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特色菜介绍,吉林省的地方美味小吃有哪些?
美味菜
吉林菜是根据吉林省特有的原料,运用独特的烹饪工艺,经长期研制而形成的菜系,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域广袤,物产丰富,巍巍长白山,茫茫林海;滔滔松花江,滚滚浪花;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蕴藏着无尽的宝藏。中外闻名的吉林人参、貂皮、鹿茸被称之为东北三宝,出自于吉林省。被称之为东北新三宝的红景天、中国林蛙、不老草也出自于吉林省,全省可供加工香料、滋补品的植物有70多种,食用菌80多种。像松口蘑、榆黄磨、橛菜等天然无污染吉林特产备受消费者青睐,这些山珍、特产经过技术高深的厨师精心烹制。
1:吉林冷面
冷面亦称股细和凉淘,是朝鲜和韩国及我国东北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来到吉林市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它入口后,柔韧耐嚼,凉爽清淡。另外,冷面经济实惠,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2:人参鸡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是吉林特产的名贵补品。用吉林人参与当年母鸡经加工后,再加入适量高汤,调料上屉蒸制而成的。这道菜营养又滋补,味道还相当不错哦。
3:清蒸白鱼
清蒸白鱼属于东北菜系,食用后可调理身体各项机能。选用的一定是活鱼,本位咸鲜,色彩艳丽,鱼肉洁白,细嫩鲜美,汤汁清淡。切记不能与大枣同食。这道菜富含多种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和镁等等。清蒸白鱼有两种做法:高级盛宴以食汤取其鱼汁为主,鱼肉细腻无咸淡味;另一种以食鱼肉为主,清蒸时使汤汁浸入鱼体内,属干蒸之法。两种做法,均需鲜活鱼。松花江尤其是几百里松花湖盛产白鱼,所以吉林市的酒楼都可以为游客提供清蒸白鱼这道地方佳肴。
4:三花一岛
三花一岛指的是:季花(鳜鱼)、鳊花(长春鳊)、鳌花(又称麻鲤),而岛指的就是岛子鱼。是吉林市松花湖特有的名鱼。鳊花鱼肉质柔嫩,味美可口;鳌花鱼肉味鲜美,细嫩刺小,与黄河鲤鱼、松江(上海市松江县)鲈鱼、兴凯湖大白鱼一起,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鲫花鱼肉多刺少,肉质鲜嫩,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鱼;岛子鱼又名白鱼,自古松花江上渔民即以江水煮白鱼款待贵客,传为美谈。后经烹饪高手潜心制作,创出了“清蒸白鱼”这道吉林名菜。
5:三套碗席
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名宴,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整个席面由十款凉菜、三款大件、十二款熘炒、汤烩菜、六款面点,共计三十一种菜点组成。因席中主要菜点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装而名为“三套碗”席。
6:烧鹿尾
将长白山产梅花鹿鹿尾加入鸡汤,后蒸熟,切块,另将油菜玉兰片火腿稍加煸炒后,兑入原汤,调料放入,鹿尾以文火煨钝而成。皮烂肉香,汁红色亮,滋味醇厚,兼有滋补功效。
7:炸铁雀
铁雀又名荷花炸雀,入绍酒味精稍卤用湿淀粉抓匀,油炸而成。蘸椒盐食之,外皮香脆,肉烂骨酥,为冬令名菜。
8: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是名闻东北的地方菜。以猪肉、血肠为主要原料,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血肠脆嫩绵软,热汤鲜香味醇,作料五味俱全,脍炙人口。
9:熏兔
兔肉经煮熟香熏而成,色泽棕红,油光明亮,味鲜肉嫩,瘦而不柴,属高蛋白、低胆固醇食品,营养丰富。
10:渍菜白肉火锅
为北方冬令传统名菜。将猪牛羊鸡虾诸肉及海参切成薄片,另备麻酱辣油韭花蒜末姜末腐乳虾油葱丝芥末香菜香椿等调料,火锅装骨汤,使沸取肉片渍菜稍涮捞出,蘸调料而食,汤鲜肉嫩,香美异常。
二、吉林菜的菜品特色
1、吉林菜特色可以简略地用十六个字概括:即善制野味、讲究火候、醇厚香浓、朴素实惠。
2、吉菜选料十分广泛精细,十分注重地方特产原料的使用,在众多的吉菜菜谱中,有很多运用当地的山珍野味制作的菜肴,而且在制作野味菜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吉菜十分讲究火候,擅长使用烧、炖、扒、焯、塌、熘、拔丝、酱等烹调方法。一些菜肴的烹制做到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柴,或外脆内嫩,外酥内烂等质地特征,火候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吉林菜在饮食市场上,总的说属价廉物美,量大实惠的一类市肆菜。尤其在一些中小饭店,更是如此,炖菜用大砂锅,小盆上席,熘、烧、炒菜也是满满一大盘.而且吉菜的传统品种制作时一般很少装饰雕琢,给人以朴实的美感。
5、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中部,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有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物产十分丰富,为吉莱提供了广博的原料资料,尤其是东部长白山区,莽莽林海,是野生动植物原料的资源宝库。还有中部丘陵、西部草原、松花江、月亮泡、也都各有特产,盛产的烹饪原料,其中野生动物有黑熊、鹿、孢子、黄羊、野猪、山兔、飞龙、山鸡、铁雀、哈什蚂等。野生植物有黑木耳、松茸蘑、猴头蘑、榆黄蘑、蕨菜,薇菜、黄瓜香、刺嫩芽、猴腿、松籽等、还有人参、鹿茸、灵芝等名贵药材,这些野生动植物是吉菜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不仅因世代使用,使吉菜名厨们在野味烹制上十分擅长,而且由于一些野味(主要是动物)土腥味等异味较大,因而调味上较为浓重,是吉菜口味香浓特色鲜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6、吉林菜受到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食俗的影响,具有一定蒙古族特色。
三、吉林名菜雪衣豆沙,为什么逐渐淡出各大馆子?
来答一下。南方的小盆友们,推荐大家到吉林的菜馆来品尝一下,特别正宗的东北菜,名字很美“雪衣豆沙”,非常好吃哦!小时候常吃的雪衣豆沙,近些年确实似乎逐渐淡出了各大馆子。
东北菜中难得有甜点,雪衣豆沙就是其中一味。它是吉林中的特色小吃。雪衣豆沙并不是所有的吉林菜馆都能吃到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道菜对于饭店厨师的功力要求很高,而且很费事儿,一旦做不到自己的和牌子就砸了。
雪衣豆沙只能用蛋清做,蛋清要手工打成泡沫状,要求筷子可以立在上面,然后快速包豆沙下锅炸。
耗时长,制作麻烦,不易学习最终导致了雪衣豆沙渐渐消失。
一位网友说,出来上班到现在,再也没有遇见过半个吃过雪衣豆沙的人。后来才知道这个不仅是东北菜,而且是吉菜,出了吉林省就没有饭店做这个了,非常的想家。
是啊,每一个吉林孩子都会有的回忆,作为吉菜的代表作之一,总觉得有一天它会失传,毕竟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人吃过这道菜,也越来越少的饭店能做这道菜了。
雪衣豆沙是吉菜传统风味菜肴之一,此菜主料选用豆沙, 辅以蛋泡糊,采用松炸的烹调方法制成,形圆色白似朵朵棉桃,吃前撒上白糖,更是香甜可口,别具风味。
随着打蛋器走进千万个烘焙爱好者家庭,雪衣豆沙就从女神走向了女闺蜜。只要不怕胖、只要不怕浪费油,想吃就吃分分钟的事儿。真的,嘴吃为实。
网友回复
沙拉粥sc:俺家那边叫雪绵豆沙。老好吃了!
只做宝宝的萌萌:吉林,又一个陌生的城市,流动的松花江,可惜没赶上雾凇,下次一定要一月份来一次,中午在延吉馆子吃到了传说中的雪衣豆沙!
橙丶传说:几乎入口即化的甜点,里面是豆沙,外面是雪白、松软的白面,吃一口,啊,就会有恋爱的感觉。
P手工小学徒P:蛋清打成泡泡了,怎么裹豆沙啊。我自己试过一次,很难啊
(xtm)
原来这道菜确实不好做,大学勤工俭学到饭店,总伺候主厨师傅喝茶点烟,师傅一高兴,教了几道菜,说实话一般徒弟人家都不教,人家知道我不会从事这一行就教了我几样。其中就有豆沙雪衣,第一次打蛋清差点没累死,不像现在有打蛋器一会就好了。
学徒的时候,这个菜常做。打不起来蛋泡糊,被师傅骂过。豆沙裹蛋泡糊下锅的时候,是有技巧的。要不然下锅后,豆沙不在蛋泡糊中间。炸的时候会偏色。老吉林做法用的是猪油,吃着有点腻。多年没联系到师傅和师兄弟了,很是想念。
不怎么好吃,就是蛋清裹着豆沙馅下油锅炸,出锅撒白糖。而且也没那么玄虚,难度不大,一般的饭店都能做。蛋清必须用筷子手工打更扯淡了,有打蛋器不用非要手工,那不是有病吗?我就不信摆酒席的时候同时上三五十盘雪棉豆沙,那蛋清都是后厨小工吭哧吭哧手工打的。
关于雪衣豆沙或者雪绵豆沙这道菜为什么越来越少见的原因,我从专业的餐饮角度来回答吧!
雪绵豆沙这道菜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定位,这道菜需要油炸,再加上又是甜点,不符合目前清淡少油的口味。而且这道菜本身又是女士菜,定位于女孩子的,现在的女孩子都是各种减肥,雪绵豆沙高糖高油,绝对被拒绝。
第二在于原材料,主料是蛋清与豆沙,原材料档次较低,这就决定了这道菜卖不上价。
第三则是制作工艺,虽然原材料很平常,但需要将蛋清打发,就算现在有打蛋器也还是需要相当长的制作时间。而且炸制的难度也比较高,稍不注意就会炸破相,新手很难把握。
因此这就导致了这道菜的尴尬之处了,虽然是道东北名菜,但定位不符合当下的消费理念,制作又繁杂,还卖不上价。
试问谁会去做这类出力不讨好的事呢?
其实北京名菜,三不沾现在也会差不多的遭遇,原因也一样。
这菜确实过气了。雪衣豆沙又叫美丽豆沙,雪棉豆沙等。工艺不复杂,做法简单,说白了就是挂蛋泡糊的豆沙炸好就是了,有打蛋器做起来并不难。过气原因主要是:
1打发蛋清太费时间,炸的时候为膨化效果,也是慢慢炸,出菜太慢,效率低下
2为了好看,最好是猪油,或优质色拉油,还必须是新油。费用上,低了不合算,高了,客人不点,尴尬。
3口感上没特色,主料怎么说也还是豆沙,比之豆沙馅的其它甜品口味上无优势
4十分钟热度,上来赶紧吃还好,凉了就完蛋,硬伤|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十全十美的,雪衣豆沙在东北菜里面尤其是东北甜品界里,那可是出了名的。虽然我是一个地地道道在东北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但是雪衣豆沙这道菜却也不是经常吃到的,不仅是最近这几年小的时候也是,所以点菜的时间就只好把雪衣豆沙换成拔丝地瓜或者是拔丝香蕉这种。既然好吃但是为什么会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呢,接下来说说我的看法。这个菜看着好看但是做起来比较费劲,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自动打蛋器能够很轻松把蛋白给打起来,但是下锅炸的时候不仅费有还特别费功夫,做一个菜的时候够做出好几道别的菜了。所以大家是不是有印象,每次想点这个菜的时候服务员都会提醒说这个菜今天太忙做不了。再有就是雪衣豆沙刚端上来时挺漂亮,可是过不了一会热劲下去了雪衣也扁了,就不好看了,自然也就没有刚开始时候端上来的那股新鲜劲了。
雪衣豆沙,属于吉林名菜,也是一道东北菜。在二十年之前特别受欢迎,雪衣豆沙,拔丝地瓜还有酥黄菜都属于甜品菜,当时也被戏称为“女士菜”,因为在东北餐馆里点这几道菜的,大部分都是女士。
现在的东北菜馆不同往年了,在几十年前,东北的饭馆经营的都是东北菜,那时候菜品更新很慢,每家经营的菜品都类似,比拼的就是厨师的手艺。相同的菜品,每个厨师做出来的味道都是不同的。所以那个时候的餐馆,每家都是靠菜品的质量和数量互相竞争。偶尔也会推出一些新式菜品。但主打的还是那些地道的东北老菜。当时餐馆里的甜品菜并不多,只有拔丝地瓜,拔丝土豆,酥黄菜和雪衣豆沙这几种。因为雪衣豆沙的口感软嫩,外形独特,所以当时的雪衣豆沙很受欢迎,点菜率也很高。
随着餐馆菜品的推陈出新,经营的菜品也逐渐多了起来,再加上人们口味的改变,很多老式的东北甜菜,逐渐被人们淡忘,如果说雪衣豆沙淡出各大餐馆,可能有些牵强,在一些经营老式东北菜的餐馆里,雪衣豆沙还是会出现在菜谱上,只不过点这道菜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有的朋友会说雪衣豆沙的制作工艺有些复杂,很多厨师掌握不了制作方法,其实并非这样的,雪衣沙的做法特别简单。只是将鸡蛋清打成蛋泡糊,在加入适量的淀粉调匀,然后将红豆沙馅团成圆形,外面裹上一层面粉,放在搅好的蛋清糊里面裹匀放入油锅中,炸至膨胀浮起时捞出,在撒入白糖就可以了。一般的厨师做这道菜都是手到擒来的,只不过现在的人对雪衣豆沙已经不太感兴趣了,所以在很多餐馆中,这道菜也逐渐被拿下菜单,相信有年轻人没有吃过这道菜,但对于一些成年人来说,雪衣豆沙仍然是记忆中非常美味的一道甜品菜。
雪衣豆沙,虽然现在很少在各大餐馆中出现了,但它依旧是一道特色的吉林名菜,它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记忆,还是值得回味的。
最后总结: 关于吉林名菜雪衣豆沙,为什么逐渐淡出各大馆子的问题。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我是明泽 美食 ,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如有不同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栏留言互动,谢谢!
雪衣豆沙作为一道甜点,制作起来非常费时费力,特别考验厨师的功夫,做不好很容易砸了厨师的招牌,所以慢慢的厨师也就不愿意做了,能吃到雪衣豆沙的饭店也就少了,但是不等于消失了,在一些饭店里还是能吃的到的,我在饭店里吃过几次雪衣豆沙,厨师每次都会跟我们说先上其它菜,最后上雪衣豆沙,足见其费时费力。
雪衣豆沙主要原料是鸡蛋清和红豆沙。
先把豆沙揉成3-4厘米大小的豆沙球,再把豆沙球裹上淀粉待用。
再把鸡蛋清搅散打匀,要一直不停的打蛋清,一直打到蛋清硬性发泡,这个过程大约二三十分钟,加入淀粉后再次打匀,一直打到插进去一根筷子,可以立得住的程度就可以了。也有往蛋清里加淀粉和面粉的,我问过一位厨师,他的做法是只加淀粉。手打蛋清非常累,可以用机器打蛋清。一般反饭店都是手打蛋清,很少有用机打蛋清的。
锅里放宽油,烧到五六成热,用打好的蛋清包裹住豆沙球下油锅炸到金黄色即可。传统做法是用猪油炸,现在普通家庭一般没有那么多猪油,用其它食用油代替就行,我一般都用豆油炸。
出锅后在盘子里摆好,撒上白糖即可。
谢谢,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说明一下吉林名菜雪衣豆沙,又叫雪绵豆沙,和东北锅包肉并称两大女士菜,有女士在的情况下,过去是必点 美食 ,这道菜在回民饭馆又叫“炸羊尾”是80年代之前考一级厨师的一道菜。所以在过去80年代和90年代比较流行,至于现在为什么逐渐淡出各大管子?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做法复杂,对厨师的厨艺要求比较高。
雪绵豆沙主要选用红豆沙,辅以蛋泡糊,采用松炸的烹饪方法,炸制而成的形似棉桃,松软可口,不焦不脆的一种算是甜品的 美食 吧,而用到的蛋泡糊,是用蛋清在一个干净,无积水、无油污的盆中,用筷子按照一个方向,先块后慢不停的搅打,中间不能停顿,直到蛋泡糊可以插筷子而不倒,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炸,炸的时候入锅的时候油温不要太高,烧油的时候要缓慢加热,这样下入豆沙球由于底部受热膨胀,雪白的豆沙球就会自动的在油中翻转不停,炸制不焦不脆的时候捞出,立马上盘食用,等凉了就不好吃了,这个过程中做法比较复杂,一个环节不注意,就做不出雪绵豆沙的形和味了。
这道 美食 如果不用传统的做法,就特别难吃,所以逐渐淡出了各大饭馆。总的来说工艺复杂,不可替代。
原因二,雪绵豆沙做法耗时,利润少。
这道 美食 用料就是豆沙和蛋清,所以这道菜的价格也不贵,我们都知道饭店都是要盈利的,这道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换来的收入可能还没有炒青菜多呢,所以饭馆慢慢就放弃这道菜了。
原因三,从人的 健康 来考虑的。
大家吃过雪绵豆沙的人都知道,一是特别的甜。二是豆沙里含有较多的淀粉,一次吃多了会导致腹胀,随着人们对 健康 的追求,这道菜人们也慢慢的不吃了,所以各大馆子开始下架这道菜。
原因四,这道菜的时效性短
这个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刚出锅的雪绵豆沙松软可口,但是时间稍晚点就超级难吃,我感觉这就是这道菜的硬伤,所以会淡出各大馆子。
以上总结的4点原因,足以说明雪绵豆沙逐渐淡出各大馆子的原因,一道 美食 淡出人们的视野总是或多或少的原因的,它的消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所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做出有益人们的身体的 美食 ,才会长久不衰。
这道菜对许多80后的孩子们来说是难忘的回忆,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到。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 ,能用五六个鸡蛋清裹上豆沙下油去炸,装盘时再撒上一层绵白糖,不论手法光是食材就相当的奢侈啦。
先来说一说雪衣豆沙的制作方法:
碗中打入五个鸡蛋清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至将鸡蛋清搅到翻砂起沫,筷子放到中间能立起来。
现在有打蛋器方便了许多,在我们小时候全靠手去搅。整个过程没有个10分15分钟是完不成的,基本上都是两个人交替着来,而且方向力度都要差不多。如果哪个环节出现偏差,鸡蛋清搅不上劲泄汤了就前功尽弃重新开始。
豆沙馅揉成球状,表面裹层干淀粉。油温5成热用筷子夹着豆沙馅在蛋清糊中走一下,放入油锅中慢慢地炸至膨胀定型后捞出控油。 最后撒上白糖就可以开始吃了。
在那个年代很少有人在家里做这道菜,费时费力不说还不一定能做成功。即使做成功了,剩下的蛋黄怎么办?所以想解馋的话就只有去饭店,而且当年的环境不像现在物资充足想吃啥随时都能吃的到。
那种一口咬下去嘴边沾满白糖的甜,蛋清蓬松酥软的甜,豆沙软糯细腻的甜,这三甜合一的快感是现在的孩子体会不到的。
饭店嫌麻烦卖不上价不愿卖,顾客嘴里不缺油水不爱点,更有一些年轻人根本没吃过这道菜或者吃过一次以后觉得腻甜,性价比不高而不再次点餐等等这些都是造成这道菜逐步淡出餐饮界的原因。
清明小长假出去吃饭恰巧饭店菜单上有这道菜,刚要点就被服务员告知现在忙做不了。这就是这些老菜现在的尴尬地位, 或许等我们这些80后老去,这道菜就成为了传说中的味道了吧!
我们这里也有这种食品,但是做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这些:1.制作步骤繁琐,时间成本高;2.蛋清需要打发,但是打发好的蛋清不好保存,久了会变水;3.其实我觉得不是那么好吃,豆沙很甜腻,加上是油炸的就更肥了。
四、长春哪些饭店好吃?
华夏一家人(川菜)--南湖大路头鸿城国际小区--*老坛子、霸王排骨、水煮肉片还有好多
灶王爷(赣菜)--建设街--汤不用说了,*美极鸭下巴、还有一个记不清名字,是小石锅盛的脱骨鸡手
蜀香园(川菜)--建设街--红烧肉
理想乳鸽--建设街--除了乳鸽,*还有一道用香菇瓤肉馅?h的菜,都摆在那,到那就看到了
向阳屯(农家菜)--同志街往香格里拉方向快到跳跳鱼向右一拐(本人不认路,能这样描述已经很不容易了,各位见谅)--*糖饼,绝了!还有一道小咸菜,有香菜根什么的,好吃
辽宁路狗肉馆(狗肉)--西安桥外下桥第一个路口右拐,往里走大约几百米--狗肉狗排。。。注意饭点排队,晚上又关得早
可利安韩式料理(韩式)--一店:自由大路与百汇街交汇处,面向友谊商店左拐,百汇街上第一个路口边;二店:隆礼路--*炸蔬菜(裹在菜上的炸粉和油都很讲究)、炒年糕、拌鱿鱼、煮肉盖饭、海鲜火锅、*烤鳝鱼。。。很多;另外装潢也很有特色,我个人很喜欢
北国(日式)--红旗街工农大路,妈妈手旁边--**生蚝(活的很大很鲜)
PaPas(韩式)--哪都有--墨西哥鸡汤、*酱鸡手
王氏春饼--西朝阳路(应该是吧,文化广场附近的那家)--春饼很薄,韧,配菜都挺好吃
沸腾鱼乡(川菜)--红旗街隆礼路--水煮鱼、铁铛烤肉,还有就是*拌罗卜皮
金三湘(湘菜)--红旗街隆礼路;建设街--剁椒鱼头、豆腐干。。。好多
吉航海鲜(海鲜)--辽宁路--除了海鲜,还有一道叫噘噘(是这俩字吧,怎么看着别扭)牛蛙,反正是干锅的;本人还比较喜欢葱油螺片,不过得看厨师心情,有时候的就很好吃
元盛居火锅(清真)--一店:桂林路红旗街这边;二店:富豪花园--碳烧铜火锅,相间羊肉,手擀面一绝(我的最爱),麻酱调料总觉得比任何一家都香,还有烤的大串肉(就是环境太差,脏)
老妈手擀面(川味)--名门对面(有连锁店,我不知在哪)--炸酱面,小菜也不错
云川阁龙抄手(川味)--红旗街麦当劳胡同里面--小菜都不错,最值得提的是,菜份比较小,适合人少的时候去,可以多品尝几道菜
大青花饺子--西康路靠近同志街口--饺子不说了,种类不少(我本人不是很喜欢吃,就不评论了)红烧猪蹄、什么牛肉(想不起来了),小菜都不错
阿娜尔罕(?)(新疆)--西康路,离大青花很近--新疆风味:大盘鸡、皮带面,还有好多名字不好记,就是有点脏还有乱
穆斯林。。。(清真)--富豪花园高层对面,辉南街口旁一胡同里--回族喜欢的菜这里做的都不错,菜码还大,羊汤不错,还有火锅,不错的一家店
乐府酒店自助餐--中西结合以中为主的自助餐,品种多,价钱便宜
夜店(24小时):
红旗街:大唐粥铺、红旗街朝阳公园门口有三家大排档夜店,麻辣小龙虾、海鲜、烤串
西康路:宋记粥铺、新疆烧烤、京味烧烤、天利烧烤(是这名吧?!)夜里来吃的人多,除了烤串(烧烤我不是很在行,不好妄加评论),记得有一个叫拉条子的类似炒面的,不错
桂林路新民大街侧(海阔天空洗浴旁边):东奥(?)海鲜大排档,熏酱菜、炒菜、海鲜、烧烤等品种挺全,在大排档里算环境不错的一家,有院子、鲤鱼池和灯光
卓展香格里拉后身胡同里:麻辣小龙虾水煮鱼(夜里很火,麻辣小龙虾不错,还有哈尔滨流行的涮肚,烧烤),苏氏烧烤,还有它对面新开一家串吧装修新颖味道不好说,也有涮肚。
西餐:
香格里拉大饭店--香格里拉一楼咖啡苑--毕竟是涉外饭店,吃西餐还是首选这里。汤菜配的面包品种很全也很好,牛扒料正宗,火候掌握那得看你运气,批萨也不错;晚间自助餐(98元/位)有海鲜和n种生鱼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冰鲜的生蚝(不过个头和质量得看运气,但经本人观察,基本跟时间成反比)
花园酒店--汽车厂创业大街花园酒店一楼右手边--和香格里拉差不多,主厨也是外国人,扒类做得不错,其他的也不错,尤其是晚间自助,每周七天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有德式、意式、俄式西餐等,每周轮换,质量很好,品种少于香格里拉,但也够了,环境不错,再说价钱也便宜,好像是60~70元/位。
南湖宾馆--德式西餐--南湖宾馆有组德国专家楼,所以这的饮食都是正宗德式风味
咖啡店:
由于本人特喜欢喝咖啡,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长春的咖啡店我去过很多,觉得不好和一般的在多数,这里就不说了,在这里只介绍觉得不错的)
卡巴娜咖啡--西民主大街与西朝阳路交汇处的街角(文化广场对面)--本人和好朋友经常去的一家,室内不是很大,但有舒适的大沙发和漂亮的落地窗(尤其是冬天下雪时透过落地窗向外看去白皑皑的一片,屋内暖融融的,那叫一舒坦)。。。言归正传,咖啡豆是老板特别精选的,尤其是店中的意大利压力式咖啡机(据说非常昂贵),做出的咖啡飘着一层油,很地道。也供应酒、冰淇淋和各种小食,尤其是现烤的松饼,香的不得了!消费不高,量不小,总之很温馨!
卓展楼上??咖啡--装修很典雅,咖啡和咖啡机都很正宗,尤其是意大利咖啡,小小一杯,一饮而尽,地道!价格不是很便宜,但值。
酒吧:
长春的酒吧很多,从老酒吧像零点、大众空间、卡萨布兰卡,到隆礼路酒吧一条街林林总总的大小店面,还有散布在各处的小酒吧,本人去过不少,但喜欢的不多,这里介绍的多少带点个人感情,大家不要盲从。
五月花--省文化活动中心--说起长春的酒吧不得不提的一间。很大,很闹,有菲律宾歌手和乐队,还有舞蹈表演。晚上8点左右到12点左右是showtime(演出时间),以后就是蹦迪。酒水价钱和别的酒吧差不多。
可米高(?记不清了)--长春大街原老街酒吧--原来的老街酒吧场子不小但怎么也做不过五月花,最近这里重新装修了,可谓改头换面,环境不错,很新,人气也不错,比以前“洋气”多了。也属于上半场歌手乐队,下半场蹦迪。
渡口酒吧--桂林路--门脸很小,店面狭长,但却是长春较老资格的一间酒吧,到现在也很有人气,歌手一般是吉他伴奏,水准较高,属于演艺吧里比较清静的那种,适合谈话。有部分老外经常来。
零点酒吧--牡丹街自由大路交汇--又一间长春较老的酒吧,据说有近十年的历史了。这里三十左右的老顾客挺多,年龄层偏大一点,这可能和以前歌手演绎的歌曲风格有关。经过数度变化,现在是年轻的乐队和中年的歌手都有,在这里可以听到一些经典的老歌,象童安格、罗大佑的等等,也有象刀郎等当下流行的歌,最主要的特色是顾客可以和台上的歌手互动交流,点自己喜欢听的歌,歌手一般会唱的话不会拒绝。
兰桂坊--电影城--原来的吉祥兰桂坊可能没有人不知道,就是火。现在迁址到电影城一“巨大”的场子,去年冬天刚开业时不是很多人(也许是场子太大显得人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平民吃
1。大连诚建肥牛火锅 物美价廉,味道也不错,比之大世界肥牛,野力肥牛比,价格便宜 很多,地址:开运街立交桥头。
2。天源龙虾店, 价格适中,大盆龙虾50元,足够两人狂吃。味道鲜美,独具特色。而且麻辣海螺也很不错。 地址:万宝街于西朝阳路交汇, 电话:8523381
3。跳跳鱼 汤料配方科学,鱼香汤鲜。据说有减肥功效? 地址:东朝阳路5号。
电话:8943308
4。小肥羊火锅 各位兄弟姐妹,这个火锅店真的太好吃了,我去过的火锅中,曾经三个让我折服的,这个就是一个 这里的火锅底料十分的鲜美。 地址:建设广场。省人才
5。好能哥 西餐自助?这里面的物有所值的。每人大概38元把?烤翅,蛋糕。PIZZA好多东西都很好吃。我都想不起来了。呵呵 ,地址:红旗街富锦路10号
电话:5678877
6.面对面 这里的面类有10多种什么炸酱面、打卤面、麻辣面、炒面、烩面等。但是都是偏辣为主。 小菜,以口水鸡比较出名。但是菜码小。而且相对起来价格也不便宜
地址:红旗街,麦当劳旁边,桂林路恒客隆旁边,卓展后侧很多连锁啦!!
7。真子饭店 这个是以朝鲜族为主的饭店。挺有特色的,连锁也不少。好久没去了。我也记不清楚里面的美食了。呵呵,狗肉很好吃,还有一个辣椒瓢我有点印象。 地址:东盛大街40号,还有一个再汽车厂车百后面。
8。老馋兔丁儿馆 呵呵,这个都不用介绍了。很多人都知道。兔丁和糯米排骨很好吃,不过我记得这里有个口味咸咸的玉米我是超级爱吃,不过菜名记不起来了。地址:红旗街与和光路交汇处黄楼和光路406号 还有一个再物贸宾馆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