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州八大传统名肴

荆州鱼糕

荆州自古盛产鱼,鱼糕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开始成为楚宫廷头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宫廷菜,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

散烩八宝饭

散烩八宝亦称八宝饭,是清朝末年宫庭厨师肖代制作的专供慈禧太后食用。后来,因肖代流落在江陵的聚珍园餐馆制作八宝饭而闻名。 江陵散烩八宝是用糯米、红枣、莲子仁、桂元肉、密樱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苡仁米等蒸熟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它色泽光亮,香甜滋润,油而不腻,甜而不厌,有“浅盏小酌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成语。

荆州千张扣肉

荆州千张扣肉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数多,故名千张扣肉,又名梳子肉。相传此菜为唐宰相段文昌回江陵省亲时,在传统的梳子肉制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并将其带回长安供朋友品尝,自此,此菜名扬八方。

皮条鳝鱼

皮条鳝是湖北荆州的传统名菜,己有数百年历史。鳝鱼味美,且有药用价值。《名医别录》说它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 。 皮条鳝鱼剔除老骨后切成长条,制熟后犹如皮条而得名。又以形如竹节,也叫竹节鳝鱼。制法是,用两道不同温度的油炸至皮酥,再挂上糖醋黄汁,色泽金黄,外酥内嫩。

龙凤配

龙凤配是一道古荆州的汉族传统名菜,有千余年历史,起源于古荆州。此菜取材于三国故事刘备招亲,寓意龙凤呈祥。鱼酥味鲜,略带酸甜,鸡嫩肉香,咸甜可口。主要食材是鱼和母鸡。一龙一凤,象征着吉祥如意。据说诸葛亮为庆贺刘备、孙夫人从东吴安全归来,将这道菜摆上宴席,文臣武将赞许不已。民间婚宴必备此菜,象征吉祥如意,成为荆州地方风俗。

粉蒸莲藕

粉蒸莲藕是荆州家喻户家的一道菜,该菜是选用荷塘老耦为主料,莲藕是莲的地下茎,可以食用,湖北荆州盛产莲藕。此菜软糯却不粘牙,油润却不油腻,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

三丝春卷

荆州特色菜肴三丝春卷,是一种以面粉摊成薄皮,内包鸡丝、火腿丝、香菇丝加嫩菜混合的馅,卷成筒状,用旺火炸酥的传统名菜之一。春卷原名春盘,是薄饼包馅,摊于盘上,故名。后来演变成圆筒状,并用油炸,叠滚成卷。此菜为春节前后的应市菜,含有迎春之意,它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味道鲜美,是春节筵席上必不可少的时令佳肴。

冬瓜鳖裙羹

冬瓜鳖裙羹是用鳖裙和嫩冬瓜烹制而成的羹汤,源于《楚辞.招魂》记载中的“胹鄨”,由清炖甲鱼演变而来,是荆州传统名菜,为菜中上品,其制法讲究,选料精细。此菜红、黑、白、绿相间,彼此映衬,相得益彰,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人赏心悦目,不忍动筷。食之,清新淡雅,汤清质醇,冬瓜清香,原汁原汤,鳖裙软嫩,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鳖,又叫甲鱼、团鱼、脚鱼,其嫩爽鲜滑,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且具有“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的功效。

二、湖北的民风民俗

湖北历史悠久,代表性的民风民俗有:

1、跳三鼓:为逝者演唱的跳三鼓称为“孝鼓”,为高寿长者演唱的称为“寿鼓”,各种喜庆场合演唱的称为“喜鼓”。跳丧、跳寿、跳喜称为“三跳”,又因其演唱者为三人,打击乐为三件,每段唱词为“三句头”,取“丧”和“三”的谐音,20世纪50年代,定名为“跳三鼓”。

2、“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

3、归元庙会:每年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吸引众多的香客、游人前往寺庙观光、拜佛。游客们在尽情欣赏各种娱乐表演之时,还可以逛逛集市,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4、"五虾闹鲇"又名"五虾闹鲶"、"五虾戏鲇"、"虾子灯"等,是一种群众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

5、团风但店“天府圣会”是但店镇独有的一项民俗艺术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三、荆州有什么特色?

荆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荆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蔚为大观。 2001年,实观旅游总收入28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504万人次。全市旅游景点呈现“一城三片”的格局。“一城”即闻名遐迩的荆州古城,其中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城场、华容道等人文景观经久不衰,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4A”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馆藏文物达12万余件,其中,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中心城区的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沙隆达广场、凯乐大剧院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三片”即近年来新建开发的松滋洈水风景区、洪湖渔家度假区和石首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荆州境内山育水秀,湖泊纵横,是典型的水乡园林城市,自然生态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洪湖的瞿家湾、周老咀等湘鄂革命根据地旧址已被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绿、美”的水乡园林城市风光、“高、大、特”的现代建筑群与历史文化名城风韵交相辉映,使古城荆州焕发出新的光彩。

四、荆州有什么特产

1、荆州鱼糕

鱼糕,作为荆州/沙市地区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源远流长。“荆州鱼糕”是用白色鱼肉制作的,可用红色鱼肉炸鱼丸子,和鸡肉、猪腰子、猪肚烩菜,成为荆州宴席名肴。

2、千张扣肉

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数多,故名千张扣肉,又名梳子肉。

3、冬瓜鳖裙羹

冬瓜鳖裙羹是以鳖(又称甲鱼、团鱼、脚鱼)的裙边和嫩冬瓜一起煨制的一种汤。其制法讲究,选料精细。先将裙边肥大的鳖宰杀后取下裙边切成块状,以旺火爆炒,再加鸡汤和调料煮,然后放入嫩冬瓜块清炖,直至鳖裙溶烂。

4、油炸藕丸

传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途经洪湖时,当地州官为敬奉天子,要厨师们拿出绝技,让天子吃藕不见藕。厨师们寻思各自的拿手好戏,其中一个厨师想起饥荒之年以藕充饥,把藕捣碎后做藕丸吃的事,于是五味调合,精烹细作。乾隆皇帝吃了,龙颜大开,回京后将油炸藕丸定为御膳。

5、荆州八宝饭

荆州八宝饭原是清代的一位御厨从宫廷出来后,到荆州城开设饭馆流传下来的。这种八宝饭用红枣、莲子、苡米仁、桂元内、蜜樱桃、蜜冬瓜条、糖桂花以及糯米先蒸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由此又名叫“散烩八宝”。吃到口里,觉得润滑溶消,香甜透味,油而不腻,甜而不厌。

6、早堂面

早堂面是沙市著名的传统早点,已有百年历史。关于早堂面的来历,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在1895年沙市开埠后,当地一面馆老板根据这里的码头工人因从事体力劳动喜欢吃油水厚重食物的特点,制作了这种油厚码肥、汤鲜味美的面条。由于码头工人多在凌晨时分到面馆吃面后上工,故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