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地是多少平方米?

3分 = 200平方米;3分 = 0.3亩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被定义为1平方米,一块任意形状的平面的面积如果等效于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也称为1平方米。

平方米是面积的国际单位。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测量方式标准。

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扩展资料

1 ㎡(1平方米)= 100 dm2(100平方分米)=10000 cm2(10000平方厘米)=1000000 mm2(1000000平方毫米)

= 0.0001公顷=0.000001km2 (0.000001平方公里)= 0.01公亩=0.0002471054英亩=0.0000003861平方英里=10.763910417平方英尺=0.0015亩

实际应用

1.㎡可用于生活中买平面的各种物品的计量。包括买房,买瓷砖的计量等。

2.㎡可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与学习,也广泛应用于其他科目应用题的单位。

3.㎡可用于对平方米在生活中的缩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方米

三分地等于多少平米?

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一、3分=66.67 平方米 ×3=200.01平方米——近似值

二、3分= 600/9 平方米×3=200 平方米——准确值

三分地是多少平米 一亩三分地的出处

1、1亩=10分=666.667平方米。三分地=0.3*666.67=200平方米。

2、一亩三分地的出处:明朝时始皇帝在京城设立祭拜神农的先农坛。位于北京正阳门外西南三公里的先农坛(也叫“山川坛”),内设观耕台,作为春季皇帝检阅大臣们农耕的地方,观耕台前(南方)大臣们耕作的农田有一亩三分地。后来“一亩三分地”被人们引申为“自己的小地盘”之意。

三分地是多少平方米?

1亩=10分=666.67平方米

3分地=0.3亩=0.3*667=200.1平方米

农村耕地面积计算方法:

长度、面积换算公式:长度: 1米(即1公尺)=100厘米(即1公分)

面积:1公顷=15亩,1亩=666.7平方米

例如张三家在老鼠坝子有三块田,面积分别为500平方米、600平方米和700平方米,在大烂坝有一块田面积为800平方米,那么:老鼠坝子:(500+600+700)平方米÷666.7=2.69亩

大烂坝:800÷666.7=1.19亩

总计:2.69+1.19=3.88亩。

三角形田面积计算:先丈量出田块的长度(例如20米),再量出田块的宽度(例如10米),(注意:丈量宽度时皮尺要和长边成90度角)。那么,该田块的面积为:

面积=(长×宽)÷2,即:(20米×10米)÷2=100平方米。

换算成亩为:100平方米÷666.7=0.15亩。

梯形田块面积计算:丈量时依次量出田块的长边(例如30米)、短边(例如10米),再量出田块的宽度(例如15米)。(注意:丈量宽度时皮尺要和长边成90度角,不能丈量它的斜边)。那么,梯形的面积为:

面积=(长边+短边)×田宽÷2,即:(30米+10米)×15米÷2=200平方米。换算成亩为:200÷666.7=0.29亩。

不规则田块面积计算:我们要长边和宽边都要多丈量几处(量得越多越精确,一般不能少于3处),并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例如:下面这块田,长边我们量了5处分别为12米、16米、25米、14米和10米,宽度我们量了3处分别为23米、20米和11米,那么它的面积为:

(长1+长2+长3+长4+长5)÷5×(宽1+宽2+宽3)÷3

=(12米+16米+25米+14米+10米)÷5×(23米+20米+11米)÷3=277.2平方米。

换算成亩为:277.2平方米÷666.7=0.42亩。

3分地是多少平方米?怎么量,长宽是多少

先捋一下换算关系

1公顷=15亩(市亩)=10000平方米

10000÷15=666.6666667平方米/亩

1亩=10分

1分=667(约数)÷10=66.7(平方米)

3分=66.7×3=200.1(平方米)

答:3分地约为200平方米。

长款的话可以是:

长20米、宽10米

长40米、宽5米等

一亩地三分地等于多少平方米

按数字上讲,一亩地是666.6666667平方米,一亩三分地则是866.6666667平方米。

其实一亩三分地的本意是在与人交往中指责对方的利己主义,也指自己的权利范围小。是生活中较常用的话。

拓展资料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由来

1、“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田”往往是对“公田”的称呼。“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29.07市亩。

如果从还原出来夏、商井田模型并加以分解,就不难看出“亩”其实是夏、商时代农户在井田所耕种的土地规划状态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其实,“亩”字的繁体字为“亩”,其中“亩”部表形,“久”部是对“亩”的当时的实际存在状态或者说结构的进一步的解释,这样一来,只要认识到夏、商的井田模型或者说农户耕作的具体的土地规划形状,“亩”对于自身解释的对象是可以不言自明的一种字符或者符号。所以,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亩”在夏、商时代也许既是对一户农户所耕作的一块土地如夏朝50亩、商朝70亩的称呼。

而夏、商井田模型与周朝井田模型是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的,孟子正是把周朝井田耕作面积套入商朝井田模型中从而使得他的解释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的。历史上许多关于井田制度的讨论也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以至于无法把其中的矛盾性予以解决。可见,解决夏、商与周朝之间的井田模型实际上是进一步讨论井田制度的关键所在。

2、 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便是垄作的出现。垄作的出现,可能与解决排涝和灌溉的问题。垄,时称为“亩” 而凹陷的则称为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