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祖属于哪省管辖

马祖

马祖又名马祖列岛,位於台湾海峡正北方,面临闽江口、连江口和罗源湾,与中国大陆只有一水之隔,为海运要冲主要由南竿、北竿、高登、亮岛、大丘、小丘、东莒、西莒、东引、西引及其附属小岛共计三十六个岛屿、礁屿组成。

列岛北起东引乡北岸(26度23分);南到莒光乡林拗屿南岸(北纬25度56分);极东东引乡世尾山东岸(东经120 度30分);极西为南竿乡津沙村西岸(东经119度51分)。距离台湾本岛114海里,离金门152海里,澎湖180海里与闽江口相距约54海里,离福建沿海约10多海里。列岛的陆域面积为29.52平方公里,全县各岛海岸缐总长为 133 公里。

特产

酒品系列

马祖老酒,循古法酿制,使用糯米与天然的山泉为原料,全年均适宜品尝。东引陈高,使用高梁与天然山泉为原料,为高梁酒中精品。

东引陈高,被称为台湾白酒之王,是马祖列岛最畅销的白酒,也是台湾总统府指定的国宴酒。

糕饼、糯米酥

马祖酥、芙蓉酥、迷你糕等,系以糯米或地瓜粉制成的糕点。马祖酥类似沙琪玛,唯有不同原料口味。芙蓉酥上裹有花生粉美味香脆。迷你糕福州话「荸齐」又称「梅梨糕」等,过去是马祖民间的小点心。

海产与鱼面

黄鱼是马祖地区的特产,黄鱼淋上老酒清蒸有绝佳的风味。

马祖鱼产加工品最常见的是鱼面与鱼丸,使用新先鲜去皮鱼肉及太白粉等原料制成。

地理

列岛北起东引乡北岸(26度23分);南到莒光乡林拗屿南岸(北纬25度56分);极东东引乡世尾山东岸(东经120度30分);极西为南竿乡津沙村西岸(东经119度51分)。距离台湾本岛114海里,离金门152海里,澎湖180海里与闽江口相距约54海里,离福建沿海约10多海里。列岛的陆域面积为29.52平方公里,全县各岛海岸缐总长为 133 公里。

地质条件上为花岗岩锥状岛屿,地势起伏大且陡峭。北竿岛的壁山标高294公尺,为马祖列岛第一高峰。南竿第一高峰是云台山,标是248公尺,己列为台湾地区小百岳之一。

地形多谷地、湾澳,海岸地区花岗质岩石,受风化及波浪侵蚀作用,多崩崖、险礁、海蚀洞、海蚀门等地形,部分湾澳地区经过冲积与堆积作用形成沙滩、砾石滩、卵石滩。全县4乡只有东引没有沙滩。

历史

马祖的开发最早始於元朝,是大陆渔民出海捕渔时休憩避风之所,明末清初期间当地为倭寇所盘据。到了清朝初期才又有福州沿海渔民移居此地,并逐渐形成具血缘关系的村落,其中以陈、林、曹、王、刘为大姓族群。今日南竿是马祖第一大岛和人口最集中地区,为连江县县治所在是马祖的政经文教中心。

马祖地区的风土民情承袭於大陆福建闽东地区,当地语言为福州话(长乐口音居多),当地人多称为「平话」或「马祖话」。马祖因四周环海又多风,当地居民多利用花岗岩块,沿著山坡地兴建,其结构多为方正双层独栋建筑,窗户小开於高处,窗棂以石条为骨架,屋脊为曲缐造型如火焰燃烧般的「封火山墙」,屋顶以红或灰瓦覆盖并於接缝处压上石头,以防犟烈海风吹刮侵袭。部分房屋受到南洋的欧式建筑影响,俗称「洋楼」或「蕃囝搭」。

大陆易手后,马祖进入近40馀年之战地政务与军事相关管制,所有皆划为军事重地。随处可见结构复杂的军事建筑、鬼斧神工的地下坑道及港口、据点、炮座、训练场所、军医院等军事设施,深具独特战地风光。自1992年11月7日起正式解除战地政务后,军方已陆续开放不同类型之军事观光资源,交由连江县政府与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经营供游客参访。

气候

马祖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有分明的四季天气,冬冷潮湿,春夏交际多雾,秋天一般天候稳定。马祖的纬度略高於台湾北部(约一度),惟因靠近中国大陆的大陆型气候,气温比台北低,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8.6度,早晚温差亦大,每年气温12月至2月间最低,3月份以后慢慢上升;7、8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在29度左右,此后逐渐下降,2月份月均温最低,仅10度左右。

风速在10月至翌年3月间,大陆冷气团南下,有犟烈东北季风吹袭,故风速最大;尤其是3至5月间,开始吹南风形成多云雾的天气,这是有名的平流雾。每年春天,南风从台湾海峡带来暖湿空气,和气温较低的马祖地面、水域接触,便形成浓雾。平流雾的厚度可达七、八百公尺以上,天气好时的日间太阳辐射最多只能消除云层顶部一部分,因此;如果平流雾历久不散,能见度骤降,这就是为何马祖地区的航班常常於此季节飞飞停停的原因。

马祖地区全年降雨量多集中於4至5月,台风则多发生於7、8月,年平均雨量约1060公厘,不到台湾雨量的一半,雨季集中在4至9月的梅雨季及台风季。

== 外部连结 ==

*[ 马祖资讯网]

*[ 连江县政府]

*[ 马祖国家风景区]

*[ 马祖旅游通]

*[ 飞向北竿资讯网]

*[ 东引深度之旅]

*[ 台湾马祖东引高粱]

二、马祖在哪里?

马祖列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部海域。

行政区划归属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长乐区和罗源县。 属于海洋性气候,温差小,多海风,岛民多以捕鱼为生。 马祖列岛面临闽江口、连江口和罗源湾,与中国大陆只有一水之隔,为海运要冲。

地理

列岛北起东引乡北岸(26度23分);南到莒光乡林拗屿南岸(北纬25度56分);极东东引乡世尾山东岸(东经120度30分);极西为南竿乡津沙村西岸(东经119度54分)。

距离台湾岛114海里、离金门152海里、澎湖180海里与闽江口相距约15公里,离福建北茭半岛约9.25公里。列岛的陆域面积为29.6平方公里,全县各岛海岸线总长为 138 公里。

地质条件上为花岗岩锥状岛屿,地势起伏大且陡峭。北竿岛的壁山标高291.7米,为马祖列岛第一高峰。南竿第一高峰是云台山,标是246.4米,已列为台湾小百岳之一。

地形多谷地、湾澳,海岸地区花岗质岩石,受风化及波浪侵蚀作用,多崩崖、险礁、海蚀洞、海蚀门等地形,部分湾澳地区经过冲积与堆积作用形成沙滩、砾石滩、卵石滩。全县4乡只有东引没有沙滩。

扩展资料:

与中国交通

南竿往返福州马尾港

马祖的地理位置离中国大陆比台湾本岛近,200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办理小三通客运,由南竿福澳港与福州马尾进行“两马小三通”。现阶段每日两班次,单趟乘坐时间约两小时。

马祖北竿白沙港距福建福州市连江县东部之黄岐港约8海里,航程仅需25分钟。此小三通航线于2015年12月23日首航,为“马祖-福建一日生活圈”之实现。

特产美食

马祖的美食有清蒸黄鱼、淡菜、笔架、东莒光蛤、鱼面、黄金饺(地瓜饺)、虫弟饼、萝卜丝饼、紫菜、继光饼等,特产有八八坑道高粱、东涌陈高、黄金饺、麦葱、继光饼、老酒、鱼面、黄鱼、红糟、米醋、马祖酥、芙蓉酥、黄金饺(地瓜饺)、金银花茶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祖列岛

三、台湾特色美食推荐 台湾有什么值得买的特产

1,茶叶

台湾素有「茶叶宝岛」之美称,地形、气候皆适宜茶叶生长,所生产的茶叶质量俱佳。在台湾可以买到的茶叶品项众多,其中以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白毫乌龙茶和铁观音为台湾茶叶四大主流,可以作为选购时的参考。在台湾的百货公司、购物中心、茶庄都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茶具。如果想要有更多元化的选择,感受陶艺文化,不妨到有「台湾景德镇」之称的新北市莺歌区选购。莺歌尖山埔路整条商店街将陶瓷文化以主题形象完整展现,店家展售的茶具包罗万象,是买茶具及观光的好去处。各大百货公司及超市都设有茶叶专柜,因此购买各式品种的茶叶十分方便。此外,以便利性为诉求的茶包,是品味茶香更简单的方法。

2,凤梨酥

早期台湾农业时代,凤梨在外销市场排行第二位,加工制造成凤梨罐头、饮料及果酱颇负盛名。经过糕点师傅多次尝试,终于克服凤梨纤维粗硬、不宜直接制为糕点的瓶颈,并加入「冬瓜」做为绝佳的搭配。再加上天然奶油制成的香浓酥皮完整包裹凤梨冬瓜酱,「凤梨酥」因而定名,成为台湾非常受欢迎的点心小品。

3,,酒品

位于南投埔里西方的爱兰台地,水质清澈甘甜,其由糯米、蓬莱米、小麦等原料酿制而成的绍兴酒,酒液色泽金黄、滋味甘甜。高温、干燥、无污染的金门,极适合高粱生长,加上水质极佳,所生产的高粱酒风味独特、清香纯正。马祖使用甘美清冽的泉水,所酿出的佳酿盛名远播,尤其以大曲、高粱、陈年老酒最为得名。酒色如红宝石的马祖老酒,不仅可以饮用,还能入菜,用途广泛。

4,米粉

相传米粉最早由福建流传至台湾,现今以「新竹米粉」及「枫坑米粉」最为有名。由于新竹当地日照充足,风力强劲,符合了制作米粉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因此制作的米粉非常有弹性,水煮过后不易软烂。而彰化县的枫坑米粉则是因为当地村民世代皆以制作米粉为业,有着百年的历史背景。后来当地许多村民向外发展,相继迁徙至更为繁华的埔里,因而也带动了埔里米粉的名气。「新竹米粉」与「枫坑米粉」最大的差异在于最后的制造步骤。新竹米粉是蒸煮再施以风干完成,较能保留米粉原本的米香,而枫坑米粉则是为了增加弹性,以水煮再风干的方式作为收尾,两者口感不分轩轾,同样令人唾涎。

5,麻糬

麻糬在早期台湾社会称作「豆糬」,后来因为日本殖民时期受到和菓子等日式点心的影响,人们便将「豆糬」改称为「麻糬」。麻糬是台湾原住民与客家文化具代表性的佳肴之一。「杜仑」,为阿美族人所制作的粟米糬,香软并富有弹性,不加任何馅料是其特色。而近年来闻名遐迩的花莲曾姓麻糬则是将客家麻糬发扬光大的重要代表,早期曾老先生由西部地区迁徙至花莲,以沿途贩卖麻糬维生,坚守客家传统,手工磨制糯米并将压干后的「糯粄」反覆抛摔搓揉,使得糬皮棉密柔软,具有弹性且不沾黏牙齿,内馅则扎实富有口感,逐渐受到当地人喜爱,成为花莲的特产之一。

7,贡丸

相传新竹有一孝子,为使家中长者便于食用,于是将猪肉块敲击成泥并搓揉成团状,使得肉质纤维更具有弹性,而后丢入滚水烫煮,成了一颗颗清脆弹牙的肉丸,方便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由于材料以猪肉为主,早期当地居民称之为「肉圆」,后来因为是以木棒敲击而成,使用闽南语「槌击」发音的「摃」作为称呼,沿用至今人们称作「贡丸」或者是「摃丸」。贡丸因起源于新竹,台湾以当地出产的最负盛名。

8,太阳饼

民国初年,台中当地一位糕饼师父魏清海先生,运用昆派饼艺将传统麦芽馅饼作改良,以麦芽为内馅并使用金黄酥皮包覆,外型浑圆扁平,约略掌心般大小,方便人们取用。由于外观形似「太阳」因而取名为「太阳饼」。因为太阳饼是甜滋的麦芽糖酥饼,口感细致,是早期富有人家的甜点小品,因此有「细饼」之称。而有些人将太阳饼浸泡于豆浆当中,让麦芽甜味更为温醇,口感愈发柔软,方便于长者与幼龄小孩能轻松入口,所以太阳饼也称作「泡饼」。台中市是太阳饼的发源地,老字号店面多集中在此,是一般游客旅游中部常买的伴手礼品。

9,乌鱼子

台湾加工乌鱼子的手法具有百年历史,加工过程中先挑选雌乌鱼,经采卵、清洗、去血、盐渍、脱盐、压平整形、干燥、再整形等程序后成为成品,需花费一个礼拜的时间。乌鱼子的质量优劣可从外观及口感来分辨,优质的乌鱼子外型美观、厚薄一致、卵粒剔透,口感方面则咸度、溼度及硬度适中。烹调方式多半采用火烤方式,搭配台湾特产的高粱酒,简单调理却是一道受人欢迎的佳肴,在一般百货公司或特产店均有贩售,是一般人逢年过节,做为登门祝贺的伴手礼品。

10,,黑糖糕

黑糖糕原本是民间祭拜祖先使用的「发糕」,据闻开始有黑糖口味的发糕,是由日本冲绳流传至澎湖。冲绳的黑糖向来远近驰名,早期许多冲绳人移民到澎湖,定居做生意,因此研发出黑糖口味,现今澎湖特产的黑糖糕,是由当时名为「丸八」的琉球糕饼师父推出的产品。黑糖糕原本只是作为供品,随着询问人数愈来愈多,当地糕饼店为了迎合观光游客的需求,使用新的制作技术,让它变得更松软少糖、包装精美,逐渐变成为澎湖著名的伴手礼。

四、马祖岛的马祖特产

酒品系列

马祖老酒,循古法酿制,使用糯米与天然的山泉为原料,全年均适宜品尝。东引陈高,使用高粱与天然山泉为原料,为高粱酒中精品。

东引陈高,被称为台湾白酒之王,是马祖列岛最畅销的白酒,也是台湾总统府指定的国宴酒。

土特产

黄鱼是马祖地区的特产,黄鱼淋上老酒清蒸有绝佳的风味。 马祖鱼产加工品最常见的是鱼面与鱼丸,使用新先鲜去皮鱼肉及太白粉等原料制成。

马祖酥、芙蓉酥、迷你糕等,系以糯米或地瓜粉制成的糕点。 马祖酥类似沙琪玛,唯有不同原料口味。 芙蓉酥上裹有花生粉美味香脆。 迷你糕福州话「荸齐」又称「梅梨糕」等,过去是马祖民间的小点心。

糕饼、糯米酥

马祖酥、芙蓉酥、迷你糕等,系以糯米或地瓜粉制成的糕点。马祖酥类似沙琪玛,唯有不同原料口味。芙蓉酥上裹有花生粉美味香脆。迷你糕福州话「荸齐」又称「梅梨糕」等,过去是马祖民间的小点心。

五、台湾的特产有哪些?

台湾各地名产一览表

基隆 鼎边趖、甜不辣、叉包

●台北 八里黑糯米、关渡红仁咸蛋、淡水铁蛋、白沙湾海砂土豆、郭元益绿豆糕、金山跳石芋、莺歌陶瓷、士林刀、阳明山草山柑仔、石门铁观音、文山包种茶、木栅铁观音、士林夜市大饼包小饼、九份芋圆…等

●桃园 大溪豆柑、龙潭龙泉茶、石门活鱼…等

新竹 贡丸、米粉、花生酱、香粉、新埔柿饼、文旦柚茶、凸柑、玻璃制品、灯笼…等

●苗栗 柑风茶、酸柑茶、文旦柚茶、菊花茶、公馆福菜、大湖草莓、大湖蚕丝、三义木雕、三湾梨、大湖红芭乐、卓兰椪柑、公馆紫苏梅、牛心、水柿…等

●台中 太阳饼、一心豆干、苏州采芝斋月饼、凤梨酥、酥饼、一口香、丰原雪花饼、沙鹿石头肉角、员林蜜饯、大甲草席、帽、东势椪柑、巨峰葡萄、密豆冰…等

●彰化 北斗肉园、北斗酥糖、枫坑米粉、溪洲酸菜、美华小月饼、二水螺溪砚、鹿港牛舌饼、猪油荖、糖葱、麦芽酥、凤眼糕、口酥饼、杏仁荖、土豆荖、绿豆糕、彩头酥、灯笼、木器、锡器、纸扇、佛像雕刻、花卉…等

●南投 冻顶乌龙茶、松柏长青茶、鹤冈红茶、双冬槟榔、竹山红蕃薯、竹山笋干、苦茶油、集集芋头、竹山竹器制品、埔里甘蔗、甘蔗笋、绍兴酒、米粉、香菇、木耳、茭白笋、红茶、花卉、蝴蝶标本…等

●云林 古坑麻竹笋、草岭苦茶油、斗六文旦、莿桐蒜油精、北港瓜子、花生、花生油、蚕豆、杏仁粉、麻油、凸饼、新港饴、花生酥、花生酱、西螺浊水溪米、酱油、西瓜、豆腐乳、蕃薯粉、酱菜…等

●嘉义 新港饴、方块酥、中埔葡萄柚、梅山槟榔、大埔麻竹笋、布袋菜脯、阿里山山葵、梅山爱玉子、酸梅…等

●台南 麻豆酪梨、文旦、玉井芒果、关庙凤梨、咸凤梨、白河莲子、藕粉、官田菱角、东山福肉、龙眼、柳丁、左镇破布子、黑桥牌香肠、棺材板、古月饼、担仔面、富香斋糕皮冬瓜肉饼、安平蜜饯、关庙藤竹器…等

●高雄 凤班绿豆椪、冈山豆瓣酱、酱菜、蜂蜜、旗山集集蕉园、甲仙芋头、海产…等

●屏东 港口茶、恒春槟榔、林边莲雾、潮州八爷酸菜、椰子、恒春琼麻、峰港洋葱、美浓伞…等

●宜兰 鸭赏、胆肝、羊羹、金枣、李仔糕、金枣糕、蜜饯、南方澳珊瑚、海产…等

●花莲 栗饼、花莲薯、蕃薯糖、栗米花、米糖、玉里羊羹、天鹤茶、文旦柚茶、舞鹤咖啡、大理石、玫瑰石、金瓜石、鸡血石、白云石、海洋化石…等

台东 甘薯、小米、洛神花、太麻里金针、香菇、成功柴鱼、柿饼、福鹿茶、菊花茶…等

●澎湖 哈密瓜、丝瓜、嘉宝瓜、紫菜、海带、龙虾、花生、花生酥、海苔酥、虾仁酥、咸饼、海产干货、竹笠、文石、猫公石、珊瑚、海树、贝壳、珍珠…等

屏东县--满州乡港口茶、林边莲雾、枋山枫港洋葱、椰子、津山的荔枝、红仁鸭蛋、恒春的洋葱、西瓜

云林县--草岭苦茶油、北港花生、北港麻油、西螺酱油、西螺西瓜、西螺浊水米、大埤乡酸菜

台南县--关庙铜器、东山龙眼干、官田菱角、麻豆文旦、关庙凤梨、香肠、麻豆瓜子、安平蜜饯

外岛:金门.澎湖.马祖【连江线】

金门:金门高梁.金门贡糖.高坑牛肉干

澎湖:黑糖糕.冬瓜糕.咸饼.红豆糕

马祖【连江县】:马祖酥.芙蓉酥.继光饼

六、糍粑是哪里的特产?

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 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广东、广西、陕西、台湾等省市都有。

中国民间传统食品,是糍、打糕的一类,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和少数北方地区如香港、广东、福建、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江苏等地。打糍粑是一种传统的节日风俗,多为庆祝新年等节日,每个地区因民族及习俗不同而各有差异。

在中国大陆,作为贺年食品的糍粑一般会在腊月制作,在农村,一般整个家族都会在一起打糍粑,以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

而在台湾则多于婚丧喜庆活动,或庙会拜拜聚会时,经常用糍粑招待宾客,制造过程中会引入机器代替,比如会将泡过的糯米用机器磨成米浆,之后蒸熟,再后续处理,跟传统方式由熟糯米捶捣出黏性的方法不完全一样。

各地差异

1、梅州客家糍粑:广东梅州客家:客家人会附带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而成的佐料粉再吃。当地有传统说法“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就是说农历十月每家都在制作糍粑。

2、 闽清糍粑:福建闽清人吃糍粑的佐料是炒熟磨细的芝麻、花生、豆、糖混合的粉。当地制作的糍粑体积较大。

3、 马祖糍粑:当地称“”,马祖人吃糍粑的佐料为花生粉,婚丧喜庆可见。

4、 桂林糍粑:广西桂林会加入馅料如豆茸、莲茸、芝麻桂花糖等,还会沾上白糖或熟豆粉一起吃。

5、湖南:有的地方会用当地特产的大型香叶将糍粑包起来,存放15至30天,吃的时候再撕掉香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