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芎的主治和功能

川芎的主治和功能

川芎的主治和功能,川芎原名芎藭,是一种中药,也是活血止痛药之一,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下面来看看川芎的主治和功能。

川芎的主治和功能1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

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可卡的惊厥或致死作用。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2、对心脏的作用。

研究发现,川芎有增强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使动物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这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且,川芎有非常明显的对抗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

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

4、抗痉。

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Lactone)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而藁本内酯则是解痉的主要成分。iv藁本内酯还能明显解除乙酰胆碱、组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

5、抑制肺血管收缩。

川芎嗪亦能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对肾上腺素或氯化钡引起的血管收缩也有抑制作用。从离体组织和细胞对川芎嗪作用机制表明,川芎嗪对主动脉平滑肌的松弛效应与异搏停的特性非常相似,推测川芎嗪可能为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

6、抗菌作用。

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抗放射作用 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ip比im给药效果好,im给药较ig效果好。

7、抗放射作用。

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

8、用于胸胁疼痛。

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9、调经。

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

10、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此外,近年来临床常用该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11、其它作用。

川芎嗪能增加麻醉兔的肾血流量,并能利尿。川芎嗪能抑制DNA合成,提示能抑制蛋白质和抗体生成。川芎有某些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它能保护雏鸡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营养性脑病。阿魏酸钠可减少H2O2及O2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抗OH及丙二醛(MDA)溶血的作用。阿魏酸钠可明显降低补体溶血,抑制补体3b(C36)与红细胞膜的结合。川芎嗪对以平阳霉素气管内给药制备的小鼠肺纤维化发生有抑制作用。

川芎的主治和功能2

川芎的药用配方

1、治疗风热头痛:

川芎5克 茶叶10克。水一盅 煎五分 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2、治疗妊娠腹中痛(胞阻):

川芎100克、 阿胶100克、 甘草100克、 艾叶150克 、当归150克、芍药200克 、干地黄300克。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3、治疗产后血晕:

当归50克 、川芎25克、 荆芥穗(炒黑)10克。水煎服。(《奇方类编》)

4、治疗新产块痛:

当归40克、 川芎150克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 研) 黑姜2.5克 、炙草2.5克。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女科》生化汤)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

薄荷叶(不见火)40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200克,香附子(炒)40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50克),防风(去芦)75克,白芷、羌活、甘草(爁)各100克;上药为细末,每服5克,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5、治偏头疼:

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6、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

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

当归300克(洗,去,切,焙干,秤)、川芎200克(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7、治产后心腹痛:

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焙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50克。上为细末。每服5克,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8、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

川芎、薄荷、朴硝各10克,为末,以少许吹鼻中。 (《全幼心鉴》)

9、治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漏下日久,月经提前推后,或一月数行,成经停不至,或痛经,小便冷痛,唇口干燥,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女子不受孕:

吴茱萸9克,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中川芎活血祛淤,以除阻滞之淤血,为臣药。

10、治产后出血过多,晕闷不省,及伤胎、崩中、金疮、拔牙齿去血多不止,悬虚心烦眩晕,头重耳暗,耳聋满塞,举头欲倒:

当归(去芦,洗,焙)、芎各等分。上为粗散。每服15克,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局方》

11、治疗心绞痛:

取川芎、红花各等分,制成片剂(每12片含川芎、红花生药各5钱),每次4片,日服3次。4——6周为一疗程。治疗84例(其中10例全程加葛根黄酮片,每日3次,每次20毫克;

川芎的主治和功能3

川芎的 食用方法

川芎小虾饼

材料

新鲜小海虾500克,芹菜叶50克,川芎3克。

做法

(1)主料:新鲜小海虾500克、川芎3克、芹菜叶50克。

(2)川芎研磨成粉加入小虾中。

(3)另取100克面粉、2个鸡蛋、3克盐调成糊。

(4)蛋糊加入小虾、加芹菜叶拌匀。

(5)烧热平底锅,倒入适量混合好的小虾糊。

(6)中小火煎到两面金黄,熟透即可。

天麻川芎炖牛肉

材料:

牛肉1000公克,葱40公克,姜片30公克,8公克,川芎10公克,红枣25公克,盐2茶匙,米酒3大匙。

做法:

(1)把牛肉切块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滚水汆烫约1分钟后捞起过冷水备用。

(2)取一砂锅,将葱切段,与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然后放入作法1的牛肉块、料理米酒及所有药材,并加水九分满后开火煮滚,等大滚后转小火并盖上锅盖焖煮80分钟。

(3)等80分钟后加入盐再煮10分钟即可。

川芎白芷炖鱼头

材料:

鲢鱼头250克,枣(干)80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姜3克,盐3克。

做法:

(1)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

(2)红枣去核。

(3)生姜去皮,切片。

(4)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

(5)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

(6)隔水炖约4小时。

(7)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川芎白芷浸扇贝

材料:

扇贝4 只,丝瓜200 克,木耳30 克,川芎、白芷各30 克,浓汤300克。

做法:

(1)先将川芎和白芷用水炖出香味来;

(2)丝瓜去皮切条,将木耳洗净,扇贝取肉;

(3)把扇贝、丝瓜和木耳用浓汤煮熟,最后放入药材即可。

五味子川芎牛肉汤

原料:

五味子5克、当归5克、川芎5克、牛肉200克、葱白50克、姜一小块、清水1200克、黄酒5克、盐2克。

做法:

(1)牛肉、姜、冷水煮开后,捞出牛肉备用。

(2)牛肉、川芎、五味子、当归、足量清水煮沸,烹入黄酒。转文火煲50分钟。

(3)改旺火加入葱白。5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

川芎煮田螺

材料:

川芎3克,田螺50克,姜片、葱段、料酒、盐、鸡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川芎浸软切片,田螺去壳及肠杂,洗净。

(2)将川芎、田螺、葱段、姜片、料酒、盐、鸡精、香油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以小火煮约2分钟至熟。

●川芎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二、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由来

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披荆斩棘采集药材,一天,师徒二人累了,便在混无顶的青松林内歇脚,忽见林中山洞边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嬉戏,药王正看得出神,猛然听见几只小鹤惊叫,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地哀鸣。药王当即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药王师徒又到青松林。在离鹤巢不远的地方,巢内病鹤的呻吟声清晰可辨。又隔了一天,药王师徒再次到青松林,但白鹤巢里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了。抬头仰望,几只白鹤在空中翱翔,嘴里掉下一朵小白花,还有几片叶子,很像红萝卜的叶子。药王让徒弟捡起来保存好。

几天过去了,雌鹤的身子竟已完全康复,率领小鹤们嬉戏如常了。药王观察到,白鹤爱去混无顶峭壁的古洞,那儿长着一片绿茵,花、叶都与往日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样。药王本能地联想到,雌鹤的病愈与这种药有关。经过实验,他发现这种植物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便让徒弟携此药下山,用它去为病人对症治病,果然灵验。药王兴奋地随口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这药就叫川芎吧!”“川芎”由此而得名。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原名芎藭。提起川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不知其为何物,更不知道有什么功效作用。但只要看一看许多治头痛药物的配方,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它的作用如此之大!

(一)川芎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

《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芎藭,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

(二)川芎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可卡因的惊厥或致死作用。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对心脏的作用。

研究发现,川芎有增强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使动物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这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且,川芎有非常明显的对抗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

对平滑肌的作用。

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

抗痉。

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Lactone)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而藁本内酯则是解痉的主要成分。iv藁本内酯还能明显解除乙酰胆碱、组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

抑制肺血管收缩。

川芎嗪亦能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对肾上腺素或氯化钡引起的血管收缩也有抑制作用。从离体组织和细胞对川芎嗪作用机制表明,川芎嗪对主动脉平滑肌的松弛效应与异搏停的特性非常相似,推测川芎嗪可能为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

抗菌作用。

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抗放射作用 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ip比im给药效果好,im给药较ig效果好。

抗放射作用。

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

用于胸胁疼痛。

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调经。

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

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此外,近年来临床常用该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其它作用。

川芎嗪能增加麻醉兔的肾血流量,并能利尿。川芎嗪能抑制DNA合成,提示能抑制蛋白质和抗体生成。川芎有某些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它能保护雏鸡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营养性脑病。阿魏酸钠可减少H2O2及O2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抗OH及丙二醛(MDA)溶血的作用。阿魏酸钠可明显降低补体溶血,抑制补体3b(C36)与红细胞膜的结合。川芎嗪对以平阳霉素气管内给药制备的小鼠肺纤维化发生有抑制作用。

(三)川芎的药用配方

治疗风热头痛:

川芎5克 茶叶10克。水一盅 煎五分 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治疗妊娠腹中痛(胞阻):

川芎100克、 阿胶100克、 甘草100克、 艾叶150克 、当归150克、芍药200克 、干地黄300克。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治疗产后血晕:

当归50克 、川芎25克、 荆芥穗(炒黑)10克。水煎服。(《奇方类编》)

治疗新产块痛:

当归40克、 川芎150克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 研) 黑姜2.5克 、炙草2.5克。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女科》生化汤)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

薄荷叶(不见火)40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200克,香附子(炒)40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50克),防风(去芦)75克,白芷、羌活、甘草(爁)各100克;上药为细末,每服5克,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治偏头疼:

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

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

当归300克(洗,去,切,焙干,秤)、川芎200克(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治产后心腹痛:

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焙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50克。上为细末。每服5克,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

川芎、薄荷、朴硝各10克,为末,以少许吹鼻中。 (《全幼心鉴》)

治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漏下日久,月经提前推后,或一月数行,成经停不至,或痛经,小便冷痛,唇口干燥,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女子不受孕:

吴茱萸9克,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中川芎活血祛淤,以除阻滞之淤血,为臣药。

治产后出血过多,晕闷不省,及伤胎、崩中、金疮、拔牙齿去血多不止,悬虚心烦眩晕,头重耳暗,耳聋满塞,举头欲倒:

当归(去芦,洗,焙)、芎各等分。上为粗散。每服15克,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局方》

治疗心绞痛:

取川芎、红花各等分,制成片剂(每12片含川芎、红花生药各5钱),每次4片,日服3次。4——6周为一疗程。治疗84例(其中10例全程加葛根黄酮片,每日3次,每次20毫克

川芎的食用方法

川芎小虾饼

材料

新鲜小海虾500克,芹菜叶50克,川芎3克。

做法

(1)主料:新鲜小海虾500克、川芎3克、芹菜叶50克。

(2)川芎研磨成粉加入小虾中。

(3)另取100克面粉、2个鸡蛋、3克盐调成糊。

(4)蛋糊加入小虾、加芹菜叶拌匀。

(5)烧热平底锅,倒入适量混合好的小虾糊。

(6)中小火煎到两面金黄,熟透即可。

天麻川芎炖牛肉

材料:

牛肉1000公克,葱40公克,姜片30公克,8公克,川芎10公克,红枣25公克,盐2茶匙,米酒3大匙。

做法:

(1)把牛肉切块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滚水汆烫约1分钟后捞起过冷水备用。

(2)取一砂锅,将葱切段,与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然后放入作法1的牛肉块、料理米酒及所有药材,并加水九分满后开火煮滚,等大滚后转小火并盖上锅盖焖煮80分钟。

(3)等80分钟后加入盐再煮10分钟即可。

川芎白芷炖鱼头

材料:

鲢鱼头250克,枣(干)80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姜3克,盐3克。

做法:

(1)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

(2)红枣去核。

(3)生姜去皮,切片。

(4)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

(5)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

(6)隔水炖约4小时。

(7)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川芎白芷浸扇贝

材料:

扇贝4 只,丝瓜200 克,木耳30 克,川芎、白芷各30 克,浓汤300克。

做法:

(1)先将川芎和白芷用水炖出香味来;

(2)丝瓜去皮切条,将木耳洗净,扇贝取肉;

(3)把扇贝、丝瓜和木耳用浓汤煮熟,最后放入药材即可。

五味子川芎牛肉汤

原料:

五味子5克、当归5克、川芎5克、牛肉200克、葱白50克、姜一小块、清水1200克、黄酒5克、盐2克。

做法:

(1)牛肉、姜、冷水煮开后,捞出牛肉备用。

(2)牛肉、川芎、五味子、当归、足量清水煮沸,烹入黄酒。转文火煲50分钟。

(3)改旺火加入葱白。5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

川芎煮田螺

材料:

川芎3克,田螺50克,姜片、葱段、料酒、盐、鸡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川芎浸软切片,田螺去壳及肠杂,洗净。

(2)将川芎、田螺、葱段、姜片、料酒、盐、鸡精、香油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以小火煮约2分钟至熟。

川芎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三、川芎入药,具体有什么功效?

川芎入药,其味极为辛香走窜,而这辛香走窜之味也正是它能够行气活血的动力。历代医者在记载川芎的时间,对其行气活血的功效都是大为称赞。若要使用一句话总结川芎的功效,那就是“上可止巅顶头痛,中则缓胸腹痹痛、下能行血海瘀滞”。

1、川芎上行头目,解头痛诸疾。

气血瘀滞于上,外邪上扰于顶,头目经络阻滞者,最常见头痛诸疾。

而川芎辛香走窜之力颇为峻烈,对于多种巅顶头痛之症皆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比如气血瘀滞于上引起的头痛眩晕、眼昏耳弱等症,以川芎入药,辅以当归、赤芍、地龙、天麻、红花等药材同用,颇有行气散瘀以解头痛的作用。

而若是风寒等外邪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等情况,则可以用川芎配伍防风、羌活、白芷、荆芥穗、细辛等入药,有明显的祛风散寒以解头痛的效果。

2、川芎中开郁结,解胸腹痹痛。

血瘀气滞于中焦者,常伴有胸腹满闷胀痛之感,尤其是以胸口、两胁、腹部等胀满痹痛之感最为明显。

而川芎辛香走窜之力行于中焦则可以起到较好的‘中开郁结以止痹痛”的作用,对于上述之症有很好的缓解之效。

比如中焦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痛,以川芎配伍丹参、当归、红花、黄芪、党参等药同用,可有效缓解胸腹血瘀气滞之疼痛。

而对于血瘀气滞引起的两胁胀痛之症,则常用川芎配伍柴胡、香附子、枳壳等以疏肝行气,再辅以红花、桃仁、当归等以活血止痛,效果也是很好的。

3、川芎下行血海,解女科经痛。

对于女士而言,因为生理原因常会导致血瘀之症。当血海瘀滞不通的时间,就多会出现经期疼痛、经期不稳、经闭等情况,这种情况在很多女士身上都有发生。

而川芎的辛香走窜之力下行于血海之时,可有效通畅血海之瘀滞,快速缓解多种女科血瘀滞痛之症。

比如血海瘀滞之经闭、小腹疼痛等情况,以川芎同当归、桂枝、阿胶、人参、吴茱萸等同用,有明显的温经散瘀以止痛的作用。

而若是血海瘀滞引起的经期不稳、时间紊乱等情况,则还可以用川芎同益母草、当归、熟地黄、白芍等药材同用,能起到调经止痛之良效。

四、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点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点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点用,川芎的功效很多,很多人都知道,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以下是我整理的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点用相关资料,欢大家迎借鉴阅读。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点用1

1、 抗菌功效不能少

川芎是一种功能非常丰富的药材,尤其是对于抑制细菌有非常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川芎对大肠,痢疾,变形,绿脓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患的伤寒等,也是非常好的对症下药的原料,只要掌握了对川芎的使用方法,那么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疾病都可以用川芎来解决。

2、 镇静功效不能少

很多人可能对川芎不是特别的了解,不知道川芎有镇静功效。其实经过调查可以知道川芎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非常明显的镇静功效和作用。是由于川芎对于动物大脑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是在川芎发挥少量的时候。但其实它也有兴奋作用,所以对于川芎的使用,还是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够盲目使用。

3、 抗放射功效不能少

不知道大家对于放射有没有一定的了解,但其实川芎有着抗放射的功效与作用,由于川芎中含有水溶性粗制剂,这种药剂对于大鼠小鼠以及家犬的放射线照射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叔来说效果更加明显。

4、 注意事项不能少

虽然已经了解到川芎具有很多的功效,但是对于它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值得去关注。比如说对于川芎的使用,尤其是阴虚火旺,上盛下虚以及气弱的人不能够食用,不然可能引起身体不适或者更糟糕的后果。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不知道是不是对您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材虽然有很多功能,但是不能够盲目使用,毕竟是药三分毒,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点用2

据药理研究,川芎中含挥发油、生物碱、酚性成分、内脂类、阿魏酸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铜、铁等物质。动物实验发现,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浸剂能降低血压。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据体外试验,对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挪制作用,并能防治维生素E缺乏症。

川芎的美容作用主要用于美发和面部皮肤方面。川芎可以扩张头部毛细血管,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供应,使头发不易变脆,抗拉强度和延伸性明显增加,并可延缓白发生长,避兔头发干枯脱落,保持头发油润光泽。

用川芎提取物配制成的各种洗发香波、洗发液、生发露都有不同程度的美发、护发作用。维生素E,被国际上公认为“抗老剂”,它能促进皮内血液循环,可光洁皮肤、乎皱纹。由于川芎具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所以常服川芎及其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点用3

川芎又叫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功效分类:行气药;祛风药;活血药。

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经、胆经、心包经。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汤漱口。

川芎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

川芎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川芎的作用

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制剂,对延缓皮肤衰老大有帮助。用川芎制成的川芎粉刺露可以防治青少年的面部粉刺及各种面部斑点,并可使面部皮肤白嫩滑润。

五、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的有哪些呢?川芎在生活中是一件比较常见的药材,它的功效与作用涉及很多方面,对于调理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还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以下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1

川芎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的惊厥或致死作用。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2、对心脏的作用。

研究发现,川芎有增强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使动物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这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且,川芎有非常明显的对抗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

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

4、抗痉。

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而藁本内酯则是解痉的主要成分。iv藁本内酯还能明显解除乙酰胆碱、组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

5、抑制肺血管收缩。

川芎嗪亦能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对肾上腺素或氯化钡引起的血管收缩也有抑制作用。从离体组织和细胞对川芎嗪作用机制表明,川芎嗪对主动脉平滑肌的松弛效应与异搏停的特性非常相似,推测川芎嗪可能为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

6、抗菌作用。

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抗放射作用 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ip比im给药效果好,im给药较ig效果好。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2

1、抗放射作用。

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

2、用于胸胁疼痛。

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3、调经。

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

4、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此外,近年来临床常用该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六、川芎的功效和作用

川芎的功效和作用

川芎的功效和作用,生活中常吃的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我们都有所了解,川芎这种药材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改善身体状况,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对人的身体又很好作用的食物,药材对人体的作用过犹不及,下面是川芎的功效和作用。

川芎的功效和作用1

一、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川芎的.功效

川芎又叫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功效分类: 行气药;祛风药;活血药。

别名: 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肝经、胆经、心包经。

功效: 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主治: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汤漱口。

川芎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

川芎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2、川芎的作用

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1、川芎治疗风热头痛::川芎一钱 茶叶二钱.水一盅 煎五分 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2、川芎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焙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3、川芎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 (《全幼心鉴》)

4、川芎治疗妊娠腹中痛(胞阻):川芎二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六两.右七味以水五升 清酒三升合煮 取三升 去渣 纳胶令消尽 温服一升 日三服 不瘥 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5、川芎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6、川芎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7、川芎治疗产后血晕:当归一两 、川芎五钱、 荆芥穗(炒黑)二钱.水煎服.(《奇方类编》)

8、治疗新产块痛: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 研) 黑姜五分 、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女科》生化汤)

9、川芎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10、川芎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川芎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对白血病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川芎可治疗维生素E缺乏症,对于因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雏鸡营养性脑病有保护作用。

川芎口服可促进骨折大鼠及家兔的骨折愈合和血肿的吸收.阿魏酸钠对免疫系统有一定调整作用, 可使γ-球蛋白升高,对T淋巴细胞低下者有一定提高作用。

二、川芎的食用方法

1、川芎煮鸡蛋

功效:活血行气,适用于气血淤滞型闭经。

材料:川芎8克 鸡蛋2个 红糖适量

做法:将川芎、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加红糖调味即成。

用法:每日分2次服,每月连服5~7剂。吃蛋饮汤。每于行经前3日开始食饮。

2、川芎汤

功效:头面伤。

材料:川芎、白芷、防风、当归、赤芍、生地、羌活、陈皮、黄荆子、花粉、茄皮。

来源:《伤科补要》卷四。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3、川芎茶

功效:感冒风寒,头痛鼻塞,身体拘急,畏风者。

材料:紫苏叶(锉碎)、生姜(锉丝)、鲜川芎梗叶(锉碎。如无,用干川芎亦可)、陈皮、鲜菖蒲(用根,锉丝)各等分。

做法:作1盒,细茶1盒,于5月5日午时洗干净手收药,与茶拌匀,用厚纸包封,勿令泄气,焙干,瓷瓶收贮。

用法:每服用时,加葱白,用滚汤泡1钟,热服之。汗出即愈。

川芎的功效和作用2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据药理研究,川芎中含挥发油、生物硷、酚性成分、内脂类、阿魏酸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铜、铁等物质。动物实验发现,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浸剂能降低血压。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据体外试验,对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挪制作用,并能防治维生素E缺乏症。

2、川芎的美容作用主要用于美发和面部皮肤方面。川芎可以扩张头部毛细血管,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供应,使头发不易变脆,抗拉强度和延伸性明显增加,并可延缓白发生长,避兔头发干枯脱落,保持头发油润光泽。

3、用川芎提取物配制成的各种洗发香波、洗发液、生发露都有不同程度的美发、护发作用。维生素E,被国际上公认为“抗老剂”,它能促进皮内血液循环,可光洁皮肤、乎皱纹。由于川芎具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所以常服川芎及其制剂,对延缓皮肤衰老大有帮助。用川芎制成的川芎粉刺露可以防治青少年的面部粉刺及各种面部斑点,并可使面部皮肤白嫩滑润。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