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这座慢生活小城,藏着众多绝美秘境,比张家界更值得去
它是文学巨匠沈从文描绘的世外桃源,
它有鬼斧神工般的人间秘境,
它被《孤独星球》评为 2018年世界性价比最高 旅游 目的地, 还是国内唯一上榜
它就是位于湖南的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给人的印象就如同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轻柔曼妙,舒逸盎然。而真正的湘西,还藏着我们向往的生活。
1.凤凰古城
凤凰有着“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的美称。是一座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其核心 凤凰古城 ,以气势磅礴的古城墙、整齐划一的吊脚楼、青灰光滑的石板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凤凰古城不大,十景均在古城内,最好的游览方式,是不刻意设计游览线路,随心所欲慢慢闲逛。
如今的凤凰虽日益商业化,但还是许多游客 旅游 、写生、摄影的理想之地。
2.芙蓉镇
芙蓉镇是一个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因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改名。虽然不像凤凰古城那样名声在外,但这里的景色可谓小而精, 尤其是流光溢彩的夜景十分美。
走上“五里长街”的青石板,参观免费开放的民俗风光馆,再到码头栈道附近看看芙蓉镇标志性的大瀑布,穿过水帘道参观 明清建筑酉阳宫,尝尝刘晓庆当年卖的米豆腐……都是游览芙蓉镇不可错过的。
3.翁草村
翁草村是一个纯苗山村, 曾是《向往的生活3》的取景地, 2016年被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里随处可见典型苗家建筑,丝毫不输贵州千户苗寨。村里静谧闲适的环境,很适合呆上几天。
4.茶峒
茶峒是湘西一个一脚踏了三省的边界小镇, 与里耶、王村和浦市,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
这里吊脚楼古色古香,白塔耸立,古渡摆舟。著名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以茶峒为背景,写出他的代表作《边城》,从此边城驰名中外。
每逢农历二、八是茶峒的赶集日。 早上八、九点钟,三省边界的各族人民便三五成群,向茶峒汇集,非常热闹。
5.里耶古镇
里耶是土家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曾被评为“全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的 里耶战国古城 。
现在的里耶古镇是清代复建的,至今依然保存着当年的风貌。神奇的自然风光、奇特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神秘的秦朝 历史 将会让你流连忘返。
6.捞车河村
这是一座见证土家族文化的古朴村落, 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来这里,一定要去看看捞车惹巴土家风雨桥,去乘坐拉拉渡欣赏河两岸的风貌,去村寨的石板路上走一走,你会惊叹于它的建筑设计,惊叹于土家族人的“西兰卡普”。
7.德夯苗寨
“德夯”为苗语,意为美丽的峡谷, 德夯苗寨是湘西第一苗寨,苗鼓舞是其最大特色。
苗寨内绿树成荫,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寨而过。这里的封火墙、吊脚楼、雕花窗、廊桥、赶边边场,以及赤足红装的浣纱苗女......无不散发出迷人的湘西风情。
8.红石林景区
红石林景区是全球罕见的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古海洋奇观,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艺,在这里体现得酣畅淋漓。
她是中国唯一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景区。 景区内奇石遍布、造型奇特。游玩红石林,你会惊奇于那雄奇壮丽的石林 、峰丛、 石柱 ,深不可测洞穴和宽广平坦的岩溶洼地。
9.吕洞山
吕洞山是苗家人心中的精神家园。这里的山间分布着156个古村落,是湖南传统村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地区。
吕洞山以瀑布为裙,以河流镶边,把苗乡打扮得美轮美奂,为苗族人搭起了一座世外桃源。
10.德夯大峡谷
德夯大峡谷是国内典型的石灰石岩溶峡谷地貌。 大峡谷中有许多小峡谷,如大龙峡、小龙峡、高岩峡等。
在这座峡谷里,藏着太多的世界级美景。这里的 矮寨大桥 ,是“世界第一悬索桥”;这里的天问台,又险又美,是峡谷的精华所在。
11.八面山
八面山是湘西屋脊。这里喀斯特岩溶地面,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地下岩洞不甚其数,都是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
从山脚到八面山山顶有18KM左右。到了山顶还有烤全羊、骑马。
12.壶瓶山
壶瓶山海拔2098.7米,是湖南的最高峰。
壶瓶山是以原始次生林和峡谷、峰林等独特地貌为特色。它有四绝:一绝是峡谷生态休闲观光;二绝是峡谷生态漂流;三绝是屋脊观景;四绝是东山峰滑雪滑草。
这里也是《怒晴湘西》瓶山古墓的原型地, 如果你是“鬼吹灯迷”,那你一定要来看看。
13.栖凤湖
栖凤湖被称为湘西泸沽湖,外湖宽阔,内湖迂回,山势奇特,还有古老而神奇的民族文化和 历史 遗迹。
于湖边散散步,看看五月梳妆下的栖凤湖犹如人间仙境。
14.猛洞河
猛洞河高大的峭壁直插水面,两岸并相靠拢,形成幽深的峡谷景观。
沿河两岸古木苍天,苍翠欲滴,奇石错落,流泉飞瀑随处可见。特别是哈妮宫、三角岩、鸡笼门、遇仙峡、阎王滩、梦思峡等景点,无不令人叫绝观止。
【大巴】: 一般是先到长沙,再坐车去湘西。凤凰、芙蓉镇等地还有专门的 旅游 线路大巴。
【自驾】: 芙蓉镇→土司城→洗车河→捞车河→八面山→里耶→茶峒→德夯→凤凰。
如果你也曾向往这样的慢生活,
那么请到湘西小住三五天吧!
二、听说邵阳的古民居很多,有哪些古民居建筑群?
邵阳保留较好的古民居群有很多,尤其是以下我所罗列的,都可以作为 旅游 目的地。
荫家堂古民居。
位于邵东县杨桥镇清水村,始建于1823年(道光三年),距今近200年。该民居群坐北朝南,平面格局,四进十正一横,寓意十全十美。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东西宽125.4米,进深69.86米。正厅居中,为家族公用祠堂,设大厅、戏楼、祭祀堂等,神龛上书“荫家堂”三字。正厅两侧,对称分布,各有四排共108间正房、44间杂屋。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厅堂为穿斗式木结构,其他以墙体支撑,院内有纵横走廊11条,贯通正屋与各横屋。纵屋和横屋之间,设有44个天井采光和排水。房屋分上下两层,木楼板,楼层有木栏走廊连通。石墩、梁枋、川等用料讲究。屋顶、屋檐、青砖及石墩上均以龙、凤、牛、羊、马等雕刻装饰,雕刻精细,造型逼真,栩栩如生。院前有一块二千平方米的晒坪和一条石板路。荫家堂建筑群古朴风雅、规模宏大、造型美观大方,属于江南特色的清代大型古民居群。2013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文化之都。
洞口被称为“中国祠堂文化之都”,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宗祠建筑,且集中在方圆十五公里之内,像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聚族而居的村寨、院落。其中有拍摄过电影《粉墨人家》的金塘杨氏宗祠,有“湖南第一望”之称的江潭王氏宗祠,有“文史博物馆”之称的高沙曾八支祠。目前,洞口有11座宗祠已捆绑成功申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宗祠群相映生辉的还有境内的山门秀云观、黄桥龙潭铺等古迹。宗祠文化圈内有蔡锷公馆,位于洞口县山门镇回龙街。2006年,蔡锷公馆和蔡锷父母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雅居坑古民居。
位于新邵县太芝庙乡龙山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砖木混合结构,分上、下两层,是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大型民居。该民居外墙为典型的欧式风格,内为本土特色的四合院结构。每栋楼之间以台阶、走廊相连。正屋面阔三间,青砖墙,悬山顶盖青瓦,两侧有封火墙,堆塑鳌鱼图案,十分精美。左侧建有相对独立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左一为二层,左二为三层楼房,前建朝门,青石为基,雕刻花、鱼、人物,栩栩如生。院前和院后建有四层楼高的碉堡二座,便于守卫。该建筑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现存住房近100间,布局大气,结构严谨,工艺简洁大方,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浪石古民居。
位于武冈市双排乡浪石村,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康熙、乾隆、嘉庆、光绪等铭文纪年的四大片民居,房屋88座,占地面积2498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有55座,建筑面积6930平方米。整体布局均依山而踞,依势而建,规划有序,布局合理。住宅建筑中,厕所、畜圈、杂屋等择四周边隅设置,使用既方便有卫生,系湘西南独具特色的古代大型民宅建筑。每排以封火山墙相夹的青石板小巷相隔,每进均有两个门角排楼的通廊相连。民居群仅正中一处四合院天井采光,其余均利用房屋之间的差高采光。屋与屋之间明沟暗涵相连,排水畅通。石刻、木刻、泥塑、彩绘等传统工艺式样繁多,做工精美。尤其是现存石刻楹联四十余副,楷书、行书、隶书风格各异,笔力遒劲、意味深远,较好地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对联文化和书法艺术。像对联如此集中,联语、书法、雕刻俱佳的古楹联村在全国罕见。2012年10月,浪石古民居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为“中国古楹联第一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龙院古民居。
位于新宁县一渡水镇三渡水桂香村,始建于清末民初。古民居为青砖灰瓦,木质构架,房宇鳞次栉比。院落依山造势,前有空坪广地,放眼可见良田百顷。建筑布局因地制宜,蕴含“山川之胜,原田之宽,足以立子孙百世大业”的丰富建筑美学内涵。整个建筑群分为前院和后院,后院地势略高于前院,前院建造时间早于后院。前院为主体建筑,坐西南朝东北,三进、二天井、三重封火山墙,飞檐翘角,檐面施油彩。主大门左右各有一条大小相同的侧门。整个前院布局,主次分明,呈左右对称之美。木质雕刻古朴精致,石刻精湛,绘画清新淡雅,书法端庄,为新宁县极具 历史 价值和艺术特色的古建筑群。
清溪古民居群。
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清溪村和杨家将村,始建于1267年年(元至元四年),为苗族杨应魁所建。现保存较完整的元明清古建筑110余座、完整的四合院18座。村前河流上有先有建于元末、明初的龙拱桥、清安桥。明洪武十一年(1378),建有长2000米、宽60厘米、深70厘米,全部青条石砌成的水渠,至今发挥着作用。古民居内至今保存有明万历年间修筑的石板街,街宽4米,长达1.5公里,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天和”、“三义和”等老字号还保存完好。清溪古民居具有浓郁的苗族文化特色。建筑群多以砖木结构四合院为主,房屋之间以走廊连接。院内有小天井,天井的地面用鹅卵石铺设成圆形、柳叶形图案。正屋的堂屋门以六扇门为主,下半部为平板,上半部为花窗图案,雕刻福、禄、寿、喜等文字及喜鹊、鹿、梅花等图案。家家都筑有马头墙,马头墙比屋脊还高,起到防火的作用。四合院的一楼为主人住房,二楼为客房或粮仓和杂物间。部分院落还保留有石墩、石锁、上马石、擦枪石和其他练武设施,体现苗民及杨家将的尚武精神和文化。朝门呈八字形,高门坎,材料考究。
看来你也是个古民居爱好者,古民居传承了区域传统建筑风格,同时也深深地诠释了厚重的文化风情,即可怀古幽思,也可品味区域文化脉络,可谓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灵之旅。
邵阳 历史 上称宝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传承不断,至今保留着多为徽派风格的古民居村落,这些古民居村落间具苗、侗、瑶族等文化风情。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处邵阳古村落,供大家共享:
1新宁西村坊古村落座落在新宁一渡水镇,其古民居依山傍水,龙溪缠绕。炊烟袅袅,田园相伴,人间桃园。其中最为典型的当为清代早期砖、木结构构建,材料均为当地就地取材。相佶西村坊古民居是由李氏第十六代祖先,清代朝议大夫李景昌主持修建,以供族人生活居住于此,距今大概近300年的 历史 沉淀。青石板路凝固着 历史 ,天井的石臼诉说着昔日辉煌,雕花泥塑天工之做,可谓魅力十足。
2绥宁上堡村
该古村落位于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是个多民族共同生存生活的村落,其中以苗族居多。上堡古村环境清幽,曲水流殇,山清水秀,钟灵毓秀。最重要的是此地乃苗族 历史 上第一次建立自己政权的首都之地,目前遗址尚存,拥有极其重要的科考价值。当时少数民族起义战斗的遗迹比比皆是,旗杆石、拴马树、老寨门等处处皆印证着 历史 沧桑。
3 隆回县崇木凼古村落
崇木凼村位于湘西南腹地,目前已处于景区之内,为我国最大的花瑶聚居地之一。其于2012年被评选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其以“中国花瑶第一寨”盛名于世。古寨到处山环水饶,古树成群,石奇山秀,云雾升腾。具统计这里有百年古树达325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就有28株,有的甚至达千年以上。崇木凼村民居多为穿斗式木构建筑,自然纯朴的风格突出,类似湘西著明的吊脚楼。
4 洞口宝瑶古村落
宝瑶古村为一 历史 古驿站,昔日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繁华可见一斑。具说入住的客商有喝熬茶解乏的习俗,自今为当地村民流传,并于2016年被列入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5 邵阳县易家村古村落
位于邵阳县黄亭市镇易家村,资水从村旁绕过,水运发达。该村仍保存着2600余平方米70余座明朝嘉靖年间的古民居群,距今有近500年 历史 了,其中大部还有原住民生活在这里,生活气息浓厚。其中易氏宗祠较有代表性。昔日的繁华不在,斑驳的木门、土墙诉说着乡愁。
6 城步桃林村古村落
该村为一个典型的苗族古村落。位于城步南山脚下,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地带,村落中40余处景观各具特色。有一棵要三人合抱才能围起的铁杉树被尊称为“铁杉王”而名满天下。村里桃树成群,自成规模,春天桃花为一绝美风景。村民悠然生活,独享田园之乐。目前村中苘存着吊脚楼、风雨桥、戏台、凉亭、钟楼、牌坊、九层识字炉宝塔等建筑可弄观赏。
7 城步大寨村古落
邵阳市大寨村,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乡,是以侗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区。值得一提的是三十九棵古杉树分布在古村落中,其中树龄最大的有一千六百岁,据考察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大的杉树,高三十公尺,树内中空,可容的人,堪称“杉王”。
古民居,一个时代的见证,常常是生活在其中的人想要逃离,外面的人视为桃源。像沈从文的边城。
邵阳,汉置昭陵,唐设邵州,宋称宝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遗存古民居众多。铲史官今天说说其中的四个。
1.浪石古民居——中国古楹联第一村。
武冈,一座2200年 历史 的古城,湘西南的文化中心。双牌乡浪石村,地处武冈、新宁、邵阳、隆回、洞口五县市交界处,距武冈市约60公里,距隆回县城约30公里,有“鸡鸣五县”一说。
浪石古民居系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保存较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浪石村现存建筑88座(不含祠、庵、庙、亭),总面积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55座。这些建筑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至民国三年,皆座北朝南而建,排列整齐,样式古朴,布局精巧,建筑风格独特;所有房屋清一色的砖木架结构,两端是青砖砌就的彩绘翘角封火墙,中间为木柱架子的木板房;每一排房屋之间为青石板铺就的巷子,即使大雨,从院子东头走到西头也不会湿鞋,堪称一绝。而浪石村最具有特色之处,还是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都刻有对联,现有石刻对联41幅,有好几幅似出于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之笔。这些对联的书法或遒劲、或清秀、或飘逸灵动。据省内外诗词楹联专业人士鉴定,像浪石这样对联如此集中、联语、书法、雕刻俱佳的古楹联村,在全国也甚为罕见,极具文物考究意义和文化 旅游 价值。
只是近几年,现代建筑的兴起,古民居已非往昔。
2.清溪古民居——湘西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古民居群位于距城步县城10公里的清溪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10余幢,完整的四合院落18座。以清溪古街为中心,街分前后两街,明清年代建筑沿街兴建而成。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清溪尤其鼎盛。
现存的四合院建筑错落有致,精巧的楼台亭阁、砖、木、石雕点缀其间。门、窗、翘角、挑檐每一样都精雕细琢,镂空成凤(俸)鹿(禄)鱼(余)蝙蝠(福)等等各种图案,仅窗户上的图案就有100多种。
众多院落之中,尤以“杨家大宅院”最为杰出。宅院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共有房屋20余间,“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营造之精,蕴含着丰厚民族文化内涵,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湘西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3.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花瑶的家。
崇木凼是个崇拜石头的花瑶村。这里最大的石头就像瀑布一样,称之为“石瀑”,坡度有40多度,平常人走在上面战战兢兢,这里的人们却是如履平地一般,就算是挑着重担也是行走自如、健步如飞。
花瑶至今仅六千余众,他们不知道瑶家鼻祖“盘王”,亦不知何为“盘王节”。他们世世代代封闭在赖以生存的特殊山寨里,忠实地承袭着先祖最为古朴纯真的民俗与民风。
花瑶的女人们特别爱美,她们的服饰一直承袭着他们先祖古老、新奇、繁褥、怪诞、传统的着装风格,个个着装艳丽绝伦,火辣抢眼,从头到脚都是花的世界、色彩的海洋。随着她们娇美的身影闪动在那绿意葱笼的山野,远远望去,俨然束束耀眼的山花。
他们的呜哇山歌和花瑶挑花最为出名。
4、大园古苗寨——《爸爸去哪里》拍摄地。
大园古苗寨,地处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是一个保留比较完整的古老苗家村寨。2008年7月,绥宁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0月,被列为湖南省 历史 文化名村。2014年3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第六批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2015年8月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3》第五站在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拍摄。
大园原名大荣枣子园,300多年前的大园山高林茂,人烟稀少,野兽凶猛。惫于征战的杨光裕在康熙年间迁居此地,以山为骨、水为脉,繁衍子孙,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古老神奇、独具特色的苗族民居建筑群。
先列这些吧,各位老铁接龙。也可@宝庆铲史官
三、不要去远方,湖南有哪些深藏功与名的古村落?
湖南是一个古村落比较多的一个地方,因为是河流湖泊的主要地,所以从古至今便有很多人在这里居住和发展,因此湖南遗留的历史文化还是很丰富的。同样的就会留下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古村落。
“一、石门县罗坪乡长梯隘村罗坪乡长梯隘村是典型的土家民族聚居区,土家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山歌、傩戏、九子鞭、薅草锣鼓等民间艺术享誉四方。村寨地形地貌奇特,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云海日出、天目洞、青石林、香炉观、岩子口峡谷、百文峡洞、千年银杏等景点异彩纷呈。长梯隘村森林覆盖率达92%,境内森林茂密,山水相间,风景奇特,气候宜人,素有“人间仙境”之称,是一颗闪耀在湖南北端的绿宝石。
二、永定区石堰坪村石堰坪村位于永定区东南部,全村面积1700公顷,现保存有多建于明清时期的土家吊脚楼182栋,该村入选由国家农业部启动的“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石堰坪村古建筑群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土家特色的土家村寨,是一处四面环山、中为平地的土家族建筑群,堪称土家民居一绝,是湖南省保存较好的土家村寨,是中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经典。
三、城步长安营乡大寨村该村位处两省(湘、桂)三市(邵阳、怀化、桂林)四县交汇之处,与4A级旅游区南山相邻。该村文化底蕴深厚、建筑独特、风景秀丽,荣获“省少数民族奔小康示范村”、“湖南省名村名寨”等殊荣。其特色民居、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是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田园美的综合体现,“一村一品”初具规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四、靖州县地笋苗寨120户、人口672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村寨山水相依,清新淡雅。民居依山而建,大多数为典型的苗家吊脚楼,错落有致,古朴典雅。被誉为“深山珍宝”、“天籁之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靖州苗族歌鼟”等民族文化习俗在这里传承完好,其他民族文化习俗也保存较好。
五、江永县千家峒刘家庄村千家峒瑶族乡位于江永县西北部。千家峒是瑶族发祥地,瑶胞世代向往的桃花源。而刘家庄村是永州第一个村庄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典型,这里不但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盘王主题广场和盘王雕像,还有坐落在都庞岭龙潭山脉脚下,投资1.5亿元新建的刘家庄休闲度假村。以及大泊水瀑布群和众多等待开发的原始景观。盘王广场、特色民居,由大泊水瀑布、龙潭瀑布、天女散花瀑布等18处瀑布组成的大泊水瀑布群、瑶族歌舞。
六、通道芋头村芋头村位于今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西南。芋头村地处深山幽谷,四周群山环抱,自然环境极其优美。侗寨的民居、公共建筑不受地形约束,排列灵活,形式不拘,形成了以公共建筑为中心、依山傍水,“山脊型布局”、“沿溪型布局”和“山麓型布局”等相互交错穿插的空间组合,天人和谐,充满人文学、地理学美感。侗族特色饮食、服饰、节庆活动等丰富多彩,传承有序。
七、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上堡村为侗族村寨。村落四面群山环绕,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面较低,整个村寨座南面北,依山而建,海拔900米,是比较罕见的高山侗寨。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后乌鸡山蜿蜒流下,形成了老龙潭瀑布、鲤鱼跳龙门等美丽的自然景点,然后穿过村寨,经楼门,过花桥,向北而流。青山绿水,村寨梯田,光是欣赏秋景就已经够你看个一两天了。
八、隆回县崇木凼村古老的村寨,摩天的崖壁,奇异的巨石,秀美的溪流,成群的古树,构成了花瑶山寨美丽自然的绝佳生态环境。崇木凼村是花瑶族聚居地,传统的民族乡土建筑、保存完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了花瑶文化的优良传统。2012年以来,崇木凼村先后入围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武陵山片区“六到农家项目”示范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
村里上百栋精致的木质吊脚楼已经修了起来,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已经全部到位。村子的入口处,有一条羊肠小道,小道两边,高低错落的树木蔚然成林。树下,花瑶女子围坐挑绣花裙,花瑶男儿结伴吟唱呜哇山歌。九、兰溪勾蓝瑶寨古村兰溪勾蓝瑶寨古村地处深山之中,四周的高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这座历经一千多年风雨的瑶寨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原始的风貌,有“世外桃源”的美誉。瑶寨至今保留明代、清代的民居300多栋,随处可见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
现存地面古建筑物有明长城长850余米,明清公共建筑80余座,古碑刻100余方,古民居60余座,书屋9座,商铺20座,房屋四周突起的马头墙,多姿多彩。无论是登高而望还是在村中流连,流水、小桥、古村,都是一幅天然的风景画。
十、高椅古村高椅古村,坐落在粟裕故乡——会同县境内,距县城45公里处,离怀化市区98公里。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而得名。高椅古村由于民居建筑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被有关专家誉为“江南第一古村”、“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民俗博物馆”、“耕读文化完美典范”等。“
转载自-----搜狐博客网
四、湖南永州旅游十大必去景区
1,九嶷山舜帝陵风景名胜区 :
舜帝陵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的九嶷山,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舜帝陵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
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从外入内有玉带桥,仪门、神道、山门、干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宫墙环绕;气势恢宏,结构严谨,是我国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称为“华夏第一陵”。
2,永州勾蓝瑶寨景区:
勾蓝瑶寨景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乡勾蓝瑶村黄家,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勾蓝瑶人祖居地,有“世外桃源”之美誉。瑶寨至今保留明代、清代的民居300多栋,随处可见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其中大型的有盘王庙、相公庙、老虎庙、关公庙等。
这些建筑的造型精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独具特色,充分显示了瑶民工匠的智慧。
3,永州江永上甘棠古村:
上甘棠村是国务院2006年年5月公布的第六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距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现有453户居民,除7户人家是建国后迁入该村的异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开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续至今。
该村是湖南省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较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
4,永州市萍洲书院:
萍洲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由零陵人、江苏桃源(今泗阳)县令眭文焕父子创建。光绪十三年(1886),湘军名将王德榜、席宝田重建,周崇傅为山长。近年第三次重建。自创建至今历时274年之久,萍洲书院清代又称白萍洲书院、白萍书院,因建于萍洲之上而得名。
“萍洲”因生长白苹而得名。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诗:“非是白萍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所说“白萍洲”为永州实景,“潇湘”用湘妃典故,诗句全由演绎《楚辞·湘夫人》而成。
5,紫水漂流:
紫水河因舜帝南巡而得名,它是湘江上游一条重要的支流。紫水河全长72公里,落差1550米,坡降11%。紫水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碧水萦回,水清见底,犹如东安画山绣水中的一条柔软透明的绿色绸带,盘绕在青山绿树之间,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优美画卷。
紫水河不仅风光秀美,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有舜帝水下别宫、御马回头、马迹石、孝子潭、桑林寺、舜宫壁画、小兵书峡、绵羊过河、长寿泉、翼王点将台、筒车画廊、黄荆树王、吴公塔、孔明点将台、诸葛岭、汉营古迹、天池等一百多处名胜古迹,是漂流旅游的理想胜地。
6,永州市柳宗元文化旅游区:
柳宗元文化旅游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以愚溪为轴线,西起节孝亭,东至萍阳南路,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
景区景点以柳子庙为核心,主要包括柳子庙、柳子街、愚溪、西山、钴鉧潭西小丘一带;其中柳子庙占地2000多平方米,三进三开,庙内有戏台、中殿、正殿等建筑,以及三绝碑等大量历代碑碣。
7,永州浯溪碑林景区:
浯溪碑林景区,位于永州市祁阳县浯溪南路,距离永州市区五十多公里,是研究碑石文化的一个宝库。景区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级风景名胜区、湖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景区现存摩崖石刻505方,其中唐代17、宋代116、元代5、明代84、清代92、民国9等,最高的刻在30米悬崖峭壁上,字径2.3米;最低的在溪畔崖脚,字径1厘米。
8,永州江华瑶族文化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南正南边陲的永州江华,这块山环水绕的乐土养育了热情、勇敢的瑶族人。那动人的山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过个瑶家春节。
人龙舞表演是当地过春节的重头戏,约摸十七八人,穿一色黄衣裤,腰扎红绸带子,成一列排好,龙头龙尾由两个小孩扮演,中间的人组成龙的身躯,有的人站立着,有的人就将脚搭在前面一人的肩上,将头搭在后面一人的肩上,这样就组成了一个“人龙”。各种动作耍起来,煞是好看。
9,新田县谈文溪景区:
谈文溪村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地处新田县三井乡南部,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村耕地总面积178亩,拥有林地2855亩。2016年11月,谈文溪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该村现存清代门楼一座,清代公祠一座,黑瓦青墙的明清建筑数栋,基本都保存完好,有青石板古官道穿村而过,古店铺清晰可见,明清数十块方石碑也散落村中各处。同其他古村落相比,谈文溪村的社会文化内涵更丰富,有关农耕文明的历史遗存更多,更具研究价值。
10,永州江永女书园生态博物馆:
永州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坐落于“女书复活岛”美称的浦尾岛上,离江永县城15公里。四面潇水环绕,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是著名女书自然传人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的故居地,是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
女书园是2002年修建的,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采用的是仿明清式建筑风格。
女书园是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记录、储存女书文化的资料中心,主要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与民俗风情,全面介绍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五、数不尽的风光,赏不完的美景,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镇
山水潇湘,诗画湖南!
湖南 旅游 资源丰富,山水秀美,目前有张家界、崀山2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湘西红石林2个世界地质公园、城步南山1个国家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等9处国家5A级景区。
近日传来喜讯,2020年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在长沙正式授牌,湖南 旅游 又新增十大特色文旅小镇!它们分别是: 龙山县苗儿滩镇、凤凰县山江镇、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溆浦县北斗溪镇、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新宁县崀山镇、炎陵县鹿原镇、资兴市黄草镇、长沙县开慧镇、石门县壶瓶山镇。
这是湖南省自2019年以来第二批授牌的特色文旅小镇,湖南将把特色文旅小镇打造成湖南的亮丽名片,以 旅游 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龙山县苗儿滩镇
苗儿滩镇,位于湘西州龙山县南部,代表景点是国家3A级景区 惹巴拉 ,这里的土家族传统村落古色古香,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民族特色明显,有 土家语山歌、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毛古斯、土家族梯玛歌、土家织锦、打溜子、咚咚喹 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惹巴拉景区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距离龙山县城75公里,由捞车河村的彭家寨、惹巴拉、梁家村的梁家寨三个土家族村寨组成。惹巴拉景区的景观主要集中在捞车河村,这里的居民中,土家族占到95%,是一个 历史 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风景优美秀丽的土家族聚居古村寨。
惹巴拉有悠久的 历史 ,1988年4月,在捞车河拿卡毕、坝嘴考遗址出土了商周时期的刻划纹陶片,纹轮、网坠、石饰品等文物。2010年在捞车河的河岸边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陶防轮等文物,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苗儿滩镇以惹巴拉景区为 旅游 主体,相继建设了 惹巴拉宫影视城基地 、 土家织锦公园、农业观光园 等 旅游 设施。 旅游 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致富增收,是真正的产业扶贫项目。
凤凰县山江镇
山江镇,位于湘西州凤凰县西北部,是典型的苗族聚居镇。这里的苗族村落和民居,苗族的祭祀、婚丧、节会、绝技、银饰、服饰、刺绣、鼓舞、医药、饮食等苗族文化绚烂多姿,有着浓郁的苗族特色。
山江镇目前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 历史 文化名村2个,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处,是武陵山片区的苗族文化 旅游 中心、国家苗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中心,也是全国苗族文化寻根游目的地。
山江苗寨虽比不上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规模,但自有一番苗寨村寨的风味。
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
水口镇,位于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自然生态景观独特,以瑶族高山瑶建筑风格为主,融合了瑶族文化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瑶族文化集镇。
水口镇民间习俗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歌舞十分盛行,当地“穿瑶服、讲瑶话、唱瑶歌、跳瑶舞、知瑶礼”的氛围浓厚,素来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溆浦县北斗溪镇
北斗溪镇,位于怀化市溆浦县,人口一半皆为瑶族,曾获得湖南省美丽乡镇、湖南省康养特色小镇、湖南省生态乡镇、湖湘风情文化 旅游 小镇等荣誉。
斗溪镇的古村落保存完好,其中光明村和茅坡村是全国传统村落。花瑶民族化底蕴深厚,史称九溪瑶洞, 花瑶挑花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
洪家关白族乡,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城北部。湖南各少数民族中,白族相对较少,这里是湖南省最大的白族聚集区,也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中国的民歌之乡。
洪家关白族乡建有国家4A级景区 贺龙纪念馆 ,还有桑植烈士陵园、美丽乡村等景点。
桑植白族的杖鼓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家关白族乡将红色文化、白族文化和 旅游 有机融合,先后建设国家长征文化主题公园、鱼鳞寨红色研学基地、红色体验园等一批红色 旅游 项目, 旅游 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新宁县崀山镇
崀山镇,位于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境内。崀山景区是 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
崀山,山之良者也,被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崀山有最值得观赏的六绝:天下第一巷、鲸鱼闹海、将军石、骆驼峰、天生桥、辣椒峰,每一处都鬼斧神工,美景天成。尤其是辣椒峰,仿佛一个树立的辣椒,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崀山镇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岩鹰拳、崀山峒歌、打鼓堂 等。还建有崀山地质博物馆,展现了崀山丹霞地貌从古至今的衍生发展过程。
随着不断建设和发展,崀山镇的 旅游 设施在不断完善,崀山镇目前已有精品民宿30余家、特色农家乐和家庭旅馆200多家、文化演艺中心两家、特色购物街区3处, 旅游 配套服务日趋完善。
炎陵县鹿原镇
鹿原镇,位于株洲市炎陵县西部,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之地。
神农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人皆自称炎黄子孙。炎帝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祈福的圣地。
鹿原镇的文化 旅游 资源丰富,炎帝陵祭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另外,炎帝传说 也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兴市黄草镇
黄草镇,位于郴州市资兴市南部,是东江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草镇深入挖掘鱼文化、移民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瑶族特色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东江湖 旅游 和鱼文化元素,塑造了东江湖(黄草)鱼文化 旅游 节品牌。同时开发 历史 人文景观,打造雷公仙景区和传统古村落,发扬和传承 黄草香火龙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草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特色景观 旅游 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湖湘风情 旅游 文化小镇。
黄草镇依托东江湖风景秀丽的优质自然资源,挖掘 历史 悠久的瑶族文化和库区移民文化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极具特色的文化 旅游 节,开展少数民族展演、香火龙表演、 旅游 产品推介、瑶歌祝酒、精品线路采风等多项主题活动,为东江湖景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不得不提的是,雾漫小东江是东江湖的一绝,最佳观赏时间是每年的4月-11月,清晨或傍晚,雾气弥漫在东江湖的水面上,如梦似幻,恍如仙境,去东江湖一定不要错过雾漫小东江!
长沙县开慧镇
开慧镇,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最北端, 历史 悠久、人杰地灵,是毛主席的夫人和亲密战友杨开慧烈士的故乡,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烈士的故乡。
开慧镇有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近40个,是国家级生态乡镇,2019年被评为湖南夏季避暑最佳 旅游 目的地。
石门县壶瓶山镇
壶瓶山镇,位于常德市石门县西北端,因境内有“湖南屋脊”壶瓶山而得名。壶瓶山镇留存有大量的土家吊脚楼,土家山歌、摆手舞、薅草锣鼓等传统民俗活动传承至今。
壶瓶山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生态 旅游 示范区、湖南省特色 旅游 名镇、湖南省第一批美丽乡镇示范镇。
壶瓶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号称“湖南屋脊”,其主峰海拔2098.7米,是湖南的第二高峰,也是湘鄂两省的分界山,神秘的北纬30度从这里穿行而过。
壶瓶山被评为“新潇湘八景”之一,是湖南十大山岳景观之一,因山顶四周高,中间低,形状像壶口,故名壶瓶山。
2020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镇风光秀丽,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不管是赏景、休闲还是避暑,皆为佳处。不妨趁着暑期,去享受旅行的快乐吧!
六、想问湖南古村落旅游景点有哪些
1、翁草村
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是《向往的生活》第三季拍摄地,古丈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家乡。素有“林业之乡、名茶之乡、举重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翁草村位于默戎镇东北部,距古丈县城约13km,平均海拔600m,是一个纯苗山村,2016年11月被住建部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典型的苗家建筑黑瓦木墙,依山随势,层层叠叠地散落在山坡上,群山拥翠,恬静而美好。
2、芙蓉镇
曾叫做王村的芙蓉镇,因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改名。走上“五里长街”的青石板,直至街角参观免费开放的民俗风光馆,里面有土家族珍贵的历史文物——溪洲铜柱,这一八角铜柱被土家族奉为神物。再转到码头栈道附近看看芙蓉镇标志性的大瀑布,穿过水帘道参观明清建筑酉阳宫,重走《芙蓉镇》影片里的那些场景,尝尝刘晓庆当年卖的米豆腐??都是游览芙蓉镇不可错过的体验。
3、靖港古镇
靖港古镇地处湘江西岸,曾经是天然良港,商贾云集,有 “小汉口”和“小香港”的美称。铺满青石板的古街两旁是晚清风格的民居、商铺等,还能亲眼目睹打铁、制作杆秤等传统手工艺。主要景点包括宁乡会馆、八元堂,以及长沙最后一个清代妓院——宏泰坊青楼文化表演艺术馆等。原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独具江南水乡特色,蔚为壮观,是个独具特色的都市型休闲度假基地。这里的名气不大,但这里好玩的很多。
4、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鼎盛于明清,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古村内至今仍保存了360多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历史建筑,这些历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总而言之,板梁古村蕴藏着中国古老的宗法仪式、儒学传统、风水观念、哲学意识、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这里被誉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全,风水最好,文化底蕴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但是它的名字并没有被太多的人记住。
更多关于湖南古村落旅游景点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