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玩魔方 初学者 口诀

初学者玩魔方的口诀如下:

顶层十字、底棱归位、底角归位、中棱归位、顶棱翻色、顶角翻色、顶角归位、顶棱归位,按照魔方的口诀就可以将魔方还原刚开始学习魔方最好是从三阶魔方开始学起,三阶魔方是魔方中最基础的魔方。

如果玩魔方始终还原不了的可以去考虑背公式,因为背公式是最基本的,任何玩魔方的基础就是背公式,如果说之后熟能生巧的话,可以通过空间想象以及对魔方熟练程度,按照方式来还原魔方。

玩魔方也不限制年龄和性别之类的,玩魔方的也不要觉得是高智商的人才会玩的,只要能够背下公式,并且熟能生巧,大家都是可以把魔方玩的很顺畅的。

魔方介绍:

魔方,又叫鲁比克方块,最早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魔方拥有竞速、盲拧、单拧等多种玩法,风靡程度经久未衰,每年都会举办大小赛事,是最受欢迎的智力游戏之一。

通常意义下的魔方,是指狭义的三阶魔方。三阶魔方形状通常是正方体,由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常规竞速玩法是将魔方打乱,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广义的魔方,指各类可以通过转动打乱和复原的几何体。

魔方与华容道、法国的单身贵族(独立钻石棋)同被称谓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二、魔方的公式新手口诀

魔方的公式新手口诀

魔方的公式新手口诀,魔方是很多人喜欢玩的一款极限脑力运动,魔方可以很好的开发我们的大脑,提升我们大脑的思考能力,玩魔方其实有很多的口诀和计算公式,以下分享魔方的公式新手口诀。

魔方的公式新手口诀1

三阶魔方完整还原口诀:

第一、做一个白十字;

第二、第一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第三、第二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

第四、第二层公式相反情况: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顺、右顺、上顺、右顺;

第五、第三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三阶魔方的变化数原理如下:

一、8个角块:可以互换位置( 8! ),也可以翻转方向( 38 ),但无法单独翻转一个角块( 1/3 ),所以有 8! × 37 种变化。

二、12个棱块:可以互换位置( 12! ),也可以翻转方向( 212 ),但无法单独交换一对棱块( 1/2 ),亦无法单独翻转一个棱块( 1/2 ),所以有 12! × 212 / ( 2 × 2 ) 种变化。

三、6个中心块:固定不可移动。

魔方的公式新手口诀2

理解下面这几个词:

· 上:右面顺时针拧1/4圈;

· 左:上面顺时针拧1/4圈;

· 顺:正面顺时针拧1/4圈;

· 下:右面逆时针拧1/4圈;

· 右:上面逆时针拧1/4圈;

· 逆:正面逆时针拧1/4圈;

四句口诀:

01. 上右下右逆左顺——交换上面相邻两顶点上的小方块的位置;

02. 上左顺下逆下——交换上面对角两顶点上的小方块的位置;

03. 上左下左上左左下左左——上面的三个顶点上的.小方块角度旋转120度;

04. 上左上左上右下右下右——顺次交换三条棱中间的小方块,而保证其他所有小方块不动;

所有的口诀都能保证下面的小方块位置和角度不变。

可以先对上魔方的一面,以此为下面。然后;

01. 以口诀1、2调整上面顶点上四个小方块的位置;

02. 以口诀3调整上面顶点上四个小方块角度; 03. 以口诀4调整位于棱上的其他小方块。

魔方的公式新手口诀3

第一步)在第一面做一个十字,形成如下的样子:

(第二步)对好第一面,加上四侧面的T字型,形成:

初学者使用的魔方口诀(第三步)放第二层的棱色,形成:

第一种情况:

解法:URUR+UFUF

第二种情况:

初学者使用的魔方口诀解法:UFUF+URUR

(第四步) 在魔方新的顶面上画十字,形成:

这个算法会把顶层在如下4种情况中切换,顶面的4个棱色块在旋转之后,也只可能有这4种情况:

在应用算法前,应参照上图顶面绿色的样子来确定你魔方的方位;

初学者使用的魔方口诀算法:RUFUFR

另外,在“一字”的时候,也可以试试:RFUFUR

(第五步)翻转魔方顶面四角,对好顶面颜色,形成:

算法1:

算法2:

初学者使用的魔方口诀(第六步)调整四角顺序,使之形成:

然后应用下面算法:LF

魔方的公式新手口诀4

还原魔方可以分七个步骤。

第一步,顶层做出绿十字。可用公式:(右逆,上顺,前逆,上逆)

(备注)这里逆是指逆时针,顺指顺指针。魔方又分为上下左右前后,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

首先找到中心是绿色的,然后以这个绿色为中心,把他四周的那四个绿色棱块找出来,最后拼成一个绿色十字。要想拼成这绿十字,也得是从中间的绿色棱块找出来的。

第二步,使绿色角块归位。可用公式:(右逆,下逆,右顺,下顺)公式可重复多遍。

第三步,使中间棱块归位。可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公式是:(上顺,右顺,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

第二种情况公式是:(上逆,前逆,上顺,前顺,上顺,右顺,上逆,右逆)

第四步,使顶层棱边归位。可用公式:(前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前逆)

第五步,使顶层棱块归位。可用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第六步,使顶层的角块归位。可用公式:(上顺,右顺,上逆,左逆,上顺,右逆,上逆,左顺)

第七步,使顶层角块归位。可用公式:(右逆,下逆,右顺,下顺)可重复多遍。这时一定要注意,拿着魔方,是红色面在前面,顺时针转动顶层(上顺转一下),然后将需要转动的角转到右上前的位置。按照公式可多几次,做步骤时,下层可能会乱,不要担心,只需按公式继续做就可以。

魔方的发明:

当初厄尔诺·鲁比克(Erno Rubik)教授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块可以随意转动而不散开,不仅是个机械难题,这牵涉到木制的轴心、座和榫头等。

直到魔方在手时,他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才发现如何把混乱的颜色方块复原竟是个有趣而且困难的问题。鲁比克就决心大量生产这种玩具。魔方发明后不久就风靡世界,人们发现这个小方块组成的玩意实在是奥妙无穷。

三阶魔方:

三阶魔方是由富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的正方体。核心是一个轴,并由26(中间一层为8块,其余两层各9块)个小正方体组成。包括中心方块有6个,固定不动,只有一面有颜色。

边角方块(角块)有8个(3面有色)可转动。边缘方块(棱块)12个(2面有色)亦可转动。此外除三阶魔方外还有二阶、四阶至十三阶,近代新发明的魔方越来越多,它们造型不尽相同,但都是趣味无穷。

三、魔方口诀

魔方口诀具体如下:

1、做一个白十字。

2、第一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3、第二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

4、第二层公式相反情况: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顺、右顺、上顺、右顺。

5、第三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还原魔方的步骤:

首先要对魔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就是魔方的轴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在转一个面的时候,只有 8 个块在动(因为中心块相对位置永远不变),这一点很重要。还有就是三阶魔方一共 9 + 8 + 9 = 26 个块,其中有棱块 12 个(每层4个),角块 8 个,中心块 6 个(对应6个不同颜色的面)。

其次需要知道的是魔方公式的含义。公式的定义是在魔方相对自己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成立的,也就是在进行一个公式之前,红色面冲自己,白色面朝上,那么这个公式期间,魔方始终保持红色冲自己,白色朝上,进行其他公式之前可以变换魔方的朝向,但是 按照公式旋转期间,魔方朝向是不变的,这也很重要!

这样才能引出公式中字母表示方法(没有撇就是顺时针,有撇就是逆时针,下标有2就是180度旋转,没有就是90度),顺逆时针都是从该方向上看,这个面是什么方向转,所以从正面看 R 和 L 的方向是反着的:

1、R: 右侧面顺时针旋转。

2、R’: 右侧面逆时针旋转。

3、R2: 右侧面旋转180度。

4、L: 左侧面。

5、F: 正面。

6、B: 背面。

7、U: 顶面。

8、因为底面还原后就不会再动了,一直在底下呆着,所以公式中不会出现底面这个东西。

详细步骤:

1、底面十字:

想要转出一个面,最先要转出一个十字形。但是十字也不是随意哪个白色块都可以的。在转出十字的同时,必须保证上层的棱中间块的颜色与该面相同。这个步骤需要自己稍微摸索。

2、底面还原(一层归位):

这一步会让零散的白色顶角块归位。

3、中间层还原(两层归位):

首先要确认颜色与相邻三边都相同的白色顶角块的位置。魔方的顶层白色、上层一圈应该全部归位了。将魔方翻转过来,使白色面朝下。此时白色的对面 (应为黄色) 为上层。

4、顶面十字:

你的魔方应该出现下图中三种情况之一。(注意:顶层 (U) 除了图中标明的黄色块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黄色块,不管它们。只要图中标明的黄色区域是黄色块就可以了。下两层的颜色是什么无所谓,图中以红蓝为例)。

5、顶面还原: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顶层的 4 个棱中间块全部归位。转动顶层 (U),若可以使一个棱中间块归位 ( 如下图左,这里以 [红 - 黄] 块为例 ),而其他 3 个都不能归位,则将 [红 - 黄] 所在这一面 (红面) 定为正前面 (F)。按照图示步骤转动,可使 4 块棱中间块全部归位,或出现下一种情况。

6、顶层中间过程(只剩最后3或4个棱块):

为什么叫半归位呢?因为这一步只能使顶角块移动到它的的正确位置,但不能保证该顶角块的三色与面的颜色衔接准确。

7、顶层还原:

完成第六步后,顶层的四个顶角块应该都位于正确位置了,但是颜色却是不匹配的。这一步会让颜色错开的顶角块完全归位。

魔方的变化数原理:

1、8个角块:可以互换位置(8),也可以翻转方向(38),但无法单独翻转一个角块(1/3),所以有8×37种变化。

2、12个棱块:可以互换位置(12),也可以翻转方向(212),但无法单独交换一对棱块(1/2),亦无法单独翻转一个棱块(1/2),所以有12×212/(2×2)种变化。

3、6个中心块:固定不可移动。

魔方的简介:

魔方,英文名为Rubik's Cube,又叫鲁比克方块,最早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魔方是一项手部极限运动。台湾地区称之为魔术方块,香港地区称之为扭计骰。

魔方(Rubik's Cube)狭义上指三阶魔方。三阶魔方形状通常是正方体,由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竞速玩法是将魔方打乱,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截至2018年12月,三阶魔方还原官方世界纪录是由中国的杜宇生于芜湖赛打破的记录,单次3.47秒。而从广义上看,魔方可以指各类可以通过转动打乱和复原的几何体。

魔方与华容道、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而魔方受欢迎的程度更是智力游戏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