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家晚宴,一般有哪些菜?
皇家晚宴,一般有哪些菜?
元明以来,宫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宫廷菜,有一部分菜品因其美味而名满天下,流传至今不过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宫廷菜,主要还是以清朝宫廷菜为主。中国宫廷十大名菜,有御用佛跳墙、黄焖鱼翅、雍亲王府烧鹿筋、爆炒凤舌、荷包里脊、樱桃肉、百鸟朝凤、清炖肥鸭、鸡里蹦、桂花鱼翅。
1、御用佛跳墙
佛跳墙应该是最为知名的皇室御膳,但是清宫里边的佛跳墙与大家熟知的可能有所不同。当年佛跳墙传入清宫后,由于南方菜的特点比较突出,并不能完全博得皇室的喜欢。于是御膳房管事令满族厨师按照满族饮食习惯对其加以改进,在保留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增添了满皇族喜欢吃的鹿肉、飞禽等野味。经过多次的调试改良,以十八种原料佐以皇宫秘制调和汤,最终佛跳墙成为了当时皇帝最喜爱的菜肴之一。
2、黄焖鱼翅
该菜肴以番邦进贡的吕宋岛鱼翅为主料,佐以经12小时慢火炖制的鸡汤料理而成。清朝晚期,同治皇帝在位时,翰林院官僚谭宗浚父子因十分讲究饮食而始创了著名的官菜—谭家菜,其中又以“黄焖鱼翅”这道菜品最为知名。在当时,谁家的菜做得好吃,就会敬奉到皇宫御膳房以取悦龙颜,“黄焖鱼翅”就是这样被吸收为清宫宫廷菜的。谭府当年以食盒的形式将菜送进御膳房,皇上品尝后大加赞扬,于是这道菜就被御膳厨师收录进了御膳菜单,流传至今。
3、雍亲王府烧鹿筋
梅花鹿筋作为主料,佐以白菜、枸杞、山鸡以及老鸡浓汤,这道菜为养生佳品,祛风湿,还利肠胃。相传雍正皇帝还是亲王之时,最喜欢吃的就是鹿筋,他认为男人尚武需要不断的壮筋骨、补体力。于是亲兵们就把山鸡和鹿筋炖在一起,并配上白菜和山上野生枸杞,一起开怀畅饮。雍正继承皇位后,御膳房厨师将此菜更加精细地处理后收入了菜单,由此成为宫廷一大名菜。
4、爆炒凤舌
古代只有皇帝与皇后才拥有享用菜肴的资格。正宗的爆炒凤舌食材用的是禾花雀舌,因为这种雀鸟数量十分稀少,有“天上人参”的成语,正宗的只供给最尊贵的帝后。此外的其他人吃到的凤舌是用别的鸟雀舌头制成。现在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捉,禾花雀已经濒临灭绝,不可能捕捉雀鸟再把雀舌取了做菜,人们吃到的爆炒凤舌一般用的是鸽舌。一道正宗的皇宫“爆炒凤舌”,恐怕得穿越到古代才能品尝到了。
5、荷包里脊
大清宫中一道传统菜肴,它始于清末,为清宫御膳房所创。在清代,王公大臣都随身佩戴金黄锦缎做成的小囊,名曰“荷包”,用来装钱状物或是作为装饰。上面用金丝花线绣有花鸟虫鱼图案,色彩鲜艳,小巧玲珑。一天,一位有心的御厨便照着荷包的样子,用猪里脊肉、香菇、玉兰片和蛋皮等原料,制作了一只形似荷包袋的菜肴。这道宫廷膳食一出,便在宫内非常之受欢迎,因状如荷包,便取名“荷包里脊”。
6、樱桃肉
清宫名菜,据《御香缥缈录》记载,慈禧太后年轻时最爱吃清炖肥鸭、烧猪肉皮,也叫做“响铃”。到了暮年,樱桃肉便夺了“响铃”的位置,一跃成为慈禧特别中意的一道菜肴。那时御厨烹制这道菜是用猪肉切块调味,佐以新鲜樱桃,故名“樱桃肉”。这道菜在清宫盛行了几十年,到宣统帝时,开始流传于民间。直至今日,樱桃肉仍为江苏地区名菜,但已没有了樱桃,仅用小块红烧猪肉象征性地来代替。
樱桃肉是一道江苏省苏州市的传统名菜之一,属于苏菜系。始创于江苏,清乾隆年间传入宫中,山药酒樱桃肉被记录进清《御茶膳房档》,特点色泽樱红,光亮悦目,酥烂肥美。其颜色红亮,形态圆小,皮软味甜咸,富油脂,是上佳的下酒菜和下饭菜。樱桃肉是最起码的条件是色诱,如肉面要切得如樱桃般大小,排列整齐,色泽也应像樱桃般鲜艳透红、亮丽诱人。另外,川菜,东北菜有同名菜肴,做法不同。
7、百鸟朝凤
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菜,曾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上桌作为吉祥菜。该菜肴造型奇特,口感鲜美,慈禧对其赞口不绝。据说,当时慈禧太后寿宴前夕,大报恩寺里许多珍禽异兽在上空来回盘旋,百鸟齐鸣,充满了热闹和吉祥的气氛,引来过往行人的驻足观赏。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光绪皇帝知道了,便想方设法令御膳大厨做出这道菜。百鸟朝凤后来演变成为京菜、苏菜以及粤菜当中的代表性菜品。
百鸟朝凤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肴,属于湘菜系。主要食材是嫩鸡和猪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炖。成品形如百鸟朝凤,色泽鲜艳、鸡烂脱骨、滋味香醇。百鸟朝凤是一道传统湘菜,象征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百鸟朝凤成品出一道鸡身隆起,鸡蛋和白菜心浮现于整鸡周围的形同百鸟朝凤的美味佳肴。
8、清炖肥鸭
自唐代起,历代的帝王将相都极好吃鸭,宫中摆宴必备全鸭,清代慈禧太后最喜欢吃的便是清炖肥鸭。清代宫廷御膳房炖鸭方法与众不同。洗净的鸭子加以调味,然后装在瓷罐里盖紧,用文火连蒸3天。这样鸭肉就完全酥烂,只用筷子便可以轻易夹起。慈禧太后吃的时候,大都夹鸭皮吃,因为那鸭皮才是清炖肥鸭最可口的部分。后来这款菜成为“满汉全席”中的一道大菜,直至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时改名“三鲜鸭子”,开始在各地菜馆流行。
9、鸡里蹦
清宫名菜,康熙帝的时候闻名。据记载,有一年康熙皇帝御舟停泊在保定府安州白洋淀郭里口行宫。保定官府名厨,用家养雏鸡宰杀,加白洋淀新鲜虾仁,佐以槐茂甜面酱,炒制一道菜献上,康熙食此菜后,感觉既有鸡肉之鲜香,又有虾仁之脆嫩,更觉酱味唇齿留香,便唤上厨师,问是何菜。厨师情急之中,想到做菜时的鲜虾蹦跃之形,便答道:鸡里蹦。康熙一听,龙颜大悦,赞口不绝。此菜以白洋淀特产大青虾及家养雏鸡为主料,保定厨师在清前期大胆尝新,两鲜并举,甜咸醇香、营养丰富。
10、桂花鱼翅
据史册记载,慈禧太后酷爱桂花,在颐和园中广为种植,花开之时,满园飘香、景色怡人。直隶总督荣禄命官厨仿桂花之形之色创制出桂花鱼翅、桂花干贝等菜以示对朝廷效忠。桂花鱼翅色泽淡黄、形似桂花、鲜咸醇香、松软可口。此菜在直隶总督署东花厅中秋佳节团圆盛宴上受到了总督荣禄及家眷的好评。光绪二十七年、光绪二十九年,慈禧太后两次过保定据说曾品尝此菜,也是满齿留香、盛赞不绝。
二、农村酒席菜谱大全,可以给我们讲讲都有什么吗?
菜单一:
凉菜6小碟、油焖虾、手撕包菜、清蒸黄鳝、酥脆春卷、上汤娃娃菜、梭子蟹、梅菜扣肉、羊肉煲、老鸭粉丝煲。
菜单二:
鸡汤娃娃菜、蒜蓉菜心、泡椒牛蛙、小土豆烧甲鱼、白灼虾、蒜蓉粉丝蒸扇贝、香汤肉蟹、香酥乳鸽、菠萝酥、彩椒花枝仁、耗皇扒鲍贝、粉蒸肉、红烧牛肉、干炒菜花、羊肉粉丝汤。
三、宴席都可以做些什么菜?
一般的宴席是由冷菜、热菜、大件、甜食、汤菜、点心、水果七道组成。 1.冷盘 又称酒菜、迎宾菜,为客人入席后第一道菜,对宾客 的情绪、食欲影响较大。冷盘的内容,根据条件可繁可简。一般可用一个大拼盘或4~8个小碟。中档以上宴席可用一个大拼盘,围4~8个单碟。要注意各菜在口味、形状、色泽、烹调方法上应有所区别,要荤、素兼顾,合理搭配。
2.热菜 是宴席中第二道菜。一般采用炒、炸、馏、爆、烩等烹调方法制成。菜肴的口味、色泽、形状应各具特色。选料应以鲜嫩原料为主,特别是爽脆、滑嫩、清鲜,主要用以佐酒。
3.大件又称大菜,是由整只、整块、整条的鸡、鸭、鱼肉或较名贵的原料烹制而成。一般采用烧、烤、蒸、炖、焖、爆、扒等烹调方法制成。菜肴以酥脆、鲜嫩、酥烂、味厚为主要特点。大菜为宴席的主体部分,要突出特色和风味,大菜上席,对宾客食欲及情绪影响较大,可使宴会进入高潮。
4.甜食 又称甜菜,在宴席中占比重很小,低档宴席可略去,一般上一二道菜。甜菜在宴席中起着除口中异味,调节宾客味觉的作用。此菜上席,意味着酒菜已上齐,该停杯吃饭了。甜菜一般采用蜜汁、拔丝、蒸、煸炒等方法烹制而成。多趁热上席,如杏仁豆腐、三不沾等。
5.汤菜 汤菜是宴席中必上之菜。因汤菜营养丰富,鲜美可口,而且可补充就餐时消化液的损失。有的宴席在宴会中上两道汤,一是在上完冷盘之后、热菜之前上一道汤菜。二是在上完甜食之后再上一道汤菜。汤菜因季节、地区灵活配制,一般冬季浓醇,夏季清淡。
6.点心 一般宴席是最后上点心,高档宴席则是随大菜上席。它起着辅佐、点缀、衬托大菜的作用,还可补菜肴中碳水化合物的不足,又使空腹饮酒者不易醉。点心一般上2~4道。既要注意甜、咸搭配;又要干、稀搭配。最好上一些形美色艳的象形细点。
一般都是最后上水果,以时鲜瓜果为佳,如:西瓜、苹果、香蕉、桔子、菠萝、荔枝均可。饭后食水果能补充菜肴中维生素的不足,还有解油腻、助消化、醒酒的作用。
总之上菜顺序是先上凉菜,后上热菜;热菜中先上重点菜,后上一般菜;先上酒菜,后上饭菜;先上咸味菜,后上甜味菜;先上浓味菜,后上淡味菜;先上小碗汤菜,后上大碗汤菜。如果您在家里请客,可以根据以上的介绍,适当提炼出适合自己举办宴席的小规划,不必全部照搬。不然,客人吃不过来,还把您累的够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