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营口特产是什么?

1、盖州绒山羊

盖州绒山羊,辽宁省营口盖州市特产,辽宁绒山羊原产地盖州市(盖县),故又称盖州绒山羊。它具有产绒量高、净绒量高、绒纤维长、粗细度适中、体型大、遗传性能稳定和改良低产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其产绒量居全国之首。

2、营口柞蚕

营口柞蚕,辽宁省营口特产,营口的柞蚕生产具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顺治年间,就开始放养柞蚕,而后传播到庄河、岫岩、海城等地,是辽宁省和东北地区人工大量放养柞蚕历史最早、时间最长的地区。

3、营口大闸蟹

营口大闸蟹,辽宁省营口特产。营口大闸蟹的生长特点是:海水里生,淡水里长。因面临渤海的辽东湾,有广阔的海域、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同时,内陆充足的淡水资源和丰茂的水草,又使河蟹得以“长”。

4、盖州生姜

盖州生姜,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盖州生姜用途很广,是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为一体的多用途蔬菜,除用做调味佐料外,还可以加工成姜粉、姜干、姜汁、姜片、姜油等产品。

5、盖州西瓜

盖州西瓜,辽宁省盖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盖州市地处辽宁省南部的辽东半岛,全年降雨量在670—700毫米。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思润,光照充足。由于盖州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生产出来的西瓜批皮绿瓤红、甜汁四溢。

二、营口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哪些著名小吃

营口位于辽东半岛的西北部,西临辽东湾,与锦州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著名的滨海之都。昔日的百年老港如今成为了现代化的港口城市,昔日的渔村如今成为了科技开发区,但营口的山、河、海、林仍然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宣扬母爱的望儿山,香火缭绕的楞严禅寺,海岸线上绵延的海水浴场……营口的旅程定不会让你失望。

营口好玩的地方推荐

鲅鱼圈

营口市鲅鱼圈区又名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营口开发区。鲅鱼圈区属于行政区划范畴,而营口开发区属经济范畴。鲅鱼圈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的渤海之滨,坐落在营口市南端50公里,北距沈阳210公里,南距大连170公里。总面积268平方公里,称之为渤海明珠鲅鱼圈北方亚龙湾。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41美元。

营口开发区旅游风景区可为您提供多种层次的食、住、行、游、购、娱服务,这里有碧海蓝天、金沙青山、温泉古迹、渔村果园,带您回归大自然,真正使您领略山、海、林、泉、特色旅游。

白沙湾

白沙湾是一个在绿树掩映之下的海滨浴场,人称“东北第一滩”。归州白沙湾以盛产大桃和水产品而闻名,在首届白沙湾鲜桃品评会上,一个单体重1040克的大桃成为白沙湾大桃之最,并被选入上海吉尼斯纪录。白沙湾的水产非常丰富,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红海

位于营口开发区红海办事处南部,北接月牙湾海滨,南临仙人岛旅游区,海岸线长347公里,该区域水清沙净,沙滩细软宽阔,沿岸植被保护较好,是一处环境优美独特的海滨,具有较高的观赏游憩价值。现规划开发为以海滨为主的观光、度假、疗养、休闲娱乐旅游胜地。近几年来,省内外有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来自沈阳、鞍山等辽宁游客有很大比重,全年都可旅游。

金沙滩海滨

金沙滩海滨旅游区位于熊岳镇,以黄沙碧浪而著称,水清沙细,沙滩平坦,风光秀丽,旅游娱乐和休闲设施齐全,交通十分便捷,是一处天然的海滨浴场。金沙滩海滨浴场北起号房,南至熊岳河口,海岸线长1公里,可浴面积5公顷。宽阔的海水浴场河滩平缓,沙粒均匀,海水洁净,是理想的“黄金海岸”。这里林静花俏,田园景色与海岸风光融汇一体,别具一格。

钟鼓楼

钟鼓楼,座落于盖州市盖州镇的中心稍偏南处,居于盖州古城南北中轴线上,距南城门约350米,距东西城墙各约340米。

钟鼓楼建在高台上,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中为观音阁,阁后为大慈宝殿,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这组古建筑皆座北向南,偏西23度。这组古建用材及木架特点,均有明代风格,相传为明洪武年间,指挥吴玉展筑南城时所建是可信的。

钟鼓楼,民国年间曾改做"民众图书馆",现基本保持原貌,很有保存价值。

钟鼓楼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将其提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提升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岛

仙人岛位于月牙湾南部的盖州市九垅地镇境内,该旅游区拥有5000亩海防林,每到春季,槐花飘香,泌人心肺,林中漫步,心旷神怡。与其他海滨旅游区相比,仙人岛有三大特色:一是余晖洒金,仙人岛每到退潮时节,千米沙滩露出海面,太阳的余晖照耀其上,如洒下万点金珠,蔚为壮观;二是兔岛怒潮,仙人岛又名兔岛,悬崖壁立,垂直入海,临岛下望,惊涛拍岸,动人心魄;三是"风车"林立,近年来,在仙人岛上,耸立起几十个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迎风飞转,为仙人岛添一美景。现旅游区内建有各种风格的度假设施,可供人们开展休闲度假旅游活动。

三、营口特产

楼上的太有意思了吧,人家刚来营口就跟让人家去吃二高鸡排,找不找的到还是个问题呢。

我同学也来过营口,湖南的,我建议她买点儿干菇什么的,或者是煎饼,正宗的煎饼,各大超市都有买,还有芝麻软糖,也不错!

喜欢吃辣的就吃饭的时候多让厨师放点儿辣椒,超市有买老干妈,买瓶吃呗!建议你尝尝锅包肉,茧蛹,还有河蟹,虾什么的,都挺好吃的!

其实,营口也没什么特别的,可以去海边儿转转,可惜现在有点儿冷,东北人大多数都急性子,说话比较习惯快言快语,呵呵!

祝你在营口玩儿的愉快哦!

四、营口有什么好的出名的特产?

一、稻米:国家优质米生产基地

营口市种植水稻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将大石桥市(营口县)西部、老边区(郊区)、盖州市(盖县)西海农场、团山镇(乡)等大片盐碱荒滩改造成渠道纵横、排灌畅通、土地平坦、条田连片的水稻高产农田。由于加强了科学研究,在水稻生产上,推行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在水稻品种上,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在栽培耕作技术上,进行了4次重大变革;到1984年,从整地、育苗到田间管理,已形成了一套亩产千斤的栽培技术措施,单产由开发水田初期的135.5公斤,上升到636.5公斤,水稻总产36.6万吨,面积达57.6万亩。

50年代水稻优质品种主要有农林7号和农林1号水稻;后经杂交选育出水稻新品种——卫国。该新品种在产量、质量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优于当时栽培的其它品种,特别适于在辽南地区种植,比其它品种平均增产15%,最多增产达40%。1955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在辽南地区推广。它是辽宁省第一个自己选育的水稻优良品种。

进入80年代以后,营口市推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主要有黎优57、辽粳5号、7826—10、1195、S16等。黎优57是在国内第一个大面积种植的水稻杂交品种,具有明显的根系优势、同化优势、穗粒优势和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米质好等特点。7826—10(营丰1号)是大石桥市示范农场、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持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单产比丰锦增产10%。

到90年代,大石桥市大力推广金牌稻种8433,超过从日本引进的王牌品种,风靡水稻产区和大米市场。从1993年开始成为大石桥市水田地区主栽品之一。1994年,辽宁省100万亩水田推广种植。

营口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米质清白,香软适口,畅销国内外,被国家列为优质米生产基地。

二、海盐:广阔无垠的海盐田

营口盐田的开发始于1730年,具有269年的历史。全市晒盐总面积为2.06万公顷,年产量达80万吨。盐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且大多中短线产品,产品种类和数量均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营口海盐为发展盐化工生产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优势:以海盐年产量80万吨计算,产盐后所排泄的苦卤为80万立方米,这些苦卤中约含氯化钠3.35万吨,氯化镁13.5万吨,氯化钾1.6万吨,硫酸镁6.93万吨,溴化镁2855吨,为开展苦卤综合利用、生产盐化工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为此,营口市充分利用产盐后的苦卤综合利用,以及发展加工盐的系列产品和盐的二次加工系列产品(食用盐、专用盐、佐料盐、畜牧盐、营养盐)等,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三、水产:

1、产量、质量居全国首位的海蜇

营口海蜇驰名中外。海蜇为腔肠动物,是一种暖水性大型水母,雌雄异体,在水质半咸半淡,泥沙底质的河口附近飘游生活。营口海蜇产区分布在北起辽河入海口下游、大清河,南至归州沿海。主要产区为团山镇北海渔场,其产量占盖州市的60%,主要品种为绵蜇(碗蜇)和沙蜇。绵蜇味美肉嫩,色紫白,为海蜇中的上品,约占海蜇群体的70%。其次为油蜇和沙蜇。沙蜇肉厚色白,无杂质,以个大体重为特点。最大沙蜇如碾盘,重量达数百千克。自1973年海蜇向国外出口以来,捕捞量逐年增长,全市捕捞量最高年产达1万多吨,占辽东湾总产量的32.7%。营口海蜇的产量、质量位居全国之首。

2、最早的对虾养殖

营口沿海滩涂平坦,水质肥沃,饵料资源丰富,是东方对虾产卵、繁殖的优良场地。营口养殖对虾的历史较长,最初是靠涨潮纳入天然苗种进行鱼虾混养,是一种粗放的养殖方法。进入70年代中期,对虾养殖发展很快。1974年,营口市水产研究所和老边区海水养殖场协作,开展了对虾人工产卵孵化试验获得成功。1978年、1979年,又开展了人工饲养对虾和精养试验,回收率为94.4%,平均亩产369.3千克,达到辽宁省领先水平。每年育虾苗6亿多尾,除供本市养殖外,还供应给外市。1983年,为在宏观上增加对虾资源,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在营口建立隶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渤海水产增殖科学实验基地营口增殖实验站。其任务是开展对虾资源增殖技术研究,对虾人工育苗和进行大海流放增殖试验。营口对虾养殖走上了科学化、规模化的轨道。对虾养殖面积达33511亩,年产量从1981年的4吨增加到现在的2268吨,养殖对虾成为近年来营口市产量最多、产值最高的水产品之一。

3、最大的毛虾市场

毛虾是辽东湾水产资源主要品种之一。常年捕捞量都在万吨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8700吨。毛虾捕捞期每年3月至5月、9月至11月。营口市成为辽宁省毛虾生产的集散地。每逢捕捞旺季,山东、河北等外地和市渔业公司以及沿海渔村的渔船前来捕捞作业。并在毛虾市场进行交易。由于营口虾皮加工质量好,价格合理,非常畅销,在东北三省及北京、青岛、上海、浙江等地区,很受消费者欢迎。

4、辽宁省唯一的虹鳟鱼养殖基地

虹鳟鱼是名贵的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是辽宁省养殖品种中唯一的冷水鱼类。1966年4月,营口市、大石桥市(营口县)农业局从黑龙江省引进虹鳟鱼发眼卵3000粒,在大石桥市百寨镇(公社)圣水寺冷泉水中培育鱼苗成功。1972年10月,将499尾鱼苗放入大石桥市建一乡(公社)厢房水库的400平方米池塘中进行养殖驯化。1973年1月,从该池中捕出种鱼和大鱼481尾,鱼苗成活率为96.2%。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两年,从发眼卵培育到种鱼育成,取得自育自繁虹鳟鱼试验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0年,荣获营口市科技成果一等奖。虹鳟鱼投放到市场后,成为宾馆、饭店抢手货,供不应求。

四、水果:

1、中外驰名的苹果之乡

营口市的苹果生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辽宁省四大主产区之一,产量名列辽宁省第二。由于营口的土壤、气温、雨量等自然条件适宜苹果生长,且苹果以果质香甜、耐贮运而闻名中外,素有苹果之乡美称。营口苹果主要栽培区是盖州市中东丘陵区各乡镇、大石桥市部分乡镇和老边区柳树镇等。盖州市和大石桥市部分乡镇于1995年分别被列为全国和辽宁省的苹果生产基地。全市苹果以国光系、富士系、元帅系、金冠系为主,品种有98个,其中,国光、富士、红玉、倭锦、鸡冠、迎秋、青香蕉、甜黄魁、祝光、印度、伏锦、元帅、红星、金星等为主要栽培品种。到1998年,苹果树已发展到3100万株,产量达到37.4万吨。营口苹果除销往国内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数量每年在2万吨左右。

2、葡萄之乡

营口市中部平原适于栽植葡萄,葡萄栽植面积10813亩,株数仅次于苹果,共300多万株,占果树总株数的10.7%。盖州市陈屯乡葡萄栽植量居全市之最,红旗满族镇大棚葡萄2600亩。分别被誉为“葡萄之乡”和“东北葡萄第一镇”。

全市有葡萄品种27个,其中龙眼、巨丰、北醇、玫瑰香、康拜尔、黑奥林、红富士为主栽品种。龙眼是多年来在熊岳城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大部分为鲜食品种,只有北醇为酿造品种,龙眼是兼用品种。

营口栽植与培育葡萄的历史悠久。早在1913年,熊岳农事试验场就进行葡萄优良品种的选育,到1945年,共推出晚香玉、白鸡心、龙眼、黑汉堡、玛卡特汉堡、牛奶、白大粒红鸡心、汤姆森西多力思等9个优良品种。

1967年,熊岳农业专科学校经过十多年的试验、比较和系统观察,选育出新品种——熊岳白葡萄。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耐寒性,在熊岳地区5年生葡萄亩产可达1500公斤。白葡萄果实白色透明,平均粒重2.82克,含糖量20%,出汁率75%,每千粒果含维生素C20—20.7毫克,单宁含量较低,含酸量适中,榨取的果汁抗氧化强,澄清速度快,是酿造高档白葡萄酒的优良原料。1983年,营口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经过多年试验,选育出具有稳定的抗寒、抗病、早熟、耐碱、丰产等优良新品种——紫丰。1985年通过省级鉴定,并被命名推广。

3、享誉省内外的盖州大李子

营口市的李子树有150万株,年产量2万吨,共有9个品种。其中主栽品种有:香蕉李、朱砂李、鸡心李和黄干核李4种。搭配品种有伏李、秋李、麦黄李、长把李和黄肉李。

1982年,盖州市在进行植物品种普查中,发现了李子的新品种——盖州大李子,当时全县只有5棵大李子树。该树结果期长,树龄一般在30年以上,果子个头大,平均单果重125克,最大的达160克以上。果味好,香甜适口,早熟,每年7月20日前后成熟,比香蕉李子早熟半月至20天。由于登市早,价格好,经济效益高。盖州市科委在安平、芦屯、九寨、高屯、红旗、九垄地、罗屯等乡镇进行推广,建立了成片大果园。其中仅盖州市安平乡李武沟村就有李子树2万株,年产400吨,被誉为“李子之乡”。辽宁省科委将其列为优良品种开发和“星火科技”项目。该品种已被黑龙江、吉林、北京、山东、河北、四川等15个省、市引种。红果之乡

营口市栽培山楂的历史比较久远,但多为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类型繁多的群体。进入80年代,又陆续引进一些新品种进行栽培。现在主栽品种有大山楂、辽红、西丰红、磨盘、八楞和金星。搭配品种有大山里红、早熟大山里红、小山里红。辽红山楂是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在9月下旬成熟,具有果肉细腻、果味浓香、抗寒、耐贮运等特点。全市种植山楂树约18.33万株。大石桥市吕王乡被称誉为“红果之乡”。

4、各具特色的杏树

营口市杏树共有19个品种,其中以红脸杏、麦黄枵、荷花杏、龙王帽、大杏梅为主栽品种,全市共有杏树2.5万株,年产量0.08万吨。

早在19世纪30年代,熊岳农事试验场就开始了杏树的栽培试验。到1945年,先后推出了大杏梅、二杏梅、李子杏等优良品种。1983年至1984年,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先后在陕西省眉县和辽宁省北票市大黑山发现陕梅杏树和辽梅杏树。经过在资源圃中进行嫁接系统培植,选育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系——辽梅杏和陕梅杏。辽梅杏属西伯利亚山杏的变种,耐—38℃低温,枝干呈红褐色。花型与江南梅花完全一样,每年4月开花,花期长达20多天,花色粉红、复瓣,每朵花开出30多个瓣。陕梅杏一朵花有100多个瓣。花的直径达4厘米到6厘米。这两种梅杏虽然坐果率低,但却深得人们格外的偏爱。为北方增加了新的亚乔木观赏树种,结束了北方只能赏盆梅的历史。

五、畜牧:

1、国宝——辽宁绒山羊

营口市农村养羊历史悠久,其中盖州市培育的绒山羊最为著名。绒山羊是产于盖州市东部山区的优良绒肉兼用型山羊品种,具有体型大、体质壮、适应性强、耐粗饲料、抗病力强、遗传性稳定、产绒产肉量高、绒质肉质好等特点,可与世界著名的普列顿羊相媲美,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誉为国宝。1981年,辽宁省畜牧局将盖州绒山羊正式定名为辽宁绒山羊。1984年通过国家标准鉴定,正式确定为国家绒山羊优良品种。1986年国家确定盖州市为绒山羊生产基地。十几年来,先后向21个省(区)市、190个县(旗)输送优良羊种,改良外地山羊取得了显著效果。

2、稀有的野生动物

辽河下游的营口芦苇沼泽地带是发展经济兽类麝鼠等(均可制作裘皮)的良好环境,也是辽宁省麝鼠集中分布区之一。麝鼠由北部自然迁入辽宁,并扩展到沼泽地带,数量逐年增加,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兽类的野生动物资源。

广阔的芦苇沼泽给雁鸭和鸥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有针尾鸭、绿头鸭、白眉鸭、银鸥、海鸥等,迁徙季节有近百支的雁群停留。该区也是稀世珍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场所之一,著名的珍禽白鹳也栖于此地。

东部山区毛皮兽种有黄鼬、松鼠、狗獾等,花尾榛鸡、大杜鹃、凤头百灵、金翅等鸟类也广布山区。

六、柞蚕:

历史最早、面积最大的柞蚕业

柞蚕是营口市的重要特产之一。营口的柞蚕生产具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顺治年间,就开始放养柞蚕,而后传播到庄河、岫岩、海城等地,是辽宁省和东北地区人工大量放养柞蚕历史最早、时间最长的地区。

营口的柞蚕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盖州市的东部山区。全市共有各种柞林资源250万亩,占东部山区30个乡镇土地总面积的51.5%,是全市农业生产中占用资源面积最大的一种。

营口的柞蚕按品种来源可分为四大系列,即青蚕系统、黄蚕系统、靛蓝系统、银白系统;按放养量来说,以青蚕系统的青6号、黄蚕系统的青黄1号为主放品种。其中青6号占放养量的60%,青黄1号占30%。柞蚕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达到6212吨。

柞蚕属于多层次加工增值性产品,其商品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是山区农民致富和创汇农业的骨干项目。

七、林业:

1、中国北方著名的树木标本园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树木标本园座落于盖州市熊岳镇温泉路东侧。始建于1915年,土地面积1.5公顷,各类树种48科、120属、382个树种。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标本园面积不断扩大,树木品种不断增加。到1998年,该树木标本园(包括标本林在内)土地面积为6.5公顷,比建园初期扩大近4倍。树种增加到61科152属、594个树种。其中从日本、美国、苏联、朝鲜以及欧洲各国或地区引进的著名树种40多个,内含造林树种25种,野生果树5种,观赏树种10种。在引进的观赏树种中,针叶树种有萌芽松、北美乔松、西黄松、短叶松、脂松、欧洲云杉等。阔叶树种有火炬树、美国鹅掌楸、日本厚朴、银槭、红桷栎、沼生柞、欧洲白桦等。在国产树种中有中外驰名的古老孑遗树种,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和水杉,有国内稀有罕见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马挂木、玉兰花、刺楸、三桠钓樟、刺五加等,有经济价值很高的中国特产树种杜仲和漆树。

熊岳树木标本园树种之丰富,在中国北方省份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引种的外来针叶树更为突出。

2、全国唯一的李杏种质资源圃

中国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位于辽宁省盖州市熊岳镇望儿山下,占地9.46公顷,建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委托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建设的,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李杏种质资源圃。

种质资源收集始于1981年,现有李资源437份,居世界第一,杏资源450份,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这个资源圃是全国李杏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中心,也是李杏生产的推广基地和全国农业院校师生实习的场所,并为全国各地提供李杏良种。

3、繁多的野生植物

营口在植物区(区系)划上属于华北植物区,是华北植物区向东北延伸部分,包括辽东半岛西北部的盖州东南部、辽东山区西麓低山、丘陵的盖州西北部及大石桥市东部、辽东湾北岸滨海平原的营口市老边区和大石桥市西部。由于河流较多,地上水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又比较好,加之占有绝对优势的华北植物区系种类,又有长白山植物区系和内蒙古植物区系的植物渗入,使营口地区成为辽宁省野生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地方,计有纤维、野果、油脂、干鲜野菜、蜜源、调味等15大类,轮叶沙参、山梨、百里香、苍耳、栗碗、东北天南星、黄柏、桔梗、珍珠梅、苣荬菜、花椒、松脂等150余种,其中芦苇是重要的野生纤维植物资源,成为辽宁特产。营口地区有芦苇面积32980亩,芦苇产量7272吨,主要用于苇浆造纸,芦根药用。

4、东北闻名的药材集散地

营口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药材业比较繁荣。早在1861年营口开埠后,成为当时全东北唯一的水陆交通商埠,素有东北地区药材集散地之称。

1984年6月至1986年4月,营口市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两年共采集鉴定2903份标本,实测样方861个。全市中药资源有517种,总蕴藏量约2086万公斤。在这次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了全地区从未记载和使用的新品种13种,如五加科的东北土当归、夹竹桃科的罗布麻、虎耳草科的落新妇等,还有东北草本药用植物志没有记载的本市独有的伞形科珊瑚菜。同时还发现了过去弃之为草的蔷薇科匐枝萎陵菜,据研究证明,具有抗菌消炎疗效。本地区引种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的百合科植物——芦笋,不仅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效能,对心脏病、高血压、膀胱炎、癌症等都有一定疗效。

营口常年生产的中草药约120多种,有许多地道的北方特产或重要药材,如细辛、刺五加、远志等是南方所没有的。还有一些药用植物,如北沙参、天女木兰、八面枫等,又是吉林、黑龙江两省所没有的。因此,营口的药物资源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在辽宁省内药材生产上也有重要地位。

八、矿产:

1、辽宁省最大的金矿

金矿是营口市的重要矿藏资源,主要分布在盖州市和大石桥市。盖州市猫岭金矿位于太平庄乡境内,矿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从1985年起,国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已探明黄金金属储量74.2吨,其中大于5克/吨的矿体总计24个,金属量9168公斤;大于3克/吨的矿体总计34个,金属量共17410公斤,属低硫化物易采、易选特大型矿床。该矿已被营口市列入“十五”期间重点开发项目,是中国允许对外招商的十大金矿之一。

2、辽宁省白云岩储量第一位

白云岩集中分布在大石桥市百寨镇境内,储量丰富,矿石质量优良,埋藏较浅,适于大规模露天开采。陈家堡子、峪子沟两个大型白云岩矿床,探明储量47790万吨,保有储量47000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87%,储量居辽宁省第一位。白云岩主要用于冶金炼熔剂,该矿已被列为国家规划矿区加以保护。

3、辽宁省唯一探明储量的砷矿床

辽宁省唯一探明的砷矿床——虎皮峪砷矿,位于大石桥市黄土岭镇虎皮峪村,该矿共有25个矿体,其中以7号矿体为主,长50米,厚1.58米,延深180米。矿石量为26.5万吨,含砷量20837吨。平均品位As7—87%,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其次为磁黄铁矿和黄铁矿。规模较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4、全国最大的菱镁矿

营口市菱镁矿属于晶质菱镁矿,探明储量29.4亿吨,占辽宁省的84%,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

主要矿藏资源分布在大石桥市的官屯镇青山怀、百寨镇高庄屯、圣水寺一带。菱镁矿床、矿点共发现12处,其中大型菱镁矿床3处,小型菱镁矿5处。开采菱镁矿的矿山企业有辽宁镁矿公司青山怀镁矿、营口市电熔镁砖厂和乡镇集体矿山企业32个,营口青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镁砂及系列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日、法、韩、俄等40多个国家,已成为全国镁制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经贸部授予全国出口大户。营口耐火材料厂试制出的电熔镁砂,是冶金工业和特种工业理想的耐火材料。可加工出电熔镁砂砖、电熔镁质出钢口砖、电熔再结和电铬砖等产品。其中,电熔镁质出钢口砖被称为三高砖(高纯原料、高压成型、高温烧结),驰名全国。

5、东北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

花岗岩俗称花岗石,结构均匀,质地坚实,颜色美观,为优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营口市花岗岩出露面积约9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盖州市南部的16个乡镇内,大石桥市境内出露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地区总储量为250亿立方米,正在开采利用的储量为22亿立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

营口花岗岩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中—中粗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闪长岩、粗粒花岗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其中盖州市花岗岩石材国内外闻名,现有大小采石场68个,年产量100—159万立方米。产品有:各种楼房基石、路崖石、囤底石、矿井石、碑石、纪念碑(塔)基石、耐酸槽石和各种抛光饰面板材等,大量销往国内各地,并批量出口。特别是黑色花岗石更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花岗岩的分布约占营口市总面积的16%,具有出露面积广、地质储量大、分布集中、风化层浅、质量好、易开采、交通方便等特点,成为全市的优势建材矿产资源。

6、辽宁省唯一的钴矿产地

营口市的铜、钴矿产地共有5处,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境内,盖州市1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处,其中1处为铜、钴伴生产矿。钴D级矿石量538.6万吨,钴金属量2023吨。钴平均品位0.038%,矿石工业类型为铜钴硫化矿石。营口钴矿是目前辽宁省唯一的钴矿产地。

7、硼矿保有储量占绝对优势

营口硼矿主要产地分布在大石桥市黄土岭乡后仙峪村和吕王乡冯家堡子。硼矿保有储量居辽宁省第二位,是营口市的优势矿产之一。

后仙峪硼矿床共见4条矿化带,其中2号矿化带规模最大,矿化最好,是辽宁省开采条件较好的富硼矿。保有储量398.1万吨,平均含三氧化二硼(B203)14.83%。该矿化带长150米,宽164米,最窄处12米,平均宽60米,向地下延深100—700米。以富含遂安石为主要特征,矿石的矿组成主要有硼镁石、遂安石、硼镁铁矿3种。

该矿于1960年由辽宁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发现,经历6年地质勘查。到1989年,有国营矿山1个和集体矿山5个正在开采。其中五○一矿属国家化工部统配的大型矿山企业,1973年10月开始建设,总投资1975万元。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年,以露采为主,扩大建后逐渐转为地下开采,主要开采对象为5号矿体。集体矿山有建一乡硼矿、黄土岭乡硼矿等,年产矿石总量13万吨。硼矿石销往全国13个省、市。

五、营口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啊?

好玩的地方,营口没有什么太著名的,楞严寺啦,西炮台啦,只是在宣传营口时被当做景点介绍,其实就是公园之类的地方,对了,还有一个人民公园,在火车站附近。

好吃的地方,有两家烤肉不错,个人认为非常好吃,一家是牡丹峰,在少年宫附近,另一家是金刚山,也在少年宫附近,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商场市场,在封闭市场周围比较热闹,基本各种东西都有得卖了,哦,对,这附近还有一家大福源。

以上,如果你不是营口人,上面的地方够你转了,如果是营口人,我说的地方你应该都转过吃过了。

追问:

有啥的色小吃没

回答:

营口没什么特色的小吃,如果你不是营口人,推荐你去吃这两家烤肉,挺好吃的。

追问:

谢谢了,我去那边上学

回答:

呵呵,不客气,给你稍微介绍一下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地方。

少年宫再往前走有一家兴隆超市,可以买吃的用的玩的,兴隆超市对门里面有个春泉市场,春泉市场里面可以买一些杂货。有很多公交车可以到东升市场,算是营口最热闹的市场了,各种服装那里都有卖,各种专卖店也基本都在那里,东升市场东门对过有一家新世纪烤串,那家的冷面很好吃,价格也很便宜。从东升市场打听一下,附近还有一家三星电器,在那里日常的电子产品都有卖,不过价格较高,但销售信誉较好,如果是日常小电子产品,可以去兴隆超市对门的电子市场,里面各种电子产品都有卖。

好啦,基本就这些~!

六、谁知道营口有什么好吃的和好玩的吗

好玩的地方,营口没有什么太著名的,楞严寺啦,西炮台啦,只是在宣传营口时被当做景点介绍,其实就是公园之类的地方,对了,还有一个人民公园,在火车站附近。 好吃的地方,有两家烤肉不错,个人认为非常好吃,一家是牡丹峰,在少年宫附近,另一家是金刚山,也在少年宫附近,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商场市场,在封闭市场周围比较热闹,基本各种东西都有得卖了,哦,对,这附近还有一家大福源。 以上,如果你不是营口人,上面的地方够你转了,如果是营口人,我说的地方你应该都转过吃过了。 追问: 有啥的色小吃没 回答: 营口没什么特色的小吃,如果你不是营口人,推荐你去吃这两家烤肉,挺好吃的。 追问: 谢谢了,我去那边上学 回答: 呵呵,不客气,给你稍微介绍一下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地方。 少年宫再往前走有一家兴隆超市,可以买吃的用的玩的,兴隆超市对门里面有个春泉市场,春泉市场里面可以买一些杂货。有很多公交车可以到东升市场,算是营口最热闹的市场了,各种服装那里都有卖,各种专卖店也基本都在那里,东升市场东门对过有一家新世纪烤串,那家的冷面很好吃,价格也很便宜。从东升市场打听一下,附近还有一家三星电器,在那里日常的电子产品都有卖,不过价格较高,但销售信誉较好,如果是日常小电子产品,可以去兴隆超市对门的电子市场,里面各种电子产品都有卖。 好啦,基本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