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宗东北特色锅包肉,你学会了吗?

锅包肉在东北算得上是一道非常经典的菜肴,锅包肉的做法有老式的,也有新式的,还有加番茄酱的,也可以蘸一点醋来吃,这种感觉是酸甜脆爽的,让人唇齿留香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东北,就得好好品尝一下锅包肉。其实锅包肉的原名叫做“锅爆肉”,因为这道菜的肉片烧的比较焦嫩,最初的口味是咸鲜口味,后来经过改良之后才变成了酸甜口味。

其实这道菜最早起源于北京,后来成名于黑龙江和哈尔滨,最后才在东北盛行,现在已经逐步流行于北方。

锅包肉这道菜当时在北京算得上是一道名菜,在1907年的时候,北京真位居饭店的老板,就已经开始制作焦烧肉片这道菜,其实就是最初的锅爆肉。这道菜源自于宫廷的菜肴黄金肉,后来经过改良之后变成的锅包肉,当时饭店老板为了让外宾更加喜欢这道菜,经过改良创制出了酸甜口味的菜肴。

如今锅包肉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这道菜成为了哈尔滨珍贵的饮食文化遗产,也成就了东北的美食风味。

现在去东北的各大饭店,无论是到了大饭店还是小的饭店,都会品尝到锅包肉这道菜。但是是在东北,会品尝到不同类型的锅包肉,黑龙江的人喜欢用番茄酱,锅包肉中有一股番茄酱的味道,而吉林人却不爱在锅包肉中放番茄,而是直接放的浓缩橙汁。哈尔滨人更讲究酸甜口味,以酸为主,甜为辅,而且还会选用当地的米醋,将酱汁的浓度控制在30度左右,这种严格的标准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首先在做这道菜的时候,得取用新鲜的嫩里脊肉一块,需要将它切成片,然后放少许盐和料酒,将肉腌制半个小时,最后在七成热的油锅里面炸一下这些肉。炸过肉再经过第二次复炸的时候,需要用大火来进行烹炸,这个时候肉香味就会被凸显出来,第二次复炸是做锅包肉最关键的一步。

在炸肉片的时候,需要在另外一个锅中放一点点油,然后放适量的盐,还有白糖和米醋,用中火将这些料汁熬得浓稠,再将提前准备好的姜丝,葱丝和蒜片,这些增加香味的辅料在锅中翻炒几下,紧接着放入胡萝卜丝,倒入已经调好的酱汁煮至沸腾。

最后才将炸好的肉片放入锅中,迅速用大火快速翻炒,将这些酱汁全部包裹在炸好的肉片上的时候,此时酸甜酥脆的锅包肉就已经可以出锅了。

二、国庆计划去哈尔滨游玩,有什么靠谱攻略分享?

你问对人了,我小姨夫就是在哈尔滨。每年都要去几趟,对那的景点很熟,所以就由我来为你推荐几个景点

1、哈尔滨 旅游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12月--2月之间,旺季到了,住宿和机票一定要提前预约,旺季价格很容易翻倍。

2、住宿选择在中央大街附近,出行方便。

3、 哈尔滨 市区游,地铁,公交,打车都很方便,就算旅游团说的再好听也不要跟

4、市区这样玩,中央大街出发到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斯 大林 公园--松花江畔--老道外,市区知名景点都可以转到,离的都很近,一天就可以逛完

5、在 哈尔滨 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的,随便在大街抓个人就问,保证安排的你明明白白

6、一定要体验一下结冰的松花江,在江面上滑冰车,感受真正的千里冰封。

景点介绍

1.中央大街。条百年建筑艺术的步行街,晚上更是璀璨梦幻,街上有很多小吃和俄罗斯特色商品。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来支最有名的马迭尔冰棍真的是超爽。

2.圣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超级壮观!有很多可爱的小鸽子盘旋飞翔,吃一串又甜又冰的糖葫芦,喂一喂鸽子是来大教堂必体验的项目,尤其是夜景,超级的梦幻!

3.松花江。 百年历史的松花江,防洪纪念塔旁就是,有很多游玩项目!感兴趣的话可以感受一下

哈尔滨自由行4天详细攻略

第一天: 出发地抵达冰雪之城哈尔滨,哈尔滨吃逛。

第二天:哈尔滨雪乡雪韵大街棒槌山观景台夜景晚上看东北秧歌表演+千人篝火晚会。

第三天: 雪乡亚布力滑雪场(含滑雪装备)

安排雪地娱乐活动—冰雪大作战:雪地足球、雪地拔河、打雪仗、堆雪人、体验东北过大年

第四天:亚布力青松白桦林银枝玉叶冰凌谷。

路线推荐

直飞哈尔滨—哈尔滨极地馆—太阳岛雪雕—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亚布力风景区—冰雪画廊—雪乡—横道河子—哈尔滨—返程。

美食推荐:1.锅包肉。无疑是哈尔滨也是东北的代表性美食,既是一道年代久远的老菜,又是一道时尚流行的名菜,现在能看到许多教人在家做锅包肉的教程,可见其火爆程度。

2.哈尔滨红肠是家喻户晓的当地特色美食,味道鲜香浓郁,不仅能够作为即食的下酒菜,还可以烤着吃、煮粥吃、炒菜吃等,味道白搭,可以说是居家旅行必备食物。

三、锅包肉的特色特点

锅包肉是着名的地方特色菜,一般菜肴都讲求色、香、味、型,惟此菜还要加个“声”,即咀嚼时,应发出类似吃苞米花时的那种声音。

锅包肉菜品特色:用猪之脊肉和淀粉,经两遍油炸而成,一炸熟,2炸色,出锅时汁并着以香菜点缀。新式滋汁中加入了胡萝卜、西红柿及鲜柠檬,使其增加了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香味,这就使菜肴的味道得到了升华。

锅包肉制作步骤

步骤 1 猪里脊洗净,放入冰箱冷冻室冻至略硬后取出。

步骤2 切成厚度约2毫米的肉片。

步骤3 将肉片放入容器中,放入少许盐、料酒、淀粉,抓匀后腌制20分钟。

步骤4 将葱白切成长丝。

步骤5 将蕃茄酱、橙汁倒入碗中,放入适量白糖、白醋、盐、水,调匀成汁。

步骤6 淀粉倒入大碗中,一点点加入适量水,干稀度为抓起时顺手淌汁为宜。再加少许盐、几滴油,抓拌均匀。

步骤7 把腌好的肉片放入淀粉糊中,抓拌,使之均匀地挂上淀粉糊。

步骤8 锅内倒入油,待油温升至六、七成热。切片洋葱放入锅中,顺着洋葱周围冒起连串的泡泡即可。

步骤9 将肉片挂上淀粉糊,逐片下入锅中。

步骤10 炸至颜色金黄即捞出,直至将全部肉片都炸好。

步骤11 火略转大,待油温升高后将全部肉片都倒入锅中再炸一次,略炸20秒左右即捞出。

步骤12 炒锅放少许油,油温升高后放入葱丝,略炒出香即倒入调汁,用锅铲炒匀,倒入炸好的肉片翻炒使之均匀的挂上调汁,再放入少许油,翻炒均匀即可盛出。

锅包肉酥脆酸甜的口感,让人非常的喜欢

四、锅包肉是用橙汁作成的吗?哪个地方的锅包肉最具特色?

我认为是这样做成的。我认为哈尔滨做的锅包肉最正宗,味道非常好。

五、锅包肉真实历史是什么,锅包肉到底是怎么来的?

锅包肉(英文名:Double Cooked Pork Slices),原名锅爆肉,是一道东北菜,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成菜后,色泽金黄,口味酸甜。

锅包肉是为适应外宾口味,把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

哈尔滨道台府菜创始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为锅包肉的首创鼻祖!

据道台菜的第四代名厨郑树国介绍,郑家是旗人,郑兴文的父亲郑明泉家住辽宁,在北京做茶叶生意,由于应酬和交际,经常品尝到各种美食,口味很刁,被朋友戏称为“美食家”。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14岁时已对美食和烹调极为偏爱。后拜淮阳菜传人-陈才保门下。

东北名菜:锅包肉的历史起源

郑明泉认为“君子远庖厨”,担心儿子下厨给旗人丢脸。然而郑兴文立志坚定,郑明泉只好满足他的想法,托人把郑兴文送到恭亲王府,学习厨艺。这让郑兴文开了眼界,也长了见识。24岁的时候,郑兴文满艺出师,家人不让他出去上灶,他就在北京东华门大街开了个“真味居”饭馆,给自己当老板。“真味居”客源不错,郑兴文身上的“八旗作风”显现出来,只顾菜品的优劣,却不顾及成本开销,结果生意越红火越亏本,干了3年多,只好关门。

1907年,郑兴文经本家——黑龙江中外交涉局总办郑国华的举荐,带着14个厨子,举家来到哈尔滨,进入当时的滨江关道衙门,当上官厨,专门给首任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作为当时北方重镇的府衙,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的宾客,尤其是俄罗斯客人。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浓口味令外宾们很不适应。道台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成为锅包肉的起源地。郑兴文称它为“锅爆肉”,可能是洋人在点菜的时候发音有问题,时间一长,衍化成今天的“锅包肉”了。

东北名菜:锅包肉的历史起源

这道菜让俄罗斯客人非常喜欢,每次来吃饭都要点这道菜。不仅如此,郑兴文在道台府事厨独创出许佳肴美味,如“猪头焖子”(后改为“猪头糕”,民间依旧称“猪头焖子”)、“熏卤鸭”及汤鲜肉嫩的“清炖狮子头”等。1911年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郑兴文以高超的厨艺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赞誉,获得大会颁发的荣誉牌匾《滨江膳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