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餐厅推荐 北京特色餐厅排行榜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也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其文化底蕴深厚,这一说法在饮食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北京有许多的特色餐厅,这也可以说是吃货们来到北京的第一大福音。下面土巴兔小编就来给大家推荐几家北京的特色餐厅供大家参考,注意,吃货们的福利到啦!
北京特色餐厅推荐一:“巨鲸肚”黑暗餐厅
推荐理由:“巨鲸肚”黑暗餐厅号称亚洲第一家黑暗餐厅。在这里,你可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享受美食的乐趣。黑暗餐厅屏蔽了美食者的视觉,鼓励人们尝试仅仅依靠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来体验独特的进食过程。这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因此许多人都乐于一试。“巨鲸肚”黑暗餐厅主要分为两个区:亮区和暗区。亮区包括门厅、吧厅、视觉过渡区及厨房,暗区包括两条黑暗走廊和黑暗餐区。客人进入餐厅后首先进入吧厅,要进入黑暗餐区必须经过黑暗走廊。客人进入黑暗餐区必须要由佩戴夜视镜、经过特殊培训的侍应生引导,经由特殊设计的单行线盲道进入黑暗餐区。客人的手机、打火机、夜光表等能发光的物品要存放在储物柜中。
人均消费:130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西区十号楼三层1037
电话:010-58694235、590
北京特色餐厅推荐二:“菩提缘素食斋”
推荐理由:在北京南城宣武区陶然亭公园北门附近,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宅院,即是菩提缘佛教文化苑。其饮食特点集佛家经典素食之所长,融坊间百千口味于一炉。素食吃在口中,更能感受佛教文化的悠远历史与深邃意境,来到这里,颇能领略到祥和宁静、舒适恬淡的氛围。“菩提缘素食斋”是一家集素食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文化苑。在这里既可以吃到各种素食菜肴、品尝到各种素食点心、品香茗茶,还可以充分感受到素食文化、茶文化和佛教文化、敦煌文化的巧妙交融。这里的一景一物有着浓郁的佛家“禅意”,令人身心宁静。这应该是倡导减肥瘦身MM们的最爱了。
人均消费:30-100元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黑窑厂街10号-16号(陶然亭公园北门对面)
电话:010-63557348、63546155、63542889
北京特色餐厅推荐三:红色经典主题餐厅
推荐理由:地方有点远,而且很偏僻,但并不难找,过了五环平房桥的桥洞,沿着五环外环逆行一公里(据说不违反交规),就有路牌,往东再有500米就到了,其实就是建在村里的。我们去时车都停满了,据说去的话要提前约定,不翻台。门口的服务生都是女战士打扮,餐厅里的服务员还有身穿工人制服的,和旧版人民币上的一样。整个餐厅就像个大礼堂,单间好像是拘留所,挺有那时的氛围的,房顶用旧时的光明日报装饰,餐厅的角落还停了一辆大拖拉机,也是旧款的。
人均消费:50元
地址:朝阳区东五环外白家楼266号(平房桥向南1500米)
电话:010-65748289 010-65748290
北京特色餐厅推荐四:屋根里女仆主题餐厅
推荐理由:“欢迎回来,主人!”别不适应,在这里您就是真正的主人,这是日本ACG(动漫、动画、GAL游戏爱好者)迷们喜欢的女仆店,是京城最正统的女仆动漫餐厅——屋根里女仆动漫餐厅。屋根里位于低调隐秘的新源里,是一家以日本动漫中女仆文化为主题的动漫休闲吧。而且餐厅声称“本店之意不在女仆,而在于动漫”,力主打造中国特色的女仆动漫主题餐厅。餐厅出品的是纯正的日式料理,生鱼海鲜和北海道成吉思汗料理等是餐厅特色,食材和原材料均是从日本本地运至京城的,而且专门聘请的日本名厨船越节生主理,保证了每道菜肴的正宗口味。
人均消费:85元
地址:朝阳区新源西里中街8号2楼
电话:400-006-0917
北京特色餐厅推荐五:翼栈
推荐理由:翼栈以旅行为主题,老板都是没事就背包行走各地的驴子(自助旅游爱好者)。这个餐厅还有一个故事,当时一队驴友去湘西徒步,大雾中迷了路,误打误撞走进一个村子,一对土家老人用一种特别的石锅菜招待了他们,回来很久后他们仍念念不忘,最终又回村子请了个厨师回来。
强烈推荐一款翼栈的招牌菜——江湖一锅鱼,大概有四十厘米直径的大锅,里面的香辣浓汤炖的鲶鱼,配上莴笋豆腐丝什么的……想起来就够让人流口水的了。尝过这道江湖一锅鱼,您保准就把什么水煮鱼、烤鱼、沸腾鱼都抛在脑后了。
人均消费:75元
地址:东城区北新桥头条30号
电话:010-64010979
北京特色餐厅推荐六:粉酷
推荐理由:粉酷可以算是极为妖冶的泰国餐厅。空旷和规划的美丽的三里屯汽配街。一幢艳粉到绝对刺激的建筑,让整个一条街都成为它的背景。室内以粉色为主,粉色的垂地纱帘、粉色的丝质蝴蝶图案的靠垫、粉色的光线、粉蓝的纱制窗帘暧昧得迷醉,居然还坠上闪亮的珠帘。二层、三层各有一小片玻璃地面正可以望见楼底的一潭幽水。凉菜木瓜沙拉是泰餐中必不可少的开餐凉菜。自然的异香和青芒果的酸汁混合,不要以为它和它的外表一样清秀就可以大快朵颐,湿润的辣开始从舌底缓缓席卷,即而上通下窜,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
人均消费:123元
地址:朝阳区三里屯南路6号
电话:010-65068811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北京六大特色餐厅,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您有更好的北京旅途经历或者更好的北京特色餐厅推荐,可以到我们的文章下页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您的美好经历。
推荐阅读:
天津现监狱主题餐厅 体会“牢饭”的滋味
良设·夜宴:1000㎡沉浸式文化感官餐厅,来做一场关于唐朝的梦
Interior & Decoration Design
/
本期推荐 | 良设·夜宴
应有良辰,美景侍宴
本案探访:良设·夜宴
项目地址:上海市陕西北路688号
本案设计:周平、王杨
设计团队:松果设计
本期案例视频:
一幕剧,演给回不去的唐朝
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顶流时期,彼时,世界各地的人云集长安,文化、政治、经济、科技都达到了空前鼎盛的状态。即便是进入后世的“五代十国”群雄割据时期,“汉唐雄风”的印记依然绵延流长。
《韩熙载夜宴图》南唐·顾闳中
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是今人窥探唐朝风貌人情的缝隙,也是上海知名沉浸式文化感官餐厅——“良设·夜宴”的灵感渊源。它以悠扬的琵琶调开场,观舞渐入佳境,乐妓群奏将气氛推向高潮,最末曲终人散,一幕唐代士大夫家夜宴宾客,纵情笙歌的场景踏着穿越千年时代的车辙,扑面而来。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空间,让人有一种多方位沉浸式的体验,感受到中国文化以及从前的和现在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设计师王杨介绍说。
▲跨界设计师王杨接受采访
以盛唐为源,融中国传统文化、美食、音乐、舞蹈、戏曲,并利用多媒体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是科技与艺术的碰撞,造出的多层次的感官“意境”。
正如王杨所说,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晚宴,而是一场剧,一个梦,一部电影。
序曲:蓬莱胜境
樽俎灯烛,自入仙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悠然境界,也是生活于喧嚣都市中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诗意原乡。但相比之下,良设·夜宴想要呈现出的似乎是一种“梦”,是一种远离世俗平淡的“浮华”。
良设·夜宴的前身,是隐匿于陕西北路老建筑群中的一座百年老厂房,设计师王杨在着力描绘这一场唐朝梦之前,就结合自己研究史料的心得,在脑海中一点一滴构筑出了它的轮廓。最终于闹中取静的地块觅得了它的真身。
▲推门而入,前厅背景墙上的唐代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仍可依稀看出建筑本身的框架,原本整个空间以楼板相隔,经过改造拆除后,形成了如今挑高的中庭。
▲到了夜晚,灯光点亮,光影升起,飞鹤在云端曼舞,红色的氤氲飘然欲仙,一幕唐代史诗即将上演。
日本,堪称唐代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为了完成逼真的复刻,王杨和团队前往日本奈良 ,复原了很多建筑模型,并最终以3D打印技术呈现出来。
▲ 全铜镂空设计的帘板 ,在室内可以清楚看到外部的一动一静,来往人流,但在外部却无法对餐厅内窥知一二。日光之下,投影斑驳,或大或小都成了一缕惬意的荫蔽。
段二:移情造境
一步一景,渐入佳境。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诗词绘画还是庭院构造,均把“造境”(创造意境)作为一种艺术追求。 在良设·夜宴中,设计师想要呈现的是一个古代士大夫的家,从前厅,走廊,亭台,楼阁,会客厅,餐厅,茶室......步步皆景,渐入佳境。
▲电梯。和传统餐厅进门便入座不同, 良设·夜宴的整体动线是根据休憩、沉浸式晚宴、观演、品茗等不同的功能来划分的。 客人进入此间,第一步是乘着电梯上至二楼,路遇亭台楼阁,穿过长长的回廊,最终成为主人家的坐上宾。
▲二楼走廊。“很多客人已经能自然融入到景中,每到一处都会拍拍拍,有院子有亭台楼阁,可能客人不经意间就会看到戏曲中的某个角色出现在这里。”王杨试图通过灯光、色彩和多媒体的效果来营造一种“穿越”的感觉,这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市”的意境。
▲一步一步,客人随着动线逐渐走入主人营造的“梦境”之中。
▲在晴好的白天,阳光透过镂空幕墙照射进来,亭台高塔、山岳云雾的影子重重叠叠,相互映衬,仿佛仙乐飘飘,显现出一份古朴与经典。
▲在整体氛围的营造中, 王杨选中了“中国红”为底色,辅以灯光的艺术呈现,来打造出摩登时髦的“中国风”,可自由切换多种模式的照明体系 ,从视觉上为餐厅营造出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百年老房的尖顶是王杨最中意的地方之一,尖顶总是给人以无限的艺术遐思和思维的扩展性。 采用原有的老木料,做了翻新处理,带给人崭新的感觉 ,而并非一味的追求“做旧”。
设计师将原来厂房的水泥柱进行重新浇筑,并做了打磨处理,形成“以旧做旧”的视觉感,一排圆柱隔开走廊和会客厅,斑驳的柱面也将思绪穿越回千年前的那个时代。
▲会客空间的尽头,是一整块镜面,加强了空间的景深。镜子两侧是隐形门,分别通往洗手间和厨房。有时候,这里会举办一场厨师秀,镜面上方的幕布落下,这里又是一个举办小型活动的空间。
▲会客厅墙面,是一副由像素点组成的《千里江山图》。“原本这面墙都是窗子,但窗外也不是特别好的景色,所以就希望能处理成一面墙,展现出一副山水长卷。”王杨说, 通过孔板的运用,把画面进行像素化处理,反而呈现出了一派扑朔迷离、若有似无的意境。
▲现场有不少器物的摆设,源自王杨最初打造的品牌店铺“良设”。器物虽美,但若论直接植入当代人的生活,依旧很有难度。而中国人对美食的喜爱,似乎是铭刻于骨子里的一种精神追求。
王杨决定把“吃”作为一个媒介,从“良设”的开放式厨房,到如今“良设·夜宴”中的多媒体沉浸式就餐体验, 以“宴”将生活升华成一场盛典与探索,并且感受到如何去提升生活的品味和品质。
段三:心花怒放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整个晚宴遵循预设的脉络,有着清晰的剧本走向。在历时2年多的追溯中, 王杨和团队进行了一场唐朝史料和饮食文化的探索,有些菜沿用了原有的名字,设计师从史料中挖掘它的呈现方式。
“比如在唐朝的时候就有唐果子,日本的和果子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很多人可能都不是特别了解。我们在一道甜品中,就告诉大家:果子来源于中国唐朝。”王杨说。
▲走廊。餐厅往上的走廊,通往另一处楼阁。
▲良设·夜宴每晚仅设一席12位, 共享一千平米的私密空间, 可以包场,也可以订一席位,和不知来自何方的朋友共同进餐。 晚宴共18道菜,配以18杯酒,每道菜都是相对应的食物、视觉、影像、音乐、味道与情绪的融合,以及跳跃在中国美学文化上的想象力。
▲乐幕的终章,也是整个晚宴的高潮,象征财富的金条“从天而降”,这是人生的巅峰,亦是梦境的尾声。设计师想告诉来客:浮生若梦,皆如梦幻泡影。
段四:游园惊梦
醉眼婆娑,年少如梦
有时候,客人吃完了会说“我要回去恶补中国文化”,“以后要带孩子来体验一下”。对于设计师而言,听闻此言总是颇感欣慰,“感觉自己做的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大家也有一些回归中国文化的意愿和想法。”
数年前,王杨和团队开启“审美复兴计划”,重现中国式审美。在良设·夜宴中, 客人可以体验到一些沉浸式的表演,例如昆曲下午茶,以及当代艺术表演,从多维度提升中国人对审 美的 看法。
▲从餐厅出来,接下来的一个功能空间便是小剧场。仿古时戏台的设计,置身其中的客人既是观者又是剧情中的一部分。
▲客人可以一边聆听优雅婉约的昆曲唱词,追逐演员的曼妙身姿,一边品尝风雅别致的茶食美点。
▲昆曲演员在化妆。
幕终:万般归心
卸去浮华,将别难别。
喧嚣过后,曲终人散,宾客也终将回归各自的生活。从小剧场出来,也来到了本次沉浸式体验的最后一站:集物和茶室。从入梦到出梦,不过短短2-3个小时。
▲茶室。是凝神静思,更近内心本然的静谧安宁之所。
▲集物区。在离别之前,将心仪的器物带回家。
▲打开 门窗 ,便又是熟悉的万象红尘,大唐风雅恍若隔世,已留滞于刚才的觥筹交错之间。
设计师问答
1.为何以唐朝文化来打造这样一家沉浸式文化感官餐厅?
答:唐朝,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同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让我联想到时下的中国。在做“良设”期间,设计师、导演、制片人、音乐家、投资人......各行各业的朋友都会来聚会,有时每个人会烧一个菜凑一桌“宴”。
有一次,我和一群导演聊天,想到是否可以做一个更深入的空间,除了能感受到吃,感受到我们想传达的器物,还可以在里面充当某一个角色?由此萌发了做“良设·夜宴”。
2.在成形之前,你们做了哪些相关的史料研究?
答:“良设”中,我们分了午宴、晚宴,另外还有“集物”的部分,把认为好的产品集合放在我们平台上。整个项目从筹划到开业,一共耗时3年,我们看了几百本和唐朝有关的书籍,其中也包括菜谱。
3.很多地方,比如屋顶、梁柱等,并没有“修旧如旧”,反而呈现出崭新的时尚感,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在传达中国文化时,不能一直“复古”。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愿意接受中国文化,希望它是面对全世界的,有些表达方式老外也很喜欢,颠覆了他们对中国文化古老、陈旧的刻板印象。
现场采访、撰文:Stephanie
本案设计 王杨
王杨
· 松果设计(上海/柏林) 合伙人/设计总监
· YAANG life 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沉浸式文化感官餐厅 良设 联合创始人
· 国内著名跨界设计师
曾荣获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及诸多奖项,并与众多国际品牌跨界合作如施华洛世奇元素,双立人,华特迪士尼,H&M,ELLE,悦榕庄,梵克雅宝等。
多年的欧洲生活工作经历使王杨形成了多元化的开放性思维,她试图通过产品在西方时尚奢华的形态下传达出设计师自身传统的东方精神及当代性的生活方式,通过人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王杨个人独特的设计理念及生活品味。2018年创立首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多媒体沉浸式感官餐厅。旨在用当代性的语言重新演绎传统文化。王杨的众多设计作品被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大量国内外杂志、报纸以及电视台采访报道了王杨以及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