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惠州的文化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从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孙中山、周恩来曾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语言
惠州市境内主要通行汉语方言,也有少数人讲瑶语或畲语。龙门县北部的蓝田瑶族乡有讲瑶语的,但已逐渐汉化;惠东和博罗有少数人讲畲语。
客家话是惠州市第一大汉语方言,这与市境固有的人文历史背景和长期与其北边的客家地区梅州、韶关、河源等地密切往来有关。东边的汕尾市主要讲闽语,故市境的东部地区有讲闽语(福佬话)的。西边的广州市、东莞市主要讲粤语,故西部地区有讲粤语(白话)的。另外,博罗、龙门还有一部分人讲“本地话”。
在现今惠州市辖境范围内,除了常见的兴梅,惠阳口音的大宗客家话之外,还分布着一种其系属尚有争议的“土话”群。经过研究发现,粤中地区的“本地话”多数地点与近代迁自梅州地区的晚近客家话在方言本质属性上是同中有异的,分布在东江流域的惠州、河源及韶关三市11县。根据刘叔新,侯小英收集,这种方言的分布于:
1, 惠州市区及郊区沥林、水口、马安、平潭、横沥、芦洲。
2, 博罗县:主要分布于南部东江北岸,如罗阳(县城)、龙溪、龙华、湖镇、横河、杨村、公庄、观音阁等镇;
3, 惠阳区:与惠城区相邻的平潭、镇隆等镇有少数村落使用本地话;
4, 惠东县:分布于多祝镇的三胜、明溪,大岭镇的大埔、蕉田等少数村落。
5, 龙门县:本地话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平陵、路溪等乡镇;
6, 源城区、东源县:以本地话为主流,主要分布在市区及灯塔、船塘,康禾等地。
7, 龙川县:南部的老隆(县城)、佗城、附城、义都、四都、鹤市、通衢等处于东江两岸的乡镇。
8, 紫金县:西部靠近河源市区的临江、古竹、柏埔、义容、黄塘等乡镇有不少村落的居民使用。
9, 连平县:南部与东源县、新丰县毗邻的忠信、油溪、三角、大湖、绣缎、高莞、隆街、田源、溪山等乡镇。
10, 和平县:东南部的林寨、东水镇大部分及彭寨、古寨等镇的部分村落。
11, 韶关市新丰县:本地话(“水源话”)主要分布于东部的马头、石角和大席三个乡镇,丰城及梅坑镇也有部分居民使用。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惠州市境内的汉语方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新词的引进和一些旧词的退出。同时,客家话、福佬话和白话词语也在交流中相互吸纳应用。这样就使得几个方言的一般词汇都有一定的变动。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较多外来人(特别是外省人)的进入,惠州市境内使用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惠城区内,变化相当大,在公共场合,方言的使用率已大大低于普通话的使用率。各县城内方言的使用率也有降低趋势。 四东文化是惠州独具特色的文化亮点,指:东江、东坡、东征、东纵。
东江文化,是指综合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地区主要文化资源。其主体是客家文化,包涵东江流域自然地理的、古代的、民俗的、宗教的、革命历史的文化。
东坡文化,是指苏东坡寓惠文化。即苏东坡在惠期间的社会文化活动、思想文化内涵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东征文化,是指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为实现全国统一所发动的两次东征及工农运动。
东纵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创建东江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包括东纵发展历程和英雄人物事迹等。
“东江文化”的提出有人拍手有人反对,而后,虽然“新四东文化”的概念已正式推出,但在学界和官方仍存在不少争议。“新四东文化”是指“东江惠州民俗文化”、“东坡寓惠文化”、“东江革命历史文化”和“东樵宗教文化”。 客家人从粤东、闽西、赣南迁到惠州不过四百多年历史,但惠州客家人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创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惠州客家文化,既有其来源地梅州、赣南、闽西客家的传统,又善于吸取广府、闽南文化的精华,形成独特的风采。如惠州山歌虽然源于梅州,但受当地土著歌谣的影响,曲调没有梅州山歌那么圆润柔和,却显得高亢豪放。东江美食也独具一格,与梅州美食有所不同。
广东汉剧
汉剧与粤剧、潮剧并列为广东三大剧种。汉剧别称外江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国牡丹”的美称。惠阳汉剧团是在1963年以龙川的东江汉剧团为基础,吸纳了来自汕头、韶关和梅州等地的汉剧汉乐人才组成的文化团体,曾经成功地演出了《秦香莲》、《海瑞罢官》等汉剧。该团1976年在惠州人民会场(今花都影剧院)连续上演了《秦香莲》47场,场场满座,盛况空前。1984年该团撤销。但许多艺人仍满怀对客家传统地方剧的执着追求,自愿组建了惠州市汉剧乐研究会,力争让这朵客家艺术奇葩重放异彩。
客家山歌
惠州客家山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歌词基本上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情真意切,反映了当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惠阳客家山歌“日头一出半天高,看牛阿姐好转朝,若然转去无朝食,番薯芋仔拿两条”。(含曲调)就被星海音乐学院温萍教授收入所著《客家山歌揽胜》一书中。良井镇楼角村客家人王俊文44年共自编自唱山歌7200多首,他坚持用山歌帮助农民少盲,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被群众誉为“山歌王”。永湖镇客家女歌手黄红英更是驰名海内外的“山歌明星”,她以一首《客家妹子爱唱歌》唱红大江南北。
客家歇后语
惠州本地客家口头的熟语客家歇后语多是惠州人在工作劳动中经过日积月累创造出来的。这种口语的引注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句是类似谜语的谜面,后一句是谜底,也有省去后一句的。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床底下破柴――撞板”;“黄牛过水――各顾各;驼背睡觉――两头不搭席;狗咬乌龟――无从下口;腊蔗打狗――少一辘;单眼仔看老婆――一眼看清;老公背老婆看戏――辛苦搭出丑······”这种客家歇后语,善用比拟、双关、夸张等艺术手法,把客家方言形象化了,既丰富又生动。
饮食文化
惠州美食有三件宝:东江盐焗鸡(客家盐焗鸡)、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内外颇具盛名,是东江客家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的杰作。
惠州地域名优特产还有龙门西溪竹笋、蜂蜜;博罗酥糖、麻陂肉丸,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石坝三黄鸡;惠东铁涌献蚝,高潭明姜;惠阳淡水沙梨,镇隆荔枝,等等。 1990年在区内出土的一窝近30个恐龙蛋化石,证明7000万年前,这里已是陆地沼泽地带。迄2014年为止,惠州市考古发现山岗遗址、古窟址等古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其出土文物说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土地上繁衍、生息。
二、惠州有哪些土特产?
惠州,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丰富。作为惠州人,我骄傲。
1、惠州的梅菜很出名,有甜和咸之分。
梅菜扣肉是名菜,但是费工夫。梅菜蒸鱼也是一绝,增鲜。梅菜肉饼家常菜,香气四溢,下饭一流。
梅菜是送礼佳品,餐桌上的一大特色。
2、镇隆荔枝。因为地质气候原因,当地各种荔枝都比别处爽甜,汁水很足。尤其是桂味和糯米糍,肉厚核小,咬下去口感十足,真是甜到心里去了。
3、惠州博罗酥糖和柚子皮糖。由博罗县糖果饼干厂选用当地产的黑白芝麻,以麦芽糖、白沙糖、面粉等作配料,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
酥松可口、甜而不腻名副其实。所谓的酥松,一是你拿着它时要小心翼翼,手上稍一使劲,它就散成粉末;二是放入嘴里,会自然化开。
柚子皮糖主料是用柚子皮,辅料为柠檬、水、冰糖、盐等。制作工序简单,有化痰、润喉、止咳、健脾、清火、理气、降脂等功效。
4、柏塘山茶,广东惠州博罗县的特产。柏塘山茶、紫芽茶生长在广东岭南山脉的象头山、罗浮山、南昆山、河源桂山四大名山之中的博罗县柏塘镇。以“天然、绿色、 健康 ”的种植理念,真正做到无化肥无农药种植管理。
5、观音阁黑糖。黑糖是一种未经提炼的蔗糖,富含钙、铁等,具有改善血管硬化的作用,亦有防止肥胖、改善动脉硬化、活血散淤及温经缓疼之功效,其药用价值甚高。
6、番薯片。
7、山水豆腐花。
8、南昆山青梅酒。
9、淡水酥丸。
10、个人觉得应该新增一种特产,郭师傅月饼。五仁叉烧月饼,香甜不腻,口感醇香。
惠州有很多的土特产的,比如惠州梅菜、龙门年桔等等。
1、惠州梅菜是一个惠州独有特色的菜品,这个菜干用来煲出来的汤有一种非常美味的清甜香气和味道,深受惠州人的喜爱,惠州人除了用梅菜干煲汤之外还会用梅菜来蒸肉,于是就有这里非常著名的梅菜蒸猪肉和梅菜扣肉等特色 美食 ,这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一个送礼手信。
2、龙门年桔在惠州龙门县有着将近1000多年的栽培 历史 了,百年以上的老桔树就有200多棵,龙门年桔的果皮非常的光滑而且鲜艳,年桔的果肉鲜嫩多汁,非常的清甜可口,也是独具风味。
3、镇隆荔枝也是一个惠州非常出名的特产,出了名的甜和好吃,主要分有桂味和糯米糍这个两个品种,镇隆荔枝的果肉非常的多,清澈透明,而且颗小,吃起来非常的清甜美味,糖分非常的高,营养成分也非常的多。
4、淡水酥丸是在惠州市惠阳区是一道非常传统的客家 美食 风味名菜,是一种经油炸的大型肉丸,吃起来肉汁非常的饱满,可口,而且相当就有弹性,鲜味非常的浓郁。
大家好,我是@ 博悦旅途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惠州土特产很多,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我认为味道不错的,比较常见的,希望大家喜欢。
梅菜
梅菜是广东惠州的特产,又称为“惠州贡菜”。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梅肉、 梅菜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
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久负盛名,是客家三大名菜之一。,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酿豆腐鲜嫩滑香、营养丰富,是客家人过年的保留菜式。
淡水沙梨
沙梨黄中透亮,形似芒果,又称金珠果。加之独特的保健功能,被人们誉为梨中珍品。是一种抗病晚熟、品质优、丰产性高、风味独特的高营养保健型新品种。风味独特沙梨入口甜中带酸,酸甜适度,又有微微涩滑,甜而不腻,酸而不洌,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普通风味的新乡爽口的山野味。
博罗酥糖
博罗酥糖,是一种灰色的方块,是由博罗县糖果饼干厂选用当地产的黑白芝麻,以麦芽糖、白沙糖、面粉等作配料,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博罗酥糖,真正是风靡粤港澳,酥松可口、甜而不腻名副其实。所谓的酥松,一是拿着它时要小心翼翼,手上稍一使劲,它就散成粉末;二是放入嘴里,会自然化开。
龙门话梅
麻榨话梅在龙门都挺有名气的,龙门麻榨梅子质优个大,色泽美观,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肉厚核小,酸脆可口,不仅是生津止渴的消暑水果,而且是医疗上用途甚广的药品原料。
惠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之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并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珠三角经济区。惠州是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以下是惠州的特产:
(一)惠州梅菜
梅菜是惠州独有的传统特产。 历史 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自苏东坡来惠州后,这种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民间传为正气菜的梅菜由东坡传授的东坡扣肉(梅菜扣肉)而名扬四海。
(二)糯米糍荔枝
果呈偏心脏形,歪柄,果形较大,色泽鲜红间蜡黄,皮棘感不明显,肉乳白半透明,肉丰厚,口感嫩滑,味极清甜,核瘦小,自然糖分高,含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多种滋补功用,是不可多得的岭南佳果。
(三)观音果
采用精挑细选的观音阁细粒土种花生和河砂,用纯手工炒制而成。其味性甘、香、脆,含有儿茶素、赖氨酸等,对抗老化、防早衰等作用,常食有益于人体延缓衰老,故又有“长生果”之称。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健脾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之功效,能治营养不良、体弱、皮肤紫斑、脚气、产妇乳少等病症,乃是贺年送礼佳品。
(四)淡水酥丸
淡水酥丸是惠阳客家传统风味名菜,以裕华长富酒楼和康惠酒楼的黄金酥丸为代表。酥丸即炸过的大肉丸,肉爽带汁,清香淡雅,既酥香松软,又鲜美浓郁。
欢迎来惠州!
既然是特产,那必须和地域有关。
1、博罗柏塘有凉果和山茶
2、博罗公庄有酸豆角和指天椒
3、博罗罗阳有酥塘
4、博罗长宁的百草油、仙人菜、酥醪腊肉
5、博罗观音阁有红糖、黑花生
6、博罗麻坡有肉丸
7、原博罗仍图有酿猪皮
8、原惠阳矮坡横沥一带有梅菜
9、惠阳淡水有酥丸
10、惠阳镇隆有荔枝(其实好多镇都有)
11、原惠阳马安有马仔糖
12、惠东平海港口有鱼干
13、惠东吉隆有叉烧皇月饼
14、惠东铁涌有生蚝
15、惠东多祝有冷粉、薯丝
16、惠东稔山大米
17、惠东高潭有姜糖
18、龙门有笋干、年桔、大米、米饼、青梅酒、毛茶等
惠州除了荔枝,没有什么特别的特产,附近的城市都差不多。再说了惠州的荔枝也没什么特色,都是一些平平常常品种,如果有桂味还行。
荔枝还是我们这种品质好。
惠州梅菜、罗浮山酥醪莱、罗浮山百草油、罗浮山甜茶、东江糯米酒、南昆山观音菜、龙门竹笋、龙门竹牙签、龙门米粉、博罗酥糖、博罗凉果、荔枝、龙眼、芒果、柑桔
惠州土特产有哪些?小西也来分享分享
说起惠州的土特产,可能大家会有很多话想要说,今天就跟大家来数一数惠州的这些土特产!
惠州梅菜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历来被作为宫廷食品,又称“惠州贡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可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因苏东坡传授的梅菜扣肉而名扬四海。
龙门米饼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原料,加之以盐糖为佐料精制而成,皮薄馅多,爽脆可口,咸淡适中,味道广受好评。
惠州东平窑始创建于北宋年间,是北宋广东三大民窑之一。装饰手法主要是刻花和化花,刀法近似陕西耀州窑。东平窑的刻花碗胎壁和青釉较薄,线条流畅自然,是瓷器中的精品。
罗浮山甜茶味道甘甜可口,具有清凉解热,止渴生津,开胃消滞,降低胆固醇等作用,是罗浮山独有的茶种,并且以独特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特产。
惠州龙门以竹子闻名,除了各种竹制品之外,也是牙签的上乘原料。龙门的牙签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方便携带,因此人们到龙门,总要带上一些牙签,即可家用,又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其使用价值远远超过了牙签本身的内涵。
东江糯米酒所选的糯米纯正,配方独特,形成了不含任何人工色素的红色,有其特有的甜味,芳香浓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宴客送礼的佳品。
罗浮山豆腐花,客家盐焗鸡,郭师傅月饼,观音山红糖等等,惠州是一个非常宜居城市
梅菜,龙门话梅,三黄鸡,淡水沙梨
三、惠州特色有哪些?
1、东江盐焗鸡
招牌客家菜,主料是项鸡,主要烹饪工艺是盐焗。盐焗鸡制法独特,味香浓郁,皮爽肉滑,以沙姜油盐佐食,风味极佳。色泽微黄,皮脆肉嫩,骨肉鲜香,风味诱人,是宴会上常用的佳肴。
2、客家酿豆腐
也称为肉末酿豆腐、东江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通常将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块,在每小块豆腐中央挖一个小洞,用香菇、碎肉、葱蒜等佐料填补进去,然后用砂锅小火长时间煮,食时再配味精、胡椒等调料即可。
2015年,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梅菜扣肉
汉族传统名菜,属客家菜。通常是将五花肉上汤锅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后加葱、姜等调料炒片刻,再下汤用小火焖烂,五花肉盛入碗里,上铺梅菜段,倒入原汤蒸透。走菜时,把肉反扣在盘中。成菜后,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4、博罗酥糖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特色传统名点,是一种灰色的方块酥糖,选用黑白芝麻,以麦芽糖、白沙糖、面粉等作配料,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有酥松可口、甜而不腻,价格适中,便于携带等特点。
5、麻陂肉丸
因选料制作独特,采用祖传秘笈,口感爽滑、肉质鲜美而远近闻名,主要分布在博罗县县城及和博东地区各镇,还远销深港澳等地。2008年,麻陂肉丸已经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惠阳区首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被列入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