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云A到云S,云南车牌原来是一桌菜!

我们印象中的车牌号,第一个是汉字,代表该车户口所在省的简称,第二个是英文,代表该车所在地的市、州一级代码但是吃货眼中的车牌号,就是一整桌的美味啊。

dou hua mi xiAn【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是昆明最传统的风味小吃,可以解馋、可以当正餐吃,有素的(传统)、有荤的(创新),都是一道极具魅力的城市小吃。

suanCai hong dou tang【酸菜红豆汤】

酸菜红豆汤是云南农家普及面最广的一道汤菜,特别是在山里,温低水寒,火塘终年不灭,火塘边常有土罐煨红豆,内放些腊肉皮同煨,熟时放入腌菜,荤素均有。豆粒沙沙的、红红的,肉皮绵绵的有嚼头,汤色红艳,酸酸的恰到好处,可以解渴解腻,泡饭异常可口,食后生津,久吃不厌,且经济实惠。鉴于此,在昭通此菜还有一个雅名叫海带煮鸡腰子。

hui ze xiDou fen【会泽稀豆粉】

走在整洁的街道上,只见人行道边,屋檐下,到处是摆摊卖稀豆粉的小商和你来我往就餐的人群。大街小巷到处热气腾腾,弥漫着稀豆粉的香气。随便找一空凳,屁股还没有坐热,一碗碗稀豆粉就送上餐桌,灰底蓝花的土陶大碗装满了食物,上层是堆得尖尖的油条块,中层是灰黑色的荞丝,下面是稠乎乎的稀豆粉。

zhu shEtou【猪舌头】

楚雄人民的这道菜,制作是有点惊心动魄——把猪脸剥下后,把猪舌头剥离掉,腌制后煮了吃,在盘子上拼成好看的样子。楚雄人喊猪舌头作“招财”。打上蘸水蘸了吃,相当有嚼头。吃招财也是“招财进宝”的意思。

you luFu【油卤腐】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臭豆腐经阳光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并渗以炼熟的上好菜油,腌制而成。

bao jianGdou fu【包浆豆腐】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包浆臭豆腐比湖南臭豆腐有名,民谣云:臭豆腐,要数临安府(临安府即建水),闻着臭,吃着香,胀鼓圆圆黄灿灿,四棱八角讨人想,三顿不吃心慌慌。

benHang ji【岜夯鸡】

岜夯鸡是文山州广南县壮族独有的一道传统美味菜肴,为云南一绝。“岜夯”为壮语,意为酸汤,是用红青菜或野菜制作的一种酸菜汤。岜夯鸡以香甜、鲜美和奇特的酸味为特色,油而不腻,开胃,易消化。

er zhongJiJiao【二中鸡脚】

二中鸡脚因在原思茅二中(现普洱一中)附近而得名,它由云南普洱澜沧人苏建云和金建华夫妇创建于2000年,现已成为普洱(思茅)的特色风味小吃。

xiang mao caoKao yu【香茅草烤鱼】

香茅草烤鱼,是云南滇南地区的一道碳烤鲜罗飞鱼菜肴,也是地道传统的一道傣族风味菜肴。由于做法独到、香料独特、鲜香可口,在傣味菜肴中知名度非常高,是傣家人款待贵宾不可少的一道菜。

bai zu suanLa yu【白族酸辣鱼】

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大理洱海,不仅风光秀丽,而且鱼种资源十分丰富。白族自古以来喜爱食鱼,对鱼的吃法和烹调技术很有特色,酸辣鱼便是其中的一种。酸辣鱼的制作方法是:把活鱼去鳃和内脏,待锅里的油沸后,把鱼放火锅内,加入水,放入葱、姜、干辣椒面、食盐、滴入适量酸醋,加进嫩豆腐,然后用猛火煮沸后,再用文火慢煮。酸辣鱼的特点是,佐料放得特别重,鱼汤味浓且咸,吃到口里又酸又辣,绝无半点腥气,有回味鲜甜感,是白族待客的一道美味佳肴。

ziMi ba bao fan【紫米八宝饭】

紫米八宝饭,紫米也称“紫糯米”、“接骨糯”。仅产于云南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因颗粒长、色紫红,做成饭粥后色更鲜艳,故名紫米八宝饭。

jiNg po gui ji【景颇鬼鸡】

此菜可是有来历的,景颇族 历史 上有杀鸡祭鬼的习俗,“鬼鸡”就是供祭献鬼后的鸡,景颇族人将煮熟的鸡晾凉后撕碎,在野外佐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柠檬叶等相关配料,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为了能常常吃到这道美味,聪明的景颇族人将“鬼鸡”端上了饭桌,并作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肴。

laPai gu huo guo【腊排骨火锅】

丽江腊排骨是用猪肉排骨,加大量食盐腌制,有的会加些辅助的酒、白糖、香料等,放到可以滤水的木桶中,经约15天腌制后,盐味已经深入骨髓,骨头与肉的味道融在了一起,水分被大量腌出来,这时,肉的香味还不足;经食盐腌制后,拿出来在背阴通风处晾干,晾的时间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之间,然后其味道变得“腊味十足”了。上好的腊排骨,应干爽紧实、黄里透红,色泽发亮,表面无霉斑,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肉香。

Qi you ji【漆油鸡】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盛产漆树、漆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还可入药。漆油鸡是生活在怒江峡谷的傈僳族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或远方的朋友到来,傈僳人都会做上这道菜来庆贺佳节、招待贵宾。漆油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调料,有种独特的味道。好的漆油颜色发深棕色,一般的是土黄色。

mao niuRou【牦牛肉】

迪庆牦牛肉,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区的著名土特产,可凉拌、红烧、清炖或晾晒成干巴吃,也可做火锅,一般超市里也有很多精装的牦牛肉干、肉松等。营业价值奇高,是食用、送礼的很好选择。牦牛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牛头可加工成工艺品,牛尾可制作成弹扫灰尘的扫帚。

hong chaShao rou【红茶烧肉】

红茶烧肉,临沧沧源的一道特色 美食 ,用红茶烧出来的肉不仅具有茶叶的清香,再搭配上肉的浓醇,非常可口,与茶叶蛋有异曲同工之妙。肥而不腻, 健康 美味,妙不可言。红茶烧肉,风雅而又平实!既品了茶香,还能满足口欲。

一车牌一道菜,

每一道都有独特的味道,

你最想先吃掉哪一道呢?

二、云南临沧有什么好吃的地方美食?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也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因此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也是云药通小编“海多多”的故乡,那么去临沧旅游,有什么必吃小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卷粉

简介

肠粉起源于广东的汉族特色小吃,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那时候,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拉粉、卷粉、猪肠粉(因肠粉形似猪肠),广式肠粉应该跟北方的凉皮类似。

做法

主料:米浆,猪肉或牛肉或虾仁,青菜,鸡蛋,菜脯粒。

做法:肠粉的制作很简单,在大网筛子上铺一块白布,将磨好的米浆浇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馅料,卷成猪肠形,置于盘上,淋上熟花生油、生抽、辣酱便成。

2、酱豆腐

简介

酱豆腐是经典的汉族美食。北方部分地区对豆腐乳的别称也叫“酱豆腐”或者“酱豆腐乳”。例如北京,天津地区就有这种叫法。另外也称“红方”。阜新等地区有这个叫法。“青方”是臭豆腐乳,是当年慈禧太后赐名。

做法

原料:豆腐200克、芝麻2克、葱20克、酱油20克、蒜5克、白糖5克、味精5克、芝麻油10克、酱牛肉汤10克、辣椒丝少许

制作方法:1.把豆腐控干水后,切成3~4厘米长、2厘米宽、1厘米厚的块。2.葱切成丝,蒜剁碎。3.在平底锅上抹上油,把平腐块煎成黄色。4.在小锅里倒进肉汤、酱油和白糖,边烧边放进煎好的豆腐块。5.烧到汤快没有的时候,放进葱、蒜、味精,在微火上熬到没有汤为止。取出装到盆里。6.吃时撒上芝麻和辣椒丝。

3、清炖牛肉

简介

清炖牛肉是一道家常菜品,主要食材是牛肉和白萝卜,主要烹饪工艺是炖。牛肉是补气血的佳品,可治疗由气血虚弱引起的脾胃虚弱都,健脾养胃,对面黄肌瘦以及虚胖的人群都有好处。

做法

材料:牛肉1000克,大葱3根,生姜1块,大料适量,桂皮适量,调料:料酒2大匙,精盐2小匙,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1.牛肉洗净,切块,放沸水中氽烫,以去除血水,捞出后用冷水洗净,2.葱、姜洗净后拍松,与牛肉、大料、桂皮、料酒、冰糖、盐一并放入炖锅,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1小时,至牛肉松软即可。

4、鸡肉烂饭

简介

佤族喜欢吃“鸡肉烂饭”,视之为上等佳肴。其做法是把刚开口叫的公鸡用竹签戳死后放在火上把毛烧光,拔去毛根,掏去内脏,然后切块,放入冷水里煮。等水沸后放入大米、五茄皮、酸笋、姜、芝麻、辣椒、花椒、木浆子、香芭草、盐、苏子等佐料,边煮边搅,米煮成稀粥便成鸡肉烂饭。佤族鸡肉烂饭选用本地土鸡,忌讳用白毛鸡煮制。拉祜族也把鸡肉烂饭视为上等佳肴。

做法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为:将收拾好的鸡体在清水中煮熟,捞出鸡后将淘洗好的大米倒入鸡汤里煮,稍煮一阵放入一把酸笋,至大米煮烂,稠度在米饭与稀粥之间为止,端下盖好。这时,用手将煮熟的鸡肉撕碎成肉丝块,将备好的薄荷叶、茴香、香辣蓼等切细撤在鸡丝块上,再撤上花椒面、食盐、辣椒面,加以搅拌均匀倒入烂饭调匀即可上席使用。

5、猪血肠

简介

猪血肠是一道汉族风味名菜,属于东北菜。把生猪血放入盆内,凝成块的要划碎;白肉汤烧热,加入精盐、花椒、味精、胡椒面,搅拌均匀晾凉;过箩后倒在猪血盆内,并加香菜末搅拌均匀;灌入洗净的肠子内,用线绳把口捆好;把准备好的肠子在清水锅内烧煮开,开锅后用慢火煮15分钟取出,用冷水泡凉,把线绳解去即成。

做法

原料:猪血1000克。辅料:猪小肠300克。调料:盐30克、花椒6克、胡椒20克、香菜20克、味精5克。

做法:1、把生猪血放入盆内,凝成块的要划碎;2、白肉汤烧热,加入精盐、花椒、味精、胡椒面,搅拌均匀晾凉;

3、过箩后倒在猪血盆内,并加香菜末搅拌均匀;4、灌入洗净的肠子内,用线绳把口捆好;5、把准备好的肠子在清水锅内烧煮开,开锅后用慢火煮15分钟取出,用冷水泡凉,把线绳解去即成。

6、酸扒菜

简介

酸扒菜是云南镇康地地道道的风味菜,从县城到农村,镇康人都有做酸扒菜的历史,酸扒菜是镇康人的拿手菜,是镇康人的招牌菜之一。酸扒菜还有药作功效,特别对感冒有一定疗效。做一道酸扒菜并不难,但吃起要香味俱全就很不容易。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材料和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材料,做出的酸扒菜味道也有差别。衡量酸扒菜做得如何,关键是吃起来要:酸到位、辣到位、香到位。总的感觉是酸香酸香的。

做法

做酸扒菜必须有酸笋子。其它调料要有精盐、辣子、芜荽、花椒油、味精、酱油等。选择主料也十分讲究,并不是什么原料都可以做酸扒菜的。做酸扒菜最主要的原料是豆包、青菜、南瓜尖、洋芋等。它们既可单独烀,也可以有选择性的混合烀。例如选择饱熟的豆包,在清水里泡洗净后,放入锅内放上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烧至沸腾,后用文火慢慢的炖着,直至豆包扒了再放酸笋子,最后放其它原料和作料调料。也可选择肉类做酸扒菜,如酸猪蹄、酸辣鱼、酸辣鸡等。还可以把肉类和蔬菜类混合烀酸扒菜。

7、红烧鸡枞

简介

红烧鸡枞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鸡枞是云南特产的名贵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甜、嫩、香,简直可以和鸡肉相媲美,还能养胃、提神。

做法

食材:鸡翅、葱姜、八角、米酒、生抽、老抽、冰糖、盐、味精

1、鸡翅每个上面斜切三刀,方便入味。焯水捞出控干备用。2、用油把鸡翅煎两面微黄,烧鸡枞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鸡枞是云南特产的名贵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甜、嫩、香,简直可以和鸡肉相媲美,还能养胃、提神。3、油全部倒出去,锅里沾的一点油,放入葱姜八角,小火干煸一下,出香味。4、倒入生抽老抽一比一,沿着锅边浇,可以祛除酱油的酱味。放入米酒,冰糖5、:大火煮开后,放入鸡翅,汤汁要和鸡翅齐平,不够的加米酒。6、全程大火烧,不时的翻动一下鸡翅。直到汤汁浓郁。放点味精提味即可出锅。

8、凉米线

简介

云南的米线分干浆(细)和酸浆(粗,滑),干浆米线一般做成过桥米线,而酸浆米线做豆花和凉拌才好。

做法

取新鲜米线,拌入芝麻酱、芝麻泥、香椿水、盐水、蒜汁、辣椒油、酸醋,再放韭菜、香菜、剁腌菜等,即可食用。其味清凉酸辣,香郁鲜美,为夏、秋两季美食。其又有特殊作法者,或配以鳝鱼,称“鳝鱼凉米线”;或配以特制酸汤,称“酸汤凉米线”,最普遍的吃法就是配上鸡丝、杂酱等。

9、竹荪汤爆肚

简介

竹荪汤爆肚是云贵高原著名的汤菜。在汤爆肚的基础上。加入竹荪,以提高菜肴档次和增加营养价值。汤清味鲜,肚头脆嫩,竹荪爽脆。竹荪具有人参的补益功用,入菜可荤可素。令人惊奇的是,用竹荪做的菜,放几天不会馊坏。云南镇雄县的苗胞还用它和糯米一同泡水喝,用以医治身体虚弱、跌打损伤和咳嗽气喘等病,对肥胖症更有明显的减肥效果。

做法

原料:猪肚头700克、葱10克、干竹荪20克、姜10克、香菜20克、味精3克、胡椒3克、芝麻油5克、精盐15克、鸡清汤1000毫升

制作方法:1.竹有用清水涨发,洗净,顺长剖开,用平刀法切大片。再用二汤余透,捞出沥去水分,放入汤碗中。猪肚头用水洗净,剔去外皮和油筋,从里面一侧剞成蓑衣形花刀,刀深为厚度的 2/3.再切为 3.5厘米长,l厘米宽的块。香菜、葱、姜洗净,切成末。2.炒锅上旺火,注入清水 1000毫升,沸后下肚头氽至半熟,用漏勺捞出,放入竹荪碗内,同时下葱、姜末。3.炒锅上火,注入鸡清汤,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沸后去浮沫,迅速倒入竹苏碗中,撤上香菜未,淋上芝麻油即成。

三、云南沧源,不止只有翁丁喔!

翁丁,在佤语中的意思就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又有高山白云湖 之灵秀的意思。

这里有抽烟斗的妇女,不管是劳作中或在空余休闲时,都会拿出烟斗抽上几口。 在翁丁迄今还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寨子里的妇女一般空闲的时候都会在自己家门口拉起纱线就地织起布来。

翁丁村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阿佤人淳朴好客,看见客人就迎出来问好;阿佤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所用的物料都是原生态的,没有一点污染。

悬挂着的佤族牛图腾,干栏式的茅草屋层层叠叠,袅袅炊烟笼罩着整个村寨,婆娑树影撒在屋顶与地面……寨桩、撒拉房、打歌场、木鼓房等,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

芒黑小寨

养在深闺的佤族古寨

这是比翁丁更加原始古老的村子,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两边,是一间间挨着的木头房,木屋略显简陋,家家户户都晒着玉米,金灿灿的一片,旁边摆放着干枯柴木,恰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气息。寨里还藏了一个简易的缅寺,小沙弥不时好奇探出头来……

勐卡傣寨

悄然无声的世外桃源

在清一色的佤寨里,这个傣寨显得分外特别。童真在这里尽显,而村寨后面是成片的神树林,巨大的榕树独木成林,郁郁葱葱,似是勐卡身后的一个守护卫士,默默地看守着这片大地。

班老乡

境内的异域风情

这是最后一批归回祖国的乡镇,所以还隐约地显露出异域风情。一座白塔高高耸立在班老乡的山顶,主塔高高屹立,七座小塔紧紧包围,塔前还有一个小屋,供奉着佛教神灵。

佤山云海

变幻莫测的神奇

清晨云雾茫茫,似轻盈的银带缠绕山腰;太阳露出半脸,霞光万道,低山丘陵渐渐显露,山脚下的村寨时隐时现;日出之后,雾带惜别青山,层层古寨清晰显现在眼前,如同隔世桃源般静谧待在山脚,仿佛置身于仙境。

南滚河

北回归线上最后一片绿洲

这是除了海南以外为数不多的热带森林和季雨林,也是北回归线上最后一块绿洲。这里分布着由普洱松和云南松组成的针叶林,形成了多种原始森林植被景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天然植物园。

天坑群

天外来客的脚印

沧源的天坑实际上是一个天坑群,这个天坑深235米,周长720米,直径200米,是云南省最大的天坑,周围还有六个大小不一的天坑。天坑内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只是不能下去观看,只能站在边上的观景台上。

司岗里

怪石嶙峋的溶洞

“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佤族人认为,远古时代的人被囚禁在大山崖洞中,后来得到神灵与各种小动物的救助,人类才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乐业。洞内景致鬼斧神工,钟乳石形态各异,洁白晶莹。洞穴深处河水流淌不息,穿崖凿壁奔向幽深的远方……

古岩画

岩壁上的远古痕迹

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产生于3000多年前。是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红色颜料绘成。颜料可能是用动物血调和赤铁矿粉制作的。沧源崖画会随日照时间、天气阴晴、干湿冷暖等因素不断地变幻色彩,当地佤族和傣族人说它是“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

广允缅寺

遗世而独立的传承

广允缅寺建于清朝道光八年,是一座傣族寺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进入殿门,便看到亭阁前的盘龙绕柱,梁柱上还有朵朵木雕祥云;殿堂内墙面挂着各种壁画,色彩丰富,还隐含着各种佛传故事与风俗文化。

◆ Tips:大殿内男女都可以进,但是女士进入大殿前需先脱鞋。

美食 推荐

到了沧源,又怎能不尝一下当地的 美食 !

鸡肉烂饭、烤肉、牛干巴、米干都是当地的特色 美食 。除此之外,还有可怕的虫子,竹虫、蜂蛹都饱含丰富的蛋白质,一口一个,尽是你不敢尝试的美味~

佤王宴

当然少不了的是当地对客人表示敬意的佤王宴。竹叶铺桌,长长的一排摆满了当地的特色饭菜,边喝酒边畅谈,与沧源佤族畅饮舒谈,感受佤族人民的好客之情。

沧源,这个隐世而不受打扰的小城,静谧低调,却也散发着无限的光芒!如果你厌倦了丽江大理的喧嚣,不妨到云南的这个边陲小城逛逛,还这个地方一次旅行。

地图一点通

四、云南的9大牛肉大菜,不是牧区的云南,牛肉却做得超级美味

云南不是牧区,许多人以为云南没有美味的牛肉大菜。但是因为云南地质条件复杂,从南到北,雨林、山林、草原、雪山众多,本地就有许多名牛品种,独龙牛、槟榔江水牛、德宏水牛、文山黄牛、中甸牦牛、邓川牛享誉西南。再加上云南的回族众多,仅昆明顺城街,就是一条著名的回族风味 美食 街。

因此对牛肉的烹制,却有别样的风味,尤其许多的牛肉大菜,都是制作精细美味,比一些牧区的牛肉菜都做得好。不信的话,请慢慢看下去。我整理了云南的9大牛肉大菜,以飨大家,还是排名不分先后。

海参牛头

这道海参牛头,说海参,不见海参;是牛头,偏像海参。这就是海参牛头的绝妙之处。这是云南的国宴大厨崔成朝,一生最有名的三头菜(砂锅鱼头、捆猪头、海参牛头)其中之一。

这道菜是用火腿、火腿筒子骨、肥肉、鲜筒子骨、小白菜吊汤,牛头剥皮煮熟切块。吊汤汁中吊出海参的味道,借味增香,假名造型,牛菜参味,精美绝伦,凡是品尝过的国家元首,无不拍案叫绝!

红扣牛鼻

这是云南的清真顶级佳肴三道菜(壮凉鸡、荷叶粉蒸肉、红扣牛鼻)之一。以前老话说:“熊因掌而美,牛有鼻而珍”。熊掌现在是不能吃了,但是牛鼻却是常人不注意的牛的特殊部位,却在云南被清真大厨精烹细作,成为独树一帜的云南佳肴。

是将牛鼻子用开水焯水,去除牛鼻毛等污物,入陶锅大火烧开,漂去浮沫,小火炖煮到九成熟取出,加干贝冬菇上汤烩焖。牛鼻抹蜂蜜切片,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加上干贝香菇汁上笼蒸3小时后取出,炒锅加盐、佐料勾芡成汁浇在牛鼻上,盘子旁边撒芫荽,青菜点缀即可。

汽锅牛鞭

这是云南汽锅宴里很著名的一道大菜,有温阳补肾的功效。不过我觉得还是锻炼最重要。这道菜的选料和初加工都非常严格,选用壮黄牛鞭,用快刀将其剖开,放入沸水锅中焯水,取出放清水中撕去尿道中的包膜,反复清洗干净,将不能削花的边角余料和筋膜切去,将牛鞭切为六七厘米长的段,再横刀深切(但不切断)为连刀段,放进沸水中煮开,见其翻卷成花时即可捞出,加入精盐、胡椒、料酒、葱段、姜块腌制一小时,放进汽锅内,加进鸡汤、枸杞,大火猛蒸至十成熟即可上桌。

牛肉冷片

牛肉冷片是云南回民的传统菜肴。在昭通、昆明的牛菜馆里经常可见。汪曾祺在在《昆明菜》牛肉一节里,他细数了昆明牛肉如冷片、汤片、红烧、干巴等种种做法,并在开头第一句就饱含深情地写道:“我一辈子没有吃过昆明那样好的牛肉。”

云南牛肉冷片,制作十分耗时,选材也十分讲究,最好的食材选择是生长期在五至六年的云南寻甸土黄牛。牛肉的切制也很讲究,要横丝切,这样牛肉才能切成完整的片状,而且口感最佳。牛肉冷片的吃法有三种蘸料,芝麻花生酱、椒盐、还有麻辣蘸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石锅牛肉荟萃

这是普洱江城黄牛宴的一道主菜,江城黄牛肉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道主菜,是以石锅为主要烹饪器皿,选择江城黄牛肉的牛腩、牛杂、牛尾等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烹饪手段荟萃在一起,故称“牛肉荟萃。”其中牛肉做成蒜香味,牛腩做成红烧味,牛杂做成酸辣味,牛尾做成香辣味,一锅一菜,是非常有特色的民族饮食。

迪庆牦牛肉火锅

迪庆的中甸牦牛,是中国12个牦牛种群之一,是云南独特的牦牛品种。迪庆牦牛因其常年生活中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这些地方生长着许多野生药材如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这些药材,使得迪庆的牦牛肉鲜美无比。用其做出来的火锅,更是鲜美无比,仅仅是食材的味道,就足以让云南人自傲了。

牦牛肉火锅是云南火锅中的极品,汤鲜、肉嫩、味美是冬季必吃的 美食 ,紫铜锅里装满了大片牦牛肉,炖煮到酥烂,肉连着皮,皮连着筋,回味绵长!再放上剁碎的朝天椒和酱料,在寒冷的冬天热乎乎地来上一口,再惬意不过了!

牛撒撇

牛撒撇是近些年,网络上传得很火的美味,是带有云南独有的民族特色的佳肴。牛撒撇给外地人一种很惊艳的感觉,总是觉得下三路的食物,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在云南生活得久了,就知道云南人追寻的味道是一种原始的,野性的,温暖的味道。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牛撒撇,还是沧源佤王宴里常备的大菜。毕竟要吃正宗的牛撒撇,就要杀掉一只牛,不是大型宴席,一般人想吃的话,确实很难承受。

南红牛肉

保山的牛肉做法十分有名,火瓢牛肉十分的美味。但是我想介绍保山的另一道牛肉美味。南红牛肉是保山永昌府宴的主菜,永昌府是南诏、大理时期,保山的古称。“南红”是指保山的玛瑙,古称“南红”,是古代寺庙的七宝之一。南红牛肉,就是指牛肉烧制出来,如同玛瑙一般吉祥如意。

永昌府宴的南红牛肉选用保山丙麻优质黄牛肉,用胡萝卜汁、南瓜汁、西红花染色,文火炖煮4小时,再上蒸笼蒸2小时,然后调汁勾芡成菜。南红牛肉色如南红玛瑙,肉质鲜嫩醇香,十分可口。

牛干巴

最后一定要说下云南的牛干巴。牛干巴是云南最具特色的 美食 ,可以做小吃,也可以做大菜,在云南的民族宴席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藏王宴里的牦牛干巴、大理天龙八部宴里的巍山牛干巴,丽江三叠水宴的玉龙雪山牛干巴等等。

虽然只是普通的牛肉腌制品,但是只有云南的牛干巴才这样的美味。这是和云南独有的气候温度、空气湿度、紫外线强度密切相关的,别处还真做不出来如此醇厚的味道。朋友们到云南来旅行的话,完全可以尝试一下。

从这9道云南牛肉的美味中,可以看出来。云南的牛肉菜肴比北方的牧区大省新疆、内蒙、青海等地的牛肉菜肴,制作更加精细,烹制手法更具民族风味。每道大菜色、香、味、艺、形、俱全。而且云南的食材更加丰富一些,配菜的花样也更多一些。人文气息和 历史 气息更强一些。

(文中所用图片部分来自网络,有版权需求的请联系作者删除!)

五、云南有哪些看起来就吓人,吃起来更吓人的美食?

云南少数民族多,民风自然也要比其它地方“彪悍”一些。来过云南的人,在云南市场上、餐馆里、或是路边,都能看见一些奇奇怪怪,甚至是恐怖的食物,吃起来都需要勇气!

血拌肉

血拌肉是普洱澜沧人的一道特色小吃,原料用的是煮熟的肉和生血,并加入姜、蒜、辣椒和一些野生香料。生血拌肉,听起来就令很多人打退堂鼓了,看了食物则会更害怕。但其实,血拌肉的味道是很好的,千万不要被制作过程吓到而错过了美味哦。有的人担心生血不卫生,所以血拌肉的血必须是检疫过的没什么疾病的猪血。另外,辣椒等作料也起杀菌作用,所以还是可以放心食用。

油炸花蜘蛛

是云南布朗族的风味菜。这种花蜘蛛在野外林间结网,个儿有小手指般大,身上长有花斑。圆鼓鼓的肚子里,尽是具有丰富蛋白质的乳白色汁液。它们生长在高山丛林间,当地人说:“一只蜘蛛,十只蚂蚱。”意思是吃一只吃蚂蚱的蜘蛛就相于吃了十只蚂蚱了。烹饪时,去掉蜘蛛头脚,仅用圆肚作为原料,只需用清水冲洗一遍,便可投入油锅煎炸,这样做出来的花蜘蛛香味扑鼻,好吃的不得了。

火烤飞蚂蚁

是云南可遇不可求珍稀佳肴。一到七八月份,深山里下了几场大雨,那长着翅膀的飞蚂蚁就会纷纷从蚁洞里钻出来,这时人们捡了它们,除去翅膀,将铁锅放三脚架上,塞进一把松毛,将飞蚂蚁放在锅里烤熟,放上点精盐,那又嫩又香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云南河口鸭仔蛋

所谓鸭仔蛋,就是把刚刚孵出小鸭子但还没破壳的蛋拿来煮,吃壳内的肉蛋。然后配上薄荷、辣椒等一起吃,会吃的人觉得很好吃,不会吃的人但是看外表就会觉得有点害怕,根本没勇气吃下去。

竹虫

油炸竹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小吃,竹虫是寄生在竹子里以嫩竹子为食的虫子,竹虫先用开水烫死、晾干,然后让入油锅油炸,色泽金黄油亮,酥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也有人会直接生吃,据说有股奶油味,但是我还是不敢尝试了,一想到,咬破它的身体,奇怪的口感我就放下了杀生的念头。

酱拌蟋蟀

酱拌蟋蟀味觉层次丰富,口感上乘。带一点生菜的清爽,再配上酱汁的浓郁,味道妙不可言。但一听到这个名字,有的人就要抖三抖,而它的做法更是渗人。主要是剔去蟋蟀翅膀和内脏,然后刀剁成肉酱,拌上葱、姜、胡椒之类调料成为紫色糊状,放在一边做佐料,然后把去掉翅和足的蝉炒熟,将两个西红柿用火烧煨,拌在其中,味道别具一格,真是难以想象那个口感。

牛粪烤洋芋

牛粪烤洋芋是云南会泽大海草山一带的 美食 。其做法就是将洋芋拿到牛粪堆中烧烤,烤熟的洋芋香香的,比普通的烤洋芋要香很多。

“牛屎”变废为宝最初来自于中国西藏地区,在西藏,牛粪不仅仅是燃料,它还是木柴、煤炭、天然气和其它现代燃料所替代不了的一种吉祥物,是当地人们的生活和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咱会泽大海草山一带,当地人一般直接捡取已风干或半干的牛粪,一般不做为主要生活燃料。

苦撒

苦撒即苦水撒撇,是云南德宏的一道傣族名菜,属于“撒撇”(sapie)的一种,这是傣家人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一道上好菜肴。由于外来游客不了解其制作过程,以讹传讹,简单地把吃“撒撇”当做吃生肉,其实不然。

“撒”翻译成汉语是拌生的意思,“撇”是苦肠的意思,因此,“撒撇”也就是苦肠水拌生的意思。这道菜的制作较为复杂,很多作料也只有当地才有,故要吃到正宗的傣家“撒撇”,也只有到德宏才能一饱口福。

苦水撒苤最为重要的苦水,制作这个苦水需要在杀牛时取出来的一截特殊的肠,即苦肠(从牛胃进入牛肠中的那一部分苦肠),取不好就会导致靠前了有草味,靠后了有牛屎味,放到锅里熬煮1-2小时至烘干,然后再用沸水煮便得到了苦水。随后再将上等黄牛肉剁成的生肉泥、韭菜加上盐等秘制佐料搅拌均匀,并腌制10几分钟……美味的苦撒就做好了,涮上德宏地区的米线吃着不能再好吃了!

很多人因为这苦肠和生肉,所以不敢尝试苦撒,但是真正的吃货怎么能畏惧呢!

烤竹鼠

竹鼠是西版纳特有的动物,竹鼠生活在竹篷下面的洞穴里,靠吃竹根为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长,比猫还肥。一只竹鼠,足有五、六斤重,行动缓慢。竹鼠洞穴有两三个洞口,有时难以捕捉。有经验的猎人采用烟熏和灌水的办法,逼竹鼠外逃,而后捕住。

烤竹鼠肉一般是把头去掉,洗净,抹上食盐,用竹板夹住,放在火炭上烤至六成熟,取下捣碎,把葱、蒜、芫荽、青辣椒等作料切细,同竹鼠肉一起放进盆里揉拌均匀,分成数块,捏在肉饼,用香茅草捆住,再用竹片夹好,放在火炭烘烤至熟。沐上滚烫的猪油,就可以吃了。有的人听到“鼠”这个字眼就不敢吃了,其实烤竹鼠肉味道香甜、肉质软嫩、美味可口,是西双版纳山珍名菜之一,富有野味特点,还想吃吃不到呢~

油炸青苔

油炸青苔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一道傣族特色菜,在傣语里叫做“改英”。将青苔从水里捞出来洗净后,再把洗净的青苔丝拉开剁碎,放入水中搅拌成浓汁。然后使用如同罗筛一般大小的细密网筛捞起,微微滤一下水分,就如同手工造纸一样在网筛上形成薄饼的青苔揭下来,撒上姜汁、芝麻等调料香料晒干。吃的时候切成小块,下完油锅里面炸脆,就成为一道香气四溢的美味傣家菜了。

其实,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喽,吃虫子是很多云南本地人的习俗,虫子下酒,营养又美味,可是,对于很多外省人来说,吃虫子,在心里上还是多少有些受不了,一些普通常见的也还好,例如蚕蛹,蚂蚱,但是,一些长相就很恐怖的虫子,别说吃了,就是看看就直接out了。

有些虫子,例如水蜈蚣,蜻蜓,体积大一些的柴虫,看着就想远离,想象着吃在嘴里的感受,很多触角,小腿的碰撞,有些还在有浆水,软趴趴的,那么你是否受得了,就很考验了。

云南是一个原生态食材非常丰富的地方,虽不善于调味,但是,原生态就是很好的一张牌,野生的虫子,高蛋白,一般炸一下就可以了,就是自己得本味。

很高兴可以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 作为立志尝遍天下 美食 的小玖儿 云南是毁我 美食 三观的圣地,前年有幸和朋友去尝试过

下面的都是我亲眼看了制作过程的,甚至壮着胆子吃了四道菜喔 小伙伴们不妨猜一猜小玖儿敢吃的是哪四道, 猜对奖五元红包呦!

废话不多说,我来做个云南的排行榜(没见到或者感觉一般般的就不说了哈)

NO.9 生吃活跳白鱼

云南人从鱼缸里直接捞出提前准备好的活鱼(他们当地的小白鱼),在鱼身上抹上酱油和鸡蛋液,一口气就稀里哗啦的灌到肚子里,然后打两个饱嗝美美的喝口小酒点根烟,开始了侃大山 感觉就像在喝我家乡的糊涂 不知道大伙儿知不知道糊涂?

NO.8 云南秘制毛蛋

相信大伙在自己的所在城市也都见过卖毛蛋的吧,最起码烧烤店一般也都会有,至于我为什么把这个列出来…只能说有它恐怖的地方 好了 还是言归正传介绍毛蛋吧!在云南很多人家都会做的毛蛋,就是把正在破壳的鸭子煮熟,配上秘法配制的辣椒,再浇上醋形成毛蛋,这是传统做法,中间加了什么步骤云南老铁们不告诉我,我只能说比云南以外地方的毛蛋都要好吃太多了…

NO.7 油炸青苔

青苔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夏天的河边最多了,偏深绿色,滑滑腻腻看起来摸起来都特恶心的那个,没错,不是海带海苔,而是青苔,可以说水脏的地方青苔就越脏 将青苔从水里捞出来洗干净,再把滑腻的青苔拉成丝并剁碎,放入干净的水中搅拌成浓汁,撒上姜末蒜末泡的汁液、芝麻、爆香的花椒油等调料香料后晒干,吃的时候切成小块,放入油锅内炸脆即可食用。说实话这道菜我吃的时候是晒干的炸了给我吃的,听云南老铁介绍完做法,我又去老乡后院看了制作现场,差点呕呕呕 神似地沟油毒大米肉松之类的加工坊,你懂得

NO.6 普洱血拌肉

血拌肉是普洱澜沧人的一道特色小吃,先把肉煮熟,血却是实实在在的鲜血,晕血的人不要说尝了,看着都晕,不过我这个排行榜不是按味道来排的,不然这道菜绝对前三,味道相当好,前提是你暂时性的忘掉这是鲜血…不怕血,也不怕鲜血可能存在的 健康 隐患的宝贝们可以去试试

NO.5 油炸昆虫

这道 美食 的排名其实就带着我的个人感官因素在内了,或许其他的宝宝们觉得并没有前面几道来的不可接受呢,会不会有这样强悍滴宝宝,来来来,评论区举手给我瞧瞧。其实油炸昆虫在云南来头真不小,各种昆虫串成串做成街头小吃,这样的摊位面前,往往都是外国游客驻足品尝,据我守点半小时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90%为外国游客,甚至其中还有30%刚离开摊位几步又回头买了一大把串串。好吧,外国友人和国人的口味真的不太一样…

NO.4 蚂蚁蛋

蚂蚁蛋也吃想想都觉得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可是据和我同行的朋友说,味道鲜美,一口咬下去还会爆浆呢!做法的话好像挺多种的,营养价值貌似也很高,但是宝宝我是真的没敢去尝…

NO.3 油炸大蜘蛛

据说这一小吃已经风靡云南,做法相对来说要简单许多,收集好了这些看着就觉着狰狞的大蜘蛛,涂上大蒜油后炸至酥松香脆,撒上芝麻辣椒粉就可以开吃了,原谅宝宝我吓的没敢问是炸的时候蜘蛛是死是活…据老乡介绍蜘蛛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民间还有越吃炸蜘蛛越漂亮的说法,好吧,这个老乡一定是做运营的,其他老乡卖的每样都说含有蛋白质,到您这儿来了,您还。给它包装一下,还越吃越漂亮,咋滴,要变蜘蛛精呀

NO.2 三叫

看到这道菜一阵反胃呀,还是03年的时候吃过三叫,当时还小也不知道害怕,后来年龄大了才知道,就是一窝生下来没多长时间,还没睁眼也没长毛的小老鼠,直接放在盘子里端上桌,还有配好的蘸料。筷子夹起来叫一声,蘸料的时候叫一声,最后放到嘴里咬下去的时候叫一声,总共叫三声,故菜名曰:三叫。可是在云南不是这样生吃的,而是用筷子拴在鱼上面烤,没去过乡下的小伙伴们乍一看还以为是小猪仔,其实都是刚出生的小老鼠,云南本地人也是像我以前吃的那样生吃的,可能也考虑到游客的承受能力吧,他们给烤熟了卖,听大人们说。这道菜特别补呦 至于补什么,宝宝脸皮薄,没敢问,亲们谁知道的告诉我可好?

NO.1 活蛆奶酪

这种奶酪是通过让无数的昆虫在此产卵制成的,当卵孵化时幼虫就把周围的奶制品吃掉,从而使得幼虫变得越发的松软,吃过以后喉咙里的辛辣味儿可以持续 几个小时,绝对是外地人去云南的禁忌之恋 味蕾挑战赛!小玖儿我认怂,老乡要是不说名字我倒还要尝尝,奈何我听了“蛆”这一个字儿,直接缴械投降了…

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们记得点下 右上角的关注 昂

云南特色食物有

1.大理白族生皮

2.普洱血拌肉(镇康这边叫红生)

3.沧源松树虫

4.酸蚂蚁

5.傣族撒撇

6.油炸竹虫,花蜘蛛,飞蚂蚁,蜈蚣水蜻蜓等

7.佤族苦肠汤

8.爪

9.凉拌芭蕉芯

10.油炸青苔

11.老鼠肉(油炸,煮汤凉拌都可以)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地方,很多地州的少数民族吃法都比较独特,在很多外地人看起来很吓人的,吃起来味道还是比较好吃的,真的很香哦!

云南的昆虫宴席就是最具民族代表性的 美食 ,看着吓人吃起来味道真是香!

吃的人还挺多的,没办法只有这样稀奇古怪的东西才能吸引更多人来光顾。

这种绝对是看起来吓人,吃起来却非常美味的东西!去掉腿,油炸,不要炸太干!撒点盐,什么知了猴,什么蜂蛹,在它面前都是浮云![呲牙][呲牙][呲牙]

我是云南人,我曾经看到过一道菜,名字不知道叫什么?我暂时把它起个名字叫“生拌猪肝”吧!

我们这里的彝族,在杀过年猪的时候,有一道菜是必须要做的,在他们认为是待客最好的一道菜。

这道菜是把新鲜的猪肝剁碎,拌上自家调好的佐料,就开始吃了。颜色看上去红通通的,我是不敢吃。

六、沧州清真美食一条街在哪里

清真美食街的话在清真北大寺那条路上啊,全是清真的,还有水月寺大街也不错。

中国清真饮食是指中国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兰教法律例食物的统称。"清真"是中国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专用名称,一般多用于一些固定的称谓,如"清真寺"、"清真饭店"等。"清真"一词古已有之,最初和伊斯兰教无关。宋代陆游《园中赏梅》中说:"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这里的"清真"指高洁幽雅之意。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后来穆斯林学者根据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崇尚清洁的教义,多选用"清真"、"清净"一类词译称伊斯兰教或礼拜寺。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