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位影视界的师傅们,能否告诉我固定镜头的含义,与画面定格的区别.

简单说一下吧,我对摄像研究的也不深我们通常说的镜头,指的的就是你在摄像机中看到的画面,镜头的长短各有不同,有的很短,就几秒,那么固定镜头可以说是一种长镜头,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它的机位,镜头光轴,焦距都不变,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使用固定镜头拍摄,摄影师运动摄像机的因素消失,所呈现的画面范围始终如一,画面的视点稳定,就像我们用肉眼看东西一样,既不同于摇摄和移摄所出现的“浏览”的画面感受,也不同于推拉镜头所呈现的“前后”感受。他所表现的画面比较客观,适宜做环境介绍和专场使用,更多的用于新闻采访,人物介绍。打个比方,你可以看一下央视的《大家》《面对面》,节目中在主持人在与大家对话时,用的都是固定镜头,在主持人和受访者之间切换。再说一下画面定格,我们知道动态的画面是一帧一帧组成的,在电视节目中,使用P制,25帧为一秒,你所定的那一格并不是一秒,而是一帧,也就是一静帧,简单来说,一帧就是一张静止的图片,并非动态的影像,这一点与固定镜头有很大区别,再白点说,固定镜头就是固定摄像机拍一段动态的影像,画面定格就是截影像中的一帧,是图片。

二、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有什么区别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区别为:视点不同、流畅感不同、构图变化不同。

一、视点不同

1、固定镜头:固定镜头视点单一,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

2、运动镜头:运动镜头视点全面,视域区不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

二、流畅感不同

1、固定镜头:固定镜头容易造成零碎感,难以很好表现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生活原貌。

2、运动镜头:运动镜头拍摄流畅,画面可以比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生活原貌。

三、构图变化不同

1、固定镜头:固定镜头的画面框架内的造型元素是相对集中、比较稳定的,所以一个镜头很难实现构图的变化。

2、运动镜头:运动镜头的画面框架内的造型元素是全面平铺、随着拍摄角度而改变,所以一个镜头可以实现构图的变化。

三、什么是空镜头,定镜头?他们都有什么用途?

一、空镜头

指没有人物的镜头,人们习惯称之为景物镜头。苏联评论家法马林说过“戏剧不能容忍自然景物。电影则必须要自然景物。戏剧是表演。电影则是生活。”(《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这里所说的“自然景物”就是电影里的空镜头,它常被用来比喻、象征、抒情、烘托气氛、借物写人等。

空镜头能介绍整个故事发生的环境,一般较多地用在影片的开始。空镜头往往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物传递着浓烈的感情。

隐喻性的空镜头常常直接把抽象的概念用视觉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空镜头常常让观众产生想象,使观众暂时离开影片剧情的叙述,让视觉的感受力集中去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艺术品里重新发现它自己,而且能和所表现的对象起共鸣”。

二、定镜头

固定镜头是一种静态造型方式,它的核心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画面中人物可以任意移动、入画出画,同一画面的光影也可以发生变化。

固定镜头由于其稳定的视点和静止的框架,便于通过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应,给观众以深沉、庄重、宁静、肃穆等感受。

因此,我们在编辑镜头时,可以利用固定镜头在心理感受上与运动镜头偏向于“动”的心态的不同之处,来为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服务。

比如编辑一条关于学校图书馆的新闻,为了表现其特有的宁静,就可以用多个固定画面加以记录和反映,如众多学生伏案读书的大景、多名学生凝神静思的脸部特写等等。这种形式上的处理是与内容和现场气氛相统一的。

扩展资料

主观镜头:

是电影所特有的语汇,它是基于影片中某个人物的视线和心理感受拍摄的电影画面,他使“我们的眼睛与剧中人的眼睛合而为一,于是双方的感情也就合而为一了。”(巴拉兹《电影美学》)

剧中人的眼睛 把镜头作为剧中人的眼睛,这是影片中常用的手法。它让观众从剧中人的视角,来体味其经历、感情和行为。使观众与剧中人合而为一。

人物的精神状态或情绪 比如用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的画面,表现人物的头晕目眩或伤势严重;用光怪陆离、混沌不清的形象,反映人物的醉眼朦胧。

人物心理 借助主观镜头展现人物的幻觉、幻听、想象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镜头的主客观地位是经常变化的,主观镜头只能是穿插,运用的好,锦上添花。如果一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主观镜头,那将事倍功半,适得其反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镜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