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云南玉溪,急需一篇家乡特产作文,急 急 急。
我的家乡云南玉溪,特产可丰富啦!有黄芥菜,酱油,绿豆糕,松花糕,豆末糖……但我最爱吃的,就属豆末糖了。 豆末糖是通海独具风味之传统食品,相传为蒙古铁骑所创。至于豆末糖,还有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呢! 那是在公元1252年时,骁勇彪悍的铁骑长期征战,远程奔袭,因为不能带更多食物,所以只好将青稞,大豆捣成面与潮湿红糖放在干粮袋内,颠簸中,炒面将红糖一层一层裹了起来,形成块状。因此就制作出了黄豆芝麻豆末糖。在这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部南征,屯兵曲陀关统辖南疆,豆末糖便逐渐流入通海。制作工艺由当代名师,代代相传改进提高。 家乡的豆末糖,不仅故事精彩,而且味道也是别有一番。 首先撕开裹在纸盒上的一层透明塑料纸,然后揭开纸盒,便会看到一个装满豆末糖的笑食品袋静悄悄地躺在纸盒子里。拿起盒子里的小食品袋,用剪刀轻轻剪开,便会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香味。这味道会让你馋得直流口水。看!那豆末糖一卷一卷的,就像大树爷爷的“衣裳”一样,卷了起来。拿起一卷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品尝一番,只觉得它是那么的酥脆可口。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忘不了呀! 豆末糖的品种十分丰富,有黄豆豆末糖,芝麻豆末糖,巧克力豆末糖……但不管是什么品种的豆末糖,都具有四个特点,哪那就是:香甜酥脆。豆末糖属手工精制而成,具有“入口甜酥脆,张口牙生香”的特点而著称于世。 啊!家乡的豆末糖,我爱你。我真为家乡有这样驰名的特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玉溪特产大全
通海豆末糖
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名牌产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豆末糖以优质黄豆为主料,加工精细,层次均匀,具有“香、甜、酥、脆、人口无渣”的特点。
芝麻片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 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迎光透明、片薄均匀、酥脆爽口等特点。
哀牢春三珍
主产于新平县哀牢山主峰地带。甜菜,又名珍珠莱,味鲜美,性清凉;茨头菜,属木本植物,味苦可口;羊奶菜,因体内有似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
华宁干米线
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九道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色泽洁白,清亮透明,丝质细腻,筋骨好,柔软可口。贮存时间长,可煮食、凉拌或炒吃。
通海民族银饰品
通海制作金银首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有银制钮扣、斗笠带饰、围腰装饰、大方手镯、三丝、包头链、耳环、戒指、项链、腰带等20O多个花色品种。
通海布伞
通海布伞厂生产的“秀湖牌”尼龙折叠伞,结构精致、色彩绚丽、携带方便。儿童伞小巧玲进。布伞共有13个规格,67个品种。
锭子眼药
通海县城“老拨云堂”药店于清雍正六年创制的“锭子眼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对暴发火眼、目赤肿痛、风痒流泪等眼疾疗效显著。同时兼治无名肿痛、内外痔漏、风火牙痛。
元江槟榔
康熙间元江知府章履成,有《元江杂记》五首:述元江风土人情,其中云:
十树槟榔中户产 两栽粳稻上农田。
其自注说:每树槟榔成熟,可得一金。稻谷一年两熟至三熟,在清初元江种槟榔已是当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有十树槟榔即等于中户产业。槟榔在元江,向来是文人骚客的重要题材,留下不少《槟榔词》,《槟榔赋》。
元江坝子气候炎热,终年无霜,为槟榔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清初《元江府志》有种植槟榔的简略记载,当时就驰誉滇南。槟榔鲜品青果,剖开后用藤条穿串。干果称“壳槟”,将壳剥去晒干存储名“槟仁”。槟榔药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间极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槟榔得名于客人雅称“槟郎”的记述。成串的“槟榔吊”是家里逢年过节和办喜事的陈设品。“看(馈赠)槟榔”是青年男女相爱定情的特有方式。元江傣族、白族地方的男女老少都有嚼槟榔的习惯,将槟榔入口细嚼,其色渐呈殷红,染唇如蔻丹,红潮阵阵涌上面颊,像喝醉了酒。
元江芦荟
芦荟的价值近年为人们大加重视。《辞海》说“芦荟主产于热带非洲,我国云南元江有野生。” 芦荟就是神奇的元江野生仙丹“天火草”。
元江野生天火草是多年生常绿草本,属百合科。肉质肥美,皮如碧玉,心赛水晶、花似火红,成熟期短,一年半均可使用,周身是宝入药。主要分布在元江流域的干热河谷,有极强的耐旱及再生能力。
据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祖辈相传,天火草可用于刀伤、火伤、烫伤,有杀菌凝血、消炎止痒、增强免疫,对皮肤有极强的再造能力。美容、美发、沐浴护身、保湿养颜、除斑纹去粉刺、抗老化,去粗糙、防辐射、软化皮肤保持细嫩洁白,又可做为美味佳肴,可消食通气、排毒抗癌,防治糖尿病,通经活气,改善循环及健康状态,使人达到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又具有观赏价值,形美花艳,装饰庭院、厅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在元江地区野生天火草被视为珍宝,天赐仙丹妙药,被人们美誉为“火炼丹”、“火不伤”、“打不死”等。
元江野生天火草也就是现代人所称的“芦荟”,迈年元江大面积栽种,形成一个新兴的优势产品。
相关信息:云南旅游 云南旅行社 昆明旅行社
本篇文章来源于 云南旅游散客网 原文链接:
玉溪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玉溪特产有:盐水鱼、通海县豆末糖、通海甜白酒、澄江藕粉、华宁豆汤米线等。
1、盐水鱼
盐水鱼可长期保存,味道独特,既有腌鱼的香辣味,又有活鱼的鲜甜味,且肉质细腻,吃起来格外爽口。
2、通海县豆末糖
通海县豆末糖是以云南特有的大豆,经过精心挑选、焙烤、粉碎,配以当地生产的饴糖和其他物料,经高温熬制、糖膏与豆末多次折叠、精心制作而成,特点是酥层越多,产品就越酥。
3、通海甜白酒
通海甜白酒主要采用糯米酿造而成,营养丰富,色泽金黄,清凉透明,口感醇甜,糯米甜酒特有的香气,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4、澄江藕粉
澄江藕粉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特食品。它以质地纯净,冲调后透明如晶,食之醇甜清香,细腻润滑,余味无穷。
5、华宁豆汤米线
华宁豆汤米线是用优质豌豆脱壳磨成面粉炒香,加鸡汤煮成,把雪白的米线倒入金黄翻滚的豆汤中,倒入碗里,加上配料,浓香沁人,其味无穷。
云南的米线节有什么习俗?
众所周知米线是云南特有的一种食物,而米线节也是玉溪红塔区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玉溪人对米线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大街小巷都是米线店,把米线的吃法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玉溪人的米线情结自古有之,并滋生出一个世界上最长的节日——米线节.米线节至今以有三百年了,原为新春迎神庙会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三月初三,分村、分街道,按约定的日程,轮流迎祀"土主"(当地人们信奉的一种神)像巡视(也有迎"城隍"和"祖师神"的),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有好的收成。玉溪市共有四堂"土主","土主"到哪个村、哪条街,就是该处的节日。村里灯会要组队迎神,表演花灯以及龙灯、狮舞等民间歌舞进行庆祝,历时两至三天。除杀牲祭祀外,还要登台唱花灯、演戏。有的邀请外村灯会名角联合演出,有的则请临时灯班包演,届时各家各户杀鸡买肉、备酒、备米线,接女儿女婿及其他亲友回家过节
。由于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吃米线,所以称"米线节"。新中国成立后,迎送、祭祀"土主"的旧习俗虽已逐渐消失,但节日期间仍要准备米线,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轮流,至三月初三日结束。而米线花费也不高,在当地人们普遍认为如此米线节就算天天、过也不会把家吃垮。米线节的米线十分丰富,有鳝鱼米线、小锅米线、凉米线、杂酱米线、鸡肉米线、鸡丝米线、焖肉米线、砂锅米线等,当然也有卷粉(也是一种用米做的食物)。
现在,人们把米线节称为“团圆节”、“丰收节”或“豆糠节”。每逢米线节,人们会把出嫁的女儿女婿接来,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看表演、舞龙灯,但米线却从来没有从宴席上撤下过。
近几年,政府有关部门把流传在民间的米线节组织起来,举办第一届米线节,把舞龙、耍狮等民间文化活动与米线节结合起来,把商品展销与旅游观光统一起来,从1月31日持续到3月14
日,历时一个半月。完全按照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逐村轮流过米线节。
旧时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玉溪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起举行。这一天,人们将土地爷从庙中请出,各村轮流迎祭,祈求土地爷保佑来年丰收。土地爷到某村日,就是该村的“米线节”。全村供奉,各户以米线招待亲朋好友。迎祭活动至二月初八送土地爷回庙时进入高潮。因此也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