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开州临江镇的特色美食怎么那么多?

提到重庆市开州区的特产,能一口气列举出很多,如春橙、水竹凉席、冰薄月饼、龙珠茶、香绸扇、南门红糖、椒麻牛肉等等,其中冰薄月饼和香绸扇发源自一个镇——临江镇

临江镇“四十米大街”

冰薄月饼和香绸扇历史较为久远,始于明、清时期。而最近几年,临江镇又有混蒸、临江烤鱼等特色美食,为何临江镇会有这么多特产?尤其是特色美食。

冰薄月饼始于明朝末期,传说当时临江镇有一个糕点铺,做的月饼最为出名。一年中秋,张献忠义军途径临江镇,掌柜改良做了一批皮薄方便运输的冰薄月饼,义军吃后觉得甚是美味,又订了满满一车的冰薄月饼。当地居民品尝后,都赞不绝口,就这样冰薄月饼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冰薄月饼曾被开县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州最具代表的传统食品之一。冰薄月饼本土特色浓郁,和一般的月饼外形不一样。它的影响深远,尤其是渝东北的万州、云阳等地,到了中秋,冰薄月饼十分畅销。

临江镇是开州区的人口大镇,临江城镇也是开州规模最大的乡镇,镇上有约5万人,人口众多且十分集中。临江镇上十分热闹,商铺林立,食肆众多,夜市繁华。这些食店,要想在临江立足,做出特色很有必要。

临江混蒸是独具特色的美食,而它的前身是“格格儿”。在渝东北的一些餐馆都会看到“格格儿”的影子,有羊肉格格、排骨格格、肥肠格格等等,这种精致小巧的美食,俘获了本地人的味蕾。

可能是由于“格格儿”太小、太单一,吃不过瘾,才催生了混蒸。临江人改良了“格格儿”,做了放大,把小蒸笼变成了大蒸笼,众多食材混在一起蒸,得名“混蒸”。

混蒸分量十足,菜品丰富,有肥肠、牛肉、猪肉、羊肉、排骨、洋芋、红薯等等,点一份混蒸都可以吃饱,十分满足。临江混蒸近几年名气大涨,很多食客慕名而来,品尝正宗的临江混蒸。

烤鱼是一种川菜,著名的有巫溪烤鱼、万州烤鱼,而在开州本地,还有一种常见的“临江烤鱼”。在开州城区,有很多家以“临江烤鱼”为招牌的食店,足以见得临江烤鱼在当地的影响力。

关于临江烤鱼并没有太多的新闻报道,但临江烤鱼名气却比较大。临江镇上有很多大排档、夜啤、烧烤等,别的乡镇到了晚上10点左右,街上安静得很,而在临江镇上,夜市正是热闹的时候。

在这些大排档中,烤鱼受到食客欢迎,可能是味道正宗,很多食客不惜大晚上驱车来到临江品尝。临江烤鱼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开州城区也遍地开花了。

二、开州有什么特产?

特产很多,例如开州紫水豆干,田坎豆就是开州的地方特产之一,目前网上村庄正在做开州特产专题“小七优选”

三、开县的特产是什么

开县的特产是什么

开州区隶属于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你知道开县的特产是什么吗?

开县的特产是什么

开县冰薄月饼

开县冰薄月饼是重庆市开县的特产。冰薄月饼具有与众不同的纤薄外形,香气浓郁,酥软适当,甜而不腻,营养丰富,保质期长等特点。开县冰薄月饼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开县有百菜百味的美味小吃,但唯有冰薄月饼在开县人的记忆里,它带给我们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和安慰,而是中秋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味道。四百多年以来,每逢中秋时节,开县的冰薄月饼总是“浓墨重彩”地出现在家家户户的糖果盘上,是当地人赏月、送礼必不可少的一种美食佳品,它香甜酥软,大人小孩无不喜爱。

祖传下来的冰薄月饼使用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主料为精制上等白面粉,辅料有油脂、熟芝麻、冰糖、白糖、花生、香料、饴糖及各种蜜饯,制作总体分七道大工序、11道小工序,首先是去芝麻皮,将农村购进的芝麻,用清水浸泡约一小时,进行搅拌后用水冲洗去皮,捞起后,必须当天晒干,以防发芽、生霉。随后制作饴糖,先将大米蒸成熟饭,低温发酵后将其甜水倾入大锅中熬制成饴糖;其次配料作馅,将油脂、熟面粉、花生面、芝麻面和各种蜜饯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一个一个地捏成四钱五重大小的圆球,备为馅料;将精制上等白面粉,加上定量的饴糖以及少许油脂和水一起搅拌均匀,做成干湿恰当的'面团,为了成饼后酥松不硬,在配料时要添加定量的水碱,再做成三钱五重的一张一张的圆形皮料;用皮料包裹馅料放入模里擀成生饼,在簸箕里用白麻仁进行裹衣,称为“上麻”;将上麻后的生饼,放在灶炉内进行烘烤,做到既要烤熟,又不烤糊;最后再进行分封包装。

冰薄月饼具有与众不同的纤薄外形,香气浓郁,酥软适当,甜而不腻,营养丰富,保质期长等特点,是研究民间糖果糕点文化的代表性制品,它包含的传统饮食文化元素及制作工艺,对发掘民间技艺,促进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开县冰薄月饼不仅在当地流传,还逐渐向周边辐射,形成了较高知名度。鼎盛时期,仅临江一地,就有冰薄月饼作坊五十余家,从业人员超过一千人,年产达十万斤以上,在开县境内独占鳌头,而且还远销到重庆、成都、南京、北京等大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开县龙珠茶

开县龙珠茶是重庆市开县的特产。龙珠茶素有“形美、色绿、香浓、味醇,味绝佳、无杂卉”之称。“龙珠茶”属于天然有机食品,含有无机矿质元素约27种,具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等众多保健功效。开县龙珠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开县地处中国茶树原产地——三峡腹心地带,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茶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史上,开县龙珠茶曾经是我国著名的上品贡茶,自晚唐开始进贡,到清朝为止,历时千年。

龙珠茶素有“形美、色绿、香浓、味醇,味绝佳、无杂卉”之称。“龙珠茶”属于天然有机食品,含有无机矿质元素约27种,具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等众多保健功效。

龙珠茶主要品种有龙珠御芽、龙珠翠玉、龙珠曲毫、龙珠松针、龙珠春绿。

“龙珠茶”商标是“重庆市著名商标”、“重庆市名牌产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007年中国北京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龙珠翠玉”荣获国际金奖,2008年5月龙珠牌·龙珠翠玉荣获重庆市第七届“三峡杯”名优茶金奖重庆市首届博览会“十大名茶”。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开县龙珠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开县春橙

开县春橙是重庆市开县的特产。开县春橙以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香醇悠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开县春橙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开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尤其适宜晚熟柑橘生长。近几年,开县通过培育引进,形成了以“开县春橙”为主的晚熟柑橘系列,如晚熟脐橙、玫瑰香橙、晚熟杂柑等,开县春橙更是以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香醇悠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开县春橙是开县种植面积较大的一个品种,也是开县大力发展晚熟柑橘的一个最好例证。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品质上乘。2009年12月曾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同月被重庆市农委评为“晚熟柑橘金奖”。如今,开县通过标准果园的建设,现有柑橘生产基地34万亩,其中标准化建园达10万亩。目前全县共种植春橙20万亩,产量11万吨,今春累计销售春橙10.17万吨,春橙收入3亿元,橘农户均增收6000元。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开县春橙”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四、开州十大美食 开州十大美食有哪些

1、萝卜丝粑:将鲜嫩红萝卜切成细丝,拌好辣椒、花椒、胡椒粉及盐巴味精等调料,裹上面粉糊,用特制的折式铁勺盛着,放进油锅炸至面黄起壳,外焦内嫩,香绵可口。

2、连渣闹儿:原是秋天尝新之时,将新产的黄豆泡胀磨浆,连渣带浆煮熟,放上盐巴调料,再加南瓜藤尖即成。这种农家普通食物,营养丰富,可口饱腹。也有人将花生或花生加黄豆磨细煮熟与米粥混合做成快餐,卖与路人为食。满街吆喝“花生连渣闹儿”,成为县城的街巷一景。

3、麻花与鸡脑壳:主料为面粉。麻花在开县有悠久的历史,县城有一家“向麻花”是百年老店。麻花除小吃外还是一种佐酒好菜。鸡脑壳,又称面鸡头、面疙瘩、油炸果儿。用两根竹筷,挽下鸡蛋大小一团湿面,在平底油锅中一炸一翻一按,即成了状似礼帽的食品。干吃、泡吃均可,尤以海带汤撒葱花泡着吃为妙。

4、汤圆与欢喜团:中国人过年都吃汤圆(元宵),开县除了以甜馅为主的各类风味汤圆外,有特色的是肉汤圆、菜汤圆。这些汤圆分别以榨菜粒、肉末为馅,尤以肥瘦兼有的腊肉粒馅为佳。若用汤圆面搓成圆球或长条下锅油炸,外裹红糖,是大街小巷热卖的小吃佳品,人称“欢喜团”。

5、烘洋芋与烤红苕:烘(音“孔”)洋芋本是农家主食,开县北部山区农户用猪油烘洋芋成为一道佳肴。近年来,县城用菜籽油烘洋芋,辣麻香鲜,摊点生意出奇的好。烘洋芋香、黄、面,色香味全,勾人垂涎。烤红苕原是农家用火塘红灰烤熟红苕。县城则用大铁桶做成炕桶,贴桶壁炕烤,沿街叫卖,受人喜欢。

6、凉面、凉粉、凉虾:开县人的消夏食品,人称“三凉”。凉面是将加有少量烧碱的面条氽熟,抹油散开,摊凉即成。除配海椒、花椒、胡椒调料外,佐以山胡椒、蒜泥姜末,味以麻辣略甜为要。凉粉是用豌豆淀粉加少量明矾做成熟食粉坨,划成指头粗细小条或用小圆孔刮刀刮成长条,味以酸辣为佳。凉虾用糯米浆煮熟,用漏瓢滴成蝌蚪状即可,清洌甘甜可口。

7、水煎包子与蒸饺:开县的大肉包子、小笼包子都很有名。近年来时兴水煎包子、饺子,皮脆馅嫩,味极鲜美。开县的蒸饺,热腾腾的,白生生的,近乎半透明,香味扑鼻。月牙边,半月形,一笼十个,是一直热着的,就着稀饭或海带汤吃,特别顶饱。馅有三味,韭菜鸡蛋,纯肉和糯米。最好吃的是糯米珍珠饺,香鲜细腻,满口余香,软糯晶莹。

8、血粑:县北农村在过年杀猪时,总会把猪血留下来,一部分做血旺,一部分就做成血粑。把糯米和大米按合适的比例打成米面,和以适量的猪血,再加入生姜、大蒜、花椒、盐等佐料,调和均匀之后,用芭蕉叶将其裹成腰子形状放入锅中蒸熟,即成血粑,食用时用蒸、烤、炒均可。

9、霉豆卷与霉豆渣:霉豆卷是开县铁桥镇的特产。将豆浆表面的豆油皮揭起,裹成小卷儿压扁,切成2~3寸长一节,七八节为一板,放在小小的篾笆折上,在温度适宜的柜子里,像霉豆豉一样让其发酵发霉。其霉为毛茸茸的乳白色。吃时用文火油煎,可以干吃佐酒,也可加汤加菜下饭。如今已成为馈赠远方亲友的礼品。

10、神“豆腐”:农家常用一种树叶(斑鸠叶)来制作成“豆腐”,称作神豆腐或观音豆腐。传说是观音菩萨在灾荒之年点化穷人用这种树叶制作豆腐充饥度荒的。能采叶制作神豆腐的小树是一种灌木,属马鞭草科植物,俗称“斑鸠柞”,杂生于沟边地旁的灌木荆棘丛中。其干如荆条,质脆而易折;枝桠互生,甚有规律;叶呈心形,碧绿细嫩。其作法:将斑鸠叶洗净,揉成糊浆,过滤后点入澄清了的适量草木灰水搅匀,片刻,便神奇地变成了一盆颤摇摇、绿幽幽的“豆腐”。 蘸着蒜泥、辣椒和其它佐料的蘸水吃,晶莹细嫩、清香可口。

五、开县特产是什么?

开县特产有冰薄月饼、龙珠茶、香绸扇、南门红糖、春橙等。

1、冰薄月饼

冰薄月饼属于中秋节特有食品。发源于开州区临江镇,始于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冰薄月饼已经被开州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2、龙珠茶

虫屎茶又名"龙珠茶",是生活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喜欢饮用一种特种茶。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含有18至19种氨基酸,一定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单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3、香绸扇

香绸扇是一种手工艺品。发源于重庆市开州区西部的临江镇,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开县三绝”之一。

4、南门红糖

南门红糖,产于重庆开州南门镇,是当地的传统手工土特产,2016年被评定为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糖制作在我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新修本草》及明代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

5、春橙

树势较强,树冠圆头形,夏秋梢上有短刺,叶片长椭圆形,叶片平均长9.49 厘米、宽5.34厘米,叶表面有明显光泽,翼叶不明显。成熟期在2月上旬至2月下旬,最长留树时间为3月下旬,成熟果留树时间长。嫁接苗定植后一般第2-3年开始结果,第5年进入盛产期,平均株产25~50公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