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简介

河源简介:

河源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原有11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并乡镇17个,占乡镇总数的14.8%。全市现设有9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94个村委会和149个社区居委会。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27分。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国道、2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河源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河源市东部与广东省梅州市、汕尾市交界,南部与惠州市毗邻,西部与韶关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河源市的总面积为15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332万。

河源犹如镶嵌在东江之畔的一颗明珠,河源市区别名槎城。东江自北向南流经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城市三面环水,看起来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

以新丰江为界,槎城划分为新老城区。老城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公元492年而江北的新市区是1988年建市后才建起的新城,一老一新,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历史人文景观和令人骄傲的现代奇迹。

人们说河源是一个灵秀的城市,到处繁花争艳,草木吐秀,空气清新,但是让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没有水,一个城市能灵秀到哪里去呢?的确,河源“一城风景半城水”,除两江之外,市区内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人工湖——鳄湖,两江一湖托出了河源“青山绿湖碧水城”的山水旅游城市形象,形成了一种清朗、明丽、现代与传统和谐相融的城市风光。

河源历史:

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置县。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地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93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河源未来:

河源市成立于1988年1月,是广东省的一个年轻城市,也是京九线上的一个新兴城市,辖源城、和平、龙川、紫金、东源、连平等6个县区,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322万。

河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万年至4000年,河源市域内所在的东江中上游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这一带设县而治,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县治设在龙川县佗城镇。现有新石器遗址、唐代正相塔、宋代龟峰塔、孙中山祖居(由闽入粤第一代)。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河源,靠山近海,区位优越。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处于珠江三角洲边缘,历史上与惠州、东莞、深圳、汕尾曾属同一地区,市区距广州、香港均不到200公里,河源实际上是内陆与沿海的结合部。这种独特的区位,既有利于接受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又有利于沟通国内外大市场。

河源,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河源是京九入粤第一市。京九铁路经过江西省进入河源境内,穿越三县和市区,并在龙川县城与广梅汕铁路接轨,设立华南最大编组站。105和25国道纵贯全市,规划建设的河惠、河梅等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由此构成了河源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河源成为粤东北的交通枢纽。此外,以市区为中心的现代通信网络已经形成,实现了城乡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并且,还拥有一类口岸。

河源,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河源是“港深水塔”,全省最大的两个水库——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都在河源境内。滔滔不绝的东江水,不但滋润着珠江三角洲东部,而且通过东深供水工程流入香港。境内水能蕴藏量130万千瓦,仍有40万千瓦有待开发。同时净水资源和优质淡水养殖开发价值和潜力巨大,新丰江天然净水远销国内10多个城市。河源市是矿产之乡,已探明的矿产有40余种,其中储量位居全省第一的就有铁矿、莹石矿和稀土。此外,铅锌矿、钨矿、石灰石、瓷土等也十分丰富,易于开采。河源是山多林茂之地,全市有山地面积1800多万亩,其中25度以下的缓坡地就有18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72%,活立木蓄积量达3092.7万立方米。河源是生态旅游胜地,境内山清水秀,文物古迹众多。紧邻市区的大桂山风景区,是北回归线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区,是广东绿色生态旅游的新品牌;市中心有亚洲第一高喷泉,喷射高度达169米;河源还曾是恐龙的故乡,市区已出土恐龙骨骼化石和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市区碧水环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全国13个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一类标准的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县区有“小桂林”之称的连平陂头山水,有“地下龙宫”之称的漳溪皇龙岩、和平李田仙岩,有“粤东丹霞”之称的龙川霍山和枫树坝九龙湾水上漂流等旅游景观。

河源,服务体系完善,投资环境优良。为吸引外商投资,市政府先后制订子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地价、水电、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实行只收税不收费,规定凡是在市区范围内举办生产性项目的外来投资企业,只按规定收税,不收任何行政事业性规费。为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对外引进办公室,实行“一个窗口”审批项目,“一条龙”受理投诉,“一个口子”收取规费的“三个一”制度,有关职能部门分别制订了对外来投资者服务的承诺制度。为了切实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市政府专门为外商发放了“绿卡”。

建市14年来,河源市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灯塔盆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百万亩水果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的“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贯穿市区的“工业走廊”开发已初具规模,对外经济空前活跃,投资不断升温,规模逐步扩大,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河源市将突出特色经济、借外发展、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大力创造体制创新、对外开放、资源转化三大优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将进一步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把河源建成京九线上的农业强市和珠江三角洲的“菜篮子”基地;利用沿海与内陆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把河源建设成接纳沿海产业转移的一块投资兴业宝地;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河源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利用矿产,水资源和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形成以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加工型工业。

河源市虽然是广东省的次发展地区,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谒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一、客家渊源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旅上出现。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从皖赣某地居所,现迁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广东北边。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地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幸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

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间,这次迁徙却是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理智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

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但是,作为客家人大规模迁徙到河源地区的时间,却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这一时期,即公元1127——1644年间。

河源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承传着客家民系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广东梅县的山歌文化独树一帜。河源的东江客家菜则比较有特色。

二、客家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一)、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二)、婚姻礼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 但余文与张丽是自由恋爱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过程仪式大部分仍沿旧习:如相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拜堂闹洞房等。

(三)、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广东河源市如何? 人文环境如何?

河源市,广东省省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 因东江自北向南流经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城市三面环水,看起来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槎城”。

河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中国绿色明珠之称,拥有广东文化名城━━佗城、孙中山入粤第一代祖居紫金孙屋排、岭南第一大湖━━万绿湖、“粤东丹霞山”“粤东小桂林”━━连平内莞山水、“地下龙宫”━━漳溪黄龙岩、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

十大河源客家名菜是:东江盐焗鸡、东江酿豆腐和红炆肉、咸香鸭、水晶鸡、上汤桂花鱼、清煲草鱼、酿三宝、娘酒醉河虾、薯丝煲。河源地区的菜肴主要都是客家菜,客家菜偏重“肥、咸、熟”。

东江盐焗鸡

“东江盐焗鸡”是广东的一款名菜,也称客家盐焗鸡、客家咸鸡。主料是项鸡,主要烹饪工艺是盐焗。

红炆肉

猪肉脆滑爽嫩,做得非常入味,咸甜味道适中,色泽金黄,风味独特,爽口软滑,肥而不腻。

东江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

咸香鸭

选用本地特产土鸭精心制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是一味独特的下酒好菜。

水晶鸡

色泽光滑,原汁入味,肉嫩味鲜。

上汤桂花鱼

桂花鱼又名鳜鱼,皮滑骨少,肉质鲜嫩,盛产于新丰江水库中,为东江名菜。

清煲草鱼

将草鱼去鳞、宰净,切成大块放入瓦钵内,然后加入调料加盖煲。

酿三宝

虾米猪肉用刀剁碎,加入鸡蛋,调味料拌匀,茄瓜双飞,角椒斜切,去核,凉瓜斜刀切段,每段长约3cm,去瓤。

娘酒醉河虾

客家娘酒、姜片放进水煲,加生猛河虾、味精,盐煲熟。娘酒醉河虾鲜甜香醇,酒香虾爽,美味可口。

薯丝煲

清甜爽口,滑而不腻,口味香浓。河源连平薯丝、鸡汁、大蒜、花生油、调料等适量。

航拍东源县黄田镇黄坑村千里生态林。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源、河源网

河源客家民俗旅游开发现状怎样

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对它进行开发,能极大地带动河源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将有助于客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河源政府对其境内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工作非常重视,目前已开发出多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1.客家民俗博物馆,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距市区12公里,依托一座古老的“府第式”民居——锁头独角楼而设立。仙塘镇附近有古民居建筑30多座,选作客家民俗博物馆的这座民居建于明末清初,乾隆17年,公元1949年11月12日进行复修和扩建后栋。该民居已发展到1500多人,其中华侨近百人,本座民居共有66间房,23个厅,12个天井,此外,还设有书房、楼阁、厨房、澡堂、斗门、走廊、后花园及禾坪。厅分上厅(老人百年归寿时停放的地方)、中厅(拜祖、议事的地方)和下厅,中厅的大梁是“吊灯”用的,如果围里那家生了男孩,正月十五那天,要在此挂大花灯,并要在此摆酒,请家族的长辈来受拜、上族谱。上、中、下厅之间用两扇屏风相隔,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在老人百年归寿时才同时打开两扇屏风。下厅屏风的门槛很高,新娘跨过这道门槛,再跨火堆,踩簸箕,才算自家人。下厅左右厢房的两个龙窗,表示吉祥、平安。每天太阳照射龙窗时,厢房内的地面上便有两条活生生的龙闪动着。以往,这两个厢房为客家妇女怀孕安胎专用,此窗有“集天下灵气生龙子”之意。该民居建筑初始,在每个天井放了一只龟,意祈住在屋内的人能长命百岁,同时还可作疏通下水道用,现在仅剩下了一只。最上方的天井中间有一块石头名为“发誓石”,如果这家子有人犯错误、违家规,要跪在这石头上对着祖宗、对着苍天发誓。

客家民俗博物馆即是“鹤湖新居”,原为罗氏所建,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即1817年),共历三代、数十年建成。占地面积24816平方米,建筑面积14530平方米,南北宽166米,东西长109米,共有179个居住单元房,每单元由数间屋构成,共有房屋数百间。在围墙内民居似“回”字形,整座建筑群由内外两围相套而形成,外围平面前宽后窄,呈银锭状;内围有高墙与外围相隔,平面呈方形。屋宇、厅、堂、房、井、廊、院布局错落有致,像座迷宫,易守难攻,有“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

客家民俗博物馆内陈列有100多件客家人在不同年代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都配有文字照片资料,陈列品中,有石磨、碓、八卦床、八仙桌、棕笼等实物。说明客家人的历史变迁和用具的种类、功能等。l00余件陈列品中,有石磨、碓、八卦床、八仙桌、棕笼等实物,且均按照客家人生活习惯依样摆设,分为卧房(男、女各一间)、厨房、作坊、厅堂,卧房里的枕头是木制的,男人枕的则是长方型的木箱,挂上锁,里面可以放家中的贵重物品如地契、财物等,男式的八卦床上刻有“诗酒琴棋阁、风花雪月开”等诗句,反映了客家人的祟文思想。生产用具中全部都是耕田所用的农具,这又反映出了客家人的重农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客家民俗博物馆对研究客家民俗文化及其源流、客家宗族制社会结构、宗法观念和家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座客家民俗博物馆是迎香港百年回归、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前十集的主要拍摄地,开镜仪式就在此举行,并拍摄电视剧中许多的精彩镜头。

2.佗城是佗城镇的简称,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龙川县南部,西南毗邻河源市的柳城,蓝口,叶潭等镇,东北与龙川县的黄布, 附城,鹤市等乡镇接壤,西北连义都镇。总面积163,5平方公里,人口36780人,距河源市区99公里。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有广东四大河流之一的东江,从东北向西南斜穿而过,河两岸多为狭窄的平原谷地和丘陵地带。

西北部多山地,与本县义都镇交界的大帽山,海拔1175

米,为本镇最高峰。其余地区多为丘陵地带。镇政府所在地佗城,座落在本镇的中心,西南距广州302公里,东北距龙川县新县城劳隆镇10公里,北枕险峰连绵的熬山,南频奔腾不息的东江,205国道自西向东横贯北郊。这里自古以来是往返粤中,兴海,赣南乃至闽西之间的必经之处,为东江流域兵家必争之地。

佗城是岭南最早设置的古县龙川县城,又是广东省首批公布的十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原称龙川城,后称循州城。民国30年(1941年)为纪念龙川首任县令赵佗,教育会通过改名为佗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南平百越,置龙川县,赵佗为令,设县治于今佗城。自秦代至民国,佗城都为龙川县治所,同时又是五代南汉至明初循州(路)治所。佗城历经2000余年沧桑,曾为粤东北部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古城初为土筑,方形,城东至老城街,城南至县前街,城西至城东,城北至北角塘,城垣周长约800米。据原《龙川县专》载:“宋熙宁年间(1068——1077)龙川迁至老龙(按老隆)”。民国28年(1939年)拆毁老城墙时,发现刻有“循州砖石使白”、“循州造”、“甲寅”等字样的城砖。“甲寅”为宋神宗赵项熙宁七年(1074年),据此可证,熙宁年间曾改建县城。改建后,老城街东扩至小东门、大东门,县前街向南扩至南门街的南门,北角塘向北扩至北门,城垣周长增至约2400米。城池外围增辟护城河。

明嘉靖年间,佗城又扩筑上五里城、下五里城、下廓城和新城等4个附城,以保护主城。

佗城商业颇盛,至建国前夕,保持完整的仍有县前街、南门街、大东门街、小东门街、百岁街等,店铺约300多间。

佗城至今仍留下众多古迹和古建筑,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坑子里、牛背岭;秦时古城基、越王井、赵佗故居、马前岗等遗址;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时代的城隍庙、越王庙、孔庙、东河 、仙塔桥、新塔、考棚等旧址及古建筑。

你认为广东河源十大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爱旅行的宝盛哥!2018年完成了广东的环行 旅游 !

更多精彩的广东城市 旅游 见闻,欢迎点击关注!

河源,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山清水秀, 旅游 资源非常丰富!有适合个人 探索 的神秘古村落,也有适合一家大小一起玩的公园,游船等.河源更是南越王赵佗兴王之地,岭南客家之源.

结合个人环行河源时所到过景点,淡淡河源十大必去的景点:

1-万绿湖(东源县境内)

国家AAAA景点,是华南最大的人工湖.景区内因处处是绿,四季皆绿而得名.水质纯美,水性恬美,水色秀美.坐上游艇,尽赏两岸景观,美哉!另外,在购票处有镜花缘景点,也值得一游.

2-亚洲第一高喷泉,太平街(河源市区内)

在新丰江江面上有一喷泉,高达169米,曾创亚洲第一高喷泉纪录.每天晚上准时开喷,在彩灯的照射下,伴随着音乐而舞动,变幻莫测.值得亲自去感受.看完喷泉,一定要到附近的太平街逛逛,购物 美食 ,各路小吃,热闹非凡,绝对让你有如亲临广州的"上下九".

3-霍山(河源龙川县田心镇)

国家AAA景点,为广东七大名山之一.属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誉,是省级森林公园.景区以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著称。在这里还有玻璃桥,够胆的,就来挑战一番.

4-佗城(河源龙川县佗城镇)

佗城历经2000多年沧桑,至今仍保留着众多古迹和古建筑.据查,这里还有古祠堂达48家,被誉为"中华姓氏古祠堂博物馆".同时,佗城景区是南越王越佗的兴王之地,岭南客家之源,科举文化之窗.对于喜欢古建筑, 历史 文化的人来说,佗城一定不容错过.

5-林寨(河源和平县林寨镇)

林寨是全国最大四角楼古建筑群的古村落.2012年获得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称号.林寨是典型客家风格的四角楼,其规模大、数量多、建筑艺术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实属罕见.林寨是我走访这么多古村落古建筑中,最具震憾力的.如此美景,你会由心地发出"百闻不如一见"的感叹.

6-苏家围(河源市义合镇)

苏家围,苏东坡后裔聚居地.这里整个村子山水环绕,绿色相拥,环境优美,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的美誉。在这里,不光可以欣赏到秀美的乡村风光,还能亲身体会苏氏家族和客家人七百多年的 历史 文化。

7-黄龙岩(河源东源县漳溪畲族乡高嶂山脉)

黄龙岩畲族风情 旅游 区包括三大主题内容:一是畲族风情游.这里有畲族图腾展厅和畲族风情表演;二是鬼斧神工溶洞游.黄龙岩是一个喀斯特溶洞,以幽,深,奇,险著称,素有"地下龙宫"之称;三是景区的植物文化游。这里有许多岭南罕见的奇花异草,让人大开眼界.

8-红光古村(河源东源县仙塘镇)

红光古村,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 历史 .有南国第一村的称号.是典型的客家风水古村落.里面有很多古民居,古祠堂,书院等.在东江边上有如“聚宝盘”.

9-河源博物馆(河源市区)

河源博物馆,也称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是世界上少数既拥有恐龙蛋化石,又拥有恐龙骨骼化石的地区之一。这些珍贵的化石都是难得一见的.带上孩子过来,一定学习到不少知识!在展馆里面,时间一到,还有免费的三D电影观看!

10-河源文化广场(河源市区)

河源文化广场是集休闲观赏、 体育 健身、文化 娱乐 于一体的综合开放性文化广场.在这里,不但是悠闲散步的绝好去处,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客家文化传统的.一家大小在这里可以玩上一整天!

以上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河源十大必去的景点.当然河源还有更多好玩好看的地方,如野趣沟,龟峰塔,园中园,越王山,圣迹苍岩风景区等等.来河源 旅游 ,这些地方不可错过哦!

身为家乡人不是我说、都是坑字、

我是河源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万绿湖说得高大上实际上玩点不高。亚洲高喷没啥意思很单调。想爬山的建议桂山或者越王山霍山也行连平小武当也可以。泡温泉九和御临门或者康和还是很正宗的琉璜水。费用也低。 美食 建议到紫金。紫金肉丸八刀汤农家菜非常有客家特色任何一间大排档都行。在河源市区只吃水库鱼在新丰江大坝口很多还算地道。特产可以买点万绿宝产品。和平贝墩牛肉干。紫金绿茶辣椒酱。龙川连平花生。

我家乡就是河源的,我觉得河源 旅游 的话应该说是万绿湖吧!还有亚州第一喷泉。不过我是河源龙川的霍山也可以吧!毕竟我是龙川的,应该要推荐一下的,也要帮当地提高生活质是吧!

和平东山岭第一名

一.万绿湖景区

4A级景区,有着河源最大的人工湖泊,秀丽的周边环境,特别适合放松身心。

景点:万绿湖客家风情馆、万绿谷生态度假 旅游 区、龙凤岛

开放时间:全年09:00-16:30;最后一班船的开航时间为15:00

位置:东省河源市引东源县新港镇境内

二.龟峰塔

一个有着悠久 历史 典故的地方。是广东省公历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楼阁式砖塔,被誉为“河源八景”之首。

景点:佗城、兴隆民俗村、河源博物馆、龙凤寺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7:00,周一闭塔。

门票价格:5元

建议游玩:1-3小时

景点地址:河源市源城区龟峰山

三.桂山风景区

整个风景区以山水闲情为主题,山环水抱,让游客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景点:儿童 娱乐 生活区、生态文化体能 娱乐 区、刺激开心 娱乐 区。生态保健 养生 游泳 娱乐 区、爬山“洗肺”摘果观海区

四.河源佗城

位于广东的“千年古县”龙川县佗城镇。原称龙川城。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设县治所所在地。为纪念首任县令后为“南越王”的赵佗,故称为佗城。

开放时间:08:3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价格:35元

建议游玩:四季皆宜,春秋最佳。

景点地址: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学宫旁

五.万绿谷

位于恐龙发源地之一的粤东客都,因谷中常年处处皆绿而得名。万绿谷被誉为地球北回归线“沙漠腰带的东三奇”之一。

开放时间:09:0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价格:30人民币

建议游玩:四季皆宜,春秋最佳。

景点地址:河源市东源县回龙镇东星村万

l六.黄龙岩

位于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由高嶂山、狮型地水库和黄龙岩洞、侧身岩、燕岩石等七个溶洞及畲族文化展览厅、畲族风情表演等项目组成。

开放时间:09: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价格:30人民币

建议游玩:四季皆宜,春秋最佳。

景点地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

七.东江画廊景区

东江画廊景区是集客家风情、田园风光、科普教育、农业 科技 、休闲 娱乐 为一体的全新 旅游 风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价格:40元/人

建议游玩:四季皆宜,春秋最佳。

景点地址:河源市东源县木京水电站旁

八.和平热水漂流

拥有“粤东第一漂”的美称,是全国最长、生态环境保护最完整的漂流河,特别适合追求刺激的游客。

开放时间:周日 - 周六上午9:00 - 下午5:00; 周日 - 周六, 上午9:00 - 下午5:00

九.客家民俗博物馆

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对研究深圳 历史 、文化、民俗、建筑等都提供了重要依据。这里还是《香港的故事》前十集的主要拍摄地。

门票价格:5元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距市区12公里

十.第一高喷泉

亚洲第一高喷泉,最高可以达到165米,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不过如此吧~

河源旅游怎么样,河源旅游好玩吗

河源以山水而闻名,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浓厚的客家风情。

现附上河源旅游景点简介

市区内景点介绍

1.新丰江大坝旅游区是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坝高124米,坝顶宽为5米,长度440米,是世界上第一座经受六级地震考验的超百米高混凝土大坝。景区拥有雄伟的大坝、省内最大的大常规水力发电组以及“万绿湖”风光,把工业旅游、山水风光、亲水度假、休闲娱乐融为一体。

2.笔架山公园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区西北方万绿湖边,山峰起伏如笔架而得名。笔架山风景区建有多处观景台,顺石级登上山顶,东望市区全景尽收眼底,西眺万绿湖碧波悠悠。

3.梧桐山公园坐落于河源市东环路以东、河紫(河源至紫金县)路以北,距河源市中心仅5公里,是以登山为主题,集自然、生态、观光、运动、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4.桂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傍依华南最大的人工湖——万绿湖,距离市区18公里。花、果、山、林、石、溪、藤、瀑形成桂山风景区的八大特色,素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旅游天堂、天然氧吧”之美誉。

5.野趣沟位于大桂山中万绿湖畔,距离市区10公里。旅游区风景优美,春夏百花齐放,秋日遍野红枫,冬至古梅团藻簇。旅游区分为野鸭湖娱乐区、狐狸坳探幽区和响水坪休闲区,主要的项目有:暗洞漂流、山泉泳池、烧烤、溯流森林攀爬探险、休闲山庄和养生餐厅(养生餐厅特色之一——竹筒饭).

6.龟峰塔位于东江边的龟峰山上。传说神仙因同情终年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发了恻隐之心,在新丰江与东江汇合的地方放了一只大水龟,让它变成一个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镇水妖。故此山称为龟峰山,塔名曰龟峰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是广东省公历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楼阁式砖塔。

7.亚洲第一高喷泉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区河源大桥与珠河大桥之间的新丰江中心,是市区的景观之一,1998年10月动工,翌年2月竣工。喷泉集声、光、水、色于一体。主喷高169米,是目前亚洲最高的音乐喷泉,由副喷1068个喷嘴、618盏水下彩灯组成,在欢愉的乐曲中,通过直喷、水帘、水浪、水松内泡、要百科、编网等喷水造型,不断组合成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喷泉景观。

8.园中园位于距河源市区南约18公里、205国道旁,总面积约1500亩。是一个以大自然为主体、以种养为基础的园林。它将林果园建设成为公园的绿色生态旅游风景区。

9.河源客家文化公园位于河源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30 公顷,河源客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主题公园,布局为 “一轴两像三湖四馆”。在一条客家文化2000多米长的主轴线上,安奉赵佗和孙中山先生两座塑像,围三湖以壮其观,设博物馆、规划展览馆、图书馆、肖殷文学馆等四馆,有广场、群雕、民居、风情街、客家迁徙路、世客林等体现客家文化内涵和元素的建筑和景点,采用雕塑、建筑、展览、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市民和游客认知客家历史,感悟客家文化,体验客家风情,领略客家风韵,成为弘扬客家文化和凝聚客属风情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10.客天下水晶温泉度假村

河源客天下水晶温泉度假酒店(原龙源温泉度假城)位于源城区高埔岗,距离市区13公里,总占地面积2000多亩,温泉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12个泉眼,日流量9000立方米,平均水温68℃,勘测日流量近万吨,含有40多种有益身体的微量元素,是广东省内唯一同时富含游离二氧化碳和氡的矿疗温泉。以“世界沐浴文化”为主题。有热带风景区、中国浴区、日本浴区、欧洲浴区、别墅区、东南亚浴区等。

11.巴伐利亚庄园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地处万绿湖水脉和大桂山龙脉交汇处,占山面积近5平方公里,距香港、深圳、广州仅2小时车程。庄园创新融合了金融保险、医疗教育、生物科技、农场体验、国药温泉等资源。

东源县景点介绍

1.万绿湖景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境内,距离市区6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万绿湖因四季皆绿,处处皆绿而得名。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360多个绿岛,库容量139亿立方米,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色秀美”于一身,在此赏水、赏绿、静心、洗肺,令人陶醉其中。以万绿湖为依托,形成景区、景点主要有桂山、镜花缘、万绿谷、客家风情馆、镜花岭、龙凤岛、水月湾、送水观音等。

2.水月湾全称为万绿湖水月湾水上娱乐度假中心,是广东客家女旅游集团投资三千万元的旅游度假中心,也是万绿湖内唯一有亲水泳场和水上娱乐的旅游区,是观光、娱乐和度假的好去处,被誉为“万绿湖最美丽的小岛”,素有“万绿湖中的翡翠明珠”之称。

3.龙凤岛位于万绿湖中心地带,是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的一个植物园,因此岛生得奇巧,看上去东部像一条龙、西 部像一只凤,犹如龙飞凤舞,游龙戏凤之形态而得名。龙凤岭植物园林木青青,奇树颇多。有植物510种,花类90多种这种多植物混生现象国内并不多见。

4.镜花缘距离河源市区仅6公里,背靠万绿湖。景区依托万绿湖奇秀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长篇古典神话名著》《镜花缘》为文化底蕴,将中国古典传说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景区主要项目有大型客家歌舞、仙女戏水狂欢、高空速降、森林攀爬、水上娱乐、迷缘阵、5D电影、碉楼小镇等。

5.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位于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上篮村,距河源市区59公里。由黄龙岩溶洞、侧身岩溶洞等七个溶洞以及畲族风情文化、高山植物生态景观等部分组成,是广东唯一集畲族风情和天然溶洞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区。黄龙岩溶洞是漳溪畲族先祖落居之处,有“奇、险、幽、深、秀”的特征,素有“地下龙宫”之称,游览面积8000多平方米。畲族风情文化有畲族歌舞表演、畲族腾图、畲族生产生活用具展示、畲族体育运动项目等,每年农历四月初九的“招兵节”是畲族最为盛大的节日。

6.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位于广东河源市义合镇苏围村,距河源市区26公里,是国家4A旅游景区。景区因苏东波后裔在此聚居而得名,由18座府第式的客家民居组成,其中最古老的房子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回归自然乡村、品味客家文化和苏氏文化的好去处。客家古老民居、乡村性别文化、农耕农事长廊、游人处处体会到客家人的纯朴自然。

7.南园古村位于广东省东源县仙塘镇红光村,距河源市区仅12公里。南园古村有河源市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围屋建筑群,共有古民居30多座,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河源市第一批受保护古建筑群。南园古村古建筑有客家围龙屋、碉楼、书院等,多以府第式结构为主,讲究风水布局。主次对称,多采用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具有代表性的有“大夫第”“新衙门”“老衙门”“古炮楼遗址”“柳溪书院”等。

8.东江画廊风景区位于广东省东江流域河源市东源县境内,全长76公里,距离市区7公里,是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东江为主线,两岸风景为依托,农业生态,客家民俗为主题,集客家风情、田园风光、科普教育、农业科技、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功能景区。乘坐玻璃钢游船饱览东江美景,沿岸风景秀美,如一幅客家乡土气息的水彩画,体会“船在江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时欣赏船上的客家歌舞表演,感受东江流域的客家风情。

9.东江野战俱乐部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东方红,是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基础设施最齐全的军事娱乐主题公园。

10 .叶园温泉度假村位于东源县黄田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温泉出水口温度在68℃左右,水质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物质及微量元素,尤以碱的含量最高,故为“苏打泉”,有很好的养生、医疗、美容、养颜之功效。景区以“客家~生态”文化为主题,打造酒店客房、度假别墅、客家围屋休闲区、神山溶洞区、造浪池、水疗SPA池、客家草药池、亲亲鱼疗池等。

11 .万绿谷休闲度假风景区(简称万绿谷)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回龙镇东星村万绿湖畔,距离河源市区越0公里,是万绿湖环湖公路上第一个原生态自然渔村,景区由原生态体验区和叶屋坪湖边渔家度假区两大部分组成,精彩项目有空中漂流、原生态体验区、沙滩排球、田园采摘、干塘捕鱼、天然泳池、野趣烧烤场、乡村卡拉OK、篝火晚会、烟花汇演等项目。

龙川县景点介绍

1.水坑生态旅游娱乐区,距龙川县1公里,这里迷雾茫茫,山泉潺潺,风光如画,鸟语花香,环境清幽,景观迷人。

2.霍山风景区位于龙川县田心镇、铁场镇,离县城37公里,是国家AAA级旅游区。霍山有“粤东丹霞”之美誉,名胜颇多,有险峰峦372座,以其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闻名遐迩,为广东七大名山之一。

3.佗城景区位于龙川县佗城镇。佗城。原称龙川城,是秦朝岭南四大古邑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龙川建制于秦朝,是岭南历史上建制最早的一个县,至今已有2228年历史,是“白粤首邑”,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由于这里长期为县、州治所,因此文物荟萃,保留有80多处古迹和古建筑,有越王井、越王庙、越王故居、衙前古狮、孔庙(学宫)、正相塔、正相寺、苏堤、考棚等。佗城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的名誉。

4.知青部落景区主要有四个功能区:住宿区、餐饮区、知情风情园区和田园区。目前已建成9栋客房,共146间标双客房;7栋2房2厅的农家小院;6栋1房1厅的吊脚楼;1栋综合楼;1栋主题餐厅;1个游泳池和1口面积约10 亩的鱼塘。

5.龙川枫树坝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671公顷,位于东江上游,属中亚热带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内有植物50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其中鸟类31种、兽类17种、两栖爬行类及鱼类23种。

和平县景点介绍

1.热龙温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被国家建设部、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评为“中国环境艺术示范基地”。热龙温泉是以养生度假为核心,集休闲旅游、商务会议、文化科普和运动娱乐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大美山谷、大养汤浴”度假胜地,旗下有热龙温泉度假村、九连山温泉度假山庄、热水漂流、粤北老区自驾车示范营地、女子越野训练营、5D大型实景生态秀等旅游项目。

2.天上人间温泉度假村位于和平县大坝镇汤湖村,距离县城10公里,温泉自山川深层矿泉,经年流淌不息,水质清澈透明。度假村拥有广东最大的人工温泉瀑布,最大的亮点是国内首创的纯天然自然式温泉桑拿。置身其中,让您尽享中国悠久的温泉文化,是一处放松心情,温泉保健,休闲度假的人间天堂。

3.林寨古村位于和平县林寨镇,距和平县29公里。古村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遗存着古巷、古井、古墙、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独特的“老八古”。古村建有280多栋古民居,其中不到两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就建有24栋较为出名的四角楼,堪称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古民居特色鲜明突出,大部分分为具有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以谦光楼和颖川旧家最具代表性。

4.阳明公园位于和平县城东山岭。公园内建有阳明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内陈列王阳明与和平有关史迹、文物资料、民间传说等。阳明公园的石阶梯有666级高,故取名“天梯”,又有“六六大顺”之美誉,登高远眺,和平县城尽收眼底。

连平县景点介绍

1.圣迹苍岩旅游区落在连平县内莞镇内,距离县城8公里,风景如画,素以优美的田园景色著称。景区主要以田园风光、圣迹苍岩溶洞、四季珍稀果园三部分组成,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客家风情、美食购物于一体,是综合性客家山区生态旅游景区。其中圣迹苍岩溶洞是连平八大美景之首,其特色可以概括为旱洞、通天、地下河、洞内通天奇观、石笋、石钟乳千姿百态,惟妙惟俏,置身其中,犹如进入神奇的艺术。

2.九连山原始森林度假村位于连平县田源镇,度假村项目包括明星山庄,商务度假酒店,新河湖画舫游船,天然泉水浴休闲会所等。在这里,可访山间人家、赏内莞峰林、由新河碧湖、听九连林海、览山色水影,美妙景致,如诗如画。

3.黄牛石自然保护区地处粤北九连山脉,连平县北部,总面积4334公顷,北与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接。保护区属中低山山地,四周山峰连绵,山体雄奇,最高峰黄牛石海拔1430米,是粤东北最高峰,山体自北向南渐次减低,起伏跌宕,区内溪流众多,飞珠溅玉,云蒸霞蔚

4.东山文塔属楼阁式建筑,呈六角形,共七层,高约30来米。原塔是采用火砖、石灰等材料砌成的;塔内每层原来还建有木楼。在每层塔身外壁,均描绘有不同颜色的图案,显得色彩斑斓。游人可登顶层,极目远眺,元善、内莞、溪山三镇以及县城山水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河源旅游景点全攻略

5.上坪桃源景区以九连山万亩水蜜桃基地为依托,自然景观与观光农业完美结合。每年二、三月桃花绽放,染红了整个桃乡。千树万树桃花如霞似锦,烂漫壮观;走近桃园,阵阵桃花馨香扑鼻而来,泌人心脾。“二月赏花,七月品果”,已经成为连平又一道靓丽的景观,每年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流连忘返。

6.文天祥二女墓在太湖镇三角村苏坑北部山麓。墓的主穴碑文曰:“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墓”,横批是“仙宫”。墓穴前两旁,石雕丹柱成对高耸。遮墙石盖栉比鳞次,火砖石灰围墙延伸抱拢。墓前有一偌大拜坪,碑座林立。

紫金县景点介绍

1.天子嶂在紫金县紫城镇西21公里处,跨越青溪镇和九和镇,方圆20平方公里。相传该山有一座坟墓,人们传说其后代可出天子得天下。明朝末年,皇帝得知此事,命地方官把天子嶂改为天字嶂。山体由花岗岩组成,主峰海拔764米,由西向东走向,与鸡公嶂相连。

2.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御临门温泉位于紫金县九和镇,距河源市区1小时的车程,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温泉源头出水温度高达86℃-92℃,日流量达10000多立方米,温泉水质晶莹透澈,富含偏硅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景区以巴厘岛风情和客家文化的结合为主题,建有东南亚风情特色的各式竹楼、垂钓长廊、小桥凉亭等休闲设施。

3.苏区革命遗址群位于紫金县城东南45公里的苏区圩镇(原名炮子圩,1957年冬经中央批准改为苏区)。1927年4月26日,在中国0的领导下,紫金县农军举行了声震东江的“4.26”农民武装-,--反动派的-政策,推翻紫金县反动政权,活捉了反动县长,并宣布成立紫金县人民政府。之后辗转数月,策应海陆丰农-动,于1927年12月1日,在炮子圩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彭湃、-等领导曾先后多次来炮子指导工作。

4.越王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距离紫金县城80公里。越王山因2000多年前西汉南越武王赵佗登高面壁铭志称王而得名。越王山呈丹霞地貌,最高海拔340米,山峰雄浑敦厚,天然大佛、转运石、越王谷、越王石等自然景观堪称粤中一绝。千年的古寨门、完好的越王井、越王榻,更让人睹物寄情。景区最具特色的是天然户外攀岩活动,给人强烈的真实感和挑战性,让游客切身体会到“山高人为峰”的豪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