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最好吃的10大名鹅是什么?
我国饲养食用鹅肉的历史悠久,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鹅的制品在我国各地都有食用,其味道要求各具特色,从东北到海南都能吃到当地特色的鹅肉制品,下面就来看看我国最好吃的10大名鹅,本地人百吃不厌,外地食客吃完大为称赞。
1、广东深井烧鹅
深井烧鹅源自广州黄埔区长洲岛深井村,该村制作出来的烧鹅皮脆肉美,众多广东地区的海外华侨必回味的广东菜食品。后来深井烧鹅传至港澳并继续发扬光大,成为粤菜名菜之一。 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
2、河南固始鹅块
固始鹅块,是指以原产河南省固始县的鹅为原材料,经过特殊的烹饪过程而做成的一道特色地方菜。口味偏辣,汤色鲜美,肉质鲜嫩。鹅最名贵者,乃河南固始之鹅。固始人以饭饲之食,所以那里的鹅最肥。 为河南固始县特产,如今不仅在河南本地很火,甚至在河南大到市集小到乡镇都很流行,在北京能看到很多的固始鹅块火锅店。
3、东北铁锅炖大鹅东北菜以炖为主,尤其大鹅和土豆炖在一起竟然是出奇的好吃。土豆化解了大鹅的油腻,解馋又养胃。这个菜谁发明的无从考证了,反正好吃就是硬道理。很多饭店在冬天都打出了铁锅炖大鹅的招牌招揽顾客,食客也都无法拒绝大鹅和土豆混搭的味道。这道美食本地人百吃不厌,外地食客吃完也是大为称赞。
4、江苏盐水鹅
盐水鹅是淮扬菜系的代表菜之一,在江苏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北地区具有相当高的受众,从最北的盐城、淮安,向南依次到兴化、高邮、到仪征、扬州及三泰地区,再向南到苏南的镇江和丹阳,盐水鹅在这些地区都有相当长的历史,是这些地区人们广泛喜爱的一款上等卤味。鹅肉味甘平、补阴益气、暖胃生津,具有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及高蛋白、高瘦肉率的特点。
5、广东潮汕卤鹅
卤鹅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的特产名菜,属于潮菜系。潮汕出名特产良种鹅--狮头鹅,以酱油、冰糖、桂皮、砂仁、豆蔻、八角、南姜、加饭酒、蒜头、香菇等卤制而成。故卤狮头鹅在潮汕已有很长的历史。鹅的烹制方法各地不同。广州喜欢烧制,而闽南、海丰陆丰以"清煮"为主,潮汕一带,则突出传统卤制特色。
6、湖南武冈铜鹅
武冈铜鹅喂养历史悠久,与宁乡猪、洞庭湘莲一起列为湖南"三宝"。早在清代就以"世之名鹅"之美誉被列为皇家贡品。武冈卤铜鹅,精选上等鹅肉卤制,采用肉桂、丁香、八角、草果等三十余味名贵药材,用卤鼎熬制成卤水,将原料反复浸煮,直至药卤渗透每一道脉络后晾干。经十几道精细工序,卤铜鹅最终制成。传承千年的工序复杂、考究,历代改良,不传外人,因此,外乡人无法从色泽、吃味上进行仿制。天下恐怕独此一地,能做出正宗味道。
7、海南白莲鹅
白莲鹅,海南省澄迈县白莲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白莲鹅以肉质紧绷,香浓可口而荣登海南八大名菜榜单之列。白莲鹅鹅血还含丰富的蛋白质及铁、钙、锌、铜等1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多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在海南食用白莲鹅多以白切为主,如佐以杂锦酱、辣椒酱、蒜粒、生抽等蘸料,再挤些海南独特的青橘汁。
8、竹荪鹅涮锅
竹荪鹅涮锅是我国苗族地区的一种风味饮食,在民间流传甚广。上世纪九十年代,本着发展民族餐饮业的热望,深入苗家,遍访高厨,足迹遍及云、贵、湘、鄂四省。在苗家厨艺的基础上,综合南北风味,融入现代烹饪技术,创新发展,使竹荪鹅涮锅汤醇味美,日益完善。
9、云南永平腊鹅
永平腊鹅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其地方鹅种是正版的中国野生鸿雁类,品种纯正,含有人体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求的氨基酸比例;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的含量均超过其他肉类动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是地方民族风味的理想食品。每年初冬时分,当地人便把长大的白鹅圈于木栏内,限其四下活动。每天用苦荞面、草籽、包麦填三次,月余额便可达十七八斤重。
10、海南琼海温泉鹅琼海温泉鹅是万泉河沿岸农户饲养的本地杂交鹅,从小放养在万泉河边的沙滩上,靠食用生长在河边的鹅仔草、野草,以及农户家中的碎米和萝卜苗长大,待到羽毛交叉,农户才会用家中的米饭、花生饼、番薯和米糠精心地混合填喂,10多天后就成了正宗的温泉鹅。琼海温泉鹅食法大多以白切为主,也有烤鹅,具有营养丰富,肥而不腻,清淡原味、醇香可口的特点。琼海的温泉鹅肉质很细,完全没有鹅肉的粗糙感,也没有城里吃到的饲料鹅鸭入口的“木”感,肉很香很鲜,蘸着秘制的调料。
二、皖西白鹅有哪些特征?
皖西白鹅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是中国优良的中型鹅种。该品种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适应性强、觅食力强、耐寒耐热、耐粗饲、合群性强。早期生长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特别是羽绒产量高、且绒品质优。
品种来源,皖西白鹅形成历史较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即有文字记载,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品种形成与当地自然生态条件有密切关系。该地区历史上人少地多,交通闭塞,以自给经济为主。盛产稻、麦,河湖水草丰茂,丘陵草地广阔,放牧条件较为优越。当地群众素有选养大鹅的习惯,对该品种的体型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习惯选用2~3年的老鹅作种,春季采用自然孵化繁育雏鹅,故该品种母鹅就巢性很强。经过3~4个月的放牧,体重已接近成年鹅,但很少宰杀,继续饲养到11月,至农历"小雪"前后,在宰前20天将鹅圈养,限制其活动,以稻谷等饲料进行催肥,称为"栈鹅"。制作"烤鹅"和"腊鹅",鲜嫩可口,风味独特。濒危保护
安徽省六安市于1979年开始进行皖西白鹅品种资源保纯工作,并在霍邱户胡建立繁殖选育区。1981年皖西白鹅被正式编入《中国家禽品种志》,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物种、重点保护禽种;1986年列为重要的农业开发项目。2003年农业部投资新建了皖西白鹅原种场,对皖西白鹅品种资源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皖西白鹅已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地方品种。
三、重庆荣昌特产是什么
重庆荣昌特产是什么
荣昌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部,渝、川两省(市)接壤处,介于东经105°17′-105°44′,北纬29°15′-29°41′之间,地处重庆大都市区和重庆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西部门户、幅射渝西川东区域的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带上重要的工贸城市;以下是“重庆荣昌特产”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荣昌猪
地域范围 荣昌猪主产于重庆荣昌和隆昌两县,后扩大到永川、泸县、泸州、合江、纳溪、大足、铜梁、江津、璧山、宜宾及重庆等10余县、市。 特定品质 按毛色特征分别称为“金架眼”、“黑眼膛”、“黑头”、“两头黑”,“飞花”和“洋眼”等。其中“黑眼膛”和“黑头”约占一半以上。 荣昌猪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漩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结实;鬃毛洁白、刚韧。 乳头6~7对。 文化典故 荣昌猪品种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勤劳聪明的荣昌人民选育而成。以其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较高、肉质优良、鬃白质好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
2、盘龙生姜
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长岭社区以盛产生姜(俗称盘龙生姜)而闻名,盘龙生姜具有色白质嫩,清香可口,爽口化渣,粗纤维含量低,含硫量少等特点,既可为菜,也可调味,更可入药,备受广大消费者亲睐,是餐厅、宾馆必备的上等蔬菜。生姜经过深加工后可成为老少咸宜的保健生姜饮料。当地农民着力打造万亩无公害生姜基地,小小生姜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2003年5月,盘龙镇长岭社区以本地特色重点农产品—生姜种植为依托,成立了“荣昌县盘龙长岭仔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传授技术、服务群众为宗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目标,致力于生姜种植产业的推广与发展。该合作社被重庆市评为“十佳模范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荣昌夏布
俗称麻布。荣昌的夏布生产,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蜀布”记载,其上品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夏布是用苎麻线经过多道手工工序编织而成。根据不同的.要求,能够生产出粗布、细布和罗纹,用途很广。尤其是漂白细布,具有布面平整、莹润光泽、洗后易干、烫后凌角明显、坚韧耐用的优点;制成的时装,典雅大方,深受人们喜爱。民国时期,全县拥有夏布织布机5000多台,全年产销70万匹,大都出口欧美、南洋等国家。民国初年,周义和曾在0.75米宽的布面排上3600根线头织成一对夏布,经漂洗加工出来,正所谓“濑溪河水漂洗夏布甲天下”。
4、荣昌白鹅
荣昌白鹅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广泛分布于平坝和丘陵水稻产区。荣昌白鹅属中国白色鹅种的优良鹅,具有生长快、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荣昌白鹅体躯呈椭圆形,全身羽毛洁白,喙、肉瘤、胫、蹼呈橘红色,虹彩蓝灰色。公鹅体形较大,头颈稍粗,额部有一呈平圆形的肉瘤,好斗,叫声高而哄亮,体重4.4~5公斤。母鹅体形略小,体重4.3~4.9公斤,头清秀,颈细长,肉瘤不明显,性情温驯,叫声低而清脆,腹部有少量不太明显的皱褶,俗称“蛋包”。 荣昌白鹅,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在清光绪年间,荣昌白鹅已被列为全县重要特产之一。
5、荣昌卤白鹅
“卤鹅卤鹅,盯一眼走不脱。”这句荣昌城内的顺口溜可是老少皆知,因为每到中午、傍晚时分,大街小巷都是卤鹅飘香。 荣昌卤白鹅可是咱荣昌的一绝,且极其大众化,一只白鹅除了毛之外,全身上下皆可卤,卤鹅肉、卤鹅翅、卤鹅肝等等,每一样都有特别味道。卤鹅儿须选肉质好的荣昌白鹅,去毛取出内脏洗净,再将陈年老卤水烧开放入鹅儿,加入老姜、胡椒等香料,卤至20分钟后翻面,一般1小时卤成。卤白鹅要吃有名气的,最好还是尝尝五福街口的李鹅儿。李老四的卤鹅色泽金黄发亮,五香味浓,粑软适中,调料微辣、适口,姜葱味齐备。除了李老四卤鹅外,南门桥一带的卤鹅味道也正宗得很。
6、路孔艾粑
艾粑使用糯米、艾蒿、砂糖为原料微甜,浓浓的艾蒿香,糯糯的也不黏牙!在路孔当地一般农家会在正月制作艾粑,香香的艾粑,浓浓的年味!现在你随时可以在镇上买到!值得一尝。
;
四、大白鹅饲养方法介绍
大白鹅在我国广泛养殖,怎样去养殖大白鹅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大白鹅 饲养 方法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白鹅饲养方法
大白鹅的简介
皖西大白鹅是安徽省地方优良鹅种,分布在皖西一带,体型高大,羽毛洁白,故而得名。
皖西大白鹅具有七大特点:1.早期生长发育快,在农村粗放饲养条件下,30日龄体重可达1.5公斤以上,60日龄3~3.5公斤,90日龄4.5~5.5公斤.成年公鹅平均体重6.8公斤,最大公鹅可达9.5公斤.母鹅平均体重5~6公斤.2.觅食力强,耐粗饲,以草为主,耗料少.3.肉质好,制作“烤鹅”和“腊鹅”,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尤以鹅掌最受人们青睐.4.羽绒产量高,一只鹅每年能拔绒300~500克,绒朵大,弹性好,保暖性能强,羽绒出口占我国出口量的10%.5.鹅皮可鞣制裘皮,柔软蓬松,保暖性好.每平方米重量仅有700克左右,是制作服装、工艺品等的好材料,.6.繁殖快,适应性强,耐寒耐热,抗病力强.7.体态高昂,叫声宏亮,对陌生人常追啄不放,可为农户看门守院。
大白鹅育雏技术
1.选择雏鹅:健康雏鹅都按时出壳(孵化期为30天)、出壳体重80~100克,且腹部柔软、脐部收缩良好、肛门清洁、卵黄充分吸收,站立平稳,行动活泼,叫声有力,毛色光亮,两眼有神.用手握颈把雏鹅提起来,二脚能迅速收缩,并挣扎有力.
2.雏鹅运输:如短途运输(4小时内可到),出壳毛干后即可运输;如长途运输,必须等到出壳第三天,雏鹅有了采食能力,运输前让其吃饱饮足.运输时,先要装筐,每平方米可装75~100只,谨防拥挤压死;筐内既要保温(25℃~30℃),又要注意通气.长途运输时,途中每隔4~6小时要休息1次,进行喂料饮水.夏季运输要防晒防暑。
3.育雏准备:育雏前应准备好育雏室和育雏用具.育雏室应具备保温、干燥、清洁、光照充足、通气良好等条件.进雏前3~7天,要对育雏室和育雏用具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4.饮水喂食:雏鹅出壳后24小时内,要给雏鹅饮300×10-6高锰酸钾水,1~7日龄雏鹅日喂食6次,8~15日龄雏鹅日喂食8次,先喂后饮.开食时要进行调教采食,喂食时应先喂青绿饲料后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配比可因地制宜,这里介绍两个配方:1玉米65%、麸皮8%、豆饼25%、骨粉1.9%、食盐0.1%;2碎米50%、米糠15%、麸皮10%、豆饼15%、鱼粉8%、骨粉1.9%、食盐0.15.也可喂单纯的碎米和麸皮等饲料,但一定要补加骨粉和食盐。
5.保温防湿:雏鹅调节体温能力差,一定要控制好育雏温度,即第一周为30℃~28℃,以后每周下降2℃,第五周起可常温饲养.育雏室要干燥卫生,垫料也要干燥柔软,谨防因潮湿引起雏鹅疾病。
大白鹅放牧技术
俗话说:“养鹅无巧,清水青草为了”。让鹅在放牧时吃饱喝足,必须掌握好牧鹅技术。
1.牧鹅信号: 自雏鹅开始,每当喂食、放牧、收牧前都发出不同的语言信号,使其形成条件反射,即可用“语言信号”指挥鹅群.放牧时还要选择好头鹅,尽早地在鹅群中发现头鹅,并观其行,如头鹅听从指挥,可在其头、背上涂上红色,有一个明显的标志,以便头鹅一动而带全群.若头鹅不听指挥,应及时淘汰,再另选头鹅.放牧员只要综合运用指挥信号和语言信号,并充分发挥头鹅的作用,就能指挥自如了。
2.选好放牧场地:仔鹅和成鹅要选择青草茂盛的草场或遗谷较多的茬地,且附近有清洁的水源,道路平坦.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放牧前10天草场和茬地没有施、喷过化肥和农药,水源没有被工业废水或有害物质污染。
3.妥善安排放牧时间:雏鹅应在5日龄后开始放牧,放牧时要选择天气温和、无风雨的上午8~9点和下午3~4点进行,每次放牧20~30分钟,开始每天2次,以后随日龄增加,可逐渐增加放牧次数,延长放牧时间,牧场地可由近到远.仔鹅和成鹅原则上每天要放牧8~10小时,一般在早上7点放牧,11点收牧;下午1点放牧,6点收牧,也可全天放牧.放牧时间长短要视天气而定,天暖时可早出晚归,天冷时应晚出早归.放牧鹅群以500只为宜,最多不超过600只。
4.放牧注意事项:1要固定专人放牧,不要轻易更换.2放牧前要仔细观察鹅群,凡病鹅和精神不振的鹅要留下治疗和补料,赶出放牧的鹅群要点清数字.3 赶鹅放牧要缓行,发出的语言信号要柔和,以免惊群或跑伤,禁止追赶和大声吆喝.4 鹅群赶到草场或茬地后,如青草茂盛或撒谷较多,鹅群宜集中放牧;反之,鹅群要散开放牧.5 天气炎热时,一定要在放牧过程中把鹅群赶到阴凉处休息,谨防中暑;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鹅群在放牧时遭受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袭击.6 放牧员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万一鹅误食有毒食物应进行急救.7经常了解周围禽病疫情,不到禽病流行区去放牧。
5.补饲:雏鹅每次放牧回来后,都要补喂精料,要按常规喂料,仔鹅和成鹅每晚视其白天放牧采食的多少决定补饲或不补饲。
大白鹅提高种鹅产蛋率和受精率
皖西大白鹅母鹅8~10月龄开始产蛋,年平均产蛋25枚左右.要注意发现鹅群中的2%~3%的“常蛋鹅”,年产蛋可达60~70枚。
1.提高产蛋率,关键是养好种鹅.养好种鹅有四诀,即一选二补三粗四精.一选是要从60~70日龄的仔鹅(青年鹅)群中,选留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病的后备鹅.二补是对后备鹅除放牧外,每日要补喂精料,使其有足够的营养,以利生长发育.三粗是当后备鹅长到120日龄时,便转入粗饲阶段,以控制母鹅的性成熟期,提高产蛋量和耐粗饲的能力.四精是在种鹅产蛋前一个月和产蛋期间多喂精料,精粗料比为1:1~0.5.同时,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种鹅在产蛋期间一定要补充光照,每天晚上宜补充光照3~4小时.并要合理放牧,每天放牧时间应在上午9点以后(因母鹅多在下半夜至上午8点产蛋,放牧过早易丢蛋),放牧时要选择平坦的场地且要慢慢驱赶,防止拥挤跌伤或产生应激反应,减少产蛋量.种鹅舍要保持干燥,厚垫干草,以利产蛋。
2.提高鹅蛋的受精率,主要是抓好五个环节:1 种鹅选配与配比.公母种鹅必须体格健壮,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生理缺陷;公母种鹅配比要恰当,一般公母比例1:4~5为宜;种公鹅配种适龄为1~4岁,种母鹅产蛋适龄为7月龄至3岁.2良好的交配场所.鹅是水禽,习惯在水上进行交配.因此,要求水面要宽,200只左右的种鹅群水面不少于10亩,水体要深,一般在1.5米以上;水质要清,不能有废水污染.3合适的配种时间.早晨公鹅的性欲最为旺盛,下午4点左右也是公母鹅交配的又一良机.每天两次放水(即交配),并适当延长放水(交配)时间,尽量使每只母鹅都获得复配机会。
大白鹅疾病防治
主要常见病有小鹅瘟(又叫烂肠瘟)、卵黄性腹膜炎(又称“蛋子瘟”)和自行拔毛症.预防小鹅瘟可对即将开产前一个月的母鹅进行小鹅瘟疫苗注射,经免疫后的母鹅所生后代具有抗病力.预防卵黄性腹膜炎,一是在种鹅的饮水中添加0.01%的高锰酸钾,并用0.1%的石灰乳消毒棚舍场地;二是剔除外生殖器有病的公鹅.对发病的种鹅可肌注卡那霉素,或氯霉素或在病鹅饲料中每日添加40毫克呋喃唑酮,连喂3~4天.预防鹅的自行拔毛症,一不要用粘有荤油的菜刀铡菜喂鹅,二不要在鹅饲料中混入油荤物.治疗鹅自行拔毛的方法是,用草木灰涂在鹅身上即可。
大白鹅饲养要点
1.雏鹅的选择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鹅苗。鹅苗应选注射过小鹅瘟疫苗的母鹅的群体后代,选择体质健壮活泼,眼睛灵活有神,个体大,收腹好、无血脐、硬脐,口鼻肛门干净,全身毛绒黄松洁净,趾爪无弯曲损伤。瘦弱、残次雏鹅应尽早淘汰。运输要平稳快捷,注意保温。雏鹅出壳后就要运输,最好在出壳后10小时进入育雏室,育室的温度要保持在31~33℃。
2.雏鹅的饲养
(1)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应将0.02%高锰酸钾水盛入小盆或器具内,将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就会自如饮水。先饮水后开食,同时喂切碎的绿饲料,喂精料要用泡过的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加青料,撒在洗净的物件上让其自由采食,随吃随加,日喂6次,白天喂4次,晚上喂2次,每次让雏鹅吃8分饱。
(2)10 日龄后喂配合饲料,可赶出采食青嫩草叶,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注意防雨淋曝晒。
(3)幼鹅舍要保持清洁干燥、保温。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4)料槽及用具避免沾染荤腥,油腻,因为鹅雏的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容易引起雏鹅死亡。
3.青年鹅的饲养 (1)雏鹅饲养1月龄进入青年期,这时要全天放牧,出牧和归牧要定时定点,但要防寒防暑,雨天待露水干后再外出放牧。
(2)要避免农药中毒和到疫病流行区域放牧。
(3)1月龄后日喂2次,晚上补喂1次精料。精青料的比例为1:1。
(4)在饲养中应喂全价颗粒饲料,这样既可满足营养需要,又便于采食,减少浪费。 随着肉鹅日龄的增长,可逐步降低粗蛋白的含量,节约饲养成本。喂料要定时,饮水要充足。
4.肉鹅适宜温度
1~5日龄为30~28℃,6~10 日龄28~26℃,11~15日龄24~22oC,16~20日龄22~20oC,21日龄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上,温度偏低,雏鹅出现归堆,易造成死亡。超过35℃,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突遇凉风,易患感冒。温度要适宜,保持舍内空气清新,促进快速生长。
5.肉鹅饲养密度
第1周龄每平方米10~15只,第2周龄8~10只,第3周龄6~8只。根据鹅的品种灵活掌握,分成小圈,以防雏鹅聚推压死。要按雏鹅大小分群喂养,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实行地面垫草平养或网上平养,垫草要勤换。
6.快出栏增效益
肉鹅在30~40日龄,日增重速度快,可达到100g,60日龄前上市经济效益最佳。 肉鹅在60日龄后,日增重仅10g左右,而且采食量加大,效益下降。 要采用短期圈养育肥和直线快速育肥法,采取全日圈养,弱光照,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在60日龄前的生长高峰期,代谢能应力2800~3000千卡/kg粗蛋白质含量为16~18%的全价料或混合料拌青饲喂,促进快速出栏。
7.做好疫病防治
①.加强肉鹅综合防疫能力,严格消毒,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减少疫病发生,是提高肉鹅成活率的重要 措施 。鹅的主要传染病有小鹅瘟、禽出败、大肠杆菌病等。要及时做好防疫注射。雏鹅要进行禽霍乱弱毒菌苗饮水或拌食。
②.饲料中添加抗菌素,防止流行性感冒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③.在10日龄左右要定期用抗蠕敏驱绦虫。
大白鹅繁殖方法
白鹅是一夫一妻制度的,窝产3-7枚白色或象牙色的卵,大小约为115×70毫米,卵重大约为330克左右,孵化期35天。野生寿命20岁。 白鹅在巢址的选择上也很讲究,大多筑于人、畜和其他兽类天敌难以到达的孤洲边的浅水中,或是筑在距离岸边较远、水流平缓的浅水中,水位要求稳定,周围长有高杆沼生植物,还要有大片的明水区。
白鹅的巢是水鸟中最大的,外径可达2米,用淤泥和杂草作基,使其形成碗状,上部垫衬着松软的苔藓、金鱼藻和芦苇叶等,巢位高出水面0.5~1.5米。巢间的距离都在100米以上,当地域较小时,有时也会侵占斑头雁等 其它 水鸟的巢。有趣的是,这时它们并不把其它水鸟的卵仍到巢外,而是同自己产的卵一起孵化。
五、腊鹅是辣的吗?
腊鹅的百科知识腊鹅介绍
腊鹅是永平县传统的名优特产,主产于曲硐镇的回族村寨。以味道鲜美、清香醇和而著称。是永平的回族群众积累长期的经验创造出来的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风味特产。也是当地回族群众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和远道贵宾的首选名菜。
居住在永平县境内的回族群众,几乎家家都有养鹅的传统。少则三五只,多则上百只。每到秋末冬初,便把成年鹅由放养改为笼养,使其不能再随意地展翅活动。用开水合玉米面,揉捏成一个个小圆丸,放在甄子里蒸熟后进行填喂,俗称“塞鹅”。一般20多天后,将鹅育肥至近10公斤,便可宰杀。宰杀之后,褪去鹅毛,除去内脏,然后晾干水汽,再由内往外抹上食盐、辣椒面、花椒粉以及其它必备的香料,然后压制成饼状,放到瓦盆中腌制上三至四天,待配料渗入鹅肉,取出风干,即可收藏或食用。
肥鹅亦可宰杀后鲜食,其味道也极佳。鹅肝、鹅掌、鹅翅,比鹅肉更为鲜美,堪称待客佳肴。尤其是鹅肝,大则重达500多克,小的也在300多克以上,被回族同胞视为是招待贵客嘉宾的上品,其味道及所含营养成分,在各种动物肝脏中名列前茅。
永平腊鹅的煮法颇有讲究,得先用砂锅将水烧沸,放入八角、桂皮、草果、茴香面等佐料,然后再将切成大块的鹅肉放进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炖煮。切忌用武火猛煮,否则就会变成一锅油汤。并且炖煮时要不时地添加少量的冷水,不能让汤水滚沸,否则便会口感变异,香味不纯。待炖煮约一个小时后取出,切成小块即可食用。具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肥而不腻的特点,堪称是桌面菜肴中的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