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的淡季旺季是什么时候,怎么分的?
因地因时制宜,现在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了比如桂林的景区景点的淡旺季,内宾外宾有别。在漓江水满,适合游江的时候就是旺季;如北海银滩,天气炎热的时候就是旺季...而在桂林的阳朔,春节前后被旅店老板们视为淡季,生意不是很多——这些是根据我的亲身体验整理的。 因为决定游客旅游动机的有“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两方面因素,黄金周也许是国人出游的动机较佳结合点和高潮,但是人们却逐渐发现其实黄金周并不适合进行长线旅游。 而在旅游业界,所谓淡季旺季往往会将旅游人数跟旅游消费收入结合起来衡量。 还有一种区分方法,南国游山水,旺季为春夏季;北国游枫叶冰雪,旺季为秋冬季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不分淡旺季的 北京的旅游旺季是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故宫虽然按淡季卖票,可人却和旺季时没什么区别
二、旅游旺季和淡季是几月份?
一般国内旅游行业来说,人多时候是旺季各门票价格也高点,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到11月份。淡季人则少价格低点,一般在第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之前。
旅游旺季是:元旦、春节、5.1、10.1等黄金周长假,两个学生假期(暑寒假)。其余月份时间就是旅游淡季。
登泰山的旺季和淡季,而且它的登山门票也是根据旺季与淡季来定门票的价格。淡季是在12月和1月,这个时候门票便宜一点,其他时间定义为旺季。
扩展内容:
不同的地方,淡季和旺季的划分不一样。像南方应该是在春暖花开的春天以及各个黄金州时都是旺季,而北方的冬天就是淡季。所以出门旅游的话,还是分清楚是在南方还是北方。
北方一般冬季是淡季南方则会好一些夏天南方不如北方好,是有区域性及本地方的特色有关系。 北方冬季是淡季,但哈尔滨滑雪是旺季; 南方夏季是淡季,但九寨沟是旺季。
三、旅游地的旺季与淡季,是否需要平衡?(上篇)
一、 旅游 地的未来,也一定会存在淡旺季吗?
旅游 淡旺季是 旅游 人群和消费需求反映在 旅游 时空上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旺季门庭若市,游客流量集中,消费旺盛;淡季门可罗雀, 旅游 流量稀少,消费力急剧下滑。对于 旅游 地来说,这种折射于时空上的 旅游 需求变化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不少地方在发展全域 旅游 时亟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渗透,更加柔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带薪假期的逐步实行,让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出游意愿越来越强。高频次、自主化逐渐成为 旅游 的主要特征,节假日 旅游 需求的集中释放局面也在逐步缓解。这些是否意味着未来 旅游 地的淡旺季差异将逐渐消失, 旅游 地的淡旺季差异将不再成为未来 旅游 时空发展的主要矛盾?
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回归未来 旅游 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供给端的 旅游 资源与消费端的 旅游 者。尽管节假日对 旅游 淡旺季的影响将逐步减弱,但供给环节的资源固有不平等与消费环节的游客对于 旅游 品质需求的逐步提升,将使未来 旅游 中的淡季与旺季一直存在。
1. 气候:适宜的季节去舒适的远方
舒适是人的本能要求,追求适宜的气候出行是人们 旅游 的动机之一,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气候舒适度佳的时候去旅行。科扎克(Kozak)对前往马略卡和土耳其的1872名英国及德国游客进行调查后发现,享受良好的天气是他们出行的首要原因❶。学者理查德森(Richardson)等研究发现气温是影响 旅游 需求的重要因素❷。正如同酷热的夏季人们喜欢去青岛、北戴河等海滨城市一样。研究表明,若温度升高, 旅游 者对滨海地区的 旅游 需求会进一步增加❸。严冬时节人们喜欢去海南省三亚市躲避寒冷的冬季,因为三亚市每年12月至次年1月的平均气温不超过22 ❹。在越来越强调“自我”的未来 旅游 消费导向下,气候舒适度势必在 旅游 决策中扮演日渐重要的因素。
海南三亚
甚至人们会为了享受那份“舒适”而舍弃一些听上去“惊艳”但气候并不宜人的资源。如峨眉金顶佛光在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出现概率最大,平均为25.8% 39.3%,但是此时气温低、风速大,山上感觉非常寒冷。所以,虽然在冬天有大概率观赏到这一大气的奇异光象,但由于不舒适的气候,依旧只能吸引部分虔诚的信徒,并不能带来如旺季一样规模的人群。峨眉山的旺季仍然出现在每年4月至10月❺。又如,尽管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是黄山云海的最佳观赏时节,但由于此时正值“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寒冷冬季,严寒极大地消退了人们观看云海的热情。
未来新一代 旅游 消费主力是在极大满足物质生活需求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更加强调于物质之上的精神需求。“休闲享受”是他们的生活理念和信条❻。这也让气候的舒适度在未来 旅游 的时空影响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即使他们都会找寻各自的诗和远方,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舒适的时节去找寻。
2. 资源:特定的时点去找寻特色的景点
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家及行为经济学家乔治·勒文施泰因(George Loewenstein)发现,好奇由信息缺口(Information Gap)所致❼。对于 旅游 来说,产生好奇心的信息缺口源自我们所熟知的环境和未知环境的差异,也就是强烈的资源差异。作为以资源的差异性为其核心吸引的 旅游 地来说,势必受资源本身的季节分布不均等而呈现全年之下的时空不平衡。某种特殊的资源只在某一特定的时节出现,这种特殊也往往让人们拥有极强的好奇心而产生浓厚的出游意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对于浓烈而独特的人文节庆,一般只是集中于全年某个时点,节庆一过也就相应地丧失了吸引力。位于日本岐阜县的白川乡合掌村,游客为了欣赏一年只亮12小时的极其稀缺的点灯节,每年1月至2月亮灯当日都会因游客爆满而不得不采用预约制,而节庆一过,这个小村落又恢复了冬日的宁静。对于特殊的农业资源,收获的季节抑或开花的时节资源才最具差异化,因此也往往于此时迎来 旅游 的旺季,如同我们会选择在阳春三月去婺源县欣赏油菜花田美景,初夏时节去富良野收获大片薰衣草花田的浪漫……
合掌村
对于以自然景观为主导的 旅游 资源则更是如此,不同纬度、不同气象和地形地貌条件下也能塑就不一样的差异景观,智利阿塔卡玛沙漠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观星地之一,就是因为其极小的降水量、高纬度地区以及如临火星般变化万千的地貌。我国海陆兼备、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多样的气候条件塑造了不同时节下极具差异化的特殊景观,某些景观只能在某些特定的节气出现。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哈尔滨市。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哈尔滨市的冬季严寒干燥,长达半年有余。据统计,哈尔滨市全年有33.1个降雪日,年积雪日数达105.1天❽,特殊的气候条件也让哈尔滨拥有了独特的冰雪景观,素有北国冰城之称。
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斯大林公园)
在“Z世代”逐步渗透的未来 旅游 中,消费者群体正在逐步分化,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正在成为新消费趋势❾。他们会在特定的时节去追寻那份令人好奇的差异甚至稀缺资源,而独特资源影响下的季节差异性也将变得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季节是未来 旅游 地发展中几乎无法规避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 旅游 地,还是以人文资源为主的 旅游 地,基本无一例外,但淡旺季绝非严格意义上的季节划分,是反映在 旅游 地全年游客变化上的周期规律,有可能单峰出现,也有可能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多峰出现。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四、旅游淡旺季是怎么划分的?
旅游是有时间季节性的,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四季交替变更的,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四季交替更加明显。可能这种交替变化少一点,只有海南岛、台湾岛等热带地区。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旅游都会有淡旺季的。
那么旅游你是选择淡季好还是旺季好呢?
看一下我们所说的旅游淡旺季都有哪几类:
第一、旅游的旺季就是几个假期,清明节、五一假期、端午节,国庆节的假期,尤其是是五一、十一假期旅游的人事比较多的,这时候也是旅游旺季。
第二,旅游的旺季就是暑假。暑假的时候大中专学生都放假了,并且夏天那里的旅游景色都好,好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出门再去旅游,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去旅游。
其实旅游还是旺季好,虽然人多但是景色优美,这就好比选择饭店一样,我们都会选择人多的饭店吃饭,哪怕排队等待也可以,说明饭菜做的好吃。旺季景色优美人才会多。但是对于不是因为孩子放假等必须选择假期出现的,还是尽量避开旅游目的地最旺的时节。一方面是景区人多,旺季都来旅游,无论哪个景区全是人跟车,根本看不太清楚景色,拍照留念都的等上好久。
去年在布林泉小区想拍一张没有人物的照片结果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拍成。
这是最好拍的一张,没有别人在哪里留影的图片,不满意,但是不能再等了。
旅游,选在在旺季前后一段时间,景色不输旺季,人少很多,性价比也高。千万不能在最旺的季节去旅行。人多、车多,价格贵。
最后我们发现,我们想去旅游、有时间旅游的时候也正好是大家同步了。于是我们就在旅游的旺季不期而遇。去那都是排队、基本靠抢,消费还高。错峰出行是最好的选择,只是有多少人会选择呢。好不容易难得的旅游出现,当然的选择目的地最美的时候了。
旅游你是选择淡季还是旺季,欢迎留言评论。
关注【游草原网】专注于草原旅行,分享最美的草原风景。2019让我们一起自驾游草原。
其他网友观点
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我一般都是淡季出行。理由如下:
(1)淡季出行,可以玩得尽兴,不必走到哪里都被挤成相片。
记得多年前,我曾经在五一长假时和家人去了一次杭州,结果玩得非常不爽。
我们那次是自驾去的,因为五一当天去杭州的私家车太多,我们下高速时根本下不去啊,在收费站那儿就生生堵了40多分钟。之后几天,杭州的酒店一房难求,我们不得不住到了郊区,每天往返市区非常不方便。到断桥去玩时,人多得真恨不得要被挤成照片啊。为了在楼外楼吃一顿饭,我们全家人排队排了两小时啊,呜呜呜……总之,各种不爽
(2)淡季出行,机票、酒店的价格都有不错的折扣。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淡季出行了,并且发现淡季出行机票和酒店的价格都好便宜啊。
比如,去年9月初我从南京飞大连,竟然机票只有140块钱啊,而且还提供一顿飞机餐。前去接我的沈阳的朋友说:“你这机票也太便宜了吧,我们从沈阳坐高铁从大连,火车票价都比你机票贵。”哈哈哈。
之后几天,我们专程去獐子岛吃海鲜。因为是淡季,酒店的老板主动提出:每天管吃管住120元钱,每餐饭至少保证有6道海鲜。是不是好开心,哈哈哈。
獐子岛。
獐子岛。
跟着当地人出海钓鱼。
总之啊,这些年来我都是坚持淡季出行。人不受累,价格还不贵,何乐而不为?
大家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交流?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在讨论区留言,说说你的旅游故事啊,或者直接加本人头条号:岚小姐的下午茶,一起交流、互相学习哦。
其他网友观点
笔者认为,关于旅游是旺季出行好还是淡季出行好,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还是得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决定。有的人喜欢旺季出行,有氛围、热闹,能找到自己出行的存在感;而有的人则喜欢淡季出行,没有人山人海的拥挤,少了喧哗,多了宁静。下面具体分析下这两种情况:
首先,旺季出行有几大优势:一是各大景区在基础设施、人员配备、服务管理上都会准备得更加充分,以应对旺季游乐的爆棚;二是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三是景区游人如织,安全性相对高些,尤其对女同志来说。
另一方面,旺季出行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一是出行成本增加,交通、饮食、住宿价格上涨;二是会遇到堵车、排长龙等烦心事,给出游添堵;三是会有更多的旅行体验机会,举例说,如果淡季出行,景区某些项目可能会因游客少而关闭,比如大型演出、动物表演等。
其次,再来说说淡季出行的优:一是出行成本相对较低,不论是跟团还是自由行,交通、住宿、餐饮费用都要低些;二是出行更顺畅,不会遇上堵车、排队现象;三是旅行自主性强,自由自在。
淡季出行同样也有缺点:一是过于冷清,没有出游的氛围;笔者有一次春节前十天去张家界游玩,全程就只有导游带着我和堂哥两个人,但导游还是尽责,一路讲解不断。二是就餐不便,很多饭馆关门,即使开门营业还不太待见一两个人的业务;三是安全性要差些,建议早点结束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