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天需要摄入多少蛋白质为正常?
不同人群摄入量也不一样。我国居民18岁以上成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0.8g/(kg.日);对于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千克体重1.2g~1.5g。对于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千克体重0.4~0.8g。
对于普通人群,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成人按0.8g/(kg.日)摄入蛋白质为宜,成年男性每天需要摄入65g蛋白质,女性则每天需要摄入55g。对于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分解代谢作用加强,为了促进肝组织的修复,膳食中蛋白质供给应稍高,以每日每千克体重1.2g~1.5g为宜。
对于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因为食物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均要经过肾脏排泄,摄入的蛋白质越多,肾脏的负担就越重,所以要选择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根据肾脏病的分期不同,给予的蛋白质标准也有区别,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千克体重0.4~0.8g
二、如何进行低蛋白饮食 优质
优质低蛋白饮食要求每日蛋白质供给量约为每公斤体重0.5克,总量根据病情一般限制在20--40克(包括动植物蛋白),在限量范围内要求适当选用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1)肉类:烤煮牛肉、牛肝、羊肉、鸡肉。
(2)鱼类及其它海产品:鲤鱼、鲟鱼、比目鱼、蛤肉、蟹肉、虾、牡蛎。
(3)蔬菜:芦笋、茄子、鲜扁豆、莴苣、豌豆;土豆、菠菜、南瓜、西红柿、卷心菜、花椰菜、黄瓜、绿辣椒、胡萝卜、白箩卜。
(4)水果:所有的水果及果汁(新鲜的、罐装的或冰冻的均可)。
(5)乳制品:脱脂牛奶(鲜奶或奶粉)、人工奶油、家用奶酪。
(6)面包和谷物等:大米、面包、通心粉、咸苏打饼干、玉米粉。
(7)调味品类:蜂蜜、果酱;番茄酱、生姜、芥末、咖啡茶。
三、低蛋白饮食指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多少克
国际上一般认为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0.8克的蛋白质。我国则推荐为1.0克,这是由于我国人民膳食中的蛋白质来源多为植物性蛋白,其营养价值略低于动物性蛋白的缘故。蛋白质的需要量还与劳动强度有关,劳动强度越高,蛋白质的需要量越大。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供给量标准中,18--45岁男性(体重63公斤),从事极轻体力劳动,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为70克;若从事极重体力劳动,则升高至110克。在特殊生理状态下的人群,蛋白质供给量亦有变化。如妊娠4-6个月的孕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原量基础上增加15克;妊娠7--9个月的孕妇和乳母,在原量基础上增加25克。对于病人,则应在正常维持量的基础上,考虑其病情特点及抗病力和组织修复需要等,进行调整
低蛋白饮食只要控制在正常饮食范围之下就可以了,请把握。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的这些供给量标准是在热量充足的前提下提出的,如果热量不足,蛋白质被迫氧化供能而“牺牲”。因此,离开热能而单独谈增加蛋白质,毫无意义。
四、低蛋白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每日不超过多少?
低蛋白饮食中每日蛋白质供给量约为每公斤体重0.5克,总量根据病情一般限制在20--40克(包括动植物蛋白),在限量范围内要求适当选用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
低蛋白饮食一直作为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进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临床广泛运用。其基本原理基于长期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可明显地降轻肾小球高滤过及高代谢状态,从而达到减轻残余肾单位高压力负荷、延缓肾功能急骤恶化的目的。
扩展资料:
低蛋白饮食以动物蛋白为主,原因如下:
1、可以获得更多的必需氨基酸,有利于纠正体内的氨基酸不足。
2、维持患者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若蛋白质摄入量减少,组织蛋白的分解减少,会引起负氮平衡,造成营养不良。有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通过减轻甚至纠正酸中毒改善尿毒症患者的食欲和抑制白蛋白代谢,这也是低蛋白饮食不仅不会引起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反而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一个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蛋白饮食
五、正常人每天补充多少蛋白质适合?
正常人的蛋白质日摄入量,成年男性每日75克,成年女性每日60克,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量,具体来说,每天要吃大约半斤左右的主食,除此之外,一天保证一袋奶,一个鸡蛋,二三两瘦肉,经常吃一些豆腐,基本上蛋白质量就可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