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有啥信息值得关注?

最值的大家关注的信息就是目前相关的24个省份,正在进一步释放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由于该地区的某一地点出现特色的时候的确会吸引广大消费者前往,甚至有时候就连当地人也会多次在该地区的景点进行消费,增加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能够有效恢复旅游业的再次发展,甚至能够带动全国旅游市场的经济状况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培育壮大夜间文旅消费新模式,夜间文旅消费正成为云南文旅消费的重要增长点。文化和旅游部公示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云南五个项目入选,分别是昆明老街、南昌街、向东南花市、保山市高黎贡文化创意产业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古镇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独克宗古城。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出昆明斗南花市丽江千古情景区。首批24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如果我们要考虑出去玩首先还是要关注当地疫情,如果出去游玩的后果是造成了新冠疫情的传播的话,我觉得是有必要在反思一下的,毕竟我们的国家正在积极消除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国家添砖加瓦,但是也不能在背后使绊子,遵守国家防疫政策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如果有人想要破坏我们的防疫结果面临他的肯定将会是行政处罚!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积极配合,这样让我们的国家早一点恢复常态化我们就可以早一点肆无忌惮的出去旅游了!

全省各州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正指导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落实落细各项政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业态,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公布,你对中国文化有何了解?

中国的文化是特别博大精深的,有一些特别名贵的历史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有发掘的潜力。

三、如何打造夜间文旅聚集区?

“一个地区夜晚灯光亮度与它的GDP成正比”,夜间经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成为城市GDP的新轴心。2019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意见》指出,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任务。夜间文旅消费市场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时代,文旅消费集聚区将成为各地整合夜游资源、丰富夜间消费供给、释放文旅经济活力的开发热点。

绿维文旅认为,开发夜间旅游聚集区应该把握以下四点:

(一)把握“先天条件”,杜绝盲目开发

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的打造,虽是掘金“四季全时”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开发必须以一定的日间旅游发展基础或商业发展基础为前提,如成熟的景区、商业圈、一线城市中心区域或具备客流量基础的古镇等,且选址地必须建设完善的停车场、WIFI全覆盖、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并配套系统的配套服务体系。如项目地目前尚处于文旅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交通不便利、可利用土地受限、城市及周边区域消费能力低下、资源匮乏、或服务设施难以满足增量人口及游客等问题,应优先解决日间文旅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杜绝夜游项目的生搬硬套和盲目开发而导致资金与资源的浪费。

(二)“亮化”需以文化为魂,打造特色主题

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为方向,进行夜间文旅消费场景设计和主题营造,开发有独特IP价值、有回味体验的消费项目,打造辨识度高、感受度强、美誉度好的消费品牌。

在灯光秀、旅游演艺日益成为景区及城市夜游“标配”,“灯光一亮,黄金万两”成为各级政府共识的时代,要避免夜间文旅项目的同质化,形成人流聚集的核心吸引力,需要从区域文化内涵入手,包括城市人文历史、现代时尚文化、特色生活方式等,将区域文化故事与地域风情通过光影、演艺、沉浸式体验等手段进行提炼、重构与亮化呈现,构建符合城市气质的特色主题与文化IP,才能够形成夜间文旅项目的独特性卖点与差异化特质。

(三)串联景城地标,形成特色游线

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串联区域标志性景观及城市文化场所,对其进行统一的主题营造和夜景设计,是凸显城市调性、促进景城夜间一体化发展的通用方式。应根据场地现状及文化禀赋,规划一条或多条主题游线系统,通过多项地标观光及夜游体验产品的组合,使原本独立的景点及文化场所相互联动,共同形成城市夜间文旅的品牌影响力。

(四)创造多维消费场景,形成文旅商一体化发展架构

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的打造,要突破传统的夜间观光、夜间文化展览和夜间零售概念,应从满足居民及游客多元休闲消费需求出发,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相关要素的业态化创新组合,创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并打造一站式的服务结构。要注重文化旅游融合,打造更多有体验的夜间文化场景、有内涵的夜间旅游目的地,除此之外,景区还可增设AI、VR 、AR、虚拟现实、云旅游等的数字艺术科技项目、休闲娱乐互动体验等旅游项目。同时顺应人们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变化,创新发展夜演、夜展、夜读、夜娱、夜秀、夜游、夜食、夜购、夜宿等业态,推出沉浸式演艺、非遗互动项目和文创产品、3D灯光秀、街头艺术表演等常态化、品质化、特色化夜间文旅消费体验产品,延伸文旅消费链条。

通过文旅产业带来的人气聚集与创意聚集,带动商业企业的入驻及规模化的经济发展,形成文旅商一体化的综合发展结构。

绿维文旅,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三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从2005年创立之初,绿维文旅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历经近20年创新发展,在夜间旅游聚集区开发方面,以策划为前提,规划设计为核心,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投融资、开发、建造、招商、运营、培训、智慧化等全程全链业务体系。

四、120个!第一批全国夜市名单公布

近日,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名单,共120个项目。看看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

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名单

北京市

东城区前门大街

西城区天桥演艺区

朝阳区798-751艺术街区

朝阳区亮马河风情水岸

海淀区华熙live·五棵松

密云区古北水镇

天津市

和平区五大道

西青区杨柳青古镇景区

河北省

石家庄市正定古城街区

唐山市南湖景区

秦皇岛市碧螺塔景区

保定市恋乡·太行水镇

承德市鼎盛文化产业园

廊坊市富地文体商旅街区

山西省

晋中市《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文化和 旅游 街区

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中俄边境 旅游 区套娃景区

辽宁省

沈阳市沈阳中街

沈阳市红梅文创园

葫芦岛市葫芦古镇景区

吉林省

长春市红旗街·这有山

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景区

通化市梅河口东北不夜城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

上海市

黄浦区外滩风景区

黄浦区新天地—思南公馆地区

徐汇区徐家汇源·美罗城

徐汇区衡复音乐街区

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

杨浦区五角场地区

江苏省

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南京市长江路

无锡市拈花湾小镇

常州市环球恐龙城

苏州市周庄古镇

苏州市金鸡湖景区

浙江省

杭州市杭州宋城

杭州市清河坊文化街区

宁波市老外滩

温州市温州南塘景区

嘉兴市西塘古镇景区

金华市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

安徽省

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区

芜湖市芜湖方特 旅游 区

福建省

福州市三坊七巷 历史 文化街区

福州市上下杭街区

厦门市曾厝垵文创街区

泉州市西街东段

南平市武夷山国家 旅游 度假区滨溪街区

江西省

抚州市文昌里明清街区

宜春市万载古城·田下街区

吉安市庐陵人文谷街区

赣州市江南宋城街区

景德镇市“夜珠山”消费带

山东省

济南市济南古城特色文化街区

济南市印象济南·泉世界

青岛市即墨古城

枣庄市台儿庄古城

济宁市曲阜尼山圣境

泰安市泰山秀城·老街

河南省

郑州市郑州国际文创园区

开封市宋都皇城省级 旅游 度假区

洛阳市洛阳古城特色文化街区

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

焦作市云台山岸上小镇

湖北省

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

武汉市江汉朝宗风景区

襄阳市襄阳盛世唐城景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女儿城景区

湖南省

长沙市五一商圈

长沙市阳光壹佰凤凰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 旅游 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芙蓉镇景区

广东省

广州市北京路

广州市正佳广场

佛山市佛山创意产业园

中山市中山假日广场

潮州市潮州古城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三街两巷

南宁市邕江南岸片区

柳州市窑埠古镇

桂林市阳朔益田西街文化体验街区

北海市北海老城景区

贺州市黄姚古镇景区

海南省

三亚市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

重庆市

渝中区解放碑-洪崖洞街区

渝中区贰厂文创街区

江北区观音桥文娱休闲区

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

南岸区长嘉汇弹子石老街

北碚区滨江休闲区

四川省

成都市春熙路大慈坊街区

成都市成都音乐坊

自贡市中华彩灯大世界

绵阳市绵州记忆

乐山市烟火嘉州城

南充市阆中古城

贵州省

贵阳市青岩古镇景区

遵义市遵义·1935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万达小镇

云南省

昆明市滇池国家 旅游 度假区公园1903文体商旅综合体

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景区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人古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告庄西双景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公主藏文化风情园景区

陕西省

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西安市西安城墙景区

宝鸡市石鼓·文化城

延安市圣地河谷·金延安街区

甘肃省

兰州市兰州老街

嘉峪关市嘉峪关·关城里景区

酒泉市敦煌夜市特色商业街

青海省

西宁市唐道·637商业综合体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贺兰山·漫葡小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大巴扎景区

喀什市喀什古城景区印象一条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十三师新星市天街步行街

五、盘点2021,北京文旅这样走过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1年即将落下帷幕,站在岁尾回望,这一年北京文旅留下了许多闪光记忆。下面,文旅君便来与您一起细细盘点属于北京文旅的2021。

做好服务保障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中,以“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分钟不能耽误”的紧迫感使命感,以最高标准、最好服务、最大热情,组建4000余人的文艺演出后勤保障队伍,为近1万名演职人员和主创团队提供3个月的后勤保障服务;选调1692人参与建党百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演出,为文艺演出完美呈现贡献力量,受到文旅部通报表扬。

精心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开展冬奥主题城市文化活动2317场;编创《一起向未来》冬奥广场舞,筹办“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举办“长城好汉2021——冰雪京城 激情冬奥”全球营销推广活动,营造良好冬奥城市文化氛围。

提升服务效能 不断打造精品力作

坚持“大戏看北京”,京剧《李大钊》等15部作品入选文旅部庆祝建党百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重点扶持作品名单。创推管弦乐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钢琴协奏曲《海坨戴雪》、昆剧《国风》《林徽因》。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开展运河沿线巡演。

参与并举办多场大型活动

承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48台95场;举办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7个省市区演出近40台大戏;举办2021年中国戏曲文化周,全网全媒总浏览量超8600万。

入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话剧《香山之夜》剧照

多个项目荣获佳绩

石景山区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四级联动、覆盖全年,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2万场;传统文化魅力日益彰显,1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重大文旅项目有力推进,环球主题公园开园运营。

深挖资源优势

实施“漫步北京”计划,推出55条休闲主题游线路。“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入选文旅部2020年国内 旅游 宣传推广优秀案例,2021年推出100个新晋北京网红打卡地。

深挖文旅消费潜力,6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两个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城市。评选首批12个市级 旅游 休闲街区。率先在全市域开展旅行社设立许可告知承诺办理,入选商务部《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最佳实践案例》。聚焦北京环球主题度假区开园,推荐10条“环球主题公园+” 旅游 线路,着力打造副中心文化 旅游 商业消费集聚区。

举办2021北京消费季六月文化 旅游 节。发展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9个村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名录。实施乡村民宿餐饮提升工程,开展“大厨下乡”结对帮扶活动。

突出品牌建设

首次在线上举办2021年芬兰、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欢乐春节”。成功举办2021年服贸会文旅板块 旅游 服务专题展、2021世界 旅游 城市联合会北京香山 旅游 峰会、世界休闲大会、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2021北京新年倒计时等活动。

举办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启动仪式暨北京文旅资源推介会,来自34个国家的40位外交官参加活动。

一年来,北京市文化和 旅游 局砥砺前行,积极作为,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不断丰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有效扩大文旅消费,在交流交往中,彰显首都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旅游 业稳步复苏,为2021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凝心聚力,继续前行。

六、浙江省提出建设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经济”有何意义?

推出这样的政策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恢复。

疫情对于我国社会而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产业这两个方面,遭受了重大损失。旅游产业由于疫情的缘故丧失了大量客户,从而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地区为了改变疫情带来的影响,出台了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策略。当然各个地区所使用的策略普遍都是不同的,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况而做出具体政策。

实行这项政策是有好处的。

为了提高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改变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浙江地区的政府出台了建立四个夜市旅游经济区的政策,在这四个经济区域之内可以举办类似美食节以及啤酒节等活动。这样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好处,除此之外,经济夜市旅游政策并不是浙江地区独有的政策。北京市地区也出台了类似政策,也是为了促进夜市经济文化。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出台这样的政策,当然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因为举办类似的美食节以及啤酒节,能够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高社会消费活力,那么也就能够提高经济发展能力。对于当前经济环境而言,发展经济以及恢复生产力才是各级政府最重要的工作。

推动旅游产业的恢复。

除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外,对于推动旅游产业的恢复也具有一定作用。夜市总是人群聚集较多的地方,而在一些旅游景点推行夜市经济文化。那么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前往当地旅游,从而带动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行业以及食品消费行业,这两方面都是支撑居民生活的主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