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和浩特特色的景点以及简介。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

市内:

呼和浩特最有名的是召庙文化,召庙集中在旧城一带,有大召、席勒图召、五塔寺等。

大召寺位于旧城大南街,是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院。始建于1727年(清雍正五年)。

周围,有呼和浩特的明清古建筑一条街塞上老街(能购买到蒙古族特色工艺品、银饰品、古玩、佛教用品等)、大召古玩城、观音庙等等。

2、民族特色街道及建筑,大召东侧的蒙元文化一条街(大南街)、及北侧的伊斯兰风情街(通道南街),伊斯兰特色食品非常丰富,夜晚的建筑在灯光的衬托下非常漂亮。

3、市政府广场周边有内蒙古博物院、广场及国内数一数二的灯光音乐喷泉。

近郊:

昭君墓--位于南郊大黑河南岸,是一座传诵古今、驰名中外的西汉古墓,巍峨高耸,远望如山。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

蒙古风情园--位于昭君墓北侧,是一处景色优美的城市草原。

万部华严经塔(白塔)--因塔身通体洁白又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18公里的白塔村,据传为辽圣宗时所建。该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约45米,雄伟壮观,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顶可远眺山川景色。

远郊:

哈素海--蒙古语哈拉乌素海的简称,意为黑水湖。位于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头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

格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语意为“避暑胜地”。位于大青山以北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投资兴建的草原旅游景点。

二、呼和浩特有哪些人文特色?

呼和浩特的方言有:

晋语,内蒙古西部区本地,张家口-呼和浩特片方言,回民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的讲晋语的大同-包头片方言。

呼和浩特普通话,简称呼普,新城话,属北京官话,是带有本地话口音的普通话。

蒙古语,标准蒙古语,即内蒙古察哈尔土语,正蓝旗方言。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其餐饮特色别具风味,如蒙古奶食品、蒙古奶酒、蒙古手把肉、蒙古面点等,也可以到草原气息浓郁的地方品一品野味,有狍子肉、山鸡肉、山野菜、野生蘑菇、小米等多种谷类、野味。这里最具特色的食品除了奶制品外,肉类食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呼和浩特的饮食基本以北方饮食为主,饮食文化中吸收了蒙古族和回族的做法、吃法,极具代表性的是蒙餐。回民小吃在市内也很流行,有烤羊肉串、烧麦、羊杂碎等等,绝对让你一饱口福,流连忘返。

呼和浩特地区的特色饮食主要有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炸羊尾、血肠、肉肠、羊杂碎、稍麦(烧麦)、焙子、莜面、马奶酒、奶茶、奶皮子、奶豆腐、奶酪、油香、馓子,牛肉干等,还有地方特色与传统风味完美结合的托县炖鱼、和林炖羊肉等也闻名于呼和浩特地区。

由于呼和浩特市也是走西口的目的地,所以也同样吸收了山西、陕西的一些特色,在大召附近有美味的刀削面、饸饹面、剔鱼子、煮鱼等等。

内蒙古草原旅游节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文娱活动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有摩托车队、骆驼队、马术队、武术队、安代舞、摔跤等表演节目,除了这些还有敖包祭祀,成吉思汗陵祭祀等蒙古传统祭祀活动。

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每两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一次,有时与内蒙草原旅游节、内蒙那达慕大会(蒙古游戏节)同时举行,是内蒙人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昭君文化节源于民间的昭君庙会,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始于1998年。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已成为树立和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成为城市的形象名片,促进了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特产有:

奶酪:奶酪俗称“酪蛋子”,分生奶酪和熟奶酪两种,是蒙古族居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奶食品。

呼呼尔:呼呼尔即鼻烟壶。牧民男子腰间常系着鼻烟壶,它既可清除鼻塞,提神醒脑,又是一种特殊的“名片”。 鼻烟壶上面的图饰多源于蒙古人民的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特色。

马奶酒:马奶酒是用鲜马奶经过发酵变酸酿制而成的一种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的饮料,是流行整个草原地区的传统饮料,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味道酸辣,有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

传统皮襄:传统皮襄是蒙古人日常盛酒、奶的容器。皮囊酒壶是精选内蒙古草原天然优良牛皮,全手工。技师将牛皮抛光或起毛,再经过几十道加工工序,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和各种形状,是蒙古族牧民日用品之一。

蒙古刀:蒙古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表面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

呼和浩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体,再加上现代文明的影响,文化历史遗迹无一不体现北方民族特有的朴实、豪放、大气的特征。有专门的蒙古语学校、歌舞艺术表演的乌兰牧旗,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民族服装表演等等,非常有特色。蒙古族典型的乐器马头琴奏出的悠扬乐曲,伴随蒙古族歌手高亢、低回的歌声,使人回味悠长。

三、呼和浩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呼和浩特好玩的地方介绍

1、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心,是自治区一级的综合性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大楼,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现代意识。200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团结大鼎收藏于此,并收藏建馆时内蒙古、山西等地博物馆捐赠的藏品若干。

2、盛乐博物馆紧邻209国道,位于盛乐经济园区西侧,是全国唯一的以展示鲜卑文化为主的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558平方米,总投资1300万元。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旅游兼古文物收藏的精品工程。该馆将人和物按1:1.5的比例进行复原是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到历史变迁。

3、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院。始建于清雍正五年。金刚座舍利宝塔是一个在金刚宝座上建有5个玲珑舍利小塔的建筑,人们通称为五塔。塔身高16.5米,为金刚宝座式,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

四、呼和浩特的人文特色有哪些?

呼和浩特两千多年的文字记载,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里有距今七八十万年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场遗址“大窑文化”;有始筑于战国时代的我国最古老的“赵长城”;有作为“胡汉和亲”历史见证的昭君墓和闻名遐迩的辽代万部华严经塔;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被誉为“召城之最”的大召、“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杏坞番红”的乌素图召、“古木参天”的喇嘛洞召等众多召庙共同组成独具魅力的召庙文化。加上市东南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群,具有大漠风情的黄河旅游区、号称“塞外西湖”的哈素海度假村和位于大青山丛林翠柏中的乌素图国家森林旅游娱乐区,周边有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辉腾锡勒草原旅游胜地。使呼和浩特成为游人向往的历史文化名城。

五、呼和浩特特产有哪些

呼和浩特特产有奶酪、清水河小香米、马奶酒、托县茴香、蒙古风干牛肉、清水河海红果 、武川荞麦、哈素海鲤鱼、武川土豆、武川莜面、清水河海红果等等。

呼和浩特特产有哪些

呼和浩特市别名呼市、归绥、青城、云中、中国乳都、召城,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

呼和浩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及昭君出塞的目的地,也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

呼和浩特的风景名胜有:内蒙古博物馆、五塔寺、万部华严经塔、喇嘛洞召、大青山野生动物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