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高沙镇的历史

这个怎么说呢?以前大家都叫高沙市 因为它历史悠久又是交通主线

高沙镇的风景名胜

高沙八景

马岭回云:距市五里许,山气溟蒙则天必雨,人以是占晴雨,上有石似棋枰。俗呼仙人石。

洪滩浴涑鸟(后两字结合为一字,但字典中无查,暂代):文禽,尾似船驰,性食短狐,在山中复无毒气,其宿若有敕,多出江南,此地最少,故以志景,滩在杨公桥。(在青元村内,马岭就是云荫寨)

石井浮香:在杨公桥夹流之中,其形若石臼,时有香气氤氲。

莲寺禁钟:庵在市后,先有钟声,相传击之多火灾,故禁。

石祖悬灯:明万历时,近市龙头村突有怪石直立如人状,夜炯炯若星悬,光亘数里,丙夜愈炽。乡耆老镌元帝像,舁石市奉大土庵,屡著灵异。(木山村内的龙头石)

洄澜涌月:在祖师桥下,秋气澄清,叙拖碧练,月轮洄转,与波上下。今观澜以观澜名因此。

沧浪击磬:距市三里处,名钟沧寺,寺前面江水,水流潺潺,击磬应之余韵,互相缭绕,月夜测听,使人意静。

沙潭跃鲤:在半山庙下,时有大鲤泳游水面,渔者不能网获,惊为神鱼。(在何处有争议。一说在水南桥的沙堤,一说在南泥半山村半山,相传半山是大水冲掉一边后而得名。冲掉后便形成深潭和沙滩,有个被称为“员外”的就深潭大养其鱼,别人抓鱼不着,“员外”去了,大鲤鱼就跳上沙滩来。)

石堰八景

《武冈州志》在高沙八景后刊有“石堰八景”,其中一景“沧浪涌月”与“沧浪击磬”是同一个地方,其他七景分别名“斗牛烟雨”、“天螺晒靥”、“杨柳春色”、“双水洄澜”、“石湾垂钓”(以上在文峰、双凤、石堰三村之内)、“五将拜台”、“若溪晚钟”(以上在鱼塘、峙山两村之内)。

曾氏宗祠

又名曾八支祠,地处镇东郊的红鹅村,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同治七年(1868)至同治十二年(1873)复修。平面为长方形,座东朝西,前后五进,砖木结构,为湖南乃至全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宗祠古建筑之一。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阁楼、前厅、过廊、中(礼)堂、寝堂、宗圣阁,两侧分别为钟鼓楼、笃亲堂、守约斋、厢房走马楼等,总建筑占地面积6425.6平方米。该祠布局巧妙,结构谨严,规模宏大,风格独特。1997年起,在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高沙镇省政协委员曾传国为首的社会各界人士,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历时五年,对曾八支祠进行了整体维修,并利用该祠创办湖南省首家规模最大的民办综合性博物馆——高沙文史博物馆。馆内分别设置“石刻艺术馆”、“拓片艺术馆”、“高沙史志馆”、“乡贤英才馆”、“民俗风情馆”等五个展室。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利用其扩建的高沙文史博物馆,馆内收集石刻艺术作品200多件,许多海内外知名人士题辞赠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口县楹联文化展示基地”。

观澜书院

位于云峰村境内。据《武冈州志》载:“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例贡生袁敏、偕同里诸人捐资倡建,以故中耗,后敏复出囊金,损田产且募于乡费,集建观澜义学,肇工于十五年夏,落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秋。

书院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前后四进,两侧厢房纵横交错,有大小房子32间,上下二层,天井6个。占地面积3648平方米。第二、三、四进及两厢已毁,现仅存第一进门楼及十二块石碑记。门楼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上下两层。正中设大门,门额为整块长条形青石凿制,大门两边对联“千重山势撑文笔;一派川流见道心”。观澜义学所存的建筑及碑刻,是研究古代教育史重要的实物资料。

观澜书院以儒学宗,提倡崇儒重道,是孔孟之道的忠实传播者,主张以礼教化乡民,所谓“明教化,美风俗,厚人伦”是也,提倡维护纲常之道,极力维护家族的纲纪和法统,具有典型的家族书院特征。

云峰塔

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系楼阁式砖石结构。塔基青石砌筑,塔身八方五层,通高17m。底径7m,檐角起翘,岩下饰斗拱,檐口以石灰抹面,饰有山水、花鸟等工笔彩绘。顶层角系铜铃,风吹铃响,清音远闻。塔身一层南向开门,门额浮雕“双龙抢宝”,刻工精细,形态生动。第二层正面坚嵌石匾“云峰塔”三字,楷书阴刻,苍劲有力。塔内各层为穹隆顶阁室(又称塔心室),阁室与门巷甬道相连,沿甬道螺旋而上至顶层。每层阁室设有佛龛,对开窗门塔刹置铁质葫芦宝瓶。

高沙古商城

又称高沙老街,老街区内至今仍保存着以十八茅湾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成片的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古镇传统风貌及格局富有特色和风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牛江村明代古建筑群

牛江村明代古建筑群位于牛江村刘家园大院,其8座房屋中有7座基本完好,并居住着人家。这个古建筑群是洞口县文物史上的又一重大发现,对研究该县古代发展民族风情和建筑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牛江村明代古建筑群修建于明代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已有400余年历史。该建筑群系木质结构,分三个单元,每座房屋都是呈四合院式,总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各个建筑门窗都雕刻有“福”“寿”等字样和花草鸟兽等图案,其形象逼真,雕刻工艺十分精湛。令人称奇的是,建筑群内有一条4米宽的石板路,石板上也雕刻有各种花纹图案。颇具文物价值的还有一些题写了“惟吾德馨”、“时雨兆天”等语句的楷书阴刻描金木匾,字体遵劲,漆塑花草鸟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更为惊讶的是,这里还保存有一架描金镂空雕花木床,形态逼真的各式人物,花草鸟兽,工艺绝伦,据说制作这床共花了三年时间。

邵阳市最发达的镇应该是洞口县高沙镇吧

邵阳最强的镇是邵东县两市镇,在湖南省曾经是第一,现在前三

洞口有几个镇

1、洞口县有10个镇:洞口镇,江口镇,毓兰镇,高沙镇,竹市镇,石江镇,黄桥镇,山门镇,醪田镇,花园镇。

2、洞口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东接隆回县,南连武冈县、绥宁县,西枕怀化市洪江市,北邻溆浦县、安化县。地势西北山多岭峻,中部地势低平,东南丘冈棋布。

3、洞口是蔡锷将军故里,蜜橘之乡,中国绿色名县,全国双拥模范县,革命老区县,中国宗祠文化之都。2013年10月25日正式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县“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