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谁去过舜皇山或阳明山的给我介绍一下
舜皇山,位于湖南西南大门——东安县境内
史载舜皇山为舜帝南巡驻陛之地。相传舜帝南巡路径被这里的奇丽山水所吸引,立意在此居住。狩猎、捕鱼、耕作,福泽于民。从此,人们称之谓舜皇山。舜皇山层峦叠翠、谷幽峰险,瀑布纵横,溶岩壮丽,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实为天作之胜,令游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天然佳境”、“人间仙境”。园内有飞珠溅玉、气势恢宏的瀑布22处;有古木参天、树藤难辨、野趣横生的原生次森林5300多公顷,真是林海壮观、竹海迷人、花海绚丽;园内有可开发的溶洞13个,多姿多彩,争奇半妍,已开发的舜皇岩,可谓“宫宫有景宫宫秀,洞洞含情洞洞香”;有湖南第一高峰“舜峰绝顶”;有亚洲最长最高的“城墙石”如巨龙腾春,气势磅礴。游人无不感叹:“徐福何处觅仙境,此处正是蓬莱山”!舜皇山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有舜皇栖身之地的天宁寺遗址;有寇冷、解绪等历史名人题诗碑刻;有扶汉武帝登基的在磁针;邓禹的祠庙和南朝礼部尚书邓三凤陵墓;有清朝著名建筑广利桥;有为纪念陆定一1934年11月带领红军小分队经过此地,写下名篇《老山界》而建造的“陆公亭”;有供游客览胜、避暑、休闲的瑶台山庄。
整个公署旅游面积近3万亩,划为杨江源、马头山、御陛源三个景区,荣誉岭狩猎区和城墙石、舜皇岩等景点游览区。1993年以来开发了杨江源景区和荣誉岭狩猎区。舜皇山冬暖厦凉,美景四季迥异,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是旅游观光、夏季避暑和考察探险的绝好去处。
舜峰核心保护区
总面积94095亩,最高点海拔1882.4米,这里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段。全年平均气温摄氏14度左右,无霜期275天,降雨1600毫升,气候条件优越,是多种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好场所。
七星伴月
在舜峰东南1公里,海拔1720米的地方有一山脊平台,在约3000平方米范围内,有大大小小八个山包,居中者圆形,直径30米左右,象一轮明月,四周七个山包大体等高,形态各异,形成了七星伴月共度良宵。
仙人桥
舜峰东800米,海拔1000米处,有一块长约2米,宽0.3米的石块,高悬在石壁的顶部,象一座小桥,有条小路必须从突出的悬石上经过。不少行人过桥时,心惊胆颤,恐惧万分,故有过者成仙之传说。
天宁寺舜峰石刻
舜峰西南有舜帝狩猎时曾住过的天宁寺遗址,古时为湘、桂两省边界的香客重地,至今仍香火不断。在顶峰东南面石壁上,不知何年代刻的“舜峰绝顶”字样,至今仍清晰可辩。
舜峰观云海
登舜峰绝顶观云海,迎日出,因季节不同,景观各异。春天,白云舒展,雾海茫茫,银浪浮雕,千山百峰,时隐时现;夏天,天高云淡,极目远眺,万山始于足下,千壑尽收眼底,似乎伸手可摘星揽月;秋天,遥看松涛托日,娇阳冉冉,彤云焕彩,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冬天,放眼崇山峻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玉树银花,满目皆白,别有一番情趣。
荣誉岭狩猎场
位于大庙口镇北24公里,全场面积4500亩,其中建有封闭式狩猎场1500亩。这里海拔650-1000米,两山夹一沟,土层厚30-90厘米,为板岩与页岩发育的黄壤,坡度在15-45度不等,主要生长杂灌木和竹林,适宜野生动物筑巢、觅食、沐浴和繁殖后代,是开展狩猎活动比较理想的地方。
城墙石
位于大庙口江镇北28公里处,是一条平均高达50多米,宽约30米,长约2公里的硅质岩石壁。中段有一缺口,象城门,缺口两边立着栩栩如生的“卫士”,严守着城门,岩壁上面还有几处轮廓分明的烽火台,整个岩壁象一道巍峨起伏的城墙,故名“城墙石”,传说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是从这里得到启示的。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3 18:19 舜皇岩
位于大庙口镇北600米,一个独立的大石山下,1984年发现并对外开放。据地质学家考证认定,该岩的形成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岩洞全长700余米,约12000平方米,洞内有四宫十八殿,洞中有洞,别有洞天。洞内的钟乳石,状物似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可与桂林七星岩,芦笛岩媲美。
位于舜皇山东麓,洞深1800米,有4宫18殿。洞内景色雄奇瑰丽,石柱、石笋、石幔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可谓"宫宫有景宫宫秀,洞洞含情洞洞香",堪称"人间仙境"。
香",堪称"人间仙境"。古老的岩洞,从来都给人一种很诡秘,很幽深的感觉。也因此而不喜欢游岩洞,即便是在桂林的七星岩也是如此。可是,舜皇岩,我却不能不游,不能不说――仅仅就是关于舜皇的那些美丽的神话传说,也不忍不提啊。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3 18:19 永州市东安县的舜皇岩的发现是个奇迹。它所在的地方远看只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山。小山头占地面积不宽,却很巍峨,很高大,仿佛是一只横卧在地的巨兽。山上,悬崖嶙峋,抬起头看山顶,会很费劲,只感觉满眼的苍翠绿色。周围,宽广的田野一览无遗。在十多年前,这里的人们从来都不知道这座山的地下,有一个巨大的岩洞。直到那一天,一个上山砍柴的农民,在山路上看见一只棕色的肥胖野兔,才在一路追踪下,尾随小野兔钻入了山林的小山洞。路越钻越深,洞越钻越宽,光线越钻越昏暗。可是,农民追逐野兔的欲望依然,索性回家拿来手电筒重进山洞。闪烁的灯影下,岩洞里怪石林立,姿态万千,黝黑沉冥得很。从此,世上又多了一个地下“艺术”殿堂。
在当地,舜皇南巡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当年,舜帝南巡到永州时,他去山上采过山药,品尝过其苦甜;去河边看过山洪,感慨过它的汹涌澎湃;去田野里鼓舞农民收割庄稼,还亲自耕作……常常是披星戴月地在山林里度过一宿又一宿。连日来的一路奔波,舜皇感染了山林的毒气,不幸病倒了。他在当地的老百姓家里疗伤,还常拖着有病的身体四处询问百姓疾苦。舜皇,真的是一个很贤明的君主,然而,他终于还是一病不起了,陨世于永州的山林之间。有人说,他死在宁远的九疑山脚下,有人说,他殇于东安县南边的舜皇山里。还有人说,他病逝于舜皇岩的岩洞里。因为舜皇岩洞里有他的龙床,现在还有迹可寻。
二、寄李道夫原文翻译
寄李道夫原文翻译如下:
【寄李道夫】
吴可 - [宋]
乱后时通问,飘流尚此身。
干戈伤白发,桃李自青春。
故国田畴远,殊方盗贼频。
知君怀老伴,诗酒慰情亲。
吴可,字思道,原名默,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
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
《寄李道夫》是阳明先生写给好友李道夫的信。在当时应该说阳明心学处境是艰难的。“诚得弘毅如执事者二三人,自足以为天下倡。”意思是真正得到像你那样宽广刚强的人二三个人,就足可以把心学传播于天下。
可见,那时信仰阳明心学的人还是少的,但阳明先生对自己的学说是坚定不移的,内心笃定的。就像伟人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只要有人信仰,那么总有一天会传遍天下,哪怕才二三人。
因此,只有内心强大笃定,才能坚信事业的成功。当然还应注意方式方法的问题,并不是说你内心笃定了就可以,传播不得法,也会沉溺的。接着阳明先生就说了教学的方法。
“比闻列郡之始,即欲以此学为教,仁者之心自然若此,仆诚甚为执事喜,然又甚为执事忧也。”,大意是刚到地方,就开始教学心学,虽然是好事,但又感到担忧。阳明先生提出了不能急功近利,而要循序渐进的方法。
我们知道,那时的主流思想还是程朱理学,而不是阳明心学。你一下子要让人家接受另一种学说,内心肯定会有抵制的,操之过急,反受其累。
阳明先生又打了个比喻,“如人在大海波涛中,且须援之登岸,然后可授之衣而与之食;若以衣食投之波涛中,是适重其溺,”如人落在大海中,先要救上岸,然后是衣服与食物,如不救上岸就把衣服投入水中,反而会增加重量,适得其反。
因此,首先要改变人的认知,认知不改变,你讲多大多深的道理也是没用的。就好像不叫醒一位装睡的人一样。解决装睡是首要任务。
那么怎样改变人家的认知?阳明先生又说了,“须随机导引,因事启沃,宽心平气以薰陶之,俟其感发兴起,而后开之以其说,是故为力易而收效溥。”要随机引导,要心宽气平地薰陶,等到感兴趣了,可灌输心学,这样比较容易收效也快了。
阳明先生不愧是一位教育家。打铁还须自身硬,自己的笃定与坦然,就是一种气场,无形中让我有信服感。强行的灌输是行不通的,而应随机引导,以柔化刚的方式,去改变别人的认知,只有认知改变了,才有接下去的可能,否则只是空中楼阁。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到阳明先生对自己学说的坚定。虽然时人信仰较少,但仍不急不躁,坚信自己的心学,同时又对传播心学的一种渴望。
传播要以宽广的胸怀与情操去感 化人,而不是一种强制性。应势利导去教育人。同时又是哪怕一个人,也能燎原的气势与悲壮。
这篇文章对我们现实意义也是重大的。对一事物,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然后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持之以恒,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得到兑变。以无形之中,得到进展。
三、阳明区的风景名胜
镜泊湖
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组成,总体规划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园区规划面积1400平方公里)。2008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区中心太平路南端江滨公园,临牡丹江畔。这八名女战士分别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纪念八位民族抗日巾帼英雄,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筹建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8月1日落成。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参加了奠基及落成典礼。群雕坐南朝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高8.8米,长18米,宽6.9米,由花岗岩石雕塑而成。1989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牡丹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4月8日由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一九九四年被列为全国20个示范森林公园之一。公园位于长白山系老爷岭山脉西北端,距牡丹江市中心仅十五公里,柏油路面直通公园,交通十分便利。 公园经营面积8000公顷,是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当中划出的一部分。以森林旅游和冰雪游乐项目为主。牡丹峰历史悠久,早在中、上古时代就是重要的肇兴之地,园内群山环抱、充满原始风情,饱含天然秀色,是牡丹江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四、明朝陵墓有何特征?
明朝陵墓特征:
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比较以前历代都有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这是明清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的明代诸皇帝的陵墓区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天寿山,统称为“明十三陵”。
明代前期,由于皇权专制,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就严禁后妃参政,这个政治特点在葬制上也有所体现。在明英宗以前,除皇后附葬帝陵以外,其他宫妃大多殉葬而死。据史书记载,在宣宗的嫔妃殉葬的队伍中,有一名宫廷女官叫郭爱,擅长诗文,入宫才二十天就被迫去殉葬。
据《李朝实录》记载:殉葬的那一天,殉者先要赴宴,宫内摆设宴席,这时哭声震天,她们被迫站在小木床上,将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脖子上,活活吊死,惨不忍睹。明朝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一直到明英宗后才被废除。
明代对陵寝的保护,比以前更加严密和制度化。比如,图谋要毁山陵的,以“大逆”罪论,不分主谋从谋一律凌迟处死;偷盗大祀神祗中御用的祭器、帷帐等东西一律斩首;山陵内盗砍树木的斩首,家属发配边军。另外,明代专门设有神宫临军,专门掌管陵寝保卫。还设有一卫驻兵屯军保卫陵寝外部。真可谓壁垒森严。
扩展资料:
明朝陵墓代表——中都皇陵特点:
中都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在安徽凤阳县明中都城西南方向。陵冢高大雄伟,登上陵顶环顾四方,南有丘陵绵亘数百里,北临淮河滔滔东流去,东西二隅地势逐渐内底。皇陵头枕山峰,足登淮水,犹如仰卧在巨大的躺椅之中。
皇陵陵园前的神道石像雕体形高大,雕工精美,都是用巨大的青石细细雕琢而成的。其中的石马是群雕中的佳作,石马背负锦鞍,昂首嘶鸣,鬃毛披动,形态逼真。据说,南来北往的马匹,远远望去总是挣脱缰绳跑到石马前欢跳,这真是可谓以假乱真!可见雕刻技巧之高超了。
陵园里的石碑仅剩下“皇陵碑”和“无字碑”两通,都是龙首龟跌,气势壮观。皇陵碑的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叙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以及参加起义军、东渡大江、建立明王朝的峥嵘历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浓烈。无字碑,寓意朱元璋祖辈功德无量,难以用语词表达。今碑以断为三截。
明中都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其豪华侈丽的规制继续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开创了明清时代的风格,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都皇陵
百度百科-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