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当山必看的特色旅游景点
武当山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据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代有开拓扩建。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1994年12月,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于武当拳而出名的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名。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
到武当山必看的几个旅游特色景点:
金顶朝拜
登武当,金顶必然不能错过,五一期间,这里将举行金顶朝拜、道教斋饭、祈福转运、信物开光、周易预测等活动。宫观内会听到悠扬婉转的鼓乐声,会见到道众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式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殿堂)里翩翩起舞。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还使用钟、鼓、磬、钹、笛、锣、笙等乐器演奏乐曲,乐曲随道场的进展而有不同的节律、曲调,道家音乐的空灵会让你置身仙山,如入仙境。
紫霄问诊
紫霄宫,有“云外清都”之誉,数百级石阶依山叠砌,层层崇台气象森严,殿堂楼阁鳞次栉比,红墙翠瓦宏大壮观,极具皇家道场气派,是武当山现存最完善的宫殿之一,现为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武当山有“十道九医”之说,在紫霄宫,有医术高明的道医坐诊,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到这里看看,请这里的道医为自己把把脉,或许会有另一番收获呢!
逍遥谷看猴
逍遥谷是武当山景区内惟一的水上游览和生态旅游区,为满足游客需要,方便游客游览,目前逍遥谷已经建起了古栈道,从玉虚岩至琼台先观修建了游步道,形成逍遥谷、琼台中观、金顶一个旅游环线,丰富和完善了逍遥谷生态游内容。逍遥谷目前已是山花烂漫,满目葱茏。除了观赏秀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还能看到顽皮的猕猴、二十四涧水长流以及专场武术表演等。
八仙观品茶
春茶正香。武当自古出道茶。古代道人精选茶树,以独特工艺制茶,潜心研究道茶养生之术,形成久负盛名的武当道茶。到武当山,当然不能错过八仙观的武当道茶。武当道人介绍,道茶妙用有三:一是饮茶消病,二是饮茶养生健身,三是修身养性。饮道茶可品味人生,参破“苦谛”。在这里观看茶艺表演,品尝道茶,初品道茶者会体会到一杯苦、二杯甜、三杯味无穷,嗜茶者则有“两腋清风起,飘然欲成仙”之感。
二、武当山特色景点介绍
太和宫(金顶)
大岳太和宫,通称太和宫,位于天柱峰顶端,其建筑群分布在海拔1500米上下约2公里的建筑线上。宫室整体布局充分利用天柱峰高耸霄汉气势,以明朝皇家建筑法式,巧妙进行序列布局,突出神权至高无上的思想。在元代初期,天柱峰顶端有一座石殿,亭内置一香炉,供玄帝像一尊。到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造铜殿置于顶,供玄帝像。明永乐十年(1412年)至十四年,在顶上建金殿。到嘉靖时,本宫建筑扩大到520间。后由于长期失修,本宫大部古建筑物已废。尚存建筑物150余间,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及遗址共占地面积87500平方米。金殿,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石筑平台之上。台前倚岩筑石栏磴道,迂回九曲,名“九连蹬“,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曾局部修整殿基,石栏石阶,增设殿外朱漆木栅。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及民国三年(1914年),先后增建两厢更衣室及殿后之父母殿等砖木结构的附属建筑。
南岩
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紫霄宫
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古铜殿
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紫金城
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净乐宫
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11年的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玄岳门
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2米,阔14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玉虚宫
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三、武当山建筑艺术的两大特色一是丰富的建筑造型二是什么?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门”,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此外,武当山各宫观中还保存有各类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题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还有大量图书经籍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武当山古建筑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