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隆安的土特产是什么?
广西隆安德名特优土特产品
板栗:隆安县是广西三大板栗生产基地之一,板栗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近6000吨。隆安板栗具有早结丰产、果红个大、果肉细糯等优点。2002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优质板栗”称号。
壮族三月三——五花饭:“五花饭”是隆安金牛公司遵照壮族传统风俗“三月三”特色食品“五色饭”加工工艺,应用科学、卫生的加工技术手段完成的具有保健功效和民族特色的最新产品。
“五花饭”分天然色、黄色、黑色、红色、紫色,均选用天然植物提取色素,配以隆安特产“香糯米”精工制作而成,产品色泽鲜艳,清香透亮,食用时用温水浸泡产品五分钟,入锅或炉蒸软,取出可调入蜂蜜或香葱、麻油等配料食用,柔软爽口、花香四溢。
每年清明前后,广西山区温热瘴痧气衍生,壮族先人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生津并且色彩艳丽的天然保健植物,制成五色饭,全族老幼欢聚食用,有喜庆、保健的意义,是集美食、保健于一体的民族传统食品。
脱水金银花:选用广西大石山区特产野生金银花鲜花,经脱水加工而成。产品保持天然鲜花色、香、味和营养成份,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是纯天然健康食品。
杨树菇:其被誉为“中华神菇”。隆安近年大力发展杨树菇生产,由金牛公司制成脱水杨树菇产品,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药害,集营养、保健、理疗、美食于一体的高级食用菌。
脱水苦丁茶:“南方有瓜卢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广交最重”《桐君录》。“瓜卢木”即苦丁茶,含16种游离氨基酸和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有去腻解酒、清热解渴、消食化积、降血脂、除口臭、洁肤等作用,被称为益寿美容茶。
二、隆安县的文化
民国时期,群众文化设施主要有小戏台,多数戏台与庙台合一,一庙一台。城厢镇有关帝、观音、城隍、三界、大王等5座庙宇,除大王庙外,其它4个庙宇都设戏台一座。民国24年(1935年),那桐街修建中山戏台,民国34年城厢镇修建镇江戏园,民国37年南圩在街头建戏台一座。
1952年成立县文化馆,馆址在城厢镇拱搁街望江楼,有干部3人。尔后,随着人员逐年增加,先后设立图书阅览室、宣传窗、书法美术作品展览室、桌球室、录像放映厅等。1985年,配备干部职工12人,分别开展文学戏剧创作、摄影美术创作、群众文化辅导等业务活动。
1955年,第五区乔建乡率先成立俱乐部,接着全县铺开。这一年,全县农村共成立7个俱乐部,22个业余剧团,人员700余人。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大礼堂建成,既是会堂,又作影剧院。
1963年,各大队成立文化室。1965年,生产队成立文化夜校,为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唱革命歌曲及开会的场所。“文化大革命”中,生产队文化夜校改为政治夜校,为开展“斗私批修”的场地。1975年,生产队政治夜校有1271间,辅导员4041人。
1978年,成立公社文化站7个,到1979年11月,公社文化站达10个,实现每个公社有一个文化站。1985年,全县有10个乡镇文化站(城厢、古潭、敏阳3乡镇未建站),工作人员共12人。乡镇文化站开办图书、阅览室各1个,宣传栏一处。
1980~1983年,南圩、那桐、都结、小林、那重、下邓等村(街),自筹资金,先后建起戏台。其中南圩、那桐、都结还用砖砌围墙,成为可容数千观众的露天影剧场。
1984年,县总工会工人俱乐部大楼建成,建筑面积为1987平方米,开设阅览、桌球、电视录像、舞厅等5室(厅)。 石刻
摩崖地点在南圩乡望朝村多劝屯西南的凿字山上,有左右两处,离地15米。左边一幅高115厘米、宽155厘米,字正楷,其书:“南崖过迹,时嘉靖戊午冬。都结、万承二州争地,兵乱骚动边境,余巡历各隘,安抚地方,查考旧境,被占年久,难以卒复,故因见治,各书石界,以杜后来争端。过是山徘徊斯石,因书以为之志云。晋江姚居易书。”右边一幅为草书,开头为“隆爱壬申教子留祈”等字,其余字迹模糊,无法辨认。
息耕石地点在杨湾乡百朝村西南面的田垌中。此石长4.1米,高2.5米,宽3.4米,上面刻“息耕石”三个大字。据传说,这座岩石常为农民耕作歇息之处,明嘉靖年间,知县姚居易巡抚至此,触景生情,便在岩石南壁刻“息耕石”,落款为“嘉靖戊午冬立,晋江姚居易崖书,陈尚德督工”。在20米外的公路上,仍能看清“息耕石”字迹。
馆藏文物
农民协会会旗:1927年初,隆安县守望区百驮乡成立农民协会,制会旗一面。原件今收藏于田东县有江革命文物馆。
农民协会人员影照:1927年隆安县农民协会办事处全体职员摄影照片一张。原件今收藏于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农民协会会员名册:1927年乔建乡廷罗村农民协会成立时制会员登记表一册。原件今收
藏于广西区博物馆。
《抗日宣誓公约》:1939年,乔建乡民众订立《抗日宣誓公约》。公约原件今收藏在广西区博物馆。内容为:“不为敌人带路,不为敌人侦探,不为敌人挑担,不违背国家民族利益,不做敌人汉奸,若有违背者,甘受天诛地灭。谨誓。陆戴盛谨誓”。
《抗日三字经》:1939年,乔建乡民众编写一篇《抗日三字经》,原件收藏于广西区博物馆。
《抗日小诗》:1939年,乔建乡民众写一篇《抗日小诗》,原件收藏于广西区博物馆。
三、南宁有什么特产
1、隆安板栗
隆安被誉为板栗之乡,隆安板栗具有糯性、味甜、口感好、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
2、武鸣龙眼
武鸣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
3、邕宁甘蔗
甘蔗生产是邕宁区传统产业,是大部分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4、马山蜜梨
横县特产蜜梨主要产于马山乡,故又称马山蜜梨,果色橙黄,肉细嫩,质脆味甜如蜜,食时不用削皮。
5、壮锦
壮锦是壮族的一种瑰丽工艺品,它与湘绣、蜀锦齐名,驰名中外。
6、绣球
绣球本是南宁市壮族地区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绣球以彩绸制成,直径约6厘米,内装豆类或沙子,重约150克,底部缀有 十多条穗带,球顶连着一根长约60厘米的飘带。
在歌圩,如发现情意合者,女方便用绣球向男方抛去, 借此表达爱情。抛绣球现已发展成为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四、隆安县景点
榜山文塔、更望湖、绿水江漂流、峨山、仙缘谷等。
1、榜山文塔:为隆邑八景之一,是隆安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件难得的瑰宝。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2、更望湖:源头来自布泉河,是个季节性天然湖,位于南圩镇四联村旧旺屯和南圩镇帮宁新旺屯附近。
3、绿水江漂流:位于隆安县屏山乡境内,距南宁90公里,距龙虎山仅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绿水江漂流河段全长60.8公里,急滩中最高落差为4.5米,全程漂流时间3个小时。
4、峨山:位于隆安县敏阳村南百高速公路旁,是生态旅游区。其主峰海拔572米,顶峰有天池温泉,东西南北有洞穴四个,其中最大最长15千米,能容上万游客。
5、仙缘谷:位于屏山乡绿水江附近,景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景区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规模大、植被好、自然景观特色鲜明等特点,发展前景看好,景区的相关配套设施达到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