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留民族特色

首先我申明我是汉族人,没有满族血统。我是汉族人,虽然我的记忆里有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对汉人的“剃发易服”但我认为那是历史。虽说历史不能忘记。但我以为那些历史不能成为制造民族隔阂的原因。我仍然认为现在的汉族人和满族人是兄弟,是56个民族成员中的一份子。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包括服饰。现在汉族人中有了旨在唤醒汉民族服饰的汉服运动,当然我也是其中的积极份子。现在汉服运动可以用轰轰烈烈来形容。
      对于满族,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语言文字着手吗?我认为不行。因为我们都在用汉语汉字,即使在满族人当政的清朝,除了重要官方文书有满文的影子,在社会中大家都是学的用的汉字汉语。从这一现实出发,满族人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如果基本点确定在恢复满文说满语是很不和适宜的。大家想想,清朝的时候都是说汉语写汉文,那么有满族人说要用满文说满语是多么荒谬的事情。是否说汉语写汉字不是一个民族特色的分界线。我们在看看 壮族,他们都说汉语写汉字,但他们仍是壮族。满文 满语 可以做为文化来保留。但不能以恢复满族人说满语写满文为终极目的。
     我们抛开其他,那么什么最能代表自己的民族特色呢?那就是服装!我留住自己的民族魂有二,一是对本民族的认同,这个是内在的,二 是服饰 可以说服饰是民族的外在符号。语言文字甚至国籍都不是区分民族特色的要素。比如一个汉族美籍华人,虽然他是美国籍,说的是美国语 写的是字母文字。但他认同自己的民族,那他的民族永远是汉族,如果一些节日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装汉服。别人一看 就能知道此人的民族属性。那么这一点对满族、维族等都是一个道理。
    因此我认为保留自己民族特色主要就是 民族服饰。无论是汉族人还是满族人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不要因为社会的现代化,我们都有了现今的衣饰就遗忘自己的民族服装。
    在节日里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装 汉族人着汉服 满族人着满装。蒙古人着蒙装,藏族人着藏服。这样既体现了中国人民族成分的多元化,又表现出了各个兄弟民族的团结。

很多偏远地方农村,依然保持着很多地方习俗,这有什么利弊?

有一些地方的习俗跟封建迷信有很大的联系,这种所谓的习俗当然应该取缔,因为会给子孙后代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让他们不能坚持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有一些习俗则非常的好,能够让人产生孝心,或者能够养成比较良好的品德,这些习俗就应该留下。

比如说农村在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一般都会有村民自发的去那家人家中去帮忙,这其实就是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习俗,这里面就有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再就是农忙的时候大家都会互相自发的去进行帮助,今天给这一家种的果树摘李子,明天给那家的果树摘桃子。大家都是如此,这就能够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亲近。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习俗是比较有迷信色彩的,比如说全家人出去串门之后回到家里,一定要喊一声我回来了,弄得好像是在跟什么东西打招呼一样,这样的所谓习俗就非常的不可取,会让小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还有就是吃饭的筷子不准交叉之类的习俗,都是非常不科学的,是应该摒弃的东西。

总之,地方的习俗确实是有好有坏,有糟粕,也有精华,我们当然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让那些传统的美好的品德能够留存下来,让那些封建迷信的东西随老一辈去世而永远消失。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才能够实事求是更好的过上自己比较满意的生活。

为什么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保留的很好?

因为潮汕贫富差距大,宗族势力强,少数“乡贤”把持基层,形成了类似传统士绅社会的结构,所以“营老爷”、拜宗祠、老人政治、歧视女性等所谓的“传统文化”有存在的土壤,从中受益的“乡贤”则是发动相关集体活动的组织核心。

进一步说,潮汕富豪多、“乡贤”多,宗族势力多,基层矛盾多,直接导致征地阻力大、基础设施落后,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搭建完整产业链,经济发展缓慢。虽然潮汕很靠近珠三角的发达经济圈,本身地理环境也不错,在80年代也得到了全国最优惠的发展政策,但经济在广东省是倒数的,和那些不沿海的山区同列,所以未能通过经济发展打破传统的基层格局。

在这个客观条件下,潮汕大多数人口相对贫困化,文化上被少数“乡贤”主导,经济上往往依附于少数黑白通吃的大佬搞违法产业,这反过来又固化了宗族力量和潜规则,用恶性循环给“传统文化”提供了长期存在的依托。

从地理条件来看,潮汕地区固然没有珠三角的天然禀赋,但也不是穷山恶水,拥有广阔的沿海平原与通海航道,和封闭的粤北、粤西山区有明显区别。实际上,潮汕平原是广东省第二大平原,韩江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河,和榕江、练江都可以通航。恩格斯导师就曾经垂涎过汕头的商业价值,认为汕头的地理位置仅次于广州上海牛庄这几个大河入海口,至今还被汕头拿来当招牌。

城市建设千篇一律,有哪些城市保留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说这个地方盛产一些个水果,或者说生产一些个香烟酒之类的,这些都是一个他们本身的特色,就是有的时候每个城市所建设过程当中都必须融入自己特色的一方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家认识到你这个城市的一种魅力。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比如说你这个地方盛产一些个非常有名的酒,可以说把这些个酒的文化融入到这座城市当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你这座城市对待这样的一个文化产业有着一个不错的发展历程,有的时候我们在面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都可能很多人都会考虑到城市建设的出席,应该注重它的一些个容貌,其实我觉得更应该注重的是它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永久或者说时间,再加上你的城市容貌,即便是你坚持的非常好,到后期他也会有一个翻新的改变,所以说有的时候我觉得真的不如一些文化底蕴,这样来的比较坚实一点。所以说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是我们在建设城市或者说改变城市这个容貌的时候,能够把它加入到自身的一个文化产业当中来,然后融入到进去,每座城市都会散发它独特的魅力的。

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是让自己家乡的一种文化产业,得到她自己的发挥,这样才是最好的,其实有的时候每座城市他所表现出来的魅力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在面临或者说去旅游,然后经历不同的城市的时候,都会发现他每个城市自己的建设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特点。为保留鲜明的特色,就是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