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的美食有哪些

气势雄伟的天山山脉,把新疆从东到西劈成两半,于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出现了冰峰与火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的天下奇观。如果说,一个地方给人最深的印象是美景,那么除了美景就是当地的美食。美景是天地造化的恩赐,美食是地域文化的集中!

新疆味道,品类众多,分量豪爽,味道广泛,吃起来酣畅淋漓。人们都说,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国有多大,其实可以换句话说,不到新疆不知道西域美食有多美!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新疆的“十大美食”,口味各有不同,各有千秋,有时间就算挨个打卡也不亏,快来说一下你吃过哪几种?

1:烤肉,在新疆没人叫它羊肉串,都叫它烤肉,维吾尔语叫它“卡瓦普”。作为烧烤的鼻祖,新疆烤肉无论腌制还是烤制,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法。再就是虽然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烤肉,但新疆的烤肉真的是风味独特,肥香热辣!

2:大盘鸡,大盘鸡又叫沙湾大盘鸡,据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用整只鸡,配上土豆块,皮带面烹饪而成。颜色红艳,口感爽滑,滋味香辣,绝对是餐桌上的佳品。尤其是里面的面皮,吃起来滑溜溜的很舒服。

3:拉条子,这是新疆拌面的俗称。拌面根据口味不同,食材不同,有细分出多种组合,但每一种真的是口齿生香,嫩滑入味。在新疆,拉条子绝对是当地人的乡愁,几乎每一个新疆人都有一个拌面情结。

4:烤包子,新疆烤包子必须上榜,为什么只有新疆才有烤包子呢?因为只有有馕坑才能烤包子,是的包子是用馕坑烤出来的,不是烤箱!刚出炉的包子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轻咬一口浓郁的羊肉香味裹着皮牙子香扑面而来。

5:抓饭 ,在新疆抓饭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喜欢吃,抓饭主要有羊肉,黄萝卜,皮牙子,大米等食材,经过炒制后再焖煮。出锅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营养丰富,是新疆人待客的上等美餐。

6:馕,“馕”这个字是波斯语,在新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馕,大多数都成圆形,中间薄脆,边沿厚有嚼劲,上面与许多花纹。馕,在新疆人的眼中是不可撼动的,常见的馕品种不少于50个,传统的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现在馕已经成为了新疆人的产业,如果有机会去新疆,一定要尝尝正宗的新疆烤馕。

7:馕坑肉,又叫吐努尔卡瓦普(维语)、皇宫烤肉。是以新鲜的肥嫩羊肉烤制而成的。很多新疆人都说,烤羊肉并不是吃着最香的肉,看起来更有食欲,吃起来更过瘾的是馕坑肉!它跟烤包子属于“一家子”,都是从馕坑里出来的,羊肉腌制后,采用小火慢烤的方式。烤好的肉香气四溢,颜色金黄,鲜嫩可口!

8:炒米粉,在新疆丫头的眼里,没有什么坎是一碗炒米粉过不去的,如果有的话那就再来一碗!新疆炒米粉到底有多少吃呢?从它频频上热搜就不难看出,真的很受欢迎。1982年传入新疆,经过当地人对口味的改良,半碗辣酱和半碗粗粉,成为新疆炒米粉的特色标签。

9:椒麻鸡,这绝对是新疆游子放在行李箱里的“乡愁”。相比较大盘鸡需要在店中大快朵颐,椒麻鸡则更便于携带。在新疆,没有人能拒绝得了椒麻鸡,当特制的麻油和料汁包裹住每一块鲜嫩的鸡肉,入口便是浓郁的哈花椒和麻椒的香气,鸡肉煮的恰当好处,肉质细嫩滑爽,连骨头都入味。如若是再配上一口“夺命大乌苏”,这便是新疆人最美妙的吃法。

10:薄皮包子,新疆不只有烤包子,还有一种晶莹剔透的薄皮包子,维语叫“皮提曼塔”,色白油亮,包子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皮牙子的香味,非常爽口好吃!维吾尔族的吃法,一般是和馕或者手抓饭一块吃;无论哪种吃法,吃的时候都要在上面撒上一些黑胡椒粉,这样不但可以提味,还能增加人们的食欲。

在中国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造就了新疆这个充满西域风情的地方!有人说,去西藏是一种魅惑的“毒”,那么去新疆则是一段戒不掉的“瘾”。这里既有多到数尽的美景,也有吃也吃不完的美食。这样的大美新疆,你爱了吗?

二、新疆大盘鸡的文化

大盘鸡为著名的新疆特色菜肴,其来源有众多说法。真实的来源已无法考究,也毫无意义。但相传发源地是新疆沙湾县,这种说法最多。因为新疆本地人都知道,沙湾大盘鸡曾经在新疆90年代风靡一时,有口皆碑,这倒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第一种说法:

相传新疆大盘鸡源于50年代,在沙湾荒漠有个农垦营部,一次王震将军带十几个干部到此,营部杀了仅有的一只鸡,因为人多肉少不够吃,就用二十几个长了芽的土豆,半盆快干了的胡箩卜,一把干辣椒,小半 杯干了的豆瓣酱,外带十来个洋葱皮芽子,一通胡炖,营部最大的容器只有大茶盘子,就是它了。端上来司务长站在旁边惴惴的等着挨骂.哪知王震食后大加赞 赏!由此沙湾大盘鸡闪亮出场。 第二种说法:

新疆大盘鸡起源于90年代初期,原创地在新疆沙湾县,据说出自于当地的一家清真饭馆,那家清真饭馆以前是做纯新疆风味的,改革开放以后,新疆来了许多四川人,四川人会吃也敢吃,他们很多人都从事着体力活,干体力活的人饭量都很大,怎么样吃才能既经济又实惠呢?四川人和当地人在一起研究、试验,终于,用一整只鸡和相关的蔬菜烹饪的美味诞生了。 研究总结:

中华美食专家赵忠文(奇台县塘坊门村),研究大盘鸡的原材料、调料配料,制作工艺,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地理环境角度,做了精辟细致的分析。他指出,这道菜吸收了西北多省的饮食方法和饮食习惯,是一个多地区、多民族的饮食文化结晶。 第一,从材料上看,大盘鸡的主材料只有3种,鸡肉、土豆、面片。土豆的种植和饮食,属于农耕文化,而不是游牧文化。尤其面食,无论是哈萨克族,还是维吾尔族,迄今为止他们的饮食中,尤其在家里,仍然没有和拉面这一技术。他们会在盆子里和面烤馕,但是不会拉面,更不会和拉条子的面。烤馕和拉条子,这两种面的和法是完全不一样的。烤馕是发面,而拉条子则是死面、生面。甚至在维吾尔族人家里都没有置办搓面、切面的案板。大盘鸡中的皮带面,脱胎于拉条子,拉条子脱胎于拉面,是典型的汉族人的饮食技术。多来自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山西的面食技术。 第二,从调料口味上看,大盘鸡里面必不可缺的朝天椒,大量的花椒,大盘鸡的麻辣口味,借鉴了大量重庆辣子鸡的口味。重庆辣子鸡+土豆块+皮带面,几乎等于80%新疆大盘鸡,味道已经非常接近。

第三,从地理上看,新疆虽然和东北同处中国最北方,但新疆饮食偏辣,东北菜却偏清淡。最主要得原因是新疆接邻四川,饮食习惯融合大量四川人的口味。90年代曾经风靡全疆的炒米粉,其辣度居然远远超过了四川,令四川游客都惊呼太辣吃不了。新疆人喜欢四川口味,根本原因不在于环境和气候,四川和新疆,无论是环境和气候,都是截然不同两种气候。四川山多,潮湿闷热,有汗排不出。多吃辣椒可以畅通毛孔排汗。而新疆戈壁沙漠,气候干燥,冷热温差大。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疆有大量从四川迁移过去的人口,影响并诱导了当地人的口味。 第四,在饮食技术中,适当的辣椒会刺激人的舌苔素,刺激味觉系统,从而食欲猛然增强,胃口大开。新疆人吸收了四川人的辣椒风格,但是又适可而止,并没有让大多数人辣的吃不了。新疆菜虽然都偏辣,但是辣的恰到好处。既刺激了味觉系统,又能让绝大多数人的口味还可以接受。 第五,在建国后,中国人口有几大迁移路线。新疆迁入了大量陕、甘、宁、川、晋等地的人口。这几个地区的人,至今仍然在新疆汉族人户籍籍贯中,占绝大多数。这些当初开发大西北,扎根在新疆生活的人们,在长期的饮食习惯中,结合当地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的喜欢吃肉、吃肉多的特点,把 “烧、炒、闷、煮、炖” 这几种技术混搭借鉴,融合锤炼,再把自己故乡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不自觉的融合进去,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璀璨的、符合整个北方多省市口味的新疆菜!这是新疆饮食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大融合最典型的标志!

三、新疆十大名菜,你最爱吃哪个?为什么爱吃?

新疆的十大名菜中,我最爱的是手抓羊肉。它是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主要是以手抓食用而出名。它有以下几种吃法:

01、蒸着吃

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同时还含有维生素,是营养十分全面并且很丰富的一种食物。热吃的话最好是选一块上好的羊排,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3~5片姜片,煮出浮沫捞出,将焯好的羊排加入八角、桂皮等放入高压锅中加入清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盐,这样可以去腥味 ,按上煮肉键即可。将煮好的羊排捞出切成块儿状。碗中放入辣椒、大蒜、葱花倒入热油,搅拌均匀。羊排配上秘制酱料,真是美味极了。

02、煮着吃

冬天我们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的热量,还能保护我们的胃,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并且具有补肾壮阳等功效,建议男士经常使用。准备两斤带骨的羊腰窝肉。将羊腰窝肉剁成块儿状,用清水浸泡,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没过羊腰窝肉,烧开后撇去浮沫,把肉捞出洗净。在干净的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烧开放入羊肉、花椒、桂皮、葱、姜、蒜、盐、料酒,大火烧开,盖上锅盖转微火煮至肉烂为止。将肉捞出放入盘中,待凉后食用非常鲜美。

03、煎着吃

做法非常简单。选一块上等的羊肉,先将羊肉冲洗干净,切成片状,加入葱、姜、蒜末、料酒、生抽、老抽、蚝油、腌制20分钟,平底锅中刷入适量的食用油,把刚腌制好的羊肉片放入平底锅内两面来回翻动,并且煎着吃的羊肉鲜美不腻,色香味俱全的,最后撒上孜然、胡椒粉出锅。

手抓羊肉具有温补的作用,但是羊肉吃多了也容易上火,建议大家尽量控制。但是吃羊肉可以搭配一些凉性的蔬菜,这样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四、新疆的特色菜是什么

大盘鸡、孜然羊肉、手抓饭、馕、烤全羊、烤肉、羊肉串、烤包子、炸饺子。

五、手抓饭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菜肴,它是哪个地方的特色菜?来历是什么?

它是新疆的特色菜;据说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医生身体非常的虚弱,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最后他进行了食疗就是选用各种的食物,然后加水再加盐,小火焖熟以后,用手抓起来吃,然后身体就恢复了健康,大家都非常的惊奇,都问他使用了什么方法,然后他就把这种方法传给了大家,这就成了我们现在常说的手抓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