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潮州哪里好玩又好吃的地方
潮州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潮州古城,湘子桥,这是全国最老的开闭式桥,很漂亮,晚上还有个灯光秀,尤其那个元潮唱的《潮州人》,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潮州人,响起那一刻,再配上灯光,简直美爆。对面的韩山祠,纪念韩愈的。还有就是附近挨的不远的南澳岛,南澳大桥,总兵府,宋井,都是不错的
二、潮州特色小吃老字号(蚝烙)出原于潮汕那个地方??
“蚝烙”是潮州久负盛名的传统民间小食。“蚝烙”实际即是“蚝煎”,因为潮州的“烙”,实际即是潮菜烹调方法中的“煎”。
“蚝烙”这款传统潮州小食,历史十分悠久,在清代末年,潮州城镇各地,制作“蚝烙”的小食摊已经十分普遍。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民国初年,位于潮州府城开元寺古井西北的泰裕盛老店。这一小食铺,专门经营“蚝烙”,其制作的“蚝烙”特别好吃。原因是因为泰裕盛老店,在选料上十分严格,专门选取饶平汫洲出产的珠蚝,采用优质雪粉,甚至连猪油都要用本地猪的鬃头肉煎出来的猪油,制作的每一步骤十分考究,其煎制的“蚝烙”,具有特别鲜美的蚝香味,口感酥而不硬,脆而不软。由于泰裕盛老店制作的“蚝烙”口味特别诱人,故在当时名噪整个潮州地区,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
其次在抗日战争前,在潮州市太平二目井脚和宫仔巷头,分别有外号称为“人龟”和“赂树”的小贩煎“蚝烙”出卖,据说此二小摊煎“蚝烙”功夫相当到家,每每待有客人到,才专门点火制作,味道特别可口,在当时也曾闻名潮州。
“蚝烙”的传统做法是,先热锅放人猪膀放下葱花炒出香味,再把生粉水均匀地倒下,煎成圆饼形,约有一厘米厚,至生粉水刚熟成形,即把蛋浆均匀淋上,再在上面放蚝(用粉水上浆),腊肉丁等,略煎,用锅铲切成四角,从锅边再注入膀,翻过来继续煎至外香脆、内嫩滑。“蚝烙”的酱碟是沙茶加鱼露。
以上做法是传统做法,现在一般煎制蚝烙,都是取鲜蚝250克,用清水漂洗干净,调入雪粉100克,加入葱珠、味精、鱼露、适量清水,搅拌均匀,热锅放入猪油,倒入鲜蚝雪粉水,待煎成圆饼形,再把鸭蛋打散淋在上面,继续煎至两面酥脆成金黄色,装盘即成,以芫荽叶点缀。
煎“蚝烙”如单纯用雪粉,口感柔软,但较难成形,如要“蚝烙”较硬身,可在鲜蚝雪粉水中加入适量粳米粉。
三、潮汕特色美食有哪些?
1、蚝烙是广东潮汕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采用优质雪粉,甚至连猪油都要用本地猪的鬃毛肉煎出来的猪油,制作的每一步骤十分考究。饶平蚝烙以“大蚝之乡”——饶平县汫洲镇蚝烙最为出名。
2、虾蛄学名叫管虾,也叫琴虾或赖尿虾。虾目蟹足,状如蜈蚣,触角两对,第一对较长,呈镰刀状,体苍灰色,尾节红色。大者长及尺,小者两三寸。虾蛄味道鲜美,价格低廉,或油炸、或清蒸,或生煮,多种吃法,各具风味。
3、狮头鹅为中国农村培育出的最大优良品种鹅,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原产广东饶平县浮滨乡。多分布于澄海、潮安、汕头市郊。羽毛灰褐色或银灰色,腹部羽毛白色。头大而眼小,头部顶端和两侧具有较大黑肉瘤,鹅的肉瘤可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故称狮头鹅。
4、岭头单丛茶,又称白叶单丛茶,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原坪溪乡,坪溪镇)岭头村的海拔1032米的双髻娘山。1961年由岭头村民从野生水仙茶中选育而成,在1981年广东省茶树品种会议上,被单独列为一个品种。
5、潮州柑是柑中最有名的世界良种,春末夏初开白花,秋季结果,冬季收获。潮州柑有碰桶柑、蕉柑、雪柑3个品种,碰桶柑果硕大,朱黄色,皮松脆而浮凸,不紧黏其瓣,故最易除皮。瓣肥汁多而少核,味甜如蜜,有“蜜柑”之美誉。
四、潮汕美食(下)
熏鸭脯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特色传统名吃之一,主产于潮南峡山镇。熏鸭脯肉质腊红,鸭骨甘酥,表皮柔嫩,肥而不腻,醇香适口。以梅酱或麻油作蘸料,是佐酒美味和送饭佳肴,令人吃后口齿留香,余味无穷,历来为宴客送礼佳品。这道菜肴在潮汕地区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之久。
由于时代转变,熏鸭亦因工序繁复而接近失传,只有极少数人继承了制作熏鸭手艺。一只熏鸭由生到熟,整整要耗上一天的时间。需挑选5斤重的鸭子,回来洗净,以秘方腌制过夜,再用焦糖起卤打色。第二天清晨,再将鸭子置于桶内,加入甘蔗渣炭烧烟熏,开始3个小时的漫长烟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多次打开木桶添加蔗渣,并要定时为鸭子转身,确保味道均匀。鸭子经过3个小时的烟熏之后,还要经过隔水蒸煮。这样色泽更加油润光泽。咬下去,皮爽肉嫩,非常入味,还有丝丝淳朴的甜味。
蚝烙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采用优质雪粉,甚至连猪油都要用本地猪的鬃头肉煎出来的猪油,制作的每一步骤十分考究。
这款传统潮州小食, 历史 十分悠久,在清代末年,潮州城镇各地,制作"蚝烙"的小食摊已经十分普遍。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民国初年,位于潮州府城开元寺古井西北的泰裕盛老店。这一小食铺,专门经营"蚝烙",具制作的"蚝烙"特别好吃。原因是因为泰裕盛老店,在选料上十分严格,专门选取饶平汫洲出产的珠蚝,采用优质雪粉,甚至连猪油都要用本地猪的鬃头肉煎出来的猪油,制作的每一步骤十分考究,其煎制的"蚝烙",具有特别鲜美的蚝香味,口感酥而不硬,脆而不软。由于泰裕盛老店制作的"蚝烙"口味特别诱人,故在当时名噪整个潮州地区,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
无米粿俗称水晶包,是潮州地区传统名小吃。馅多用蔬菜杂粮来做。无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番薯自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陈姓人偷偷从菲律宾传入之后,随闽南人入粤,迅速传遍潮汕大地,成为潮人的又一项主食。番薯吃不完了,便磨粉。薯头可以养猪,薯粉作副食及调料。
潮汕人做粿,第一道工序是"煮钢","钢"是柔韧的意思。因粿-般都要包馅,皮薄馅多才好吃,但皮薄易弄破,流出馅来。为使粿皮既薄又不被弄破,外观好看,便必须"煮钢"。先把薯粉研成细末,不留半点硬粒,取其中少许,然后在锅里煮,像煮糊一样,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使其成为一锅稀糊汤,再倒在粿桶里,加薯粉揉搓,直至均匀调和,韧性与弹性适中,便像擀饺皮一样,擀出薄薄的一张张来。近年人们做无米粿,已不用煮钢,用带汁的熟番薯块,放在粿桶里,和上薯粉揉搓,做出的粿皮也是一样的。
无米粿的馅多用蔬菜杂粮来做。咸的是马铃薯、芋头或竹笋切成小粒,加沙茶或咖喱及盐、味精少量炒熟。或大豆炊熟,加精盐、胡椒粉少量研细。甜的馅可用芋泥或豆沙。像做小笼包一样,蒸熟即可食用。包绿豆、芋泥、豆沙的,俗称蟹饺,多用作宴席的点心,加热即可上桌。放在油里用细火慢滚,整个玲珑剔透,俗称水晶包,是有名小吃。那一类包菜馅的,是家常的点心,多用油在锅里煎,使其透明微带赤,十分可口,是有名的潮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