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的银饰是真的吗

是真的。龙脊的民族工艺品主要以瑶族的手工刺绣、蜡染、银器为主,是真的。龙脊梯田整个寨子只有一条街道整个走完不足五百米,街道边是竹筒饭,家织布,当地特色的银饰。

五一假期去龙脊梯田有什么好玩的 攻略+门票

五一假期马上来临,大家又要苦恼去做什么,去哪里玩好了,这里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个地方,叫做:龙脊梯田,五一假期这段时间,正好赶上了龙脊梯田古壮寨的开耕节了。

接下来小编就好好的介绍一下这个叫做龙脊梯田的地方,做好攻略,又可以来个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结合之旅了。

景点门票:

100元

景点开放时间 :

白天全天开放

攻略 :

4月29日

放假当天,。如果可以过去桂林市区的龙脊梯田那里,你可以提前预定宾馆再滨江路附近,你基本上是可以走着游玩:象鼻山、东西巷、两江四湖。

4月30日

早上在10点前赶到龙脊古壮寨,开耕节节日在10点前开始,节目大致分为:

1;迎宾

2;供田仪式

3;集体梯田农耕

4;爬龙脊

5;梯田捉凤鸡、翠鸭

6;梯田火把夜景

在参加玩第5项之后大概16.00,我们可以选择步行前往龙脊梯田平安寨九龙五虎观景台观看日落,大概需要步行一个小时这样。九龙五虎,是巨大的山脊,就像龙背一样,所以叫龙脊梯田,五虎是五个山头,九龙五虎目前是龙脊梯田所有观景台里面唯一有少量水的观景点,(龙脊梯田灌满水,需要到5月底和6月初)所处方位可以观日落,夕阳西下阳光反射到田面别具一格。

5月1日

早上,今天必须早点起床,要去七星伴有看日出,虽然说现在的七星伴月景色一般,但是山里的日出景色依旧很美,值得你早起,看完日出还可以到金坑坐缆车游览金佛顶,体验龙脊梯田最壮观的一面,返程路上我们到美食小村用餐,这是没有进行商业开发的小村庄:岳武村!品尝当地特色美食,那里的土鸡,最值得推荐,用山泉水做出来的土鸡,城市里是无缘享用到的,鸡肉涮着吃,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由于生长在群山环峙、长期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下,很少与其它品种杂交,因而具有独色的优势。适合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好的果园林地放养。夏季也可以带上孩子一起体验农家劳动的乐趣,抓鱼,种地,打糍粑等,那里4.5米宽的水泥路,能应付自驾和团队出行。

世外桃源——龙脊梯田

如果你愿意踏出家门,如果你想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你可以来这里——龙脊梯田。如果你不想忍受黄金周的人山人海,又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避世,发发呆,体验淳朴农家生活,你可以来这里——龙脊梯田。

一、看点

【01】龙脊梯田必打卡点:九龙五虎

“九龙五虎”梯田位于平安梯田内,相当出名。“九龙”指龙脊主脉在这里分出来的九条小山梁,“五虎”指这里五个略微凸起的小山头。“九龙”、“五虎”全部为梯田所盘绕。

【02】龙脊梯田必打卡点:七星伴月

“龙脊梯田七星伴月”是龙脊梯田的精华。七星伴月是由七个小山顶梯田和一个大的山顶梯田。整个山都是窄窄的梯田,而田埂则像是划等高线。

【03】龙脊梯田必玩:闲逛梯田之间

攀上龙脊梯田的最高处,看太阳在山的那头慢慢地亮出金光,把大地唤醒。

夏风带着欢快的气息,穿过云雾、穿过千家万户、往山的这头飞奔而来。

【04】龙脊梯田必玩:穿梭古村寨

山峦间点缀着温柔的寨子,都是历经岁月遗留下来的美。踏着青石板,漫步在拾级而上的村巷里,感受只属于这里的宁静。在寨子里随处走走,也能遇到不少小惊喜!竹楼黛瓦,小院农家...一切都是那么美。

二、行程

DAY1/第一天:广州南站 → 桂林→ 平安寨

08:30  广州南站集合乘坐动车前往桂林北站(出发前务必检查是否已带身份证,出票时间以票务公司出票为准);

温馨提示:车次时间以实际名单订票时间为准、集合时间、地点以出发前短信通知为准!请收到短信后请及时回复;如有晕车的朋友请提前吃好晕车药;

12:30  左右到达桂林北站,乘坐大巴车前往龙脊梯田,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是他们建设家园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地体现;

14:00  到达龙脊梯田平安寨,安排入住,邻居小伙伴们相互打招呼认识一下,认识了就都是朋友啦;

15:00  徒步前去九龙五虎,其美景充满龙脊梯田灵气,用心把自己融入古朴的建筑,享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18:00  在这里,你可以去寻各类小吃,可以带上三五好友品当地特色菜,也可以跟领队AA去吃晚餐;

22:00  逛累了,回到休息处安逸入睡;

DAY2/第二天:龙胜梯田古壮寨

06:00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儿呼吸到龙脊清新空气、幸福的龙脊清晨;

08:00  收拾行李退房,领队带领大家徒步前往古壮寨,徒步大概约一个小时左右。行走于龙脊梯田道路上,我们像一群归隐山林人儿;

09:00  到达古壮寨。古壮寨是一个古朴、原始的世外桃源,拥有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欣赏千层梯田之立体美景,了解当地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及稻作文化,观气势磅礴的梯田景观。

12:00 中午咱们一起在古壮寨品尝美味午餐(费用AA);

13:00  闲逛于龙脊梯田之间,打卡拍照!穿梭古村寨,寻找特色美食!

18:00  晚餐时间可以相约一起跟着领队寻找这里美食,一起共进愉快晚餐;

20:00  夜幕低垂,一起欣赏独属于龙脊梯田的美丽夜景,静听山间的虫鸣鸟叫。

DAY3/第三天:龙胜梯田古壮寨—广州南

08:00  清晨起床,去看第一道阳光,出门就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卷,边走边看,把每一幅动人的画面深深的留在记忆里;

09:00  闲逛古壮寨每个角落,感受梯田原貌自然气息。自由寻找当地特色小吃,拍出各种美丽照片;

11:30  自由去寻找各种当地特色菜,一起去品尝;

15:00  集合坐车下山,转大巴前往桂林站,乘坐动车回我们的大广州,结束我们这次愉快的旅程(特别提示:乘坐回程班次以票务公司出票为准);

三、最难忘

夜晚的龙脊,夜色不一会就黑了;山上的天气,说变就变,不一会就下雨了。

我和老妈被困在山腰处的一家店里,在那里避避雨。山间的雨,说来就来,烟雨迷蒙中,越下越大,倾盆大雨骤降。随风而来,飘来的雨滴,打湿了脸庞,反倒更清醒。我和老妈在屋檐下赏雨。

人们纷纷往回走,下山去。有的被雨淋湿了,干脆连伞都不打了,一个劲儿冲下山。有的狼狈不堪,有的倒是酣畅淋漓。

对啊,既然全身都被淋湿了,干脆潇洒自如地往前走,省下犹豫,抛弃抱怨,也留得酣畅淋漓,一身风骨。

为了吃竹筒饭、竹筒鸡,机智如我,早已通过美团找到店家的电话,提前一个多小时预定了竹筒饭、竹筒鸡。

大雨倾盆,一边是饥肠辘辘,一边还要等下山才有得吃。直接不赴约,这样太不讲信用了,还是打个电话给老板说一声吧。也没人接电话,想临时改变主意就在山上躲雨的这家店就餐的内心,就更笃定了。后来,老板又给我打回电话:我已经做了竹筒鸡,正在烧,你们来吧,刚刚是小孩拿我手机玩游戏。

好吧,这里做生意确实随缘又随心,所以,竹筒饭、竹筒鸡一定要提前预定,没有1—2个小时是没有一顿美味的饭菜的。

等雨停,已经是晚上7点了。好不容易,到山下农家,却看到老板娘仍在烧竹筒饭,差不多2个小时了,竹筒饭竹筒鸡不能上菜,点的青菜可以上吧?却看到老板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碌,悠哉悠哉地择菜。

一天下来,粒米未进的老母亲开始暴躁了,反复让我催催老板他们。反倒是老板老板娘乐得自在,就是慢悠悠做事情。

时间在这里是静止的,它不再宝贵,可以大把大把浪费。这也是农家的奢侈。

毁掉一个孩子的方式是,给他一部可以上网玩游戏的手机、电脑或平板。正如老板女儿,一直忙着打游戏,闲聊中说是三年级的时候拿过奖状,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估计是迷上游戏了。

长头发阿蒙是壮族女人,头发真的很长很长,一直到屁股位置以下。我在想:那么长的头发,她还干农活吗?方便吗?她说,龙脊的水稻是一年一耕,我们来早了,6月份才美,10月还可以看丰收景象。

母亲大人有要求,一定要吃这里的野菜。憨厚的老板说:这个季节野菜老了,不好吃。你们想吃就做,但可能会吃不习惯。

不得不说,习惯了大城市的防备、尔虞我诈,来到农家,被这里的淳朴善良感动,感受到陌生人之间的毫无防备,受宠若惊。阿蒙家做生意实在,饭菜份量大,又送了他们家自己酿的米酒给我们尝尝。

大山里听着青蛙声,突然觉得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也特别的美。一切都是静谧的,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我们和农家的阿蒙谈天说地,聊聊这里的农村生活。他们说,政府的政策好,开的民宿有国家的补贴。但地还是会耕种的,菜也是自己的种出来的才美味!现在很多村民忙着发展旅游业都不出来种菜耕田了,但还是觉得自己亲手种的好吃......

伴着虫鸣,迎着月色,还有外面阿婆烧竹筒饭的火光,和着酿酒,杯盘狼藉,尽兴欢颜。

原来,最难忘的不仅是美景,更是这里农家人一份恬淡的心境。

认认真真地生活着,乐得自在!

在这种静谧的世外桃源中,心中会被一个哲学问题所萦绕:生命有没有意义呢?

一路上我思索了很久,得来的结果是我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而在探寻意义过程当中,才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赚很多很多的钱是意义吗?这里生活稍显拮据,幸福感却很强的村民们的音容笑貌告诉我:不是!在这个世外桃源中,他们认真地生活着,无所欲、无所求,便更随心所欲了,这种才是大智慧。

与其说羡慕他们的生活环境,山青水秀,不如说羡慕处于这种生活环境下的心境。如果我在大都市中,能保持这种心境,岂非超脱了?还是我也要像他们那样逐渐归隐山林、享受山野之趣呢?

原来生命本无意义,在探寻过程中,是我们赋予它意义和价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世界梯田之冠-龙脊梯田

夏去秋来

城里的秋冬新款纷纷挂上橱窗

大山深处却经历着更为盛大和热烈的换季

十万余亩的绿色稻浪

正一点一点变得金黄

说的就是「世界梯田之冠」——龙脊梯田

如果说龙脊的盛夏和深秋是纯粹的,

那夏末秋初的此时

她的美感则更为丰富和立体

一圈圈渐变色彩涟漪般在山间漾开

连风里香气也糅进了夏秋的气息

看着眼前的巨幅铺开的渐变画卷

除了视觉冲击震撼

竟也发现了一些生命的隐喻

从山脚河流开始,梯田横向伸长

拾级往上层层多彩

用力得像我们在生命里的每一步

在每一层,总少不了播种和收割

而绝终能抵达生命高处的,

往往是那些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者

也许每个人对于梯田都有不同的注脚和诠释,

但这一切,都在到达之后才有答案。

我们穿行梯田,

走访瑶、壮,寻找古老民族工艺

啖肉酌酒,在淳朴民风中感受人间至味。

32号·『龙脊梯田』

2天光景,我们走进世界梯田之冠

循着生命的纹理

在磅礴的梯田盛景中感知季节的流转

不紧不慢,接收来自自然的启示

世界梯田之冠——龙脊梯田

(按往年经验,龙脊梯田从9月中旬开始变黄,至10月中旬左右收割,图片仅供参考,以实际景观为准)

穿越瑶、壮村寨,一次体验两种民族风情

天下第二长发村

轻装徒步梯田,深度透彻游龙脊

作客壮族人家,学传统竹筒饭、打糍粑

欣赏瑶族阿婆千年原始纺织工艺

景观住宿

集齐梯田光影、日出日落、星空云海

特色民族风味

龙胜竹筒饭、龙脊水酒、龙脊香糯、乡里腊肉

徒步龙脊梯田

世界梯田之冠

中国并不缺少梯田,但如龙脊一般的规模却十分罕见,凡有泥土的地方,都被开辟成了梯田,既是山又是田。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民族自治县龙脊山,距今已有800多年的 历史 ,是世界十大梯田之一,号称世界梯田之冠。如今正是夏去秋来,龙脊梯田默默地开始一场盛大的渐变。从盛夏的层层绿田,一缕一缕蜕成金黄。

我们将用32号er特别的方式——徒步穿越,大概没什么 旅游 方式比徒步更能深度把一个地方玩透彻了。步履之间,我们深入梯田中绝美的地方,感受它幻变的美妙。

作为世界上规模绝宏大的梯田群之一,它的占地面积足足有70.1平方公里,但是我们只精选了10.5公里段行走。从石板道到田耕路,从瑶寨到壮族,更会穿越闻名中外的龙脊跑山赛道。

我们将来到绝佳观赏和拍摄地,站在山顶,俯瞰梯田。单独看一片田野磷光就觉得养眼,而面对成百上千片光影鳞次栉比,那种立体的壮观是也只能亲临现场才能感受。

穿越瑶、壮村寨

一次串起两种民族风情

来龙脊不仅仅是看梯田,也是看寨子,壮寨也好,瑶寨也好,古老的建筑与龙脊梯田融为一体,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32号来,我们不只看,更会以参与者的身份感受感受这里苗、壮文化与古法工艺。

访天下第二长发村

进入龙脊,先抵达的是黄洛瑶寨。寨子里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头发多而乌黑,一丝不乱地地盘于头上。原来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二长发村。

赏瑶族纺织绝技

“妇纺织之法,莫瑶人之若也”。瑶族的织锦追溯 历史 ,可溯源到先秦。经历漫长的发展,如今已沉淀为瑶族人家珍贵的活化石。在这我们可观摩领略到瑶族阿婆古老的工艺,一边穿梭引线一边听听瑶寨的故事。

作客壮族人家

从瑶寨到壮寨,走在老的石板路上,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切都格外的清净。偶尔还会感受到谁家的烟火气,夹着竹香和糯香。那是龙脊特色美味——竹筒饭的香气。

龙脊竹筒饭的糯米跟外边的不一样,米饭是龙脊本地特产的香糯,日夜在梯田中汲取营养,香度和糯度比其他地方高。随着香气,我们将到壮族人家中做客,品尝竹筒饭火塘饭。

我们一起体验亲手打糍粑的乐趣,当香喷喷的糍粑出炉,甘甜清香。

三餐一宿

吃好、住好才不辜负旅途

住进风景里

旅行是生活方式的延伸, 而住宿是风景的延伸。我们将精选龙脊视野佳的客栈下榻,这里依山而建,梯田环绕, 推窗即可见万亩梯田,日出云海,10分钟脚程即达千层天梯。

龙脊梯田的夜里很安静很舒服,即使听到的声音,也是山风吹过稻田的声音,是蛐蛐和虫子的叫声,天气晴朗的夜里还能清晰的看到满天的星斗呢!

龙脊地道 美食

在龙脊,尝到的美味也许并非来自珍贵的食材或是高级的做法,但是依着梯田而餐,啖一口烟熏腊肉,竹筒土鸡,酌一杯香甜的糯米酒,自有“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慨。

龙脊梯田包含了哪些农业民俗?

龙脊梯田,是指在龙脊山上开发出的梯田,从广义说叫做龙胜梯田,从狭义上称为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距县城22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处东经109°32'~100°14'北纬25°35'~26°17'之间。

龙脊梯田分为金坑(大寨)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通常意义上的龙脊梯田是指龙脊平安壮族梯田,也是开发较早的梯田。梯田分布在海拔300米至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前往梯田几乎都是盘山公路,一直升到约海拔600米以上,到梯田时海拔达到880米。

2018年4月19日,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