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1、潘安

所处时代:西晋

潘安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深受女子的爱慕和追捧,到现在还会用“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美貌

2、宋玉

所处时代:战国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也是有名的美男子,他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令很多女性为之倾倒,创作了很多有名的诗词歌赋。

3、高长恭

所处时代:北齐

高长恭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陵王,是北齐时期的的名将,他貌若潘安,温良敦厚,音容兼美,在当时声名远扬,还深受士兵的拥戴。

4、公孙子都

所处时代:春秋

公孙子都是春秋时期郑国人,有着“春秋第一美男”的称号,不仅相貌英俊,而且武艺高超,深受郑庄公的宠爱,就连孟子都曾称赞过他的美貌。

5、卫玠

所处时代:晋朝

卫玠是晋朝著名的玄学家,也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年仅五岁时就有着超乎常人的容貌,长大成人后更是惊为天人,被认为是玉人,又像明珠一样光彩照人。

6、慕容冲

所处时代:十六国

慕容冲是十六国时期西燕的第二位统治者,他不仅容貌俊美,而且骁勇善战,在十二岁时就有着龙阳一样的姿貌。

7、宋文公

所处时代:春秋

宋文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第24任国君,他容貌俊美,乐善好施,深受国人拥戴,其祖父宋襄公的夫人还曾想与他私通。

8、韩子高

所处时代:南朝

韩子高是南北朝时期陈国的将军,他出身微寒,生性恭谨,容貌美丽,看上去如美貌的女子一般,深受陈文帝陈蒨的宠幸,对他加以重用。

9、独孤信

所处时代:南北朝

独孤信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他容貌俊美,善于骑射,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美男之一,为官时也深受百姓拥戴。

10、嵇康

所处时代:三国

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身长七尺,容貌出众,而且博览群书,十分有才华,还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二、成语“相由心生”是何意?

一、相由心生

大家应该听说过“相由心生”这个词,很多人觉得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格或者心境与他的相貌是统一的。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貌,就可以得知此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进而推测出这个人到底是好是坏。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而且特别不靠谱,接下来通过几个例子简单分析一下这个说法有何漏洞。例如,我国古代社会有许多圣贤长得有些不如人意,但心中却怀有大智慧,心如明镜般澄澈。

图片来源于网络:相由心生

如孔老夫子,他虽然生得不英俊,却用自己崇高的思想去教化世人,用“仁”的思想来感染每一个人。再如我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的钟无艳,她的样貌实在是太丑了,据说她的皮肤黑得跟煤炭似的,有一个跟猪鼻子很像的朝天鼻,连头发也没有几根,四十岁都嫁不出去,不过她的心气很高,立志要嫁给王侯将相。

后来她果真进了齐宣王的后宫,然而齐宣王不仅性情暴躁,还沉迷歌舞声色,钟无艳在百花齐放的后宫中就像一颗狗尾巴草一样不起眼。

随着齐国的政治越来越腐败,钟无艳看不过去,冒着生命危险向齐王陈述如今正在遭受怎样的灾难,齐王这才恍然大悟,从此将钟无艳当做自己心中的一面明镜。

图片:丑女钟无艳剧照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长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内心却十分恶毒,总在谋划着如何去陷害他人,例如春秋时期的“第一美男”公孙子都,长得特别帅气,孟子都用“姣”这个字去形容他的外貌,可见他是何等地清秀俊美。

如果遵循相由心生这个理论,那么公孙子都此人应当可以与圣贤相媲美,内心坦荡又宽广。然而,公孙子都为人十分狠毒,且心胸狭隘。

他是郑国的大夫,有一次,郑国为了与许国的战役谨慎备战,在争夺前锋的选拔赛中,公孙子都败给了颍考叔,他心里特别不服气,一直想找机会出这口恶气。

就在郑国进攻许国当天,颍考叔冲锋陷阵,带着手下的将士爬上许国的围墙。而这时,子都觉得机会终于来了,他在暗地里偷偷对准颍考叔射了一支毒箭,立刻就结束了颍考叔的性命。

如果按照前文解释的“相由心生”的理论,子都的心地如此险恶和歹毒,他应该长得十分丑陋才对,但他的外貌却无可挑剔。

因此相由心生这个成语的意思指的并非是内心与外表一致,而是一个人内心的情绪和心态会反映在他的脸上。而不是看一个人的好坏,就看他是否长得美或丑。

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孙子都戏曲剧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相由心生”的法则,去辨别身边的人究竟是值得深交的朋友,还是应当远离的小人。

今天来给大家分析一个带有“相由心生”意义的俗语:“麻面青须不可交,两腮无肉大弯腰”。

民间的老百姓都是富有智慧的,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其实它给我们揭示的就是老祖宗总结的识人之术,那么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社会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不知道对方是好是坏。老祖宗就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给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类不应该深交的人,他们具有非常明显的外貌特征。

图片: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剧照

二、麻面青须不可交,两腮无肉大弯腰

1.麻面

“麻面”指满脸都是麻子的脸,古人特别害怕患天花,天花是非常严重的传染病,一旦染上,就会持续高烧,且浑身上下长满红疹,有些红疹时间长了便会化脓,极其恐怖。

清朝初年,天花肆无忌惮地传播,致使无数人死亡,连康熙帝都曾经染上天花,好在被成功治愈。不过患过天花的人即便接受治疗病愈后,脸上还是会留下大面积的麻子。

为什么说不应该和长着麻子脸的人深交呢?

首先,他们脸上的麻子让人看了很别扭,尤其是对患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简直是噩梦。

因此大家都不愿意与他们交流,还会经常嘲笑他们,久而久之,这类人的内心会越来越脆弱和孤僻,也会积累许多怨气,严重的会有被害妄想症,总觉得周围人在说自己的坏话或者想要加害自己。

此外,从面相上来看,麻子脸的天庭一般比较狭窄,他们大多比较意气用事,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事情往往很较真,常常做出不理智的行径,而且非常容易发火。

图片:康熙帝曾染上天花剧照

2.青须

“青须”指男人的脸上很少胡子或者根本没有胡子,一般来说,男性面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胡子,如果一个男人的脸上只有非常稀疏的胡子,这说明体内雄性因素分泌太少。

而且这类男生的长相和性格都颇为阴柔,小心思特别多,喜欢在人家背后玩手段。即便你对他有恩,但若是惹到他,也会跟你毫不客气,这种类型的人没有任何情义,不应该深交。

图片:“青须”的男子剧照

3.两腮无肉

“两腮无肉”指的是一个人的两腮很廋,几乎没什么肉,下巴呈现倒三角形的样子,有点像日常所见的锥子脸。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人不真诚,对人也不忠诚,没有做人的底线和原则,特别擅长见风使舵。

和这种类型的人交往,只能同他们一起享受果实,却无法一同承担挫折与苦难,但凡出了点什么事,这类人会第一时间舍弃同伴,以求保障自己的利益。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电视剧和电影中,许多背信弃义的人一般都是这副长相。

图片:背信弃义的人剧照

4.大弯腰

“大弯腰”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指那些腰很细长,但是腿很短的男子,一般有这个特征的人特别工于心计,经常会设下陷阱等着人去跳。他们时刻都在想如何去整人或者害人,因此古人强调此类型的人不可深交。

另一种解释是指那些驼背的人,因为形态和外貌经常受到外界的诋毁,因此特别敏感且玻璃心,只要你在哪里得罪了他,他一定会睚眦必报。

三、春秋第一帅哥颜值高载入《诗经》,终因心理阴影面积过大而死,是谁呢?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

大致翻译一下:美女找人约会,等来等去,没见着子都,却来了个屌丝。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孟子》

再翻译一下:全天下都知道子都是帅哥,谁要是不知道,那眼睛都白长在脸上了。

在《诗经》和《孟子》里,子都已经成为“帅哥”的代言人,子都全名公孙阏(这个字念è不念Yú),字子都,春秋如果不对着长辈和国君一般都称字,所以人称公孙子都。

他既是郑国贵族,又是兵马元帅,更是一品美男,集身份、权力、颜值于一身,容貌俊美美颜如玉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在自由恋爱的春秋时期,是众多美女心中美好而羞羞的“郑国梦”。

这样的一位帅哥,应该是事业爱情双丰收,但心里阴影面积太大,最终因此而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郑国攻打许国之前的一次大练兵说起。

郑庄公准备攻打许国了,打仗之前嘛,要调兵遣将,顺带着露露脸过过招秀秀肌肉什么的。公子都和颍考叔都是郑国兵马大元帅,郑庄公发话了:“你们俩比试比试,谁抢到那辆战车,我就让谁当攻击许国的主将!”

俩人摩拳擦掌开始PK了,在沙场上众屌丝兵的呐喊助威声中开始争抢战车了,结果争了半天,愣是没有分出胜负来。话说还是颍考叔脑子灵活,几年之前那个“脑洞大开”的“黄泉相见”得到了郑庄公的赏识,让自己上了位,这次又来了个“脑洞二开”,所谓的“脑洞二开”就是在争车难分伯仲的时候,把车辕一卸,拿着车辕跑了。为什么拿车辕呢?因为在那个年代,车辕就代表这辆战车。公孙子都见状不妙,大喝一句:“你耍赖!”然后就去追颍考叔,结果没追上,子都眼红脖子粗的憋出三个字:“颍!考!叔!”

颍考叔得意洋洋当上了主将。两个月后,郑国讨伐许国,主将颍考叔一马当先,登上城头,奋勇杀敌。公孙子都一看,两个月前争战车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心里这火已经憋了两个月了,拈弓搭箭,一箭朝颍考叔射了过去,公孙子都是什么人,自幼武艺超群,例无虚发,一箭就把城头上颍考叔射了下来,自言自语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让你耍赖!让你耍赖!让你耍赖!”

这么说吧,公孙子都就是春秋版的周瑜(确切地说是《三国演义》里周瑜的文学形象,不是真实的周瑜)。

失去一员猛将,郑庄公痛不欲生。安葬颍考叔的时候发现这个箭是郑国的箭,郑庄公推断出是善妒的帅哥子都所为,要杀子都报仇,但经过老谋深算的祭足制止后决定网开一面。在下葬颍考叔的时候,郑庄公决定把战车送给瑕叔盈。公孙子都哇哇大叫:“这车是我的!”郑庄公狠狠的将那支射死颍考叔的箭扔在公孙子都面前。

公孙子都经历了短暂的绝望,没有了战车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帅哥自戕于颍考叔的葬礼,临终遗言:“劳斯莱斯限量版为什么不属于我?这到底是为什么?”

四、公孙子都一共活了多久

二十八岁

公孙子都,周朝末年,春秋时期郑国人,原名公孙阏本姓为姬,与周王同宗,字子都,是郑国的宗族子弟(郑国贵族)。为郑国公族大夫,春秋第一美男,武艺高超,相貌英俊,因此深得郑庄公宠幸。公孙阏后人以王父字为氏,称为都姓。

《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是说,一个女子本来跟某少年有个约会,可是他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美少年没有见到,却见到了一个愚驽蠢笨的傻瓜。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

《孟子·告子上》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是全天下没有不知道子都的英俊美丽,不知道子都的人是不长眼睛的人(瞎子)。看来孟子也深深地被子都的美貌所吸引。

五、三千年前的盛世美颜----男神篇

一直悉心研究先秦历史,总会发现,不论哪个国家,总会时不时冒出几个超级帅哥或美女,哦,不,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男神和女神,所以总想对此写点总结和体悟。今日小酌,兴致正浓,记录一二。打算分两篇,分别为男神篇和女神篇。在春秋战国这段蒙昧初开的时代,相对奔放的人性和随性,成就了历史的精彩,那么我们就开始,就从春秋第一美男----公孙子都,说开去----

一、公孙子都

公孙子都,春秋早期郑国人,相貌俊美,武艺高强。这里需要对大家做一点说明,在先秦时期,文武官员常常不太区分,文官常常带兵打仗,将军也常常任命为丞相等文官。在那个时代,公族子弟常常需要学习“六艺”,就包括骑马射箭等武术课程。所以孔子其实武艺高强,并且高大魁梧,并非我们日常所看的高中课本那副老夫子的模样,大家不要被课本所误导。公孙子都也一样,他身为郑国公族子弟,从小接受各种文武课程的训练,文韬武略自然不会差。其实根据近年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之中的观点,人类的发展是越来越退化,在采集狩猎时代,人类吃的东西是最营养的,生存技能是最丰富的。一直到农业革命时代,人类才被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固化和驯化,并只需学习一种技能,即可与其他人类交换而获取生活资料,人类的能力呈退化趋势。

对了,这里做一个小小的知识普及,插一点画外音哈。三千年前的历史,我们经常听到齐桓公公子小白、晋文公公子重耳、公孙子都、公孙衍等等名字,其实这个是有说法的。在先秦时期,公族大王那一辈的下一代,称为“公子”,意思就是公族的儿子,公子的儿子,称为“公孙”,也就是公族的孙子。后来“公孙”才演变为一个姓氏,“公子”演变为一个普遍的称呼。

这位公孙子都生活在郑庄公时期,估计也是因为颜值太高,所以深受郑庄公(实际就是春秋早期具备霸主雏形的大哥,黄泉会母的那位仁兄)器重。所以啊,同学们,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拼颜值。那么公孙子都到底帅到什么程度呢,《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但析狂且。”其实就是已经把子都形容为一个帅哥的代名词了。

当时在郑国的首都,有无数少女都把公孙子都当做自己梦中情人,类似于现在的00后,看到韩国长腿欧巴那种感觉。她们都以能见到帅到人神共愤的公孙子都为荣。有的人为了见到他,不惜在街头苦等几天。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也木有素描,但是由这些记载,我们都能知道公孙子都到底是有多么的俊美了。

不过可惜,帅哥,特别是从小被众星捧月惯了的帅哥,内心也是极度狭隘和自卑的,容不得别人半点超越。公孙子都的下场并不好,由于郑国需要攻打许国,所以举行了一场比赛,由于战旗的争夺,子都输给了颍考叔,于是心爱的战车也当然输给了颍考叔。

这里插一下,战车在春秋早期还是稀缺货,特别是郑庄公的推出的奖品,这辆技术领先的战车,更是不可多得的物件。打个比方吧,就类似于现在的定制版劳斯莱斯。这辆战车,是从当时工艺最先进的国家鲁国进口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子都这类从小没受过任何挫折的公子,怎能接受这种羞辱,他觉得最好的东西永远是自己的。所以在攻城的时候,偷偷在颍考叔背后放冷箭,致其死亡。《左传》记载:“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回国后,子都满怀信心以为郑庄公会将那辆豪华战车转送自己,结果郑庄公反而将其转送给攻占许国的头号功臣瑕叔盈。子都就这样,就这样,不忿最好的东西是别人的,当场拔剑自杀。

这就是春秋第一帅哥,公孙子都的悲剧。颜值,当然能给你加分,心态不好,依然难逃悲惨结局。

二、邹忌

邹忌,齐威王田因齐时代相国,平民琴师出身,尤其擅长鼓琴。

齐威王田因齐,早期爱好荒淫享乐,彻夜饮酒,沉沦堕落,文武百官也一样荒淫散乱,结果搞得周边各个诸侯国同时侵犯齐国,被占了很多城池,国家危在旦夕,左右都不敢进谏。最后淳于髡隐晦的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于是就诏见各县令七十二人,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发兵出城,各国诸侯感到惊恐,都归还齐国被侵占的土地。齐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不知道这是齐威王突然开窍了,还是之前的沉沦另有隐情,史料没有更多的记载,这段故事,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和“一飞冲天”的来源。

说到齐威王,这里我就忍不住想交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了。在齐威王时代之前,田氏代齐的初期,齐国相对处于春秋末期的延续,国力不算太强。

齐威王呢,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应该是一个音乐发烧友,尤其喜欢听很多人的合奏,于是就有了我们课本上那个东郭先生(或者是南郭先生,记不清了)滥竽充数的故事,可惜后来齐威王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田辟彊(就是和钟无艳纠葛无数的那个)继位,这位大哥偏偏喜欢独奏,结果呢,南郭先生自然也就混不下去了。

邹忌,这个男神音乐家同样也是靠他出众的音乐才华,打动了齐威王,拜他为相。于是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主张革新政治,“谨修法律而督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据《纪年》记载,齐威王在位应为36年,后26年算是比较励精图治。齐国依托无比优越的地理优势,东靠大海,有着丰富的盐和铁的资源,整个国家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简直比现在的浙江还轰动。这么说能理解吧,从地缘政治来说,当时没有开始海洋时代,齐国就相当于没有后方起火的忧虑,可以一心一意向西发展。同时依靠盐铁税和优良的贸易市场和渠道,大作生意,定陶就是当时这么一个商业中心,地位堪比上海深圳,不然范蠡也不会去那边经商了。同样的,齐国有着“尊贤尚功”的优良传统,所以重用平民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后期打下了桂陵和马陵两场胜仗,此消彼长,齐国崛起,魏国沉沦。从此,齐国和秦国,分别成为东西两极的强国,遥遥对峙近百年,直到齐国被乐毅灭国。

说了这么多,邹忌的帅,哪里有记载呢?在《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章中记载:“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所以说,男神需要平民出身,不然没有在基层锻炼的经验,很难有一个平和并且接地气的好心态啊。

三、宋玉与楚襄王

把宋玉和楚襄王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他们是同一时期的人,宋玉是楚襄王在位时的楚国大夫。

先来说说宋玉吧,我们都经常听说“貌比潘安宋玉”这句话,宋玉就是指的当时楚襄王时期的一位大夫。他是屈原的学生,所以在辞赋方面的造诣,也是非比寻常。屈原在白起攻灭楚国国都郢都之后,楚襄王仓皇出逃后,悲愤交加,于五月初五将壮志未酬的身躯绝望的献给滚滚汨罗江水,之后宋玉成为楚国继屈原之后著名的辞人。

那么宋玉的帅,又从何而来呢?我翻遍史料,也未发现哪部史料中真切记载了宋玉的帅。或许这样的说法还是来自宋玉自己的一篇赋吧,这篇赋名为《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是楚国一名大夫,是宋玉的同事。估计是两人有些不对付,登徒子寻着一次合适的机会,在楚王面前告了宋玉一状,说宋玉十分好色。于是宋玉便做了这篇很有名的《登徒子好色赋》予以回击,他在赋中说,有东家之女偷窥了自己三年,自己都毫不动心,说明他并不好色。随后,又以登徒子妻其丑无比,登徒子却和她生了五个孩子,说登徒子才是真正的好色。他在赋中描写登徒子妻岂止是丑,简直令人恶心,而登徒子“悦之”,若好色如登徒子。这个典故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有些哭笑不得。照我们的理解,登徒子对于现代人的理解应该是顾家好男人才对,可能先秦时期人们对于好色的理解不同吧,宋玉的意思可能是说登徒子“饥不择食”之类的。也即是这篇赋,成全了我们后世人两个常识:第一,宋玉很帅。第二,“登徒子”就是个好色之徒。我不得不为人家登徒子喊冤了,我好好的对自己的丑妻好,居然被宋玉说成好色,我上哪儿说理去啊,“登徒浪子”这个名词居然背了两千多年的黑锅。

哦,对了,宋玉身上还有一点事是值得说道说道的,那就是巫山神女的故事。传说某次楚襄王与宋玉共同泛舟云梦泽(春秋战国宜昌附近,为一个湖泊群的总称,因地质变动,现已解体,只剩星罗棋布的小湖泊),宋玉报告楚王说先王曾在此与巫山神女相会,并共度良宵。楚王听后深感兴趣,说寡人可否有此荣幸,可与神女交合乎?于是命宋玉作《神女赋》,可惜襄王始终未能得到神女的垂青。

根据楚国当时传统的宗教神话观念,楚王与神女交欢,可以达到政治清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寄托效果。楚王与神女结合,实际上是圣婚仪式。宋玉在《高唐赋》中,也主要展示了神女所化的云雨的形象及其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表达了通过与神女相会给国家带来太平与富裕。可惜襄王始终未能如愿,这也就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这句话的典故来源。在这个故事里,其实宋玉是暗讽了襄王的治国无道,政治昏暗的事实,勉励他要励精图治,改革弊端,重新强大楚国的愿望。由此可见,宋玉不仅是个大帅哥,还是个治国良臣。

说到楚襄王,就不得不说,他其实也是帅哥一枚。而且不像宋玉,他的帅,帅的连男人看了都会动心。西汉刘向在他著作的《说苑》中记载:襄成君始封之日(也就是楚襄王继位之前),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游水之上,大夫拥钟锤,县令执桴号令,呼:“谁能渡王者于是也?”。于是庄辛上前一看,发现未来的大王是如此之帅,非要上前去摸一摸人家的手,楚襄王非常羞愤,断然拒绝。但庄辛并不死心,跑回去洗干净手,又跑来襄王面前重新要求摸一摸大王的手,并解释自己已经洗干净了手,而且以之前《越人歌》的先例表明自己的心迹,就是著名的那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最后楚襄王才伸出手给他握着。

实际上这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gay的故事,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楚襄王的帅,帅得连男人都被迷倒。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连素描也没有发明,不然这种倾国倾城的男色,还真的是令人好奇。

男神的故事,就先到此为止吧。从历史的事实来看,男人还是需要实际水平和才华的,光靠脸,着实难以在历史上立足,不论是邹忌还是宋玉,颜值虽然给了你敲门砖,但是没有实际的才能,在当时风云变幻的战国时期,一样难逃凄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