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纪念公园山脚下到山顶多远
韶关张九龄公园路长度是10499平方米根据查询相关资料该公园投资1.9亿元、占地1.4万亩,历时一年八个月建成投用,是提升城市品位、弘扬韶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民生项目,将进一步推进韶关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提升韶关市旅游城市影响力,加快文旅产业发展。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位于北江河畔,浈江、武江、曲江三区交界处的回龙山,总规划用地面积约934.08公顷,其中位于回龙山山顶的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是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建筑面积10690平方米。
韶关市文化市场研究的现状
一、韶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韶关是全国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远古的文明,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禅宗的祖庭,一代名相张九龄的故乡。现代韶关人的祖先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包涵禅宗文化、客家文化、石峡文化、珠玑文化、乳源瑶族和粤北采茶等“韶”文化。这为韶关发展文化产业留下了丰富的资源。近年来,韶关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培育和发展粤北特色文化的目标。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对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的科学规划,定期检查指导文化建设工程的进度,具体协调和解决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市人大、市政协及其相关委员会,以及党委、政府的宣传、广电、旅游、教育、体育、宗教事务等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围绕建设文化大省、发展韶关特色文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韶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目前韶关市文化事业的创作演出、群众文化、公共图书馆、文物保护、电影发行放映、文化市场管理等六大文化网络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现有各类专业艺术团体9个,有100多件作品获省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励35项,省级72项;全市共送戏5016场,观众252万人次;送图书9⒉3万册;送电影40030场,观众816万人次。
五年来各级政府共投入文化基础设施配套资金981⒋52万元,完成各类文化工程项目154项,总建筑面积140370.2平方米,新建扩建了乡镇(街道)文化站127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9个,专业剧团排练场4个,群艺馆1个。
博物馆馆藏文物24383件,一、二、三级文物分别有34件、169件和1341件;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8个。
韶关市目前有歌舞娱乐场所112个,电子游艺场所116个;音像零售出租单位339个,网吧148个,美术品经营单位1个,艺术培训机构5个。
广电产业有所发展。近年来,韶关市按照省委的要求和部署,着眼于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2005年3月,按党政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组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市、区)也相继组建了配套机构。目前全市广播电视职工人数1100余人,其中市级360多人,县级74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0多人。全市拥有广播电台9座,节目10套,平均日播120小时;电视台5座,节目5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75小时;电视发射台9座,总功率23.65千瓦。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超过295万人,覆盖率达97%以上。广电产业起步迟,基础较弱,2005年经营创收7000万元,同比增长10%。
报业的综合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韶关市目前有4家公开出版物,报纸有《韶关日报》、《韶关广播电视周报》;期刊有《南叶》杂志和《韶关学院学报》。《韶关日报》开辟了35
个专栏和140多个栏目,发行5万份。韶关日报在全国、省、市新闻评比中获奖年年有增长,在全国地市报同行中有一定影响。韶关日报与汕头、湛江、佛山、珠海等地党报一起,成为全国地市报研究会100个常务理事单位之一。
出版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韶关市出版发行业的龙头企业为韶关市新华图书音像发行有限公司(原新华书店),在职员工500人,其中市级300人,县级200人;下设公司网点16个,全年销售额约6500万元。全市尚有200多家个体出版物零售点。
为做强做大企业,扩大市场的占有率,通过业务整合,韶关市新华图书音像发行有限公司(原新华书店),实行连锁经营,上与省新华发行集团连锁,下与粤北各县店连锁,全年销售额约6500万元,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业务整合和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竟争力不断提高,现市区有5个门市和商场,销售额由2000年的约200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300万元。
旅游经济持续稳步发展。韶关市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区、保护区、森林公园、重点寺庙、文物等11处;省级风景区、寺庙、文物等19处;综合评价达到国家一类旅游资源1处,大区级资源3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超过70%。现有各类宾馆、旅馆、招待所总床位21000多个,星级宾馆43间,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首次突
破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4亿元。旅游业在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韶关市尚未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韶关市有关职能部门对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成熟的看法,对韶关市文化产业现状尚未做过深入系统的专题调研。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的认识上,各级领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事业而轻产业的倾向,一般只注意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文化的产业性质。表现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往往只看到其需要资金投入的方面,被动地过分依赖上级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而忽略甚至放弃对市场的主动开发和利用。
2、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低,竞争力还不强。据2005年完成的经济普查数据统计,在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全部法人从业人员约14000人,其中个体经营户数不到700户,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生产总值仅1.4776亿元,其中,中心城区的浈江、武江、曲江区之和超过1个亿。其它县(市、区)所占份量很少。
3、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社会环境不够健全,尚未形成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投融资机制。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时支持力度不够,如金融、税收等。省对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尚缺乏相对配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1、脚踏实地,准确定位。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就目前韶关的情况来说,传媒影视、新闻出版、高新科技的发展仍落后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建议市委、市政府继续把它们作为文化事业、公益文化来加以扶持,进行制度创新、体制改革,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大资金扶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韶关市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比如:以马坝人遗址、张九龄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南华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丹霞山为代表的旅游文化,以客家围楼、围屋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以乳源瑶族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文化,以梅岭为代表的革命文化等。还有众多的秀丽山川、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把旅游文化定位为韶关文化产业的战略发展品牌。而发展这一品牌,必须有深入的调查,周密的论证,科学的规划,广泛的宣传发动,要有大决心,更要有大投入。市委、市政府已经着手,把丹霞山管理体制理顺,收归市直属,升格为正处级机构,是个可喜的开端。要进一
步加大对旅游业的管理力度。要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召开专家论证会,颁布有关政策、法规等等。只要思想统一,精心规划,韶关文化产业完全能够后发先上,将成为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一支生力军。
2、创新思路、放开搞活。文化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不投入不发展,大发展必须高投入。包括人、财、物全面的投入。关于资金投入的问题,中央和省的政策已经放得很开,即支持、鼓励多渠道、多成份的社会资金,包括外资、民资积极投入到文化产业建设中来。以韶关购书中心为例,省新华发行集团投入几千万元,改变了原来韶关新华书店的面貌,使韶关市民购书买书多了一个好去处,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目前,发展其他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就更需要有更大社会资金投入,建议就整个或者单个项目,举办招商引资展览会,认真编制《韶关文化产业投资导向目录》。有的委员还建议,以丹霞山为题材和摄制地拍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大打名导演、名演员的名人效应,总之,只有创新思路,才能吸引众多资金的投入。
3、发展和保护并重。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必须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发展旅游文化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民俗风情文化必须注意提高文化品位。破坏性的利用开发,利在一时,遗害子子孙孙。这些方面,全国已有许多惨重的教训。对于后发的韶关来说,必须认真对待。
4、旅游开发要注意深挖文化内涵。梅关古道开发得比较好,但还可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可以在“梅”字上做些文章,“梅”为古今文人吟咏之物,我国历代文人咏“梅”的佳作不少,可以搜集一批咏梅之诗、词,经过筛选,取其上乘之作,请国内著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书写和篆刻,以碑林的形式出现,显现文雅高档。梅关古道自唐朝以来有不少名人路经踏过,经确定人选后,可在古道两旁错落有致地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提高旅游景点的名气,吸引众多的游客。
5、加强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文化旅游景点要进一步赢得市场,更好地发挥文化娱乐功能,必须在经营管理和服务两方面不断提高水平。一是举办旅游区(点)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管理知识和宣传推广知识,熟知各自景点的历史(如南华寺的导游要熟悉该寺的历史、掌故和一些趣闻以及宗教方面的一些基础常识等),使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成为旅游文化的传播者。二是编写导游词(经专家组审定),规范导游员的导游讲解行为,解说词要突出不同景点的特性。如梅关的导游词应多出现梅
花诗词中的绝句、佳句,以梅为主题撰写导游词,以增加文化内涵。
6、加强治安管理,维护旅游秩序。据丹霞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反映,近年来经常发现农民进山砍柴和“黑”导游带游客进山等不法行为,建议尽快设立景区公安分局(或建立一个派出机构),以打击恶意破坏景区资源、扰乱旅游秩序的违法行为,使旅游资源得以更好地保护。
广东省韶关与湖南省郴州,都是旅游城市,大家觉得那个城市比较好?
湖南省郴州市的 旅游 产业,比广东省韶关市的 旅游 产业,发展得好。
2017年,郴州的游客数量超过5800万,韶关的游客超过4200万, 郴州比韶关多了1600多万游客 。
(韶关 旅游 头牌—丹霞山)
(郴州 旅游 头牌—东江湖)
比游客数量:郴州2017年游客5849万人次、收入447亿元,韶关2017年4239万人次、收入390亿
郴州2017年 旅游 数据
截止2017年,郴州共有国家等级 旅游 区(点)37家,其中4A级及以上 旅游 区(点)13家。全年接待国内 旅游 者5848.5万人次,增长20%;接待入境 旅游 者37.0万人次,增长19.7%。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446.7亿元,增长39%; 旅游 外汇收入1.7亿美元,增长24.7%。
韶关2017年 旅游 数据
2017年,韶关全年接待 旅游 者人数4239.5万人次,增长18.1%,其中入境过夜 旅游 者4.09万人次,下降7.6%。 旅游 总收入390.1亿元,增长20%。新增国家3A景区2个。
郴州、韶关近五年游客数量比较(2013年到2017年)
2017年
郴州游客5848.5万人次;韶关游客4239.5万人次。
2016年
郴州游客4357万人次;韶关游客3591.33万人次。
2015年
郴州游客3941.26万人次;韶关游客3167.77万人次。
2014年
郴州游客3316.6万人次;韶关游客2802万人次。
2013年
郴州游客万人次游客2819.6万人次;韶关游客2437万人次。
郴州、韶关近五年 旅游 收入比较(2013年到2017年)
2017年
郴州 旅游 收入446.7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390.1亿元。
2016年
郴州 旅游 收入325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324.98亿元。
2015年
郴州 旅游 收入292.35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270.2亿元。
2014年
郴州 旅游 收入233.1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225亿元。
2013年
郴州 旅游 收入194.09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187.2亿元。
韶关部分A级 旅游 景区
(韶关A级 旅游 景区)
郴州部分A级 旅游 景区
(郴州A级 旅游 景区)
英雄拒绝黄昏在韶关呆了20几年,对韶关 旅游 是有所了解的。郴州与韶关可以说是隔条路、隔条河,唇齿相连!郴州韶关,作为优秀的 旅游 城市, 旅游 资源,各有千秋!
五星级景区,韶关有丹霞山;郴州有东江湖!其它方面,也相当,韶关郴州各个县区都有自己特色的 旅游 景点。
英雄拒绝黄昏认为韶关的 旅游 资源略丰于郴州,但客源却少了许多。只从2017年两地的 旅游 人数、收入对比便知谁强谁弱:郴州, 旅游 总人数5800万,进账447亿;韶关, 旅游 总人数4200万,进账390亿。过往的几年韶关也弱于郴州。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了 旅游 资源,就万事俱备了?就财源滚滚了?错了!关键是有没有人来?没人游、没人赏,再美的景点又有什么用呢?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是五星级景区,这些可是郴州东江湖所没有的。但为什么东江湖的人气就旺而丹霞山就不咋的?
丹霞山作为著名景点,竟然找不到一间象样的有特色的旅馆,很多客人来了走马观马又要赶着去韶关或清远等地找地方住,折腾得不行;除了爬山外,也找不出什么理由让游客们继续“游”下去!东江湖,有最美的民宿,有最美的湖、荡上游船心旷神怡。住在东江湖有归家的感觉,这又怎么不吸引游人呢?
南华寺、云门寺、马坝人、最美小城、金鸡岭、广东第一峰、大峡谷、客家围等等,韶关景点举不胜举。但为什么就不来客呢(年节游客倒还可以。)?郴州的飞天山公园、福泉山庄、天堂温泉、苏仙岭景区、九龙江公园等客源就不少啊!
服务、文化、人文等等,韶关跟郴州是有距离的!单有 旅游 景点还不行,还要有 旅游 文化、 旅游 观念、 旅游 产品、 旅游 服务、 旅游 风情,这些韶关有吗?有是有,有差距啊!
旅游 是块大蛋糕啊。我们要把蛋糕做大,就该转变旧的观念、旧的思想!如果不转变,有蛋糕又怎么样呢?人家可以不吃蛋糕啊!
看郴州,知不足!韶关只有迎头赶上了!你说是吗?
。郴州和韶关可以说是被一条路、一条河、嘴唇和牙齿隔开的。韶关, 郴州,作为一个优秀的 旅游 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 旅游 资源。
五星级景点,韶关有丹霞山;郴州有东江!湖。在其他方面,也很相似。韶关, 郴州,的每个县和区都有自己独特的 旅游 景点。
英雄们拒绝相信黄昏时韶关的 旅游 资源比郴州稍丰富,但游客却少得多。只有通过比较2017年两地的游客数量和收入,我们才能知道谁更强谁更弱:郴州有5800万游客和447亿收入。韶关有4200万游客和390亿收入。过去几年,韶关也比郴州弱。许多人会说为什么会这样。
有了 旅游 资源,一切都准备好了吗?钱滚滚而来?错了。关键是是否有人会来。没有人去游泳,没有人去欣赏,不管风景多么美丽,有什么用?
丹霞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它也是一个五星级景点,在郴州的东江湖是找不到的。但是为什么东江湖受欢迎而丹霞山不受欢迎呢?
作为一个著名的景点,丹霞山找不到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像样的酒店。许多客人来骑马 旅游 ,不得不赶到韶关或清远找个地方住。他们做不好。除了爬山,游客没有理由继续“游泳”!东江湖拥有最美丽的住宅和最美丽的湖泊。乘坐游轮是一种放松。住在东江湖就像回家一样。为什么它不能吸引游客?
南华寺, 云门寺, 马坝人,最美丽的小城市,金鸡岭, 广东第一高峰,大峡谷,客家围场等。韶关有许多景点。但是为什么没有访客呢?)?有许多来自郴州,的游客,如天山公园、福泉别墅、天堂温泉、苏仙岭风景区和九寨沟。
服务、文化、人文等方面,韶关不仅远离郴州! 旅游 景点,而且还有 旅游 文化、 旅游 理念、 旅游 产品、 旅游 服务和 旅游 风情。这些是韶关?吗是的,是的,有差距!
旅游 业是一块大蛋糕。如果我们想把蛋糕做大,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旧观念。如果没有变化,如果有蛋糕呢?人家不能吃蛋糕!
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也是丹霞地貌。郴州比韶关好多了。
我是广东的,来自深圳坂田,初到郴州,感慨良多,这里生态好,建设好,印象好!明晚就去小东江了,计划拍好云里雾里,一江碧绿,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仙境照片。我偏重看好郴州,因为明摆着的,一下高铁,就见到:锦绣潇湘,别样郴州。多么醉人的写照呵!
我韶关的,我觉得郴州好
郴州人,必须顶下我大郴州
韶关能跟我们大郴州比吗?不是一个档次!
不要老是比较比较,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无事不要来生非
大家来找一找韶关和郴州分别排在哪?
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02产业工程(7)现代服务业
(金额单位:万元)
二、产业工程。
(七)现代服务业工程。
——总部经济项目。
1. 中新 科技 文化艺术中心-澳门塔。总建筑面积为14.4万平方米,建设高塔、低塔等。196000万元
2. 视源股份总部扩建项目。建设视源股份总部扩建项目,主要经营电子新技术及软件信息等,配备必要的研发、办公等硬件设施。90000万元
3. 合创 汽车 智能网联全球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合创 汽车 全球总部大楼、指挥调度中心、研发中试大楼等。600000万元
4. 鑫从境国际交往花园。产业以战略决策型国际企业总部集聚区为核心,围绕“生态示范区、产业发展地、智慧实验田、 健康 养生 谷、都市农业带、文化休闲处、优质生活圈、本土国际城”八个功能板块,以会议会展、国际教育、 健康 养疗、智慧农业、高端购物等五大产业平台为支撑。3615400万元
5. 年年有鱼(惠州)海产品交易中心总部经济项目。建设国际生鲜交易中心,包括国际海洋商务中心、国际海洋会议中心、海洋欢乐广场等,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650000万元
6. 海丰县纺织服装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厂房等设施;二期建设纺织织造产业生产线,投资织造机及配套辅机、厂房;三期建设高端纺纱产业生产线,投资配套辅机及厂房等。780000万元
7. 滨海湾青创城。建筑面积约376万平方米,建设港商企业总部大厦、新台商大厦、粤广青企联大厦、湾区金融总部大厦、湾区(服务业)总部大厦、高端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等尖端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湾区金融总部大厦等在内的 科技 研发总部基地。3500000万元
8. 总部大厦项目。打造集总部商务办公、 科技 研发、创新基地、商业广场、酒店办公用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0000万元
9. 中山侨光工程和技术研究和实验发展总部、粤港澳台青年 科技 产业基地(南北双园区)。总建筑面积77.1万平方米。北园区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商业配套区、二期为科研办公区、三期为生产厂区。南园分四期建设,建设厂房、工业大厦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等。100000万元
10. 广东(清远)博宏药业有限公司总部经济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建设总部大楼项目,含管理员工办公,研发中心等。54400万元
11. 新动力智造城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建设各类生产车间、综合楼、技术中心以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250000万元
——商务服务项目。
1. 生物塔。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设超高层写字楼及商业裙房、辅助配套用房。363000万元
2. 平岗站TOD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建设TOD综合体商业、酒店、公寓、办公场所等。206200万元
3. 知识城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设国宾、会议、酒店、餐饮、商务、休闲和康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500000万元
4. 深圳市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国际交流中心,包括国际会议中心、配套酒店、园林会议区等,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1500000万元
5. 美团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地项目——九龙山园区群。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建设智能 科技 研发园和智能 科技 产业园。2141300万元
6. 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建设工业互联网运营服务中心、创新展示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创新孵化中心、工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心等。500000万元
7. 浈江区星港城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打造集大型购物中心、 旅游 、 娱乐 、休闲、餐饮、儿童教育于一体的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端住宅区商贸商住的城市中心。900000万元
8. 一山红文化世界。一期建设教学大楼、拓展场地、红色广场、雕塑广场以及配套设施;二期建设红色酒店、红色商业街、红色客栈、红色拓展基地;三期建设红色影视基地与配套红色客栈。80000万元
9. 仁恒红海湾国际 旅游 度假区项目。建设高端度假酒店、水上运动基地、海滨休闲景区、 历史 文化风貌街区、 养生 康养社区、人文居住社区等。3000000万元
10. 银湖湾澳门国际 健康 港。分两期开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创业中心和大 健康 国际高端医养产业中心。210000万元
11. 台山市国际建材商贸城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包括家具建材博览城、五金机电城、汽配汽贸城、儿童游乐设施、商务写字楼、企业孵化中心等。100000万元
12. 湛江商贸物流城(二期)。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交易区、仓储区、商务区、展览区、加工用房及附属配套设施。200000万元
13. 吴川市亚洲珍稀植物研发观赏园项目。分三期建设,分为入口广场区、生态观赏园文化区、植物自然资源科普区、亚洲珍稀植物和资源收集、观赏区、观赏园康养体验区、珍稀植物产业示范区。200000万元
14. 广宁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商贸服务综合体。320000万元
15. 万洋集团“广深港澳 科技 创新走廊北进-粤北区产业 科技 创新中心”产业集聚区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67万平米,建设厂房、宿舍及配套设施。1500000万元
——研发设计服务项目。
1. 国家密码应用和创新示范基地。总建筑面积27.7万平方米。建设集“产、学、研、用、测、管、行“于一体的商用密码 科技 创新基地及配套设施。150000万元
2. 中新广州知识城穗澳质量创新港。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设穗澳质量服务中心、检测中心、质量人才培训中心、质量大数据中心等。200100万元
3.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灯塔盆地分中心。建设综合科研大楼、公共实验平台、科研和生活配套设施。180000万元
4. 海丰县海洋经济国际创新中心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博士工作站及院士工作站。建设院士工作站。55000万元
5. 湛江海洋 科技 产业创新孵化园。建设研发大楼、中试大楼、创新创业大楼、产权交易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海洋科普教育中心等建筑。500000万元
——商贸物流项目。
1. 惠州港荃湾港区公用液化烃库区项目。建设液化烃库区一座,总规划仓储规模约37.6万立方米。160000万元
2. 广东省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服务区项目。建设智能存储中心、智慧分拨转运中心、智能集货拼箱中心、智慧分拣中心、充电场站等新能源运输配套功能、新能源设施物流信息发布平台、智能配送月台、重卡装卸货区、转运仓库、加油站、商贸物流中心等。13000000万元
3. 希音湾区供应链总部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30万平方米。1500000万元
4. 阿里新零售供应链华南总部项目。建设大湾区集新零售研发、全球商品采购中心、华南区结算中心、供应链运营中心等综合性产业基地。60000万元
5. 广东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国际智慧供应链基地新建项目。建设集进出口贸易、检测、分装、冷链、交易、跨境电商、物流、研发、金融、监管、商业配套、数字化运营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智慧供应链基地。1800000万元
6. 丰树广州国际食品智能生产基地和华南供应链采购配送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建设厂房等设施。300000万元
7. 德邦快递华南总部及智慧产业园项目。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建设华南总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科技 研发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智慧产业服务解决方案中心、自动分拣中心、数字化指挥中心等。81000万元
8. 广弘控股食品链智慧港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建设展贸交易中心、总部经济商务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智慧科创中心、消费体验中心。314600万元
9. 广东省外贸综合服务公共平台建设项目。打造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省各产业集群、各外综服务平台的,融合传统贸易和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等贸易新业态。30000万元
10. 货拉拉华南区智慧 科技 产业园项目。建设华南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与大数据中心、新能源货车基地、智慧 科技 仓储与冷链。116800万元
11. 佛山宜家华南新零售总部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辐射华南区域的电商物流中心,发展宜家家居线上销售业务。总建筑面积4.05万平方米。65000万元
12. 佛山乐从钢铁物流加工贸易三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设金属材料研发中心、金属展示中心以及仓储仓库。50000万元
13. 韶关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包括海关现场办公设施、卡口、查验场、暂扣仓库、围网和巡逻通道等报关报检设施;国际配送区、集装箱处理区、国际采购区等业务设施;管理、经营办公设施、保安、给排水、供电、消防、通风、安全、卫生和信息系统等配套设施。32200万元
14. 中农联·粤北农产品流通产业中心(莲花大道)。建设集产城融合、 科技 集成、绿色发展、联农带农为一体的涉农智慧冷链产业示范基地。150000万元
15. 惠州仲恺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筑面积约5.88万平方米,建设高标准保税库、海关综合楼、海关卡口等。91000万元
16. 京东智能电商运营结算中心项目。建设包括“亚洲一号”智能仓储中心、智能分拣机订单生产中心等。120000万元
17. 合生-珠江国际智慧冷链交易基地项目。建设以冷链供应链和跨境电商为主的产业基地,首期建设码头港口和进港交通等基础设施,完成园区基础设施以及冷库检测中心物流的配套。500000万元
18. 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冷链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建设低温仓库、恒温仓库、常温仓库以及农产品加工车间、央厨加工车间、展销中心、商务配套办公楼、宿舍等。383000万元
19. 汕尾综合性物流园建设项目。建设冷链综合物流区、农贸批发区、物流数据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商贸展览区、保税无水港区、仓储冻库区、食品加工区、商住生活区等九个功能区。300000万元
20. 陆丰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冷链库、检验中心、信息追溯中心、运输物流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等。100000万元
21. 汕尾市美荣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冷链库、检验中心、信息追溯中心,运输物流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等。120000万元
22. 穗通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冷库、分拣加工中心、综合楼、宿舍楼、加工配送物流中心、供应链物流服务大楼、设备房、干仓、储物仓、农副产品分装车间等。160000万元
23. 阳江市农畜牧渔综合交易产业(物流)园项目。建设畜禽屠宰加工、生鲜批发、仓储及冷链物流园,总建筑面积95.60万平方米。300000万元
24. 湛江西铁路物流基地项目。依托湛江西(货)站为依托,结合湛江西(货)站一、二期货场改扩建规划,整个物流园区为公路联运港,等级为二级铁路物流基地。464500万元
25. 湛江市医药物流城中心。建设综合办公楼、员工宿舍、停车场、电子交易中心、标准药品仓库、冷库、特殊药品仓库等,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60000万元
26. 湛江廉江陆港物流产业项目。建设集现代物流、精品农产品、家电产业、展览交易、电子商务等九大功能区为一体的现代产业综合体。600000万元
27. 广东王村港互联网海洋产业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海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园、海产品加工厂、保税仓、办公大楼、星级酒店、人才公寓、农业生态园、温泉文旅等。190000万元
28. 韵达粤西电商总部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包括智能快递分拨中心、智能快运分拨中心、供应链中心、跨境电商、结算中心,总部经济,物联网信息平台,办公生活配套等。90000万元
29. 茂名市高州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设大型冷库、农产品加工中心、分拣配送物流综合中心等。20000万元
30. 肇庆市粤港澳大湾区食品供应基地和安全保障中心项目。建设食品安全保障中心、生鲜 美食 体验中心、生鲜交易区、食品安全溯源检测区等。300000万元
31. 海格云链(肇庆) 科技 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出口商品交易数据运营中心、商品展示及交易中心、第三方金融服务中心、进口酒类交易流通中心、人才公寓等。105000万元
32. 肇庆国家级南药批发市场项目。建设国家级肇庆南药市场总部,包括南药综合交易中心、南药大数据中心和综合保税仓3个项目等。300000万元
33. 潮州市凤凰于飞物流园区。建设综合楼、配套中心、设备房、垃圾房、门卫房等。总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108000万元
34. 潮汕商贸市场。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区、农贸交易区、日用百货交易区、畜禽交易区、特色产业交易区、检疫检测机构等,总建筑面积4070平方米。35000万元
35. 启盈集团粤东(揭阳)智慧物流枢纽项目。建设云计算电子商务数据处理中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中心、区域电子商务企业总部。120000万元
36. 申通(揭阳)智慧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6.65万平方米,建设三层转运中心、坡道平台及配套楼等。60000万元
37. 惠来华湖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区、检测检疫中心、加工配送区、冷链物流区、物流园区、电商创业中心、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90000万元
38. 云浮新区广州国际物流港临港经济物流园项目。建设生态景观工程、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园区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综合办公楼及厂房等。607500万元
39. 云浮市云城区(华南)综合批发市场项目。建设冷库、配套锅炉房、配套电房、制冷机房、供水等附属设。50000万元
40. 金晟达物流项目。建设三层综合楼、成品中转库房、、停车区、汽修车间、备品配件仓库等。100000万元
——综合生产服务项目。
1. 粤港澳大湾区服装智造产业示范区。建设集智能制造、研发办公、创新孵化、人才服务、技术测试、商业配套等“产学研商住”于一体的产业新城,打造国际领先的“服装智造样板”,建筑面积53.3万平方米。130000万元
2. 湾区氢谷。建设氢能产业集聚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市场运营中心、检测检验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五大中心。441800万元
3. 万马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设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产业群,发展智能家居家电、前沿新材料、新能源为三大卫星产业。100000万元
4. 中国酒店用品行业总部产业港。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建设厂房、仓储物流用房、员工宿舍、办公楼、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等。300000万元
5. 佛山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产业促进中心、厂房及配套宿舍等。141000万元
6. 佛山市顺深产业城项目。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建设集生产厂房、产业主题基地、研发中心为一体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200000万元
7. 乐昌碳中和装备产业园及粤湘产业合作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园区智慧平台建设、标准厂房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污水泵站建设、排水管网设施建设、消防及安全生产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建设、智慧停车位、新建道路、红绿灯交通电子监控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公交枢纽建设、运动健身项目建设、公厕、挡墙边坡防护、电力工程、园区给水管采购项目等。420000万元
8. 莞韶城二期项目。建设道路工程、管线综合工程、排水渠整治工程、公共绿地建设工程以及产业园建设工程。351300万元
9. 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华南应用中心项目。建设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基地;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冷链物流、干细胞从业人员培训认证中心等。100000万元
10.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兰花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设智慧基础设施、生态修复提升工程、综合服务平台、市场体系建设、兰花研究院(含兰花研学基地)建设工程、智慧农业平台及应用。94500万元
11. 南雄高新区林业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道路、城市公园、防护绿地、公服设施及市政设施建筑工程、给排水、供电、网络、通信系统、污水处理、标准厂房、消防、垃圾转运、开关站等基础设施。263000万元
12. 河源仙洞文旅康养项目。建设 健康 管理中心、中医药颐养康复中心、抗衰医美中心、飞翔主题园、亲子童趣园、高端度假酒店、康养社区、森林疗愈空间,研修中心、生态餐厅、综合服务中心等以及配套附属工程。500000万元
13. 源城区工业园第四期(低碳产业园)项目。建设道路、市政管线及其它配套等工程。74300万元
14. 源城区工业园第五期扩园(5G产业城)。建设道路、市政管线及其它配套等工程。505000万元
15. 珠宝产业园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厂房、宿舍、综合楼、仓库、污水处理厂等。290000万元
16. 中国·博罗四角楼珠宝创意园。总建筑面积约为66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建设厂房、研发中心、岩矿和宝石检测中心、加工及污水循环处理等设施。261700万元
17. 惠州湾产业新城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宏达路等市政道路和桥梁,新建生态湖(湿地)公园,改扩建生态水廊。1120000万元
18. 中南高科产业园。打造集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精密机械、电气设备、节能环保技术等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产业园区。160000万元
19. 粤浦大亚湾智能网联新能源科创中心项目。打造以智能网联、新能源以及相关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 科技 产业综合体。100000万元
20. 明升大亚湾科教产研城项目。一期西南部科创板块、二期西北部教育板块、三期中部科教衍生板块、四期东南部商贸板块、五期东北部智慧生态生活配套板块。1000000万元
21. 京东 科技 智谷项目。建设京东智造粤港澳湾区产业园、京东创新技术惠州营运中心、人才基地等,落地京东智能制造产业打造智造基地,聚集相关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进驻项目融合发展。2000000万元
22. 惠城区东江湾高新技术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建设5条双向6车道和1条双向4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及配套绿化、给排水、照明、电力、电信、交通工程。150000万元
23. 汕尾马宫海洋经济产业集群项目。打造“四个一”产业经济板块,即:一港(马宫渔港)、一场(海洋牧场,深海网箱养殖)、一区(滨海 旅游 度假区)和一园(海洋 科技 产业园)的海洋经济产业集群。1000000万元
24. 攀达宝峰桌游文化产业园。建设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销售出口、桌游研发技术支持在内的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桌游产业基地。100000万元
25. 置信产业园项目。建设生产厂房,写字楼,研发中心等。100000万元
26. 中山广弘生命 健康 项目(一期)。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中心、智慧医疗研发基地、 健康 产业总部、生物 科技 国际合作区和生活配套区。1000000万元
27. 中大创新谷大泽智造园。总建筑面积约37.7万平方米,首期引进规上企业不少于10家。150000万元
28. 应急产业园项目。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由“安全应急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基地+物资储备中心”组成,建设成果转换及孵化加速区、应急智能装备制造区、建设应急特种材料生产园、应急物资仓储调度中心。323000万元
29. 广东海阳车城。建设办公楼、会议酒店、休闲餐饮等设施。300000万元
30. 阿里云大学项目。建设阿里云大学、 科技 馆(科普基地)、双创中心、酒店等,打造成大学城片区,集科、教、研、展、娱五位一体的科教文旅示范项目。73900万元
31. 茂名市新能 汽车 零部件项目。建设厂房、仓库、研发大楼、配套宿舍等,生产各类精密 汽车 零部件等模具制品。86000万元
32. 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建筑面积为35.8万平方米,建设厂房、仓库、研发中心、综合办公室、配送中心、职业公寓、商务商住等配套设施。30000万元
33. 尚雷仕智能 健康 科技 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综合生产运营基地,研发生产spa泳池水疗设备及智能家居。100000万元
34. 肇庆市预制菜产业园。建设以鱼类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预制菜产业园区。190000万元
35. 清远市船舶装备制造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一个集聚游艇、货运船、 旅游 客船等完整船舶装备制造的产业链条的制造基地。100000万元
36. 潮汕空港国际 汽车 文化产业城项目。建设潮汕首家 汽车 文化主题公园及五星级体验的 汽车 博览中心。总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330000万元
37. 新兴(稔村)万洋众创城项目。建设厂房、仓库、生活配套及其他配套设施等。500000万元
广东出台12条政策措施助文旅体业渡难关稳发展
日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业平稳健康发展扩大市场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推出12条政策举措,从指导文旅体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大力提振文旅体消费市场以及保障文旅体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精准施策,帮助全省文旅体业在2020年渡过疫情难关,提振发展信心,扩大市场消费,实现平稳发展。
4亿资金+金融支持,帮文旅体业轻装上阵
《政策措施》提出,广东将督导各地严格按照疫情分级分区精准防控要求,分类指导景区等文旅体企事业单位有序复工复产,鼓励疫情低风险地区帮助文旅体企事业单位按有关要求积极复工复产,提早谋划“五一”等节假日促进区域文旅体消费举措。
广东今年将通过扎实有效的金融组合政策和真金白银的补助,切实帮扶文旅体业渡过难关。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安排4亿元省级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缓解生产经营困难,加快恢复发展,刺激消费和振兴市场。一方面,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租金减免等减负政策。落实企业从事文化旅游体育服务等生活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企业、游览景区管理企业等2020年度亏损延长结转年限,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和预征率由3%降至1%等政策;积极搭建文旅体投融资对接平台,落实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鼓励金融机构靠前针对性开展信贷支持服务……通过加大金融社保税费支持力度,帮助文旅体业轻装上阵。
另一方面,将加大对场馆、园区租金的减免力度,如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正常经营的文旅体民营承租企业免收2020年第一个月租金,第二、三个月减半收取;对疫情期间向园区内企业减免租金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视情况给予适当补贴等。
精准帮扶受损行业,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全省文旅体业受疫情影响和冲击实际,此次出台的政策举措中精准帮扶住宿业、旅行社、景区、度假区、文化娱乐场所、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演艺、文化产品批发零售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对相关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等。如,针对疫情期间全省电影业受重创的情况,提出继续安排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符合条件的影院,适当加大对电影企业、重点项目、拍摄基地的奖补力度。对文艺院团、演出场馆因疫情影响取消的演出活动给予停演补贴。对在疫情期间暂停销售的体育彩票专营店、兼营店从体彩资金中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加大对实体书店和农村图书发行网点补贴力度。同时,广东将支持重大主题宣传创作,奖补支持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庆祝建党100周年、反映抗疫事迹等主题作品创作生产的单位等。
广东今年还将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和汕头亚青会场馆、清远省运会场馆、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等重大文体基建项目建设等,加快推动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广东还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做好文旅体项目用地用林用海安排。
复苏提振文旅体消费,推出惠民大礼包
《政策措施》提出,针对文旅体消费市场,广东将从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消费新业态、加大惠民力度、开展文旅体系列重大活动等方面,提前谋划复苏和提振市场,拓展文旅体消费新空间。一方面,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适当向文旅体企业倾斜。另一方面,培育壮大4K/8K影视、数字出版、动漫网游、在线旅游、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同时,推出惠民大礼包,拉动消费提质升级。加大力度实施国有景区门票收费减免,鼓励非国有景区实施门票收费减免;鼓励各地发行文旅体优惠卡、优惠券,推出文旅体消费季、消费月活动等。
同时,广东将开展“广东人游广东”“全域旅游在行动”两项旅游振兴重点活动,提升消费力。在疫情结束后,鼓励各地市开展“省内联游”,全力推进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带动促进粤北生态修复与旅游发展。整合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持续打造“文旅护照”品牌活动,大力推广韶关丹霞山和江门碉楼世界遗产游、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游等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为城乡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韶关九龄公园要收费吗
不要。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选址位于北江河畔的回龙山,地处浈江、武江、曲江三区交界处,总规划用地面积约934.08公顷。2021年9月19日正式开园,全天免费开放。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将进一步推进韶关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提升韶关市旅游城市影响力,加快文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