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地域文化特色是什么?

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自古以来是我国内地的商业重镇,其”南北激荡,东西融合,独具中位的区位优势“,’江河湖泊并存,因水而生,得水而兴”的地理特征,‘黄金水道连东西,一桥飞架通南北’的交通便利条件,“市民来自八方,多元文化互补”的人文环境,造就武汉地域文化具有“江汉汇通,桥贯南北’,”楚风汉韵,兼容并包"的地域特征

二、武汉风土人文有何特点

武汉的人文历史有3500年了,外地人来武汉不习惯武汉人说话,感觉如同吵架。其实这和武汉人热情豪迈有关,说话的时候声音大,带有汉味 但是本意都是好的。武汉不排外,大部分的武汉人都是很热情的。

一、武汉名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四季美汤包、面窝、糊汤粉等等。

1、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其采用碱水面,并以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醋等为辅助材料。热干面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

2、三鲜豆皮

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前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

3、四季美汤包

武汉的“四季美”小笼汤包是在苏式汤包的传统做法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的。这种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的武汉风味特色,不仅为武汉人所喜爱,而且在全国也颇有名气。

4、面窝

面窝是武汉独有的地方性小吃,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呈凹状而被称为“面窝”。其实用“面”来修饰“窝”并不贴切,因为成分中面粉只占少数,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炸成后像个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

5、糊汤粉

糊汤粉,著名武汉传统小吃,以圆米粉为主要食材,鱼糊汤,小虾米,葱花为辅料,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

热干面

四季美汤包

三鲜豆皮

糊汤粉

面窝

二、武汉,江城,中国,甚至全世界,没有哪座城市像武汉那么多水。长江浩浩荡荡穿城而过,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更是武汉的母亲河,汉江从北婉约而来,安静地汇入长江,将武汉划分为汉口,武昌,汉阳三镇。数不清的湖,像东湖,南湖,沙湖,汤讯湖,西北湖,月湖,墨水湖,水果湖,塔子湖,东西湖等等,水构成了江城一大特色,中国,甚至全世界独一无二。

三、武汉的教育之发达。武昌简直就是一个大学城,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学院等等。

三、武汉这座城市有什么特点?

武汉这座城市的特点是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武汉的地势特点:

武汉市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武汉

四、武汉的名胜古迹和风物特产

一,名胜古迹

1,云雾山景区

云雾山景区地处黄陂区西北部泡桐店境内,享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美誉,以重峦叠嶂、气势雄伟而闻名江汉,是大别山脉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武汉市延绵最长的山脉,东至长岭镇山界,南与袁李湾富家冲新塘接壤,西北至孝昌县山界。

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3,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

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和沙湖之间的楚河汉街,于2013年9月28日开馆。场馆分为上下两层,占地约1551平方米。起源于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目前在全球拥有十六座展馆。

二,特产

1,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汉民间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黄,味香而醉,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

2,面窝

面窝是武汉地方性小吃之一,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雾山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汉区

五、武汉的特色是什么?????

1、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

2、豆皮。“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名为老通城甜食店。

3、汤包。四季美汤包1927年开业,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有名厨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肉皮用得新鲜,肉馅要一指膘的精肉,蟹黄汤包要用阳澄湖大鲜蟹,受到食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汤包成为主打。

4、煨汤。店经营的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膀汤、八封汤、甲鱼汤、牛肉汤、鸭汤等。以瓦罐鸡汤最著名,其原料为产于黄陂、孝感一带的肥嫩母鸡。将鸡块入油锅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原汁原味,营养丰富。

5、糊汤粉。糊汤粉,著名武汉小吃,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

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