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扩大文化消费,应当将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增长点,积极推动文化与旅.116 .游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实现文化消费的倍增。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对一个地域来说, 游客带来了增量消费,游客的消费又对本地居民消费产生示范,催发带动了 本地居民的文化消费。将文化融人旅游,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既拉 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旅游注入了原动力。目前,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而大 发展也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国务院先后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和《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 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分属不同领域的产业联系到 了一起。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对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也都高度重视,文化部 去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文化旅游业列人文化产 业的十大发展重点,还联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 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发展文化旅游,就是要将文化看作旅游发展中的关键要素、旅游活动的 主要内容。只有将文化介入到旅游之中,才能摆脱单纯的旅行活动而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旅游。当地居民对文化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以合作的态度参与文化旅游发展能够有效地保护当地特色文化,促进当 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文物是一个时代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是文化旅游的核 心之一。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等主要机构必须积极融入文化旅游开 发之中,与国内外的旅游部门联合,利用文物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通过 发展旅游促进文物保护,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获取广泛的社 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要从旅游的市场需求出发,开发出真正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要与现代新兴旅游市场结合,深化和拓展旅游,通过发展会议、商务会展、 自驾车、企业团队文化建设等旅游项目,推动旅游发展,使教育与休闲有机 地结合起来。发展旅游消费,不能单纯依靠门票收人,更主要的是要开发其 他相关消费。市场创新与开发,要重点处理好“旅游市场”与“公益教育” 之间的关系。既要控制门票价格,保证公益性质,又要留有余地和空间。除 此之外,更要注重从文化联系的角度诠释文物资源与文化旅游线路中其他文 化资源的关系,提升旅游线路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旅游中文化的连贯性,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文旅部: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促进文旅产业复苏

6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文化和旅游行业助企纾困的有关情况。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继续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推动行业加快恢复发展。

一是加力推动各项纾困扶持政策落地落实。将在7月开展“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地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政策精准对接服务,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并加强相关政策储备。

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定向支持力度。将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供给体系,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为行业恢复发展添劲加力。

三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加快恢复。将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计划,深入开展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并进一步发挥重点节庆会展的带动作用,提升旅游企业和行业信心。

四是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创新发展。推动云演播、微旅游、露营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型市场主体,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催生新发展动能。

三、江苏省推进文旅事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包括哪些?

一是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包括抓好文旅专项扶持政策落实和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

二是引导和推动文旅项目建设。包括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和推动政银企合作。

三是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包括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丰富特色文旅产品供给、培育发展文旅消费新模式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四是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加强文旅融合载体建设和打造数字文旅产业。

五是助力文旅市场恢复。包括加强“水韵江苏”品牌市场推广、策划推介文旅精品线路、放大会展平台推广效应、大力拓展国内旅游市场和逐步恢复入境旅游市场。

六是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包括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和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扩展资料:

《措施》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提档升级,支持国家级、省级园区(基地)持续做大做强。

在实施惠民便民举措,激发大众消费潜力方面,《措施》提出,要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鼓励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实行淡旺季票价和非周末促销价,落实特殊人群门票减免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和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

《措施》还明确,要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3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参考资料: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再推“文旅18条” 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

参考资料:人民网-江苏出台12条举措为提升文旅消费保驾护航

四、旅讯丨青海: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1、海南安排5000万元稳定 旅游 消费市场 A级景区最高补助180万

据了解,根据海南省对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措施,海南省财政将安排5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稳定 旅游 消费市场。为了充分用好用足专项资金,支持海南省重点 旅游 企业纾困解难,省旅文厅专门制定了《海南省 旅游 企业纾困解难稳定 旅游 消费市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海南省将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A级景区、椰级乡村 旅游 点、旅行社、星级饭店、乡村民宿等 旅游 企业给予纾困补助,促进 旅游 消费市场有效复苏。

据了解,海南省将细化扶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A级景区、椰级乡村 旅游 点、旅行社、星级饭店、乡村民宿等 旅游 企业,分门别类进行扶持。如A级景区和椰级乡村 旅游 点将按照企业用工人数以每人16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稳岗纾困补助。其中A级景区每家补助最高不超过180万元,椰级乡村 旅游 点每家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2、青海: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青海省文化和 旅游 厅将持续开展文旅惠民消费主题活动,通过“云闪付”“携程网”线上平台分批分期发放文旅消费券2000万元,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激发文旅市场活力。”22日,青海省文化和 旅游 厅副厅长马建立在2022年青海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新闻媒体通气会上表示。

3、瑞丽市政府与小签 科技 签署战略合作 投资8600万元建设全国首个元宇宙剧本游小镇

6月21日,瑞丽市政府与小签 科技 签署建设瑞丽市元宇宙剧本游小镇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双方将基于元宇宙数字 科技 ,围绕“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建设、文旅新业态发展等倡议,投资8600万元打造瑞丽市畹町小镇成为全国首个元宇宙剧本游小镇。双方通过合作,将建设与当地人文深度结合的元宇宙新基建示范和应用和数字化升级平台,共同带动瑞丽市数字文旅产业经济的发展。

4、海昌海洋公园与华侨城达成战略合作 涉及8个欢乐谷项目

6月21日,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在港交所公告,近期与欢乐谷文化 旅游 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欢乐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从零售业务等方面开展合作。根据该协议,欢乐谷将向海昌海洋公园同时开放旗下八个欢乐谷项目,引入海昌海洋公园奥特曼超级能量站项目;海昌海洋公园负责提供标准化的奥特曼超级能量站产品和商品。双方将共同探讨及协商合作模式,由欢乐谷投资或本集团投资联合运营;并将洽谈各个欢乐谷项目的具体商务合作条件;具体以双方另行协商并签署的专项协议为准。

5、佳兆业退出深圳金沙湾国际乐园项目 转让51%股权予西部信托

6月21日,据企查查显示,佳兆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撤出对外投资,投资企业为深圳市佳富东部 旅游 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兆富德 旅游 开发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均为51%。接盘者为西部信托旗下子公司——深圳市城开信银投资有限公司。

6、携程:近一周暑期跨省跟团游预订量周环比增长291%

从6月21日0时起,湖北省全面恢复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接连三日,青海、宁夏、湖北相继恢复跨省游,全国跨省游市场进一步被打通。

跨省游开放的利好消息为各地 旅游 复苏注入“强心剂”。携程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近一周暑期跨省跟团游预订量周环比增长291%;暑期跨省酒店预订周环比增长151%;携程“机+酒”订单量自6月以来飞速提升,6月日均订单量已赶超去年同期。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仍存在中高风险地区,机+酒产品还没有恢复销售,根据 历史 数据推测,随着疫情的恢复出行需求会持续增长,机+酒产品还会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7、北京环球度假区官宣重启,搜索热度升至全国第一

据北京环球度假区公告,所有游客进入北京环球度假区均需持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验北京 健康 宝和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快速体温检测,并在进入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时出示有效园区预约码。

消息发布后,在去哪儿平台上,北京环球度假区的搜索热度瞬时增长6倍,冲到全国景区第一;北京环球度假区周边酒店的搜索热度也大涨,较21日环比增长了近40%。

8、亚朵更新赴美上市招股书:2021年净利润1.4亿元

6月21日晚,亚朵再次更新了赴美IPO的招股书。据最新招股书,2019年-2021年,亚朵净营收分别为15.68亿元、15.67亿元、21.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83.1万元、3782.2万元、1.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亚朵的管理加盟酒店数为712家,租用酒店数为33家。

亚朵在招股书中表示,虽然公司酒店的入住率从2020年的67.1%上升至2021年的67.7%,但仍低于2019年的73.4%。

9、新加坡樟宜机场5月客运量达去年同期14倍

据联合早报,随着航空业逐步走出冠病疫情的影响,樟宜机场5月的客运量也继续上升,从4月的大约193万人次增加至247万人次,或大约28%。这是2021年同时期的14倍。

樟宜机场集团6月21日在网站上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樟宜机场截至今年5月累计的客运量为696万人次,是2019年冠病疫情暴发前全年客运量的十分之一。2021年全年的客运量则是305万3000人次。

五、促消费补短板新政将密集落地

夜间经济成中秋消费亮点

中秋期间消费再次呈现多个亮点。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显示,综合各地 旅游 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 旅游 部综合测算,期间全国接待国内 旅游 总人数1.0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 旅游 收入增速达8.7%。

出境游方面,携程数据显示,小长假期间我国游客从近599个海内外城市出发,到达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871个国内外城市。国家数量从去年的82个增加到了88个,增长7.3%。人气最高的前十大目的地依次是日本、泰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意大利和英国。

除了出游,在餐饮消费方面,今年在电商平台上,月饼、白酒、各式礼盒、大闸蟹及蟹卡成为中秋消费主角。苏宁大数据显示,以上商品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34%、143%、139%和156%,螃蟹及相关周边销量首次超过月饼。

另外,今年中秋期间,众多商家开展夜间活动,延长营业时间,助力夜间经济持续上扬。天津此前出台《夜间经济可持续高品质2.0版实施方案》,以今年中秋为契机,天津各夜市打造新颖消费载体。厦门市举办2019中国厦门中秋 旅游 嘉年华,数百家餐厅24小时不打烊。北京夜间消费表现强劲。其中,夜间餐饮、休闲 娱乐 等消费总订单量同比增长26%,居一线城市首位。

分析指出,中秋期间的消费亮点是我国消费潜力释放的一个缩影,显示出各地落实细化促消费相关政策的效应。

促消费再迎密集利好

围绕扩内需促消费的多个利好仍在密集释放。一个月内,央地在多领域出台一揽子重磅举措。

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 旅游 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了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包括推出消费惠民措施,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提高消费便捷程度等。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8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 体育 健身和 体育 消费的措施。

部委层面,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明确下一阶段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8月30日,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 汽车 平行进口发展的意见》。

地方上促消费新政也密集落地。9月11日,海口召开“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促进消费动员大会,发布60条具体措施,确保 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指标年度增长10%。9月12日,河北省召开全省经济运行暨投资和项目建设调度会议,强调着力挖掘消费潜力,支持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支持免税店、港货销售店设点布局,活跃“夜经济”,扩大农村消费、假日消费。

此外,福建省在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方面,则推出促进商圈(步行街)繁荣发展,鼓励开展形式多样商业促销,省级每年安排2000万元对促销活动给予奖励等举措。贵州将采取多种措施激发 汽车 消费市场潜力,稳定和规范 汽车 消费。据了解,北京市有关部门计划在 旅游 、文化、 体育 、 健康 、养老、家政、教育、信息等领域各出台至少一项促消费政策,形成全市域促进总消费政策集成。

补短板深挖消费潜力

“从区域来看,中西部消费增长速度也高于东部地区,是我国消费增速未来的引领地区。”赵萍说。

以夜经济为例,有关数据显示,长沙、成都、重庆、贵阳等中西部城市“夜经济”活跃程度甚至超越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大都市。

赵萍表示,我们要重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目前消费高速增长的势头,进一步释放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创造更多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其和东部地区以及城镇之间消费增长更加平衡。“推进城乡消费市场、中西部消费市场协同发展,进一步挖掘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是扩大内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