肉骨头更好);另一头做成柜子,上面包馄饨,下面放碗盏。使用时抽出墙板,把两端搁在担子上,就是一副很好的案板。

所用的原料也极简单,擀得极薄极薄的馄饨皮,近乎透亮;剁得很碎很碎的肉馅,调成糊状。 3、丰都杂酒源于隋朝,至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于818年被贬任忠州刺史,第二年中秋节登鬼城名山痛饮杂酒并留下杰作,使丰都杂酒经忠州一直传遍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区。因此,丰都杂酒也叫“香山杂酒”。

4、‘莫笑农家杂酒浑”。的确香山杂酒乃农家所酿,但它却含有四十多种氨基酸,且含酒精少,味浓醇,甘甜。

杂酒久而弥驾,久贮不坏。香山杂酒就是以独特的色、香、味驰名中外,一直为丰都著名土产之一。

5、江宁金箔除了能装饰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用途:药用。金箔的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能“镇心而安魄”,达到滋养的目的。

据报载:日本己将金箔用于晚宴。 6、腊八节,人们要喝腊八粥。

可是我故乡鲁南集市上卖的粥与腊八粥略有不同,腊八粥是用大米、红枣做成,而这里所说的粥乃是用磨碎的小米、大豆熬成的。二者比起来,腊八粥倒是逊色多了。

7、妈妈的苇叶粽子在家乡纵横十几里是有名的。那窄窄的、碧青的、鲜嫩的苇叶,几片叠在一起,然后拧成一个漏斗形,装进洗好的糯米,包住裹紧,再用细绳扎牢,放进锅里煮。

妈妈的手巧极了,包得又快又好。那粽子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斧头脑,一类叫三角石。

每类大小一致,形状一样。这中间的包、煮、剥、藏等都有一套学问。

8、这种糯米锞用萱叶汁制成,呈草绿色。萱叶用野生的,因为家种的萱叶汁有苦味,而野生萱叶却有一种异香,清甜可口。

萱叶采来后捣碎出汁&上糯米粉搅匀,制成锞蒸熟。锞的体形小,每五个一组,用某种叶托着,买者要买就是五个。

锞的黏性特强,吃时稍不注意,就弄得手上都是粘汁。因为色美味甜,加上一年中只此一天有卖,所以小孩子特别爱吃,感到有说不出的新鲜。

9、南宁有卷筒粉,柳州有螺蛳粉,云南有过桥米粉,虽然各有风味,但我总觉得桂林米粉最好吃。 10、桂林几乎条条街有米粉店,家家米粉店宾客盈门。

桂林人天天吃米粉,中外游客也最爱品尝桂林米粉。为什么桂林米粉百吃不厌呢?。

6. 描写特产的句子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苏东坡(荔枝)

黄橙红柿子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柿子)

《葡萄》

——唐·唐彦谦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赋枣》

——宋·王安石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白樱桃》

——唐·于邺(一作韦庄诗)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岐下)》

——唐·韩偓

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

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俱有乱离终日恨,贵将滋味片时同。

霜威食檗应难近,宜在纱窗绣户中。

《樱桃》

——宋·陈与义

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

赤瑛盘里虽殊遇,何似筠笼相发挥。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

——唐·杜牧

新果真琼液,未应宴紫兰。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繁星历历看。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难。忍用烹騂酪,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

《樱桃》

——唐·张祜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谢杨尚书惠樱桃》

——唐·卢延让

满合虚红怕动摇,尚书知重赐樱桃。

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

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

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

《乞樱桃》

——唐·齐己

去年曾赋此花诗,几听南园烂熟时。

嚼破红香堪换骨,摘残丹颗欲烧枝。

流莺偷啄心应醉,行客潜窥眼亦痴。

闻说张筵就珠树,任从攀折半离披。

《吴樱桃》

——唐·白居易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

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唐·崔兴宗

未央朝谒正逶迤,天上樱桃锡此时。

朱实初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

未胜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

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自应知。

《石榴》

——唐·无名氏

蝉啸秋云槐叶齐,石榴香老庭枝低。流霞色染紫罂粟,黄蜡纸苞红瓠犀。玉刻冰壶含露湿,斒斑似带湘娥泣。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宴山亭·赋杨梅》

——元·张雨

鹤顶朱圆,丰肌粟聚,宝叶揉蓝初洗。亲翦翠柯,远赠筠笼,脉脉红泉流齿。骨换丹砂,笑尚带、儒酸风味。谁记。曾问谱西泠,绿阴青子。君家几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纤手素盘,历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珍果同时,惟醉写、来禽青李。争似。为越女、吴姬染指。

《项里观杨梅》

——宋·陆游

山中户户作梅忙,火齐骊珠入帝乡。

细织筠笼相映发,华清虚说荔枝筐。

《或遗木瓜有双实者香甚戏作》

——宋·陆游

宣城绣瓜有奇香,偶得并蔕置枕傍。

六根互用亦何常?我以鼻嗅代舌尝。

二、能够反映出地方特产的诗句

《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扩展资料

1、《惠州一绝 / 食荔枝》创作背景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2、《惠州一绝 / 食荔枝》鉴赏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

三、描写故乡美食的诗句

1. 关于故乡美食的诗句

关于故乡美食的诗句 1. 关于家乡美食的句子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2.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无论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少年,即使口音变了,但对故乡的食物,仍怀无限意念。

3.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4.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5.品位美食,而不是品位菜单,烧一锅好菜,也绝不是烧钱。

6.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苏轼

2. 描写“忘不了家乡美味”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忘不了家乡美味”的诗句有

1.《太清舞》

年代: 宋 作者: 史浩

当时脱得长城苦。但熙熙朝暮。上帝锡长生,任跳丸乌兔。种桃千万已成阴,望家乡、杳然何处。从此与凡人,隔云霄烟雨。

2.《减字木兰花·相州锦好》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大笑相逢。把酒家乡是客中。

3.《往复无间》

年代: 宋 作者: 释重显

晡时申,逃生路上人。

草鞋踏尽家乡远,顶罩烧钟一万斤。

4.《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

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5.《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年代: 唐 作者: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边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3. 描写“忘不了家乡美味”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忘不了家乡美味”的诗句有 1.《太清舞》 年代: 宋 作者: 史浩 当时脱得长城苦。

但熙熙朝暮。上帝锡长生,任跳丸乌兔。

种桃千万已成阴,望家乡、杳然何处。从此与凡人,隔云霄烟雨。

2.《减字木兰花·相州锦好》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

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

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

大笑相逢。把酒家乡是客中。

3.《往复无间》 年代: 宋 作者: 释重显 晡时申,逃生路上人。草鞋踏尽家乡远,顶罩烧钟一万斤。

4.《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5.《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年代: 唐 作者: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边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4. 描写美食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

5. 关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6. 关于家乡特产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家乡特产的古诗有: 《葡萄》——唐·唐彦谦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2.《赋枣》 ——宋·王安石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

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

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

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

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

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3.《白樱桃》 ——唐·于邺(一作韦庄诗)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4.《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岐下)》 ——唐·韩偓 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

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俱有乱离终日恨,贵将滋味片时同。

霜威食檗应难近,宜在纱窗绣户中。 5.樱桃》 ——宋·陈与义 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

赤瑛盘里虽殊遇,何似筠笼相发挥。 6.《和裴杰秀才新樱桃》 ——唐·杜牧 新果真琼液,未应宴紫兰。

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繁星历历看。

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难。忍用烹騂酪,从将玩玉盘。

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 7.《樱桃》 ——唐·张祜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8.《谢杨尚书惠樱桃》 ——唐·卢延让 满合虚红怕动摇,尚书知重赐樱桃。

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 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

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

四、关于"特产"的古诗有哪些?

东坡春鸠脍:《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金齑玉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岭南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越浦黄柑,吴溪紫蟹:杜牧曾著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五、写土特产的诗句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张岱《浦江火肉.金华》

至味惟猪肉,金华早得名。

珊瑚同肉软,琥珀并脂明。

味在淡中取,香从烟里生。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

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

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

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

燕脂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

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

近南光景热,向北道路长。

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

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