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肥肠的故乡,就在这个四川小城上

对于肥肠这种食物,喜欢的人趋之若鹜,不喜欢者避恐不及。

前者之中,就有一位著名吃货——《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他喜欢吃肥肠到了什么程度呢?汶川地震的时候,陈晓卿所在的栏目组被派到了四川一个叫青川县的地方。有一天他正在吃肥肠的时候,余震来了,饭馆里的所有人都往外跑,他也想跟着跑,但又舍不得这碗肥肠。最后他淡定地把肥肠吃完,找老板结账时,发现连老板都跑掉了。

陈晓卿说,青川离江油非常近,江油是全世界肥肠的故乡,你们爱吃肥肠的,此生一定要去一次江油。

等你真的到了江油这个肥肠圣地,你会觉得整座城市的空气里都是肥肠的味道。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江油是一个位于四川北部的县级市,由绵阳市代管。这儿的 旅游 宣传语是“李白故里”,在许多人眼里看来,这句话完全不如“肥肠之乡”来得更有吸引力。即使江油肥肠的招牌被挂到了邻近城市甚至外省,但对于江油人来说,出了这里地界的肥肠,根本就没有资格叫江油肥肠。

肥肠在江油的流行,起源于本地的小吃摊。下水价格本就便宜,四川人又极善于使用香料调味,在那个食材没那么多样,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肥肠就成为了好吃不贵的最佳选择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江油市内各地逐渐涌现了小小吃肥肠、川罗肥肠、城边肥肠、老店肥肠等多家主营肥肠的小吃店,江油肥肠的名号开始往外打响。现在的江油街头,早中晚三餐,你都能见到本地人开心地在小店里吃着热乎乎红油油的肥肠。

如今,肥肠在江油衍生出了许多种做法,但最受欢迎的做法还是 传统的红烧 。 将花椒、干辣椒、八角、大蒜、姜片、桂皮、草果等香料炒香后,再放入肥肠,加入少许盐和酱油后,再放入一些水红烧半小时左右,出锅后撒点葱花 ,一道让人碰到地震都挪不开腿的红烧肥肠就出锅了。以这样的做法处理后,一块块肥肠显得色泽油亮,厨师已将肥肠的油脂清洗干净,使得肥肠吃起来肥而不腻,颇有嚼劲。如果要在江油吃肥肠,红烧一定是上上之选。本地人还喜欢搭配一碗白米饭吃,让红烧肥肠的油香和米饭的香糯融合在一起,十分过瘾。

一顿饭吃五碗肥肠,在这个小镇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把红烧凉拌干煸泡椒肥肠都点一遍,就算得上是一顿“肥肠”丰盛的肥肠宴了。

和切成小块的红烧肥肠相比, 凉拌肥肠 一般是 将卤好的肥肠切成长条,好让肥肠能充分接触凉拌的调料,吃起来更入味 。用来凉拌调料可用红油、辣椒、花椒、姜蒜、香油、酱油等拌匀,加上香菜、豆芽菜等配料,配着肥肠一起吃即可。作为冷盘,香辣开胃。

相对红烧肥肠来说, 干煸肥肠油腻度偏低,更有嚼劲 。原因自然是肥肠被煸干过后,油脂析出,使得肥肠本身更有爽弹的口感。煸好的肥肠再加入葱姜蒜和辣椒爆炒,也是非常受人喜欢的一种口味。

泡椒肥肠 色、香、味俱全,是可媲美红烧肥肠的人气口味。 泡椒本来就是川菜中极具特色的调味料,辣中带酸,用来炒制肥肠可更增添食欲 。

要是你是个不太能吃辣的外地游客,倒是可以试试 清炖口味的肥肠 ,但本地人一般会对点这类肥肠的食客投去不屑的眼光。肥肠被炖得过度软烂,吃起来便不像之前几种口味的肥肠那么有嚼劲了。而且,由于肥肠缺乏香料遮掩味道,如果处理得不好,极易有浓重的腥味。

如果你也是肥肠爱好者,江油就是你的味觉故乡。

绵阳特色美食

1.绵阳米粉

绵阳米粉是四川绵阳的特色食品。绵阳米粉是一种细米粉,有清汤、红汤、清红汤三种口味,还有十几种佐料,如肥肠、排骨、竹笋、豌豆等。边肖喜欢用豌豆尖蘸着吃,稍微煮一下,不蘸任何食材我都觉得好吃。当地人一边吃米粉,一边买个大馒头蘸着汤吃。

二、脆皮锅盔

脆皮锅盔是绵阳当地的美食。刚出炉的锅盔薄而脆。用刀切开后,看起来像个蚌壳,里面填满了各种馅料。咬一口后,外壳酥脆,里面麻辣鲜香,入口咔嚓。每一口都能吃到层层油酥,每一个缝隙里都有多种口味混合,让人欲罢不能。很好吃没有油腻感!

三。梓潼片粉

通片粉是四川绵阳的特色食品。材料味道独特,晶莹剔透,酸辣可口。切片粉的做法和凉粉差不多,只是加入了韭菜汁,然后薄薄地铺在锅底,放在开水上快速烧开,放在冷水上快速凝固。吃的时候,把它一个个撕开,加入酱油、醋、姜、蒜泥、葱花、芥末、花椒粉、红油、海椒等调料,拌匀,就可以狼吞虎咽了。

第四,冷浸

绵阳冷蘸蘸,江湖派四川街头小吃。即各种新鲜蔬菜煮熟后,用牙签串起来整齐地放在盘子里,然后蘸上事先准备好的蘸料食用。一个是“冷”,一个是“蘸”,很直白但很形象。所有菜品都能快速吸收汤的味道,同时保留其甜味,味道鲜美。

五、梓潼镶嵌碗

四川梓潼的一些镶嵌碗也被写成香碗。自古以来,镶嵌碗就是宴席上的特色菜肴。有些是香,鲜,嫩,不像川菜(川菜给人的印象是辣)。蛋清、蛋黄、瘦肉镶嵌蒸熟,辅以淡汤。它们的形状很像陕西泾阳的美食,笼蒸混汤的感觉和陕西资阳的差不多。

绵阳特色美食有哪些?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美味,绵阳盐亭的特色美食是什么?

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四川和重庆的火锅……地域不同,饮食风味也就不一样,在绵阳盐亭也有许多美食。然而很多美食,看似平淡无奇,但是要做好也非易事,于是很多时候只有到了宴席上才能有得吃。

作为一位四川人,喝酒喝茶是常事,吃苦吃辣也是常事。然而川菜包罗万象,除了麻辣当家也有甜品,而这道“龙眼甜烧白”便是我小时候的最爱。龙眼甜烧白是川菜中的一道传统名点,其主要原料是五花肉、糯米、红枣,口味是甜,成品油润光亮,肉片甜香酥软,肥而不腻:糯米滋润柔软,洗沙甜香酥散适口。

粉蒸肉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如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份),属多种菜系,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香味浓郁。根据烹饪方法,可以偏辣,可以偏甜,佐以米饭甚佳。

梅菜扣肉的具体起源时间已无可考。但是梅菜作为广东客家人特产历史悠久,历史上作为宫廷食品而被称为“惠州贡菜”。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后,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有增强消化,清热解暑,消滞健胃,降脂降压的功效。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又吸收了五花肉的油水、汤汁,味道变得更加丰富,五花肉又带着梅菜的清香,肥而不腻。

品碗在四川也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用豆芽或煮熟的竹笋作底,再用当地土猪肉手工制作的丸子为主,上面再整齐排放猪肚片,口感滋润,香糯劲道,咸鲜味美,老少咸宜,是农家餐馆儿坝坝宴必选菜。

而作为地地道道的盐亭人,大街小巷飘香的方酥饼一定是见过并吃过的。还记得盐亭中学旁边的新希望市场常年有两家卖方酥饼的老板,一家露天摆摊、一家有一个小小的门店,下雨时,有时露天摊就会打烊,只有门店会正常营业。

还记得上学时有时没去吃饭,就会让同学帮忙带一些吃的回来,而方酥饼也是常带的选项之一。时过境迁,虽然与新希望市场相隔不到50米,但是却已经好几年没再吃过方酥饼,那些味道早已经遗忘在记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