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七一华源新校址在哪
武汉七一华源新校址位于汉口中山大道1443号。
武汉七一华源中学创办于1971年,其前身为三元里小学,初为完中,1981年改为单设初中。当时,学校占地面积一共只有11亩,一座四层教学楼和一座三层民房式教学楼非常破旧。全校仅20个教学班,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70多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现在校园面积扩展至1548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综合楼面积11775平方米,运动场7191平方米,草坪花坛4536平方米,拥有了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微机房、语音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实验室、气象站、天文台、室内游泳馆、室内体育馆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目前,学校发展为60个班的规模,在校学生3375人,教职工186人,其中,高级教师89人,省骨干教师5人,市区专家7人,市区学科带头人21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1年至1984年。重点抓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全面打基础,奋斗目标是摘掉落后学校的帽子。84年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现场会,从此摘掉了落后学校的帽子。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侧重教育教学尤其是教材教法改革,目标是进入武汉市先进学校的行列。1986年学校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87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先进学校,从而实现了既定目标。
第三阶段,1988年至1991年。实行学校整体改革,以实施“四制改革”为主线,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目标是向武汉市第一流学校迈进,1991年被省教委命名为“湖北省教改实验初中”。
第四阶段,1992年至2000年。重点实施创新工程,更新教学设备,改革教学手段,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全面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94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先进学校”; 1996年被评为省、市电化教育先进学校;1997年被评为“省电化教育试点学校”;1999年被确定为“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
第五阶段,2001年起,实施校园整体规划建设,确立“以人为本,主体发展,依法治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追求“高质量、第一流、有特色、现代化、示范性”的办学目标。实行严格科学的内部管理;实施主体教育和旨在打造名师、名校、名校长的“三名工程”;不断深化以构建主体教育教学模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新课标,新课改”,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市区前列。学校通过了市级督导评估,成为“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示范学校”。
办学体制改革,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注入了生机与活力。1998年底,学校被武汉市教委批准为首批改制校之一,依托并入的原沈阳路小学创办了“公办民助”性质的“武汉市七一分校”,改制八年后,学校在硬件建设,各项改革尤其是促进江岸义务教育均衡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作出突出贡献。2006年以来,根据教育部、省、市关于规范改制校精神,学校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创办并规范了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武汉七一华源中学”,将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多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管理抓质量,以管理树品牌,以管理谋发展。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是我校多年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从学校的宏观发展规划,到推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管理工作必须先行而且渗透到每个环节之中。我校的管理特色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依法、依规治校;形成科学系统的目标、组织、过程、民主、制度等管理模式;实行制度无情管理和情感教育驱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动态中实施管理,适时拟定重点,选准突破口,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力争形成文化层面的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等他律内容,变为师生自律的内容,努力提升管理层次。
目前,学校正以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完备优美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响誉三镇。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绿色学校”、“市文明单位”、“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创新素质实践行先进单位”、“省综合办学实力50强学校(武汉市初中第一名)”、“省教科研50强学校”, 正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示范学校。学校连年中考成绩稳居市区前列,学科竞赛独领风骚,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连续蝉联全省第一,2001年以来,学生共获国家奖1930项,省级奖967项,市级奖4817项。教师的优质课、课件、教学设计、论文等获国家级奖69项,省级奖75项,市级奖210项,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42篇。“九五”以来,学校结题市级以上科研课题九个,其中,一个达国家级水平,两个获得省级成果奖,一个获得市科技发明奖。
武汉七一中学和七一华源是什么关系
武汉七一中学和七一华源的关系如下:
①七一中学是公办学校主要招收对口学生,七一华源是民办学校主要招收优录的学生。
②七一华源是民办,60%生源优路,40%生源摇号,费用高;七一中学是公办,主要是对口。两所是不同的学校。
扩展资料
一、武汉市七一中学基本介绍
武汉市七一中学是武汉市名校,位于汉口中山大道1443号,创办于1971年,其前身为三元里小学,1981年改为单设初中。
学校严格把握办学方向,制定出七一中学改革与发展的五年规划;拟制出"主体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特长,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办学风格。
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致,科学拼搏,在"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鼓励下,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队伍素质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响亮口号。
学校以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教风、优美的育人环境和稳定提高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肯定、上级的表彰。除连年中考成绩名列市区前列外,学生各科竞赛也捷报频传,体育、艺术类教育成果显著,成为江岸区乃至武汉市的一所名校。
参考资料来源:武汉市七一中学 。
武汉最好的初中前十名
十、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硚口区)
九、武汉六中上智中学(江岸区)
八、武钢实验学校(青山区)
七、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汉阳区)
六、武汉一初慧泉中学(江汉区)
五、武汉二中广雅中学(江岸区)
四、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江岸区)
三、武汉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武昌区)
二、武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蔡甸区)
一、湖北华一寄宿学校(江夏区)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创建于1996年,是华中师大一附中控股的全日制寄宿型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校,前身为华师一附中初中部。湖北华一寄宿是纯民办性质的九年制学校,这几年迅猛发展,从2020年普高率90.12%和示范率85.2%可以看出,该校在武昌区是榜首,放眼整个武汉也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圆满华源
在美丽的长江之滨,在繁华都市的中心,坐落着这样一所美丽的校园。它以追求卓越塑造完美的精神,培养着每一位学生;它教会了我们明德,乐学,尚美,创新;它教育我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就是我的母校,武汉七一华源中学。
我十分有幸在武汉七一华源中学这样一所优秀的学校度过了青春年华中最宝贵的三年。它让我获得的不仅仅是优异的成绩,更让我全面发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七一华源中学让我得以全面发展。在我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这浓浓的责信气息所震撼了。自建班的那一刻起,班主任梅丽旻老师,就致力于和同学们一起打造一个有梦想的责信之班,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一个负责任,讲诚信的人。同学们不仅一起制定了责信班级公约,还写下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责信目标与责信宣言。浓浓的责信气息,让我明白了,作为学生不仅仅是要责信学习,更要学会责信做人。七一华源中学学习氛围浓厚,老师们和蔼可亲,每次当我有任何疑问的时候,他们都会耐心解答给予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成绩自进校起也大有长进。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和春季趣味运动会已成为七一华源中学的体育特色,在赛场上飞奔着的运动员在场下加油鼓劲的啦啦队无不展现着我们华源学子的风采。书法大赛朗读比赛等丰富的比赛项目旨在提升同学们的美学素养,而班级量化评分管理更是让同学们团结一心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美丽和谐的班级学习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我提升了许多,也让我成长了许多。
七一华源中学让我得以快乐学习。课堂内外老师们以身示范,循循善诱,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求学、做人、做事。班主任语文梅丽旻老师教会了我们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主学习,从而成就真正的自我。她在语文课堂上,常常引经据典,从课内发散到课外,以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教会我们语文学习方法,让我们在她的语文课上收获的不仅仅是如何阅读写作,而是如何理解与认知对待这个世界。副班主任,数学周田老师勤奋善思,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会了我们在学习上应学会创新,不畏失败,勇往直前。英语李宝银老师充满激情,有时几堂课下来她甚至一口水都没喝,她温柔亲切,总是耐心开导我们,让我们明白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物理付纪东老师和化学宋士平老师组成的理化二人组,让我体会到了物理和化学的美妙之处。他们不会简简单单的拿着课本比划着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反应,而是会亲手拿着每一个器材拿出每一种药品,演示实验,并细心指导我们动手实验。只为让我们弄清蕴藏其中的原理。这里的老师们追求的绝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去答对一道题,更是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凡事都要弄清事物的本质,要善于同生活中的平凡现象展开联想,不要忽视每一个细节。在七一华源中学的学习生活是不同寻常的,是快乐的,是充实的。七一华源不仅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校园班级活动也是多姿多彩。在全校一年一度的研学活动中,面对四米二的高墙全班同学没有的一丝畏惧感,而是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用毅力与坚强征服了这堵看似不可能跨越的高墙,让我们明白了,团队的力量让我们这个班级凝聚的更加紧密。每天中午那看似简短的十来分钟读报时间,却是提升素养的好时机,静下心来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或者是关心时事政治,让我们逐渐成为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心怀填写、有大格局的读书人。梅老师带我们到江滩开班会,说出各自的梦想,我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朝着目标坚定的前行。班级责信团队管理模式,让志趣相投的同学们聚集起来,争先恐后的为自己的团队贡献自己的一分力……在七一华源中学度过的日子里,我明白了,学习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让我时时刻牢记着快乐学习的真谛。
七一华源中学让我健康成长,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中学生。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经济美味的早餐与中餐,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做了坚实保障。在校园一号楼的一楼学校为同学们专门建立心理咨询室,让同学们的不良情绪能及时疏解。
作为一名初三学子,在即将毕业离校之际,回首过去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与同学们都对母校恋恋不舍;我仍记得在我第一次踏入校园的时候,我们敬爱的吴校长就对我们说:“今天我为华源自豪,明天华源为你骄傲!”在未来的时光里,我们仍会牢记明德,乐学,尚美,创新这华源学子应俱备的良好品质,为自己是华源人而感到自豪,也让华源为我们骄傲!
我相信,即将跨进七一华源校门口的新初一学弟学妹们,将来也会拥有这样一份自豪与骄傲!
最后我想说:选择七一华源,就是选择一段快乐自信成长的人生!
我的发言结束了,感谢大家聆听!
武汉市江岸区初中排名一览表2021(前二十名)
; 武汉市江岸区目前一共有两所公办重点高校,分别是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及武汉二中华雅中学,这两所初中分别在武汉市的中山大道和汉口胜利街,那么武汉市江岸区还有哪些排名比较靠前的中学呢,前二十名分别是哪些学校。
武汉市江岸区初中排名一览表2021
1、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
学校地址:江岸区中山大道1443号
学校类型:公办市重点、市级示范校
入学途径:推优生、派位生、特长生、共建生、提招、统招
招生电话:027-82722649、027-82712984
2、武汉二中华雅中学
学校地址:汉口胜利街310号
学校类型:公办市重点、市级示范校
入学途径:推优生、派位生、特长生、共建生、提招、统招
招生电话:027-82711207
3、武汉市汉南区育才中学
学校地址:江岸区江大路51号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4754491
4、武汉市汉铁中学
学校地址:汉江岸区口二七路410号
学校类型:民办
入学途径:特长生、统招
招生电话:027-51135199
5、武汉市京汉学校
学校地址:解放大道1549号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934976
6、武汉市台北路学校
学校地址:台北路146号
学校类型:民办、公立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5776782
7、武汉市林祥谦学校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岸区二七徐州新村7号
学校类型:民办、公立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51140197
8、武汉市第四十一中学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塘新村特1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734551
9、武汉市培英中学
学校地址:蔡家田阳电里44号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628662
10、武汉市堪家矶中学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大道40号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335830
11、武汉市八十一中学
学校地址:江岸区操场街二村20号
学校类型:民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909489
12、武汉市江岸区育才学校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澳门路134号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622501
13、武汉市警予中学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铭新街79号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833555
14、武汉市七一中学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1443号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732362
15、武汉市江岸区明智中学
学校地址:武汉市后湖乡黑泥湖村特1号
学校类型:民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62709548
16、武汉市堤角中学
学校地址:武汉市堤角小区
学校类型:民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319485
17、武汉市实验中学
学校地址:江岸区三阳路19号
学校类型:民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837504
18、武汉市青少年宫文武中学
学校地址: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1435号
学校类型:民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5731561
19、武汉市第三十一中学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金门路34号
学校类型:公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82411030
20、武汉市江岸区新胜学校
学校地址:江岸区二七街韦桑路11号
学校类型:民办
入学途径:统招
招生电话:027-62770228
武汉七一华源中学曾莉和李君哪个班主任好?
各有各的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判断。
李君:
江岸区特色班主任,多次带出市、区先进班集体。越专注越热爱,越努力越幸运,推崇温和而坚定的“慢教育”。
曾莉:
注重钻研教育理论,勤于总结工作得失。以理想主义给学生带来激情和乐趣,用现实主义教学生应试备考。
最近,在武汉七一华源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名初三女生在与班主任曾莉的谈话中落下了眼泪。此后的几节课上,该生的学习状态明显比之前好转了许多。看到这一转变,曾莉欣慰地说:“终于解开了3年来的心结,相信她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曾莉还记得,这名女生初一进校时成绩很优秀,小学时各类奖项也没少拿,属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曾莉与其他科任老师沟通多次,给予该生相对宽松的管理方式。
然而随后的几个学期,该生上课打瞌睡的现象逐渐频繁,成绩逐渐下滑。曾莉很快注意到这一点,找到这名女生交流,得到的答复是:“我做作业比较慢,每天睡觉比较晚,所以上课容易打瞌睡”。
“以她的能力,做作业怎么会效率这么低?”曾莉将信将疑,随即开始不动声色地加强对该生的关注和管理。经历了4个月居家上网课,复学后曾莉又几次询问该生状况,得到的仍然是同此前一样的回答。
近期的一次测验中,该生成绩较为不理想,曾莉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再拖了”,于是花了一节课的时间陪这名女生聊天,这才终于让她敞开心扉:自己并不是因为学得不好、作业不会做,而是晚上经常边做作业边看课外书,而且经常看到很晚。
“说出了真相后,明显感觉她自己也如释重负一般。”曾莉说,回到课堂上后,该生的状态一下子好了起来,相信在中考前最后的20多天里,她会让自己越来越好。
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关爱学生成长。在七一华源中学,像曾莉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秉承“以人为本、生态发展”的办学理念,帮助大批学生“自由地呼吸、坚韧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绽放”。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武汉市七一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