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族有什么特产和活动?
一、苗族特产:
1、苗族五色饭
苗族五色饭是海南省苗族制作的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饭,在农历“三月三”民间节庆之时,几乎苗寨家家制作五色饭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汗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
2、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流传在贵州、湖南等省苗族聚居地区,以击鼓而舞或击鼓伴舞为其主要特征。苗族各地鼓舞名称及活动形式不尽相同。
3、苗族酸汤
苗族酸汤,苗族特产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大白菜、青菜、野生西红柿等。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加葱、洋葱、芥菜、芫荽等提鲜增香除异味。
4、苗族扎染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5、苗族芦笙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
二、苗族活动:
1、苗年活动:
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要准备丰盛的食品,还要供祭祖先,接着休息5至10天,并举行各种盛大的娱乐活动,有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斗鸟、“游方”等活动。
2、四月八活动: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贵阳附近几县的苗族,都穿上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英雄。湘西苗族四月八节日的起源与贵阳的相似。黄平苗族的四月八是在城东的飞云洞举行,每年的这一天,附近的苗族不分男女老少,都在这里游乐一天。
3、跳花节活动:
“跳花节”节日期间,许多地方都设有“花场”,场中插一根“花杆”,开场那天要举行跳芦笙、爬花杆、斗牛、赛马、耍刀等活动。期间青年未婚男女进行“游方”活动,跳舞对歌,选择意中人,谈情说爱;老人们则会老友交新友,摆叙家常。
4、芦笙节活动
芦笙节,具体日期各地不一,但内容大同小异,规模盛大。节日来临,在宽敞的芦笙场,往往聚集十几支甚至数十支芦笙队伍,芦笙由青壮年男子吹奏,另有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数十人跳芦笙踩堂舞。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观众最多时达数万人,蔚为壮观。
5、花山节活动:
花山节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苗族
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道的特产有哪些
地理位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隶属湖南省,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
主要特产品:
湘西椪柑,湘西黄金茶,酒鬼酒,湘西猕猴桃.湘西草鞋,湘泉酒,阴米和糖散,湘西枞菌,吉首河溪香醋,湘西土家粘贴画,苗族银饰,湘西织花带,湘西挑花,湘西纸扎,挑花锦绣,乾州板鸭 等等
三、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什么特产
吃的呢,像绿豆粉、油粑粑、米豆腐、酿豆腐、麻辣洋芋,还记得路边叫卖的“荞粑、麦粑、包谷粑”,麻旺的皮蛋和麻辣牛肉都让我无比的怀念
民俗文化的也算特产吧,摆手舞、木叶情歌
还有种植物杜仲、青蒿等
优美的风光就更多了:龙潭古镇、龚滩古镇、乌江画廊、桃花源、后溪河湾山寨以及N多未开发的景点……
不能再说下去了,真想立马赶回去~
四、苗族的特产是什么呀?
1、酸汤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2、糯米饭
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人们认为吃粘米饭不顶饿,味淡,不及糯米饭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着吃极为方便。凡逢走亲访友的礼品,各种节日(姊妹节)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
3、小黑药炖鸡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为款待上宾的佳肴和大病体虚的滋补良药。小黑药别名草三角枫,属常年生草本,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山地,其根、茎、叶皆可入药,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病症。
五、土家族有什么特产
1,湘西腊肉
湘西腊肉,口味原味,味美可口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生活在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几乎人人都会做腊肉。这是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每年冬腊月,是做腊肉的季节。
这一段日子里,东村西寨都不时传来猪的嚎叫声,大家都把喂养一年半截的大肥猪全部杀掉,除留下一部分肉过年时吃以外,其他全部做成腊肉,以备来年之用。
2,蒿菜粑
蒿菜粑,又叫粉粑、清明粑、绵菜粑,是黔东和湖南湘西自治州百姓喜爱的一种食品,也是祭祀祖宗的一种常备佳品。清明时节,家家都要做上几碗米的粑,既供先人歆享,又可为今人品尝。
3,湘西椪柑
湘西椪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08年0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湘西椪柑”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4,土家族织锦
中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毗邻地区土家族生产的传统手工织锦。简称土家锦。土家族称西兰卡普。因品种以铺盖(被面)为主,故又称打花铺盖。
5,土家背篓
土家背篓为龙山县土家民族竹制手工艺,其编制精巧,造型美观而享誉省内外,并最具民族特色,上下沿口和中腰缀以黑、红、绿彩篾、上大下小,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尤以小背篓最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