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延安地方特色表现在哪里

回延安地方特色表现如下:

其一,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其二,打上革命记号的新民俗。

其三,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和人物行为。

二、回延安的民俗内涵是什么?

回延安的民俗内涵是

1、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等,是陕北乡村才有的景观,读者未曾见过,所以读来新奇。

2、打上革命记号的新民俗。如 “红旗飘飘把手招”“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高高地飘”“枣园的灯光照人心”等描写,都带有红色意象,是那个年代的诗歌中经常见到的。

3、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和人物行为。如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等,都是简笔勾勒,显出人物的 “土气”,同样具有民俗意义。

三、《回延安》中写了哪些民俗活动?

1.扫尘也叫扫年,多在辞灶后进行,故有“二十四”扫房子之说。

2 . 挖月牙,年初三习俗。

3.老鼠娶亲,又称“老鼠嫁女”,是我国传统民间俗信之一。

4.人胜节,正月初七,也称“人七日”。人胜节源于古人的占卜活动。

5.走百专病,元宵节习俗,在正月十五,这是古人为女子出游属而巧定的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