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昌特产有哪些呢?

1、苦荞茶是将苦荞麦种子筛选、烘烤制成的一种饮品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普通苦荞外壳为黄白色;黑苦荞即珍珠黑苦荞,有“黑珍珠”之称,外壳呈深黑色。

2、彝族漆器,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喜德县乃彝族漆器之发源地。凉山民族工艺公司是一九八二年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聘请民间艺人创办的民族工艺企业,开创了彝族漆器工业化生产之先河。

3、圆根酸菜,是以圆根菜、卷心菜、芹菜、苦苣菜为原料制作的一道食品。

4、建昌板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06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昌板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5、彝家辣子鸡是凉山彝族传统风味菜肴,主料选用凉山本地鸡。此菜烹制独特,口味辣香咸鲜,汤菜合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彝家辣子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建昌板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圆根酸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彝族漆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苦荞茶

二、到四川西昌必吃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首先是砣砣肉。色彩艳丽,大块的肉是待客的上佳之选。传统方法非常简单。用冷水煮,不加任何调味料。肉煮熟后,放入簸箕中,撒上盐,来回摇晃,直到盐渗入即可食用。凉山人请外地客人吃饭。沱沱肉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它似乎并没有参与到这场城市化运动中,仍然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

其次是醉虾。西昌琼海捕获的鲜虾,腌制后可直接食用,既保留了活虾的新鲜度,又保留了材料的香气,非常好吃。简单来说,醉虾,顾名思义,就是把活虾放在酒里,一会儿虾就醉了。然后将活虾放入玻璃器皿中,最后倒入米酒将虾完全浸泡。食者可以同时品尝到虾的新鲜香气和酒的香气。

再者是火盆烧烤。味道很好,每次回西昌都会来这里。醉虾是必须的。今天来的人很多,上菜很快。食物很新鲜,味道也很好。每道菜都有不同的味道。味道棒极了,小肠烤得干脆,牛筋烤得比较嫩,这些都是极力推荐的。西昌虽然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但这里聚集了众多民族,饮食文化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除了有彝族特色的烤乳猪,还可以喝正宗的藏式酥油茶,吃正宗的牦牛肉。

另外是板鸭。西昌鸭主产于凉山州安宁河流域。鸭是以建昌鸭为原料,经过生态放养、施肥,经传统工艺腌制、风干而成。其形丰满,身干皮亮,丰盈紧致,呈玫瑰红色,肉质细嫩,香气浓郁,不肥不腻。是居家、旅游、送礼的传统食品。在城市进化中,某些习惯逐渐沉淀下来,成为一方特色,而这些特色,到后来就成为藏在小弄堂里的那些小吃,都是比较有名的小吃。

三、西昌特产有哪些 西昌特产简述

1、建昌板鸭

主产在西昌、德昌等县、市,具有体大、膘肥、油多、肉嫩、气香、味美等特点。据历史记载,元、明两代,西昌原名建昌以出产板鸭著称,故名建昌板鸭。《西昌县志》记载:“鸭古名鹜,雄者羽毛美,雌者次之,县人挨户饲养,用为筵宴上品,重为四五斤。其肉、肝及卵,气味之美,为他省之冠,虽著名之苏鸭、闽鸭,亦所不及所谓建鸭、建肝是也。鸭肝以西宁镇所产者为第一,每副重十二两者;鸭肉若用盐腌之成为板鸭后,则美不可言矣。”

2、西昌高山黑猪

西昌高山黑猪历史悠久,据长璩《华阳国志》(公元347年)记载,远在汉朝,彝族就“牧猪于此”。彝族人民习惯养母猪和喜欢食仔猪肉。

3、大兴蒜苔

大兴蒜薹又称大兴蒜苔,其形粗大条长、基部嫩白、上部浓绿、尾端不尾焉糠心,植株直立清爽、色泽鲜绿;肉质肥厚、纤维少入口化渣、辛辣浓香略带甜味。大兴蒜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西昌钢鹅

钢鹅又名铁甲鹅、西昌灰鹅。其背羽、翼羽、尾羽为棕色或白色镶边的灰黑色羽,状似铠甲,故称为铁甲鹅。主产于凉山州安宁河流域的西昌、德昌、和冕宁的河谷坝区。属中国鹅种中灰色鹅的一个地方类群。该鹅体型大,生长发育快,出肉率高,贮脂力强,是当地群众喜养的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