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旅游和老年旅游的旅游消费行为差异
那肯定存在差异,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相对宽松的时间,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造就了大学生旅游热大学生属于年轻人群体,其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寻找乐趣e79fa5e9819331333363386132,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从总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属于理智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满足中低端旅游产品的消费,因为家长的供给依然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学校没有过多重视大学生旅游,旅行社对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建议旅行社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旅游习惯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但是由于家庭因素和一些个人原因,有些人还是存在畸形消费,即任意挥阔型。针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观念存在很大差异性,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要进行旅游消费教育。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以这种消费观念还是不可取的。我们都还是靠着父母亲的钱财来度日的寄生虫,对于这个定位我们要正确认识,不能过度自豪,我们要知耻。要考虑到父母自身经济条件再去消费,在允许的基础上。在进行旅游消费教育时,首先要进行消费教育,因为旅游消费教育是消费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意识指导他们树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他们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对于旅游的热情证明他们的生活追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支持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达到一个供他们去放松,减低浮躁的一个效果。
反观老年旅游,更多的倾向于休闲养生,散心等方面考虑,而对于旅游消费则相对要理性很多。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习惯是怎么样的?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 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 350 元~500 元和 500 元~ 800 元这一幅度,少于 350 元或多于 1200 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 额基本是少于 350 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 的开支虽然不算大, 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 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 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 92%,其中 70%的贫困生也拥有 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 50 元~100 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 般能控制在 50 元以下.也有 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 150 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 , 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 另外, 调查中占 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 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 200 元~350 元之高. 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 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 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 大小小的校园卡, 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 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 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 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 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 28.4%,男同学则为 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 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 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可见, 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 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 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 1000 元~2000 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 入以 500 元~1500 元居多,有 25%还是月收入在 500 元以下的特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