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在那里?

紫阳县是陕西省安康市的下辖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西面与四川省万源市毗邻,东南方向与重庆市城口县接壤,全县辖 25 个乡镇,面积2204平方公里,人口 35 万紫阳素有茶乡、歌乡、桔乡之称。紫阳历史悠久,文化积蕴厚重,新石器、商周、两汉都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遗址。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政编码:725300。代码:610924。电话区号:0915。紫阳特产紫阳富硒茶

紫阳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这块土地上生长的动植物天然含硒。 紫阳县所生产的各种食品不仅天然富硒,而且无公害、无污染,既是功能食品,又是绿色食品。紫阳富硒茶在唐朝曾作为贡茶供宫廷享用,在清代紫阳毛尖茶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而享誉全国,2001年3月,紫阳县人民政府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2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紫阳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为国家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4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向全国发布公告,紫阳富硒茶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农产品;新近开发出来的秦巴硒菇,集美味、保健、药疗于一体,2002年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的科技鉴定,并在国家专利局取得专利证书,产品远销日本市场。

柑橘

紫阳自古有“橘乡”之称。早在唐代,今紫阳海拔450米以下的汉江及任河流域已有大面积柑橘种植,尤以金钱桔最为名贵。金钱桔皮红似火,瓤嫩肉满,汁水丰盈,酸甜适度,品味无穷,深受宫廷官吏的喜爱,因此被唐朝列 为贡品,至今仍为陕西桔中珍品。现在汉王城的皱皮柑由于注重品种改良,科学种植,规模生产,已成为紫阳柑桔又一品牌。 紫阳美食 风味小吃

紫阳地处南北分界线上,明、清两代,曾有湖广、闽粤移民迁徙于此,生活习俗、饮馔文化相互交流影响,故紫阳的饮食呈南北风味,饮食习俗与川楚相近,喜食大米,但因稻田不多,常年以年谷、洋芋、红苕为主,豆类辅之。其口味,川味中的“酸、麻、辣”俱全,又兼有闽粤的甜腻。传统小吃以大米、糯米、包谷、豆类为主,如米浆馍、油糍、糍粑、洋糖饺子、豌豆饼、荠面巴、浆巴馍、包谷花糖等,城镇兼有麻花、油条、花卷、包子、椒盐饼子、酥炕炕等面粉制成品。又因出产芝麻,喜食芝麻饼、芝麻糖。豆类食品最多,有豆腐、豆腐脑、豆油皮子、豆腐干、菜豆腐、豆腐乳(素称“红豆腐”或霉豆 腐),皮豇豆、豆瓣酱等。而最具有紫阳地方特色的则是除夕夜合家欢聚时方能见到的紫阳传统大菜——蒸盆子。

紫阳油糍:将面粉、黄豆粉、紫阳豆腐搅拌和匀油炸而成,吃时浇上淀粉醋蒜辣椒汁,口味酥脆麻辣,令人回味。

紫阳浆巴馍:系桐叶包裹包谷浆和新麦面蒸就而成,其味微酥带甜又有桐叶的清香。

紫阳水煎包子:用和好的面团包裹萝卜、粉条、肉丁及各类香料,水蒸油煎而成,外脆内软,口味独特。

紫阳洋糖饺子:将蒸熟的糍粑在油锅里微炸,再滚以燕麦、冰糖、花生、核桃掺和而成的拌面,其色泽金黄透亮,油而不腻。

紫阳椒盐饼子:将涂拌了花椒、盐、油汁的面块撮成条状,左右扭动挤压成饼,外炕内烤而成,其形整齐圆旋,其味脆麻可口。

酥炕炕:层层涂拌花椒、盐、油汁,一面撒上芝麻,外炕内烤而成,层层酥脆,层层清香。

蒸盆子

紫阳蒸盆子,最早发源于紫阳县汉王镇,先是汉江艄工歇脚欢聚时的荟菜,后来发展为除夕团圆饭上的压轴菜。紫阳蒸盆子制作颇为讲究,原料须有全鸡(土鸡)、猪蹄、莲菜、红白萝卜、黄花、木耳、香菇、鸡蛋饺子、水发墨鱼及其它干菜,调料油有大茴、草果、桂皮、花椒、干辣椒、食盐等,用盆具盛之,用大锅隔火而蒸,原料和调料分步入盆,时间最少不能低于4小时。这道菜原汁原味,汤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阳蒸盆子,用料之糜费,时间之冗长,程序之繁琐,做工之讲究,稍有差迟则口味大逮,非一般地域所能为,它当之不愧地成为最具特色的紫阳传统大菜。

紫阳蒸盆子用料极其讲究,鸡要本地仔母鸡,其它青菜及香料都要当地土产,稍有差迟则口味大变。紫阳蒸盆子汤鲜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阳蒸盆子上席与小菜搭配,最具地方特色。

富硒豆类食品

紫阳少大米,多杂粮,杂粮以豆类为主。又因紫阳日照偏少,土层瘠薄,蔬菜品种多而产量不丰,因而城乡居民喜以豆类食品做菜,像菜豆腐、豆腐乳、皮豇豆、豆瓣酱等。山里人自有山里人的智慧,看似平淡无奇的黄豆、豇豆经过他们的精心调制,也能做出绝佳的口味来。紫阳县汉王镇一带腌制出来的“皮豇豆”,在县内堪称一绝。其制作 方法是:取嫩豇豆若干,略煮杀青,然后切成寸长短节,晒干存放,待秋后再将本地小红椒切碎晒干与之混合,再加生姜、大蒜若干切片,喷酒,撒盐,调匀后,置于坛中,坛檐掺水,密封腌制。10天后,启坛食用,奇香扑鼻,色鲜味美,辛辣香脆,百食不厌。

紫阳皮豇豆:声名远播,色鲜味美,辛辣香脆,堪称紫阳干菜一绝。

紫阳红豆腐:味正色鲜,为各地食客抢购的紧俏食品。

紫阳豆瓣酱:色香味俱佳,系本地优质富硒黄豆和精选小尖椒腌制而成,味辣色香,为面食之最佳调料。

紫阳菜豆腐:系本地生产的大豆,浸泡透胀后,磨浆去渣,在浆水里加入青菜碎片,搅拌均匀,再调入油盐佐料烧制而成,食用时属于汤菜。其汤色淡味鲜、清香扑鼻,紫阳以蒿坪镇菜豆腐为最佳。

紫阳豆腐干:柴火熏制而成,可拌凉菜,亦可与腊肉爆竹,味香色美,为节日之必备菜。

紫阳县美食

紫阳县美食有蒸盆子、凉皮、富硒茶烤牛肉、渣辣子、羊肉泡馍、肉丸胡辣汤等。

1、蒸盆子:是紫阳的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将猪蹄、母鸡、鱿鱼和当地的黑木耳、莲莱等加入调料,蒸制而成,成品汤鲜肉香,色香味俱佳。

2、凉皮: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美食,是擀面皮、面皮、米皮、酿皮的统称,口味有麻辣、酸甜、香辣等各种口味。

3、富硒茶烤牛肉:选用的高山黄牛肉口感劲道,经过茶水和牛肉的充分浸泡,牛肉吸收了茶叶的味道,茶叶又有了牛肉的鲜香。

4、渣辣子:主要食材是包谷粉、糯米粉和辣椒,挑选优质新鲜的红辣椒洗净沥干剁碎,然后把玉米粉和剁辣椒混合,放适当的盐,搅拌均匀后装坛,10天左右,渣辣子带点微酸即可食用。

5、羊肉泡馍:又称羊肉馍,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葱末、粉丝、糖蒜等,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其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

6、肉丸胡辣汤:是地方特色名吃,不同于河南的糊辣汤,其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土豆、莲花白等。

紫阳古镇旅游景点

紫阳古镇旅游景点大全

紫阳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东为汉滨区、岚皋县,西为镇巴县,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紫阳古镇旅游景点,欢迎借鉴!

魅力班桃

魅力班桃,东临岚皋,西靠双桥,南毗界岭,北襄洄水,东南西北皆美景!

东木古镇

东木古镇,紫阳的“渔米之乡”,境内土肥气候佳,林木茂盛水充足,茶叶魔芋厚朴好,蓝黑板石远传名!

水乡洞河

水乡洞河,依水而建,江面烟波浩淼,渔舟唱晚,民歌悠扬;远观洞河,江河纵横,舟行江波,船帆点点,乘舟顺流而下,颇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情画意!走近洞河,历史古韵扑鼻而来。戏楼牌楼建造精美 ,汉剧,二簧通宵达旦!此乃紫阳人杰地灵的宝地也!

高桥小镇

高桥小镇,因清代修建的木凉桥而得名。东接双桥,南毗万源,西连高滩,北邻向阳,东西南北皆古镇!裴坝苍鹭飞,集镇廊桥长,兰草水产肥,地下矿藏富!

古老高滩

千年古镇高滩镇,沿河依山而建,东邻高桥,南接绕溪,西壤毛坝,北接广城。青石板路弯弯陡陡,吊脚小楼古里古气,高房古庙香火旺盛,任河漂流名声远扬!

人文广城

广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曾在广城八庙建广元县达132年之久。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资源丰富,景色怡人!古栈桥,教场坝,望夫寨,观音寨,扬石墓,人文气息浓厚!

汉王古镇

汉王古镇,因汉王刘邦在此地筑城养兵而得名。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北,汉江上游!境内景点众多,有“陕南小武当”之称的擂鼓台,有“神秘莫测”的马家营古汉墓群,有“天然画卷”中坝岛。汉王不仅景色美,而且美食多,最为出名的团圆饭上的压轴菜——“紫阳蒸盆子”,皮红似火的“金钱桔”,富硒绿茶和大米,都广受赞赏!

最爱蒿坪

“一马平川蒿坪河”是对蒿坪镇的描述,蒿坪地处秦巴山区秦岭余脉,境内有山有水,山水相连,气候怡人。这里是一片沃土,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自然资源有“黑色的金子”之称的煤矿,生态健康的'“黑大米”,还有丰富缭绕的富硒产品。自然景色不仅有北山打儿窝,滴水岩和空洞等动人故事,而且还有堰沟黑龙潭,豹子洞,蝙蝠洞等优美传说!

秀美红椿

红椿镇地处米仓山中部,褚河中下游,东临焕古,向阳,南邻芭蕉乡,西邻汉中镇巴,东壤燎原东木。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盘龙观,山势逶迤,流水潺潺,其间绿树葱茏,翠竹掩映。“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生态农业布局成为当地特色!

硒茶焕古

焕谷山川秀美,土壤肥沃,林木茂盛,景色怡人,名茶辈出。“紫邑宦镇”毛尖乃唐代宫廷茶,是紫阳富硒茶灵魂和代言产品。旅游资源聚人文景观,道教文化,茶乡风情为一体。汉江横贯全境,板石路古香古色,东明庵历史久远,镇政府群山围绕!

旖旎洄水

洄水地处大巴山北麓,与岚皋县隔河相望,据《紫阳县志》记载”洄水弯镇,起于清代,板石铺面,房屋多为土木,地处偏远,管理不便,多为土匪滋扰!洄水农业发达,颇有田园风情!

靓丽联合

联合地处盘厢河流域,东临绕溪,南邻万源,西北接毛坝,因"天然的游泳池“和”蓝莓之乡“而出名!

俊秀麻柳

麻柳地处西南边陲,西通汉中,南接四川,自古就有”秦川锁钥“之称。镇内重峦叠嶂,山势嵯峨,清泉溪流,蜿蜒跌岩,水沉寨,野猪尖,二州垭,一线天,硝洞湾,石笋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奇丽俊秀。神奇的大巴山风光和迷人的秦巴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以大巴山高腔为主调的紫阳民歌和独具神韵的盖碗茶艺把聪慧,灵秀的麻柳人的万种风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峡谷毛坝

毛坝镇因地处川陕之咽喉,又名”毛坝关”,境内山峰陡峭,河流湍急,古称其为“弹丸之地控南北,硅步小镇连陕川”。位于毛坝镇内的著名景观木兰峡因木兰花而得名,,峡内有二十八个险滩,峡谷幽深,百瀑飞驰,奇峰怪石,美景目不暇接;峡谷两岸,名胜古迹众多,龙门纤夫蜀道,船规石刻碑,摩崖字画,张飞桥等人文景观。毛坝镇境内,盘厢河河口,有座形似笋、貌如屏的山峰,手扶铁绳,攀登壁梯,进入小庙,这就是闻名全县的观音寨!

绚丽瓦庙

瓦庙镇位于紫阳县西部偏南,米仓山中,东邻高滩镇,南壤毛坝镇,西、北两面与镇巴县观音、田坝、白河乡镇交界。改革开放以来,全镇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以玉米、水稻、洋芋为主的粮食生产;以蚕桑、养羊、黄姜、魔芋、中药材、家庭养殖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以板石、毒重石、煤炭、水电开采开发为主的乡镇企业;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外来经济构成全镇经济的四大格局。农田水利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速。

锦绣向阳

向阳镇是一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秦巴深处育明珠,汉水河畔竟风流。"美丽的向阳镇栖任河而生,寄茶山而依,任、渚两河“鸳鸯水”绘就向阳锦绣山河。清朝中叶以来,向阳就有了“小汉口”的美誉,商贾如云,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客商在此都建有会馆。临江而建的“报恩塔”,饱经历史沧桑,诉说一段知恩图报的美丽传说。向阳镇风光旖旎,地阜物丰,境内盛产山野菜、食用菌、魔芋、药材、烟煤、板石、石灰石、石棉、红页岩、锂藏量丰富。茶飘香,引风栖。

;