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缝纫机现在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在80年代左右结婚的人必须要具备4样大件,才能够让新娘子开心嫁给他,其中缝纫机算是其中一件,包括上海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加上一台收音机,能够满足这4点要求在那样一个年代,绝对是万元户了,而七八十年代一台缝纫机折合到现在的话,我个人估计最少也维持在3万元人民币左右
我记得很清楚,在80年代左右的时候父亲在工厂里面做工人,并且父亲还是一个小的工头,每个月的工资是42块钱,而那个时候一台缝纫机的价格最少也需要150元往上,那就是三个月的工资,而现在这些重工业里面,工人的工资都是七八千元每个月,所以乘以三倍就是一台缝纫机,现在的价格。
其实我现在家里还有父母结婚时候的那台缝纫机,虽然不能用,但母亲一直没有舍得扔,毕竟当年买这台缝纫机绝对是巨款。据说当年爸爸娶妈妈的时候用了500块钱的彩礼,现在的目光看一下不多,但是仔细想一想,那可是一年的工资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所以彩礼这个东西其实也是随着物价在逐渐上涨,本质上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不过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女孩子结婚已经不再要求这传统的东西,手表可以要,但必须是卡地亚这样的奢侈品,自行车换成了名牌汽车,而其他的物件可能换算成了一套房子,所以现在结婚的压力应该比以前更大,如果一台80年代的缝纫机保存到现在品相都好的话,也是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毕竟在市场上这种缝纫机已经越来越少。
80年代的蝴蝶牌缝纫机值多少钱?
两三千人民币。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这三样是人们结婚彩礼的标配。比如蝴蝶缝纫机,在那个年代,多少家庭主妇期盼着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蝴蝶缝纫机。因为那个时候,基本上一家人的衣物都是由当家的女主人亲手缝制——买现成的衣服太贵了,还是自己买来布匹,自己做比较好。
而现在蝴蝶缝纫机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了,可以说是古董了,一般来说,它的价格放到现在已经可以卖到两三千块钱了。
扩展资料
蝴蝶牌缝纫机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而言甚至是两年甚至五年才能存得到钱买到的。家庭中的缝纫机现在已经渐渐少用了,这些缝纫机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只剩下永久又深刻的回忆。
据说现在一台缝纫机能够卖到10000元一台,其实仔细算算按照当时的物价,一台普通缝纫机售价300元,而那时候的工资是30元/月。
而购买一台缝纫机差不多要一年的工资,那么按照现在普通消费者平均工资3000元/月计算,一年的收入购买一台缝纫机至少要3万元!
老式缝纫机真的值钱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缝纫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少。大家日常都是商城买买买,淘宝买买买,也就很少用到缝纫机,慢慢的就被市场淘汰了。
虽然,缝纫机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生活,但近两年却有很多人在网上求购缝纫机,部分承载着旧时回忆和故事的老式家用缝纫机开始跨入了收藏市场。作为收藏品,一些老款的缝纫机可以卖到一两千,而那些保存完好、品相还不错的机器,甚至可以卖到四五千元。
而决定其收藏价格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其工艺,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厂家生产的缝纫机,比如燕牌的工艺和铸造,在当时同期产品中比较突出,因此也是收藏热门。二是其年代,藏品在年代上大都一样,时间越长越有历史价值就越有收藏价值。三则是看其品相,东西保存的越完好就越值得收藏。
很多人收藏缝纫机,其实也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怀念小时候长辈给自己做衣服,那些修修补补的日子,伴随着缝纫机“咔哒咔哒”的声音,都变成了美好的记忆。因此,缝纫机从以前的一百多块到现在的好几千块,从日常家用品变成收藏品,缝纫机作为上一辈生活的见证,收藏它其实也是人们对于过去的家庭生活和记忆的怀念。
七八十年代的缝纫机,现在能值多少人民币?
许多小伙伴特别是八零后,小时候一定都有见过妈妈在缝纫机前缝补衣物的场景吧,缝纫机放如今虽然不起眼,当年可是和自行车、手表并列为三大件的。八十年代的小伙子娶媳妇,要是家里没个缝纫机,姑娘都不愿意上门,当年能够和120元一块的手表并列缝纫机自然也是价格不菲的。
在那个年代,能有一台缝细机,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娶媳妇得有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就像现在有房没?有车没?呵呵!特有面子的事情!当然缝纫机的价钱不菲哟!至于我们现在探讨一台老旧缝纫机的价钱,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了,如果单纯从机械的作用角度看,确实值不了多少钱,一二百吧,毕竟现在买个新的缝纫机才三百来块钱呀!我有一台上海出的蝴蝶牌缝纫机,是七一年八月份买的,说起缝纫机,还有一段故事,在我小时候我家有一台青岛出的缝纫机,我妈老不让我动,越这样我越想动,刚开始我一弄就把线塞住了,被发现了,就要爱次骂,后来久而久之我就会用了,并会自己做衣服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迫切希望自已有台缝纫机,因此结婚前我向老伴说,我不要衣服也要要台缝纫机,当时他们家条件达不到,因此老伴去了东北,住了五个月,给我挣回一台缝纫机。我们结婚了,缝纫机立下了汗马功劳,婆婆的,小叔的小姑子的衣服我都做,并且还给别人做。有一次老伴练飞脚,把机面打碎,我心痛了好长时间,后来,我们搬了好几次家,缝纫一直首搬之物,直到现在还在用,要说卖钱,不值几个钱,可是对我来说它很有纪念意义,老伴不在了,这是他留给我的礼物,上面还有他留下的印记,这是花钱买不来的。
如果放到如今,七八十年代的缝纫机能值多少人民币呢。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谁家要是能有一台燕牌缝纫机那是相当奢侈的事情,一直到八十年代这种售价127元一台的缝纫机在市场上仍然是抢手货,当年的127元大概可以买870斤大米或者137斤猪肉。有些品相更加完好的,还能卖到了3000元之多(几千元在现在也干不了什么,如果家里有还是可以先收着)。其实无论是自行车还是缝纫机都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它们见证着我们不断优渥的物质生活,值得被人们好好珍藏。
其实我觉得这不是值多少钱的问题了,没法用钱来衡量了。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嫁妆,对我的父母来说就婚姻的回忆,爱情的见证,所以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了;对于我来说,那是孩时的回忆,可以说是我童年的记忆,以前妈妈在踩缝纫机做新衣服,缝补衣服时我就站在旁边看看妈妈给我们我们缝补衣服,觉得那是妈妈的辛勤劳作,是母亲对子女的爱,现在每当看到缝纫机或者它的照片时儿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谢谢辛勤的妈妈,谢谢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