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渤海银行存款质押闹得沸沸扬扬,究竟是谁在捣鬼?

这几天,最惹人眼球的可能就是,渤海银行28亿存款被莫名质押,到底是谁动了储户的存款,究竟是谁在捣鬼?

事情是这样的:一家名为济民可信的医药企业,声称自己在渤海银行的28亿存款,在不知情的情况被银行用作质押物,为另一家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

这说起来就是一个笑话啊。28亿存款不是一个小数,就是小额存款,怎么可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别人拿去质押呢?这么大一笔存款怎么可能被别的企业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质押呢?真是奇怪了。现在这件事的核心疑点在于,济民可信集团的存款在渤海银行被质押过程中,是否有完备的相关手续材料,这些材料是否真实?材料究竟是由谁提供的?银行方面是不是按银监会的以及各项规定严格审核和核验的?

现在假设一下,这件事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情况、渤海银行出现内鬼,将济民可信在渤海银行28亿存款偷偷质押给一家名叫华业石化的企业;

第二情况、济民可信掌握财务的管理人员可能将自己的资料出卖了;

第三种情况、渤海银行内部管理可能出现问题,质押程序不符合规矩,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需要说明的是, 这三种情况只是猜测,具体情况还要等待警方的进一步的调查和侦破。

据官媒报道,目前这一案件还在警方调查阶段,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都差不多

只不过你没发现

这都不是什么大事

只有当事人明白。

二、济民可信再发文六问渤海银行「数百枚假公章从何而来、职员被刑拘为何不坦承」,后续将会如何发展?

后续如何发展要看公安部门调查结果了,公安机关已受理报案并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正在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加快侦破。

济民可信集团2021年10月2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银行用于办理质押担保的材料中,应有大量伪造的公章,不排除有银行人员牵涉其中。另据了解,质押担保的材料中有300多个公章疑似伪造。

而在济民可信集团公布的录音材料中,渤海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承认该行风控存在漏洞。

这可能是近年来金额最大的贷款诈骗案。

事情是这样的,济民可信集团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总存款数为33亿元人民币。然而,总计28亿元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用于为华业石化的贷款提供质押担保。

这场“罗生门”事件的当事人济民可信集团(下称“济民可信”)是一家江西企业,中国知名的现代化大健康产业集团,业务覆盖医药、能源、投资等领域,有两家子公司分别叫山禾药业与恒生制药。

另外两个当事方,操作质押贷款的银行渤海银行,办理贷款的“华业石化”。有趣的是,华业石化2019年成立,至今不足三年,股东却四次变更。今年7月26日,江苏华之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才受让华业石化100%股权。

此前,有消息显示,华之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集团旗下公司华昌置业100%持股,不过已经被中石油打假。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28亿质押罗生门中有300多枚假公章? 渤海银行不良贷款上升55%

以上内容参考和讯网-济民可信再发文六问渤海银行数百枚假公章从何而来?渤海银行与华业石化有多深勾连?

三、渤海银行一分行储户28亿元存款“不知情”下遭质押担保,这是怎么回事?

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储户28亿元存款被挪用质押担保一事持续发酵。储户方不知情,融资方疑点重重,该案所暴露出的个别银行风控隐患,也成为市场热议焦点。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监管部门再三强调存款安全的重要性,各家银行也提升了印章数字化管理和内控合规的力度,这一事件的出现,说明个别银行仍存在管控不到位的问题,这也给银行业敲响警钟,行业需进一步加强风控执行的薄弱环节,提高内部风险控制的能力。此外,业内律师对该案件分析,若真实情况确如储户方所述并不知情且无参与,28亿存款质押或为无效。

28亿存款遭莫名质押担保 银行内控遭拷问

据媒体报道,济民可信旗下两家公司此前存入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28亿元存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作第三方企业华业石化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业石化”)质押担保。截至目前,对于该事件,渤海银行、济民可信方面均表示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从正常逻辑看,济民可信为华业石化担保,至少银行和济民可信旗下两家公司,第三方企业都应该知情。但却出现了济民可信称并不知情的情况。”一位银行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且办理质押需要企业的决议、授权、公章等,需要面签等程序,流程较为严格,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如何办理的质押担保令人匪夷所思。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存款方企业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企业自身也做了大量内部排查,发现内部用章的环节全部没有问题。存款方企业人称,渤海银行用于办理质押担保的材料中,应有大量伪造的公章。另据了解,相关材料中有300多个公章疑似伪造。

“银行对存款人的公章和印鉴是否真实很容易判断。”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根据业务流程,银行会在柜台留存客户印章、印鉴,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用银行的机器扫描一下就能识别上述印章、印鉴的真实性。

上述银行人士直言:“从目前信息看,这一事件中暴露出的银行风控问题值得关注。”

另一位银行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质押程序涉及企业资质审查、印章核验等程序,涉及业务部门、柜台人员等多个部门,该事件若是内外勾结下发生的案件,那么银行内控漏洞显露无疑。

四、渤海银行“28亿元存款被质押担保”引热议,事件的最新进展如何?

渤海银行回应:28亿存款被质押,存款企业对此知情。渤海银行向央视财经首次对事件作出了回应。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济民可信系收取了来源于华业石化系的三倍于渤海银行存款利息的额外收益。渤海银行掌握的其他信息也显示出:济民可信对此事是知情的,并非其对外声称的单纯的存款客户。

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综合与人力部副总经理赵远芳回应: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南京分行下辖营业部与江西济民可信医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质押授信业务事件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切。但为避免干扰有关机关调查,我们之前保持静默,因此,这是我们第一次就这件事接受媒体采访,做出公开说明:

根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济民可信系还收取了来源于华业石化系的三倍于我行存款利息的额外收益。我们掌握的其他信息也显示出:济民可信对此事是知情的,并非其对外声称的单纯的存款客户。这件事暴露出我们南京分行下辖营业部在人员管理、操作环节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我们将对此一查到底,也在此向广大公众郑重承诺:如有证据显示我行人员存在任何违法犯罪行为,我们绝不隐瞒、不掩盖任何线索,不偏袒、不包庇任何人。

同时,我们想指出:这件事涉及的企业及个人众多,当事各方单方面提供的信息、证据都不能客观真实地还原事件全貌。当前,公安机关已受理报案并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我们正在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加快侦破,因此将继续克制公开发声,以免影响警方正常调查工作的开展。

我们也真诚呼吁:给予公安司法机关一个清朗、公正的调查办案环境,和我们一起耐心等待警方对此事更为详细的调查结果,确保公正公平,共同建设法治中国。

对于此事件中涉及的质押资金,我们将严格按照司法机关的调查结论及最终结果,依法处理。需要我们承担的责任我们绝不推诿、不逃避、不转移任何法律责任。

请大家相信:我们一定会确保客户的正当、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也希望有关各方遵守相关法规,共同维护金融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济民可信最新回应:对存款遭质押毫不知情

据济民可信微信号11月4日消息,我集团通过媒体获知,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今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济民可信系收取了来源于华业石化系的三倍于我行存款利息的额外收益。其他信息也显示出:济民可信对此事是知情的,并非其对外声称的单纯的存款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