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论文

摘要:

白马藏族聚居地区是古代“藏彝走廊”最东端藏、汉两民族文化交汇之处,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和叠加的综合性特征。陇南白马藏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文县白马河流域以及民堡沟一带的高山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使他们的民居建筑在内部结构、组合形式、装饰特征和村落布局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独特的造型特征以及审美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关键词: 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结构;地域文化

特色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集艺术、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也是一个民族的形象。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风格,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势、地质等环境因素,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同时临近民族之间的建筑文化也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些共性特征,所以其中也必然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白马藏族聚居地区是古代“藏彝走廊”最东端藏、汉两民族文化交汇之处,历史上不同民族在这条走廊交错杂居,因此白马藏族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叠加的特征。所以他们的民居建筑既是陇南南部秦巴山区特殊地貌、气候的体现,也是多民族聚居繁衍的陇南南部独特地域文化的反映。长期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融合发展,形成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独特的造型特征以及审美特色,并且随着收稿日期:2011一O8—28·90·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一、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基本结构。

作为古代氐族的后裔,白马藏族很早就进入发达的农业文明,并在此居住生息。《华阳国志》记载氐人居地“土地险阻,有桑麻”,所反映的正是目前陇南白马藏族的居住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状况。史籍记载氐人的民居形式是“土墙板屋”,《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南齐书》描述得更详细:“氐于上平地立宫室果园仓库,无贵贱皆为板屋土墙,所治处名洛谷。”“九“洛谷”即今陇南市西和县仇池山附近的“洛峪”,这一带正是古代氐杨政权的核心地区。关于白马藏族地区板屋形制的:具体记载,可见于清道光年间《龙安府志》中的记载:“番民(此处所说之番民,即白马藏族)所居房屋,四围筑土墙,高二丈,上竖小柱,覆以松木板,中分一、二层,下层开一门圈牛羊,中上住人,伏天则移居顶层。”“可见“板屋”的最突出特征即为以木板覆盖屋顶。

目前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仍体现出“土墙板屋”的一些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三层结构的传统民居样式早已淘汰,陇南白马藏族村寨现存修筑年代最早的民居,也多为二层土木结构。由于板屋屋顶的寿命不长,容易漏雨,随着白马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保持其建筑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屋顶已基本用瓦覆盖。目前陇南宕昌县官鹅沟、大河坝一带的藏族村寨,依然保留了大量板屋,当地俗称“沓板房”,这是居住在同一地域、具有相同生存境遇的民族在居住文化方面趋同性的体现。陇南白马藏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文县白马河流域北岸的高山上,以及石鸡坝乡民堡沟的薛堡寨和堡子坪两个村寨,村寨的整体布局方位为面南靠北,平均海拔高度在1700米左右。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使他们的民居建筑在内部结构、组合形式、装饰特征和村落布局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内部结构。

陇南白至藏族民居独特的造型和审美特质,与其内部结构密切相关。一般认为,我国南北建筑结构和风格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古代穴居和巢居两种基本形式。穴居为北方民居的雏形,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居住形式也是由“地穴盖顶”的形式逐渐演变为土木结构的“抬梁式”木构架建筑;巢居是南方民居的雏形,南方气候湿润多雨,蛇虫较多,所以居住形式也是由筑于树木之上的巢穴向干阑式建筑过渡,最终形成了南部“穿斗式”木构架民居,而古代的木楼也是干阑式建筑中对下部空间的有效利用而形成的。陇南白马藏族居住地虽然海拔较高,但由于地处甘肃南部,气候相对湿润多雨,所以这种南北气候的过渡性地带特征,使其民居建筑的内部结构也综合了南北两种传统建筑结构形式。

而“土墙板屋”正是南北建筑融合的见证,经过历代的演进发展,从而形成土木结构的穿斗式二层木楼形式,屋顶为两面斜坡式,一层用于居住,二层存放粮食杂物。据当地白马人介绍,陇南白马藏族的木楼过去也多为三层,下层用于圈养牲畜,上层存放粮食杂物,中间用于居住。但从目前笔者对白马村寨的考察来看,基本为二层木楼结构,三层木楼已被完全淘汰。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三层木楼建筑难度大且耗费材料有关;另外也与卫生状况、保暖性能有关,下层圈养牲畜时,由于空气对流因素,对人居住的中间层形成空气污染;同时居住在高山地带的人们,下层居住较为保暖,所以综合考察,二层木楼更适宜于人类居住。

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内部木构架体现了穿斗式建筑稳定性强的特点,各种木构件纵横交错,紧密相连,其主要木构件有柱子、檩子(梁)、穿枋、椽、阁楼木、楼板等,和北部民居比较,突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柱子多,每间之间分隔处都有5根柱子,最中间的柱子为中柱,前后两边的柱子分别为明柱和后柱,界于中柱、明柱和后柱之间的柱子为二柱;其二是充分发挥“穿枋”的串联作用,每间分隔处纵向排列的五根柱子用一种特殊的构件“穿枋”连接起来,穿枋是一种方形的木构件,与柱子榫接,将柱子纵向连接成为有机整体,体现了“穿斗式”民居建筑结构的独特性;其三是檩子多,陇南白马藏族民居中的檩子分为中檩、二檩、檐檩,中檩为屋脊处的檩子,檐檩位于前后两檐处,二檩界于中檩和檐檩之间,檩子共同承载椽,同时将各组柱子进行横向连接;上下两层中间有许多阁楼木,阁楼木上铺木楼板,将上下两层隔开,阁楼木不仅有分隔上下层作用,也有横向连接和稳定柱子的作用,从而使整个木架形成一个更加密集和稳定的整体。由于这种独特的内部结构,各种木构件之间相互榫接,连接紧密,更符合稳定的力学原理,所以和北部抬梁式建筑相比,不仅建筑结构独特,造型美观,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二)分隔组合结构。

陇南白马藏族的民居建筑在整体布局:结构方面,和陇南南部汉族民居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陇南白马藏族的传统民居多为三间组合式结构,院落也多为三合院、四合院式组合结构,但由于高山地区建筑地基狭小,所以形制较小。正房多为三间组合的结构形式,台基高,整体高出左右厢房,主次分明,正房进深一般为3.5——4米左右,间隔为4.5米左右。正房的一层多为两问连通结构,高度约为2.5米,靠西隔出一问为卧室,连通的两间为厅房,也有三间连通的结构形式。厅房中央一般摆设深柜(也称神柜),用于供奉祖先,靠东面设有火塘,火塘旁边摆放大木碗柜。厅房既是白马人会客、议事、供奉祖先神灵的主体空间,也是他们取暖、做饭的生活场所。左右厢房较为低矮,多为两间或三间组合形式,主要为卧室,期中一面厢房的下层往往留出屋宇式大门,大门与房屋有机结合,形成灵巧别致的空间结构。

白马村寨中很少见完整的四合院式组合结构,无倒房,大概是由于受高山地带地方条件限制,修建倒房会使院落更为狭小,不利于采光,所以其院落比汉族民居四合院要紧凑,房屋紧密相连,将院落紧紧包围在中间,小巧幽静。 目前陇南白马村寨的民居正房建筑多以四间、五问或六间的组合形式为多,因家庭经济条件或地基情况而定。左右两边的两间多处理成“封山包檐”形式,即将走廊左右与相应屋檐下的空间一并封闭在左右耳房空间内,使左右耳房门相对并与正房门成垂直关系,当地也称为“窝檐”,其中一间为厨房,另一间为卧室。在外部走廊上设置木楼梯,用于连通二层,有些则将木楼梯设置在耳房内部,中间部分则留出宽敞的走廊,前有明柱。内部一般为单间分隔,其中正中一间为客厅,间隔一般为4.5米左右,大部分现代民居建筑将中间的两间进行连通处理,使厅房宽敞气派,由于有专门的厨房,所以厅房中不再设置火塘,已演变为现代民居中的客厅。

二、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装饰特征。

民居建筑既是人们安居的实用场所,也是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营造的精神和文化空间,通过独特的造型和装饰,传达出共同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意蕴。“土墙板屋”既是白马藏族居民特殊的生存条件的反映,也传达出一种质朴自然的审美特色,而—92·独特的内部空间结构以及装饰又蕴涵着深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建筑装饰的内容从性质和功能方面来考察,可以分为由建筑结构和材质本身所呈现的抽象形式,和通过雕刻描绘等手法装饰在各种建筑构件上的具象图形,两者共同形成了建筑的整体审美特色以及民族文化意蕴。传统的“土墙板屋”式白马藏族民居,是白马人利用其居住地域的自然资源,并综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构筑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民居建筑形式,厚重结实的夯土围墙,轻盈灵动而稳定的木楼结构,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屋面门窗阁板,层叠排列而富有自然秩序的木板屋顶,既体现了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功能,也通过其结构和材质传达出朴素自然的审美特色以及民族文化个性。

在一般民居建筑中,装饰部位主要集中在门窗、山墙墀头以及屋脊上。陇南白马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在外部山墙的处理方面较为随意自由,一般不进行装饰,一层的山墙为夯土墙,上部的二层或以木板、竹笆作山墙,直接承载屋顶,成自然简易的“悬山式”结构,所以没有墀头装饰;屋顶由于用木板覆盖,所以也无砖瓦图案装饰。正面的门窗以及纵横交错的木板墙体,则成为装饰的主体。

在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多数白马藏族民居基本无装饰图案,而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民居在门窗上雕刻动物花卉图案。白马藏族传统民居的门窗结构相对固定,整个屋面围绕门窗全部用木板封闭装饰,下层正房门多为两扇组合形式,左右窗户上装饰窗棂,上层无门,只在正中间或左右侧留出装饰窗棂的窗户。整个屋面部分阁板形成穿插有序、变化统一的平面构成形式,窗棂上变化多端的抽象图形则打破了阁板的.单一,产生了巧妙的形式对比,丰富了视觉效果,而这一切都是在建筑结构需要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形式美因素。部分传统民居的门窗上则雕刻动物花卉图案,这些装饰图案多位于门扇中间的绦环板以及窗楣、门楣等处。白马藏族信仰自然神,所以其民族图案的形式以及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与汉民族图案有所不同,在内容方面多表现其生存环境中的自然花草以及动物,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崇拜,而不像汉民族装饰图案通过谐音、双关等蕴涵了更多的伦理文化含义。在造型方面这些动物花卉图案体现出鲜明的写实化倾向,不似汉民族花卉图案体现出鲜明的程式化因素,动物花卉造型憨厚朴拙,雕刻手法大胆粗放,不注重一草一木局部的精雕细刻,而专注于对自然物象的讴歌和赞美,所以使图案物象的造型体现出浑朴生动的特征,充盈着强烈的生命意味。

三、陇南白马藏族村寨的村落布局村落。

作为一个地理意义上的范畴,既是农业社会中人们共同居住、生产、生活的空间,又是指在这一空间中生活的一个群体。这是从民俗学、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村落,偏重村落文化的缔造主体——人,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文化现象。陇南白马藏族的村落布局结构是由他们居住地域特殊的地貌、自然资源、民居建筑形式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这其中本身也包含了白马藏族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因素,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与变迁。白马藏族由于古代长期的民族矛盾,他们被迫选择了环境险阻的深沟、大山、密林为栖身之处,

这不仅决定了他们独特的“板屋”建筑结构,也促成了他们村落布局的基本形式与格局,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地域人文景观。陇南白马藏族由于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山地带,所以他们的民居也主要依山势而建,白马河流域的白马村寨民居基本为面南靠北的统一布局,这种方位的民居冬天太阳直射屋前,夏天太阳直射屋顶,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也有部分村寨的民居不是南北方位,但都依地形而排列。由于高山地带坡势陡峭,宽阔的平地较少,所以白马藏族村寨的民居不仅院落窄小,而且民居之间的距离也较为紧密,相互之间的高低落差较大,再者其民居建筑为二层木楼结构,所以在布局形式方面形成了层层叠叠的视觉效果,产生了有序排列的秩序感以及韵律感,达到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天然雕饰的自然之美,而非人为的形式雕琢,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又体现出独特的形式美感。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变以及白马村寨发展,白马藏族的民居建筑在继承传统样式的基础上,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尤其8O年代以来,白马村寨的交通、通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汉文化的融合速度加快,其民居建筑从材料到结构,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白马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的生存条件也不断地改善,一是对传统民居进行改进和修复,二是对旧民居进行彻底拆除而重建。在基本结构方面,现代民居依然延续了传统民居穿斗式二层木楼的结构,但在形制方面比传统民居高大;在组合结构方面,现代民居多为四间、五间或六间的组合形式,中间的客厅采用两间连通的形式;传统的“土墙”逐渐换为砖墙;门窗结构方面大量借鉴当地汉族民居的形式,正房门多为六扇、八扇组合结构,多数白马人家民居的门窗还用各色油漆涂染,有些民居的门窗也完全采用镶有玻璃的现代化的样式。容易腐朽漏雨的沓板房“板屋”顶被瓦顶替代,屋脊上也出现了脊兽装饰,瓦沟中用白色涂料勾填,青、白映衬,呈现出整洁、明快的现代特色。白马人的生活水平与生存条件在不断改善,但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也随之淡化,这为我们研究和保护白马文化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在传承白马藏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融合现代科技文明,促进民族发展,是我们研究白马文化者必须面对的迫切课题。

参考文献: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光华.先秦时期甘肃的民族(一)[J].西北民族研究,20133,(3).

[3]刘志扬.居住空间的文化建构:白马藏族房屋变迁的个案分析[J].民族研究,2011,(3).

[4]袁智慧.骆谷城武都郡址初探[J].天水师专学报,1986,(3).

[5]刘峻骧.中华艺术通史·原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二、安徽菜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徽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 

徽菜的原料,由于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物产丰盈,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盛产茶叶、竹笋、香菇、木耳、板栗、山药和石鸡、石鱼、石耳、甲鱼、鹰龟、果子狸等山珍野味,著名的“祁红”、“屯绿”是驰名于世的安徽特产;长江、淮河、巢湖是中国淡水鱼的重要产区,为徽菜提供了鱼、虾、蟹、鳖、菱、藕、莲、芡等丰富的水产资源。其中长江鲥鱼、淮河肥王鱼、巢湖银鱼、大闸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席上珍品;辽阔的淮北平原、肥沃的江淮、江南圩区盛产各种粮、油、蔬果、禽畜、蛋品,例如,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涡阳苔干、大和椿芽、宣城蜜枣、安庆豆酱等都是早已蜚声中外,给徽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徽菜的传统品种多达千种以上,其风味包含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菜肴的特色。皖南以徽州地区的菜肴为代表,是徽菜的主流与渊源。其主要特点是喜用火腿佐味,以冰糖提鲜,善于保持原料的本味、真味,口感以咸、鲜、香为主,放糖不觉其甜。沿江风味盛行于芜湖、安庆及巢湖地区,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讲究刀功,注重形色,善于以糖调味,擅长烧、炖、蒸和烟熏技艺,其菜肴具有清爽、酥嫩、鲜醇的特色。沿淮菜是以黄河流域的蚌埠、宿县、阜阳的地方菜为代表,擅长烧、炸、熘等烹调技法,爱以莞荽、辣椒调味配色,其风味特点是咸、鲜、酥脆、微辣,爽口,极少以糖调味。

其总体风格是:清雅纯朴、原汁原味、酥嫩香鲜、浓淡适宜,并具有选料严谨、火工独到、讲究食补、注重本味、菜式多样、南北咸宜的共同特征。

徽菜的烹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术,徽菜之重火工是历来的优良传统,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在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是徽帮厨师造诣深浅的重要标志,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约有20大类50余种,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徽菜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不仅拥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名菜名点、美味佳肴,还涌现一批著名的餐馆。如合肥的黄山徽菜馆、淮上酒家、合肥饭店、逍遥酒家、庐州烤鸭店、华侨饭店;蚌埠的金山饭店、淮河餐厅;芜湖的同庆楼、耿福兴、马义兴(回族)菜馆、镜湖餐厅、丰富酒家;安庆的京津菜馆、新兴餐厅、江万春饼面馆;淮北的上海餐厅;铜陵的同乐酒楼;黄山的屯溪徽菜馆;阜阳的凤凰酒楼、亳州的皖北饭庄;全椒的望屏楼等。

著名的菜肴有:

符离集烧鸡 火腿炖甲鱼 腌鲜桂鱼 火腿炖鞭笋 雪冬烧山鸡 红烧果子狸 奶汁肥王鱼 毛峰熏鲥鱼 生仔鸡

三、大新镇至容县县底石鸡岭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812.2公里

起点:大新镇

1.苏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府前路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港城大道

2) 沿港城大道行驶620米,左转进入港丰公路

3) 沿港丰公路行驶8.6公里,进入港丰公路

2.沿港丰公路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通锡高速

3.沿通锡高速行驶51.0公里,朝苏州/上海/南京/北京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硕放枢纽

4.沿硕放枢纽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5.沿京沪高速行驶23.4公里,过陆慕大桥,朝杭州/南通/苏州/G15W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苏州北枢纽

6.沿苏州北枢纽行驶2.1公里,过外塘河大桥约100米后,直行进入常台高速

7.沿常台高速行驶56.7公里,朝上海/湖州/杭州西/S1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观音桥枢纽

8.沿观音桥枢纽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申嘉湖高速

9.沿申嘉湖高速行驶24.9公里,朝杭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练市枢纽

10.沿练市枢纽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申嘉湖杭高速

11.沿申嘉湖杭高速行驶50.0公里,朝黄山/千岛湖/G2501西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崇贤枢纽

12.沿崇贤枢纽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杭州绕城高速

13.沿杭州绕城高速行驶36.6公里,朝千岛湖/富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杭州南枢纽

14.沿杭州南枢纽行驶1.1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长深高速

15.沿长深高速行驶59.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杭新景高速

16.沿杭新景高速行驶73.2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杭新景高速

18.沿杭新景高速行驶35.6公里,朝衢州/G60(西)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吕塘角枢纽

19.沿吕塘角枢纽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20.沿沪昆高速行驶246.1公里,朝瑞金/景德镇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鹰潭枢纽立交桥

21.沿鹰潭枢纽立交桥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

22.沿济广高速行驶99.4公里,朝福州/广州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3.沿匝道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

24.沿济广高速行驶5.0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25.沿福银高速行驶460米,朝瑞金/广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6.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

27.沿济广高速行驶293.2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28.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寻全高速

29.沿寻全高速行驶98.5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30.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31.沿大广高速行驶12.9公里,直行进入龙河高速

32.沿龙河高速行驶50米,朝龙南/全南/连平/G10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龙南北枢纽

33.沿龙南北枢纽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34.沿大广高速行驶266.9公里,过高溪河高架桥,稍向右转进入花山北互通

35.沿花山北互通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珠三角环线高速

36.沿珠三角环线高速行驶94.3公里,朝佛山/肇庆/广州/云浮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富佛互通

37.沿富佛互通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广昆高速

38.沿广昆高速行驶93.2公里,朝罗定/S51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39.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罗阳高速

40.沿罗阳高速行驶25.9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莫村立交

41.沿莫村立交行驶940米,直行进入深罗高速

42.沿深罗高速行驶38.0公里,直行进入岑筋高速

43.沿岑筋高速行驶40米,直行进入岑筋高速

44.沿岑筋高速行驶8.7公里,直行进入岑罗高速

45.沿岑罗高速行驶23.7公里,稍向左转进入包茂高速

46.沿包茂高速行驶7.5公里,直行进入广昆高速

47.沿广昆高速行驶44.8公里,在容县/G324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容县互通

48.沿容县互通行驶500米,直行进入容县互通

49.玉林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容县互通行驶400米,朝容县/真武阁贵妃园/都峤山庆寿岩景区/都峤山森林公园方向,左转进入X376

2) 沿X376行驶1.2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X376

3) 沿X376行驶880米,直行进入国中路

4) 沿国中路行驶790米,右转进入兴容街

5) 沿兴容街行驶910米,左转进入新北街

6) 沿新北街行驶220米,过右侧的建设银行大厦约29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北门街

7) 沿北门街行驶1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容县

四、山西十大景区都是什么?

山西十大景区分别是云丘山,壶口瀑布,天脊山,太行山大峡谷,绵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云冈石窟,北岳恒山。

当然山西不仅仅只有这些。

作为山西人,山西其实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与特色,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山西各地的特色梳理:

太原市

太 原 市

特色风景区: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崇善寺、窦大夫祠、蒙山大佛、太山

特色文化:太原锣鼓、晋剧、莲花落、社火、太原剪纸

特色资源:工业、农业

特色特产:头脑、山西面食、苹果脯、六味斋酱肉、提浆月饼、五仁月饼、稍梅、猫耳朵

古 交 市

特色风景区:千佛寺、水泉寨

特色文化:撕纸【民间绝技,即用手代替剪刀,撕出图案,与现代绘画、书法艺术天趣自然的艺术理念相吻合】

特色食品农作物:擦圪蚪、古交黄花、古交木耳、古交木耳、古交蘑菇、古交小米、胡麻油

清 徐 县

特色风景区:宝梵寺、清泉寺

特色文化:清徐背铁棍艺术、老陈醋“醋都葡乡”

特色农作物:清徐葡萄、清徐沙金红杏、清德铺红薯

特色美食:孟封饼、徐沟灌肠、徐沟罐渣、清徐蘸片子、徐沟豆腐干

阳 曲 县

特色风景区:青龙古镇、不二寺、三藏寺

特色农作物:农作物太阳花是阳曲县当地主产作物之一,预示了太阳花音乐节的青春、朝气、激情与梦想。潮流前卫的摇滚乐遇上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阳曲太阳花音乐节注定是一次时尚与民俗的约会。

特色工业:太原的工业新区,用于新引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未来将全力打造成为休闲、文化、旅游的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园区。

娄 烦 县

特色风景区:娄烦森林公园、云顶山风光、泓佛寺、高君宇故居、汾河水库 

特色文化:四月二十五庙会

特色美食:云顶山蜂蜜、娄烦莜面、圪搓搓、莜面鱼鱼、

特色农作、植物:皇姑山蘑菇、西洋参、娄烦山药蛋、冬花、党参、白芷、枸杞、板兰根、甘草等。

大同市

大 同 县

特色风景区:云冈石窟、烽火台、狼窝山、鹰嘴墩遗迹、采凉山、大同睡佛、吕家大院、乌龙峡

特色文化:大同红主腰

特色农作物、植物:大同豆面、大同绿豆、大同苦菜、大同黄花。【栽培始于明末清初,黄花其茎、根、叶均可入药。大同黄花多生长在大同县内火山群下。大同黄花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特色美食:浑源凉粉、玻璃饺子、大同铜火锅、烧麦

物产资源:12种金属矿产,玄武岩、火山岩、石灰岩、花岗岩、白云岩、煤、石英、长石、矿泉水、砖瓦粘土、砂、铁。主要工业品为活性炭、水泥、机砖等。

阳 高 县

特色风景:龙混山、云林寺、古城墓群、守口堡、“许家窑人”遗址

特色文化:阳高二人台、鳌石赛戏、桂香布艺

特色美食:阳高长城羊肉、蒿籽面、阳高羊杂汤、阳高油炸糕、阳高杏脯、酱梅肉、京杏、杏脯、槟沙果、元白菜

左 云 县

特色风景:五路山风景名胜区、摩天岭风景名胜区、管家堡旅游景区、左云县历史文化名城、十里河湿地生态园区、老虎山森林公园、睡佛寺旅游区、尖口山森林公园、凤凰山公园

特色文化:左云楞严寺音乐】

特色植物、农作物:左云县、左云马铃薯、小京庄白灵菇、左云胡麻、北路葫油

特色美食:蒸莜面、拌汤糊糊、左云稀粥、和子饭、豆面饸饹、沾豆面糕

广 灵 县

特色风景:白羊峪、汉白玉石林、千福山、圣佛寺松涛、广灵水神堂

特色文化:广灵剪纸

特色特产:广灵五香豆腐干、东方亮小米、广灵苦荞、广灵大尾羊羊肉、斗山杏仁、广灵五香驴肉、广灵黑木耳、广灵巧娘编制品

灵 丘 县

特色风景:赵武灵王墓、觉山寺、平型关战役遗址

特色文化:灵丘罗罗腔【灵丘罗罗腔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

特色农作物:灵丘荞麦、灵丘花椒、灵丘核桃、灵丘莜麦面、灵丘大蒜、灵丘黄米面

特色特产:苦荞面凉粉、灵丘熏鸡、苦荞挂面、灵丘黄烧饼、灵丘熏鸡

浑 源 县

特色风景:北岳恒山、悬空寺、麻庄汉墓群、归潜堂、千佛岭

特色文化:玄空寺、浑源杏花节、环保香旺火

特色农作物、植物:浑源土豆、黄芪、北芪菇、玉米、谷子、荞麦、地皮菜、黄花菜、恒山山蘑、浑源蚕豆、

特色特产:浑源凉粉、浑源砂器、浑源烧酒、甜杏仁油、

天 镇 县

特色风景:慈云寺,盘山,新平古城、汉墓群、保平堡、神头山、李二口长城

特色文化:天镇黄河九曲灯

特色农作物、植物:土豆、红谷米、“血点红”小米、

特色特产:天镇胡麻油、天镇豆腐皮、天镇凉粉、贾家屯麻油

朔州市

朔 城 区

特色风景:崇福寺、金沙植物园、紫荆山、西山生态公园、儿女山

特色文化:朔州踢鼓秧歌

特色农作物植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莜麦、高粱、谷子、黍、玉米、绿豆、山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葵花、甜菜、小茴香和各种蔬菜。药用植物主要有黄芪、党参、柴胡、甘草、麻黄、远志等。

平 鲁 区

特色风景:平鲁烈士陵园、乌龙洞、掌柜窑、凤凰古城

特色特产:平鲁红山荞麦、平鲁面塑、羊拐弯

山 阴 县

特色风景:两广武、汉墓群

特色文化:山阴边塞文化周

特色特产:山阴荷藕、山阴油炸糕、塞上冻兔肉、山阴燕麦、山阴荞面、山阴胡油、山阴油果子

应 县

特色风景:应县木塔、净土寺

特色特产:应县紫皮大蒜、应县青椒、应县豆青碗、应县陶瓷、应县凉粉、应县面皮、滴溜、应县牛腰、黄花菜、胡萝卜

怀 仁 县

特色风景:金沙滩古战场、清凉山辽代砖塔、清凉山、丹扬王墓、金沙滩汉墓群、鹅毛口新石器遗址

特色文化:怀仁旺火、怀仁耍孩儿

特色特产:怀仁羔羊肉、怀仁绿豆【中国绿豆之乡】、怀仁陶瓷、墨玉瓷、闪塌嘴、怀仁糖干炉、怀仁羊杂、怀仁凉粉、怀仁羊杂割、饸饹

右 玉 县

特色风景:古长城,杀虎口,宝宁寺,苍头河

特色文化:右玉丧葬

特色植物动物:沙棘、狼、山鸡、石鸡、野鸽、黄羊、狍子、鹳

特色资源:煤、硅线石、硅石、石灰石、粘土、铁矿石、黄金、云母、沸石、石墨等

特色特产:玉羊、右玉沙棘、右玉羊杂割、右玉月饼、右玉小杂粮、右玉水晶饼

忻州市

忻 州 市

特色文化:忻州《北路梆子》戏曲

原 平 市

特色风景:文殊寺、天涯山、石鼓祠、五峰山

特色文化:云冈大锣鼓、原平凤秧歌

特色产业:农业:以商品粮、制种、畜牧、经济林、蔬菜等五大基地建设为主体,是玉米、高梁、青椒定点制种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能源工业: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主要有铝业、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机械。

特色特产:原平锅盔、原平梨、北王庄莜面、下神头槟果;

繁 峙 县

特色风景:平型关、岩山寺、杨家将抗辽遗址、公主寺

特色文化:繁峙“秧歌”

特色资源:中药材:中黄芪、党参、黄芩、麻黄、柴胡;矿产:金、银、铜、铁、铅、钼、锌、硫铁、石灰岩、云母、褐煤

特色特产:繁峙粉丝、繁峙黄芪、繁峙疤饼、繁峙白水大杏、繁峙驴肉、繁峙核桃树、繁峙麻麻花、繁峙胡麻油、繁峙黄米、繁峙台蘑

代    县

特色风景区:雁门关、杨忠武祠

特色文化:代县“民间刺绣”工艺

特色资源:矿产:铁矿、金红石、花岗岩、钾长石、石灰石、金、银、铜

特色特产:杀猪菜、代县大米、代县辣椒、代县麻片、代县木器、代县红小豆、代县豇豆、代县核桃、代县绿豆、代县熬鱼、代州面麻片

五 台 县

特色风景区: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徐继畲故居

特色文化:五台“古建筑艺术宝库”

特色资源:矿产:煤、铁、铜、钼、硫、磷、白云石、石英石、水晶、黄铁、云母、铝矾土、砂石、大理石、花岗石

特色特产:苔蘑、素食豆酥豆腐、万卷酥、荞麦碗托、五台砂锅、五台花椒、台党参、台参

定 襄 县

特色风景区:北社东洪福寺,薄一波故居,阎锡山故居、凤凰山生态植物园

特色文化:定襄“面塑”

特色资源:矿产:有铁、铜、白云岩、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板岩、大理岩、陶瓷粘土、砖瓦粘土、河砂、地热水、矿泉水

特色特产:蒸肉、黄烧饼、蒋村麻纸、定襄甜瓜、定襄苇席

宁 武 县

特色风景区:芦芽山,荷叶坪风景区

特色文化:宁武小秧歌

特色资源:矿产:煤、铁、锰、铝矾土、石英石、水晶石、硫磺、长石、花岗岩、钼、云母、石灰岩、粘土

特色特产:澄泥砚、宁武莜麦、涔山芥菜、一窝丝、宁武油炸糕、葱花烙饼、宁武苇席、宁武营盘蘑姑

静 乐 县

特色风景区:玉石驼峰、天柱龙泉、神烟风洞、文峰凌霄

特色文化:静乐“剪纸”艺术

特色资源:矿产:煤、铁、铝、云母

特色特产:静乐冬花、静乐银盘蘑菇、静乐黄花菜、静乐胡麻油、静乐毛尖茶、忻州高粱、

莜面窝窝、牛腰子

神 池 县

特色风景区:毛泽东路居纪念馆、八角古城

特色文化:“神池道情”【神池道情是一种主要流行在山西省境内的晋西北和雁北地区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以神池县为基地而取名。这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素有“七弯八转”之称。】

特色资源:农作物:莜麦、山药、豆类、胡麻、黄芥、葵花、西瓜、小瓜、南瓜、药材

特色特产:神池黑豆、神池黍子、神池羊肉、神池胡麻、神池莜麦、神池胡油、神池月饼、神池莲花豆

五 寨 县

特色风景区:五寨故城、南禅寺、开平王墓、南庄窝古塔、古城遗址、东西两梁、荷叶坪

特色文化:“五寨面鱼”工艺

特色资源:动植物:党参、黄芩、黄芪、麻黄、猪苓;狍羊、狐狸、野兔、野鸡、褐马鸡

特色特产:山羊肉、五寨豆腐、五寨茴子白、黄米油炸糕、五寨猪黑肉炖粉、营盘蘑菇、五寨黄芪、五寨党参、五寨面鱼、五寨粉皮

岢 岚 县

特色风景区:荷叶坪、钟鼓楼、卫星基地

特色文化:岢岚“捏灯盏”工艺

特色资源:植物:党参,黄芪,蕨菜、蘑菇、黄花菜、刺玫瑰、落叶松、云杉、油松、杨、桦

特色特产:岢岚柏籽羊肉、岢岚红芸豆、晋西北莜面、青背山羊、岢岚营盘蘑菇、岢岚五加皮

偏 关 县

特色风景区:明长城、老牛湾、长城古堡、偏关八景

特色文化:偏关县“龙华盛会”

特色资源:矿产:煤炭、硫磺、铁矿、石灰石

特色特产:偏关小米、偏关羊肉、偏关豆腐、窑头乡陈醋、偏关羊杂碎、野生山磨、偏关粉丝、贼茉花

河 曲 县

特色风景区:娘娘滩、文笔塔

特色文化:河曲“河灯节”

特色资源:动植物:糜、黍、豆、谷、土豆;野鸡、山雀、雁、鹰、兔、黄河鲤鱼

特色特产:杏瓣儿、河曲酸粥、河曲海红果、河曲开河鱼、河曲冻西瓜、果丹皮、果瓣子、寺焉甜瓜、河曲黄河鲤鱼、河曲醉果、醉果、河曲红果、海红星、线麻

保 德 县

特色风景区:飞龙山、陈烈女庙、故城石窟

特色文化:保德民歌

特色资源:矿产:煤、铁矿、铝矿、硫磺矿、石灰石和高岭土

特色特产:保德海红果、保德油枣、保德羊杂碎、保德玻璃饺子、保德红枣、保德黄河鲤鱼

阳泉市

阳 泉 市

特色风景区:狮脑山、翠峰山、北山公园

特色文化:阳泉评说,又名哈哈笑

特色资源:植物:菊科、豆科、蔷薇科及禾本科;矿产:无烟煤、硫铁矿、铝矾土

特色特产:山西过油肉、阳泉压饼、北岭牌米醋、山西河捞面、阳泉漂抿曲、阳泉核桃

平 定 县

特色风景区:娘子关、冠山、开河寺、固关长城

特色文化:平定迓鼓

特色资源:矿产:无烟煤、硫铁矿、铝土矿、铅锌矿、石英砂、大理石

特色特产:平定黄瓜干、平定荆花蜂蜜、西回小米、平定砂器、阳泉铁锅、平定黄瓜、平定豆叶菜、平定黑釉陶瓷、平定砂货

盂    县

特色风景区:藏山、黑龙池、滴水岩、南天门、拜水洞和龙凤松

特色文化:盂县看亲

特色资源:矿产:煤、铁、铜、铀、磷、铝矾土 、石棉、水晶、云母、长石、硅石、大理石、白云岩、耐火粘土

特色特产:仙人红薯、枣介糕、盂县卤土豆、北乡柿子、盂县核桃、盂桔梗、盂县花椒

吕梁市

离 石 区

特色风景区:凤山、汉化石像博物馆、安国寺

特色文化:离石弹唱

特色资源:矿产:煤、铝土矿、铁矿、铝锌矿、铜矿、锗、稀土及石灰岩、白云岩、萤石、石棉、钾长石、石膏、石墨、高铝粘土;动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药用植物、真菌植物、木耳、蘑菇、地耳(地谷垒)、猪苓、马勃

特色特产:榆皮面饸咯、案糕、豆钱钱、抿圪蚪、纯种红芸豆、帽汤

孝 义 市

特色风景区:临黄塔、琉璃塔、慈胜寺、永福寺、三皇庙、中阳楼、关帝庙

特色文化:孝义皮影

特色资源:矿产:煤、铝、耐火粘土、铁、熔制石灰岩

特色特产:孝义火烧、孝义柿子、梧桐山药、核桃、孝义面塑、孝义大枣、孝义柿饼

兴    县

特色风景区: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特色资源:矿产:煤炭、铝土矿、铁矿、硅、煤层气、石墨

特色特产:油枣、抿尖、大明绿豆、兴县冒汤、金丝饼、兴县黄豆、兴县四红牛

交 口 县

特色风景区:山神峪,千佛洞

特色资源:矿产:煤、硫、铁、铝、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

特色特产:交口骏枣、山西腌菜、拌凉粉、交口核桃

方 山 县

特色风景区:北武当山、南村古城遗址、张家塔村堡遗址、大武木楼、太和宫

特色资源:矿产:煤、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硅石和含钾岩石;动植物:褐马鸡、金雕、黑鹳、金钱豹、苍鹰、大鸢、雀鹰、乌雕、草原雕、白尾鹞、猎隼、红脚隼、红隼、鸳鸯、原麝、獐、黄羊

特色特产:方山核桃、方山沙棘、方山马铃薯

石 楼 县

特色风景区:兴东垣东岳庙、四照楼、四照楼、石楼永由古槐、黄河弯

特色文化:吕梁黄河第一湾

特色资源:矿产:煤、铁、石灰岩、耐火粘土、铝土矿、次膨润土、硅石、白云岩、石膏、钾

特色特产:石楼核桃、石楼红枣

岚    县

特色风景区:白龙山、北魏秀容古城

特色文化:岚县面塑、明龙灯、旱船、高跷、狮子舞、岚县八音、转九曲

特色资源:矿产:煤、铁、锰、大理石、花岗岩

特色特产:岚县莜面、岚县小米、岚县绿豆、岚县老磨坊杂粮、岚县实维康莜面、岚县胡麻油

中 阳 县

特色风景区:柏洼山风景区、仙明洞、龙泉湖、车鸣峪、黄土源

特色文化:中阳剪纸

特色资源:煤矿

特色特产:中阳红枣、中阳蚕茧、中阳花生、中阳芦苇、中阳芝麻、柏籽羊肉

交 城 县

特色风景区:卦山、玄中寺

特色文化:交城鼓书、滩羊皮鞣制工艺

特色资源:动植物:红枣、核桃、猪肉

特色特产:交城骏枣,交城梨枣,核桃,沙棘、傅山调味品、黄芥子油、野生蘑菇、蜂产品、醇粮醋、云香

临    县

特色风景区:碛口古镇、义居寺

特色文化:临县伞头秧歌、道情、唢呐

特色资源:动植物:褐马鸡、金钱豹、雕、鹃、;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

特色特产:临县开阳大枣、锄片饼、临县豆腐、黄河鲶鱼、稍梅、三交干馍馍

文 水 县

特色风景区:苍儿会生态度假区、世泰湖湿地

特色文化:文水县鈲子

特色资源:种植业:枣;小麦、高梁、谷子、玉米、豆类、薯类

特色特产:文水葡萄、文水酥梨、开栅青豆角、“伦达”牌肉类系列产品

柳 林 县

特色风景区:香严寺、双塔寺、明代石塔、舍利塔

特色文化:柳林县盘子节

特色资源:矿产:石灰岩、高铝粘土、煤炭

特色特产:柳林大红枣、沙棘油、柳林碗团、杏脯、柳林芝麻饼

汾 阳 县

特色风景区:文峰塔、汾酒工业园林、贾家庄生态园、太符观

特色文化:汾阳地秧歌、山西汾酒

特色资源:水土;矿产:煤、白云岩、石英砂岩、石灰岩

特色特产:杏花村酒、竹叶青酒、冀村长山药、汾阳酿酒高粱、汾州核桃、汾阳石头饼、汾州香小米、汾阳长山药、汾甘草

五、江西有什么特色?

1、动物资源

江西已知野生脊椎动物845种,占全国野生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3.5%。其中,哺乳类105种,约占全国的21%;鸟类420种,约占全国的34%;爬行类77种,约占全国的20%;两栖类40种,约占全国的14%;鱼类205种,约占全国的5.9%。

2、森林资源

江西森林覆盖率63.1%,活立木蓄积量4.45亿立方米,活立竹总株数19亿根,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森林多属天然次生林,针叶林面积比重大,杉木、马尾松、樟树为本省主要乡土树种;油茶、板栗、柑橘为本省主要经济林树种。

3、矿产资源

江西地下矿藏丰富,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有铜、钨、银、钽、钪、铀、铷、铯、金、伴生硫、滑石、粉石英、硅灰石等。铜、钨、铀、钽、稀土、金、银被誉为江西的“七朵金花”。

4、水资源

江西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省份之一,全省97.7%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638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565亿立方米。境内河流、湖泊众多,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为全省五大河流。

5、旅游资源

江西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有世界遗产地5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1处,世界地质公园4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

参考资料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地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