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邢台结婚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南北方文化差异较大,在结婚习俗方面也大有不同,从彩礼、婚房布置到婚宴的菜品都明显不同河北邢台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历史上曾四次建国、五次定都,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不仅文化渊源流长,在结婚方面也是沿用的妥妥的北方习俗。具体有哪些风俗呢?

提亲

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旧时重“门当户对”和“以命相择”,流传着“门对门,户对户,豁拉口子对栅栏”的民谣。一般地说,男方托媒人去提亲时,首先把自己的身份、土地、财产及自己子女情况做个全面的考虑,与女家的情况是否搭配,就是说双方条件差不多。

订婚

在邢台,订婚成功之后就要喝小酒礼,这其实就是订婚宴了。订婚宴的费用是男方来承担,而邀请的人主要是女方的亲戚,至于男方这边只要求有伴郎还有求婚人等等。订婚宴上还需要将结婚宴的时间确定好,一般情况下这个日子都是请喇嘛则吉日定下来的。在订婚的时候男方是一定要送聘礼给女方的,至于聘礼的具体数字,这些是男女双方早就商量好的。

成亲

迎娶时鸣放鞭炮,红灯伞仗,锣鼓喧天。到了女家门前,女家故意事先将男方人“拒之门外”,待男方将“过门礼”从门缝塞进去方才开门迎接。然后引至客房招待吃茶点和“下马面”。新娘在上轿前开容(又称开颜),即用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去。梳妆后与亲人拜别,由女家起程时,新郎骑马在前,男陪客、男娶客北马相随。

婚后礼俗

第二天,新娘与亲族辈礼见,拜祖、上坟后,女家率亲戚到男家认亲,接回新夫妇,谓之“回妆”,俗称“回面”,对新郎以好餐相待。

二、邢台地区的文化

邢窑白瓷

“邢州白瓷甲天下”,邢窑是河北四大名窑之首、中国白瓷发祥地。邢州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 “南青北白”的格局。唐代茶圣陆羽记载“邢瓷类银似雪”;唐代李肇说:“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代诗人皮日休说其“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魂起”。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鼎盛阶段,成为中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邢窑是陶瓷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邢州白瓷窑址先后列入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国家重点大遗址保护规划、十大考古发现。

顺德铁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而邢台铁冶业亦为国之最早。早在两千年前,邢台人就知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襄国是汉武帝时三大冶铁基地之一。《顺德府志》、《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沙河有磬山,汉魏旧铁官也”。北朝东魏时,邢州的冶炼专家綦毋怀文成功发明灌钢技术,并炼造出十分锋利的“宿铁刀”,灌钢技术是17世纪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钢方法。宋代元代在邢州设立铁冶司,为全国最大的冶炼中心,年产铁量全国第一。

大唐故里

邢台是李唐皇室的故乡,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王朝后,追封了四世祖先,即:四代祖李熙为宣简公,三代祖李天赐为懿王,二代祖李虎为景皇帝,一代祖李昞为元皇帝,确认籍贯邢台的李熙、李天赐为李唐始祖。公元646年,唐太宗下诏在其故里邢台修建祖陵,历18年,至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完成。677年,唐高宗诏令追封二祖为宣皇帝、光皇帝,诏二陵为建昌陵、延光陵。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下诏维修、扩建唐祖陵,立《光业寺碑》,并诏改为建初陵和启运陵。如今邢台大唐祖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朝古都

邢台雅号卧牛城,具有3500余年悠久建城史,是河北省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历经五朝古都,商朝国都(约130多年),邢国国都(426年),赵国国都(30年),常山国(赵国)国都(10年),后赵国都(18年),为帝都600余年,龙脉兴旺,不仅是河北省做过国都历史最久的城市,而且也是河北省走出皇帝最多的城市,如郭威、柴荣、孟知祥、孟昶、李渊、李世民等。底蕴深厚的邢襄文化中悠久灿烂的古都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地薄人众,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汉书·地理志》)

西周邢侯簋

性多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伤于迟重。(《隋书·地理志》)

质厚少文,气勇尚义。(《宋史·地理志》)

邢州土厚水甘,人物产于其间者多实少浮,民俗淳厚,人心古朴。质厚少文,气勇尚义。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男勤耕稼,女修织纫,急公后私,尚于周恤,燕赵慷慨之风犹存。(《顺德府志》)

古邢州之地,其地沃饶,其俗朴厚,其人尚义。(《平乡县志》)

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南和县志》)

土厚民淳,俗勤而俭。(《尧山县志》)

邢俗纯厚。(《邢台县志》)

三大礼俗:

一,婚礼,定亲要经过查“八字”,对属相,换庚帖,然后下彩礼,择吉日完婚。

二,丧礼,死了人要举行丧礼,丧礼分:停灵、入殓、设祭、下葬等程序;

三,祭礼,清明节祭祖扫墓,十月初一送寒衣,春节请祖宗到家进行祭奠。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宁晋鸭梨

南和金米

富岗苹果

滏河贡白菜

泽畔藕

风味小吃:

威县火烧

黑家饺子

三、河北省有什么传统文化

1、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地方色彩浓厚,是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地区最流行的曲种。其产生年代尚无实据可查,据知近百年来就有了驰名艺人赵老万(艺名“大老鸹”)。这种曲艺形式是吸收了冀中民歌及当地做买卖“吆喝”等曲调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

2、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在河北省南部一带颇为流行,是中国曲坛上一枝别具风采的鲜花。

3、竹板书

竹板书又名毛竹板书、竹板快书,俗称“大落子”、“京口落子”。是河北省流行较广的曲种之一。竹板书形式简单,表现力丰富,有头板、大按板、二按板、苦相思、流星赶月、垛子板、花板、快板等到众多板头和俏腔,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灵活运用。

4、保定老调

保定老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声腔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老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

5、泥玩具

泥玩具盛产于新城县白沟河、玉田县代家屯等地。它是半塑半画、以画为主的小型泥彩塑。造型单纯,以品色敷彩、装饰和绘画结合的技艺而与众不同。邢台、河间等地也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传统艺术

四、邢台市历史文化浓厚,那么邢台市结婚风俗有哪些吸引人的呢?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的南部,邢台市历史文化浓厚,风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人们的行为习惯,是人们约定俗成遵守的准则。那么邢台市结婚风俗有哪些吸引人的呢?

首先在结婚之前,男方和女方要准备好婚礼的相关事宜。男方要确定好结婚的吉日,接亲当天的各项吉时,婚礼现场地的布置,婚礼现场酒店的预定等等,并且要准备好为女方的聘礼。在现代,聘礼一般都是男方和女方商议好的,聘礼一般分为现金和实物。实物是女方用做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告知他们自己将要出嫁的喜事。

接着是女方的嫁妆,一般要求女方要缝被子。被子完成以后,要在四角缝上“花生”、“莲子”、“桂圆”、“大枣”与男方放在婚床上的东西相照应,寓意早生贵子,喜庆如意。

结婚当天,新郎要按照规定的吉时去迎接新娘,一般对接亲时候的人数和车辆都有要求。要求去接亲的时候为“单数”,婚车一般在十辆以上,都是红色的。第一辆婚车上的两边要插放小红旗和彩绸。后面的每辆汽车上插上气球,当婚车到达新娘的家门口之后,一般要鸣笛放鞭炮。这时女方有专门的人来接待迎亲队伍。

新郎一般会捧着自己已经准备好的鲜花到女方的闺房,这时新娘的伴娘会在闺房外面等候,他们会问新郎一些问题,比如女方的生日啊,新娘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啊?这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其实也是为了热闹婚礼的气氛。之后,新娘觉得满意之后,就要求自己的姐妹让新郎进门,新郎进去以后还要再找一下新娘的婚鞋,觉得这个礼仪不管是全国哪个地方,什么样的民族都有存在。

接着新郎就要抱着新娘离开她的闺房,一般来说,新娘的脚出了闺房以后,是不允许沾地的。并且还有新娘不见太阳的说法,所以从出了闺房之后,伴郎都要为新娘撑一把红色的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